論現代城市社區治安防范
時間:2022-05-26 12:47:00
導語:論現代城市社區治安防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的人口逐漸增多,樓房逐漸取代了平房,人們都住進一幢幢的單元樓,城市社區建設快速發展。但是隨著城市外來人口的增多,社會成分復雜,人際關系淡化,鄰居間互幫互助、團結一家的特點減弱,給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機會。當前我國城市社區犯罪在類型上的特點表現為以侵占財產為目的財產犯罪,如盜竊、搶劫、詐騙等居首位,約占80%左右,而且侵犯人身權利的傷害以及等性犯罪日益增多。①因此,社區治安“久治不安”和社區違法犯罪“常打不息”已經成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頑癥,作為一種綜合性的社會現象,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一難題,究竟是打擊優先還是預防優先?值得我們思考。美國“地區自力更生學會”的創建人戴維·莫里斯在他于1983年寫的一篇文章《有本地特色的經濟》中指出:“預防疾病比醫治疾病容易并且花費較少。同樣,預防犯罪也比處理犯罪容易和較少花費。”②黨的十五大指出,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必須走“打防結合,預防為主”之路,同樣我們在處理社區違法犯罪問題也要以預防為主,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預防社區違法犯罪,保障社區健康安全文明的發展,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四個結合:
一、治安、文明和福利結合
城市社區要正常穩定地發展,首要的標準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眾就沒有安全感,因而其他任何建設都無從談起,所以我們必須以治安為突破口,加上提高市民文化素質,搞好公益福利,才能將城市社區搞好。
首先,加強城市社區治安管理。第一,在社區中建立戶籍民警執勤室,使民警緊貼群眾,不但有利于樹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而且有利于密切警民關系,群眾有困難可以及時找警察;另外建立執勤室不僅維護了社區內部治安秩序,而且也加強了外部巡查,控制了周邊環境和社區的各個社會層面,從而保障社區內外良好的治安秩序。第二,建立社區保安巡邏隊,加強社區內部巡邏。確保社區內的打擊和防范違法犯罪活動在力度、時間和空間上有絕對的優勢。總之,公安民警和保安在城市社區內不斷流動和頻繁出現,不但會方便社區居民,而且還給犯罪分子極大的威懾力,減少犯罪得手的機會,從而有效地減少犯罪,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
其次,搞好文明建設,培養提高社區居民素質,倡導社會新風尚。文明是一種社會發展、進步的過程和狀態,其中包括已經取得的積極成果,作為一個整體,它是進步的總體狀態。③因而在城市社區中舉辦市民學校,不斷對居民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為主要內容的文明意識教育;發展安全社區,衛生社區,植樹美化環境社區等;開展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和群眾志愿者活動等,使廣大社會居民自覺維護社會秩序和社會環境。
最后,促進城市社區的公益福利。美化環境,修整街道,搞好社區衛生,建立老年幼兒活動場地,開展扶弱助殘的活動;設立社區的診所,方便社區居民看病或急救,開展健康教育和衛生的宣傳;設置專人管理城市社區車輛的停放,使得城市社區給人一種安詳和平、處處井然有序的美好印象,從而使得城市社區的違法犯罪的現象得以減少。
二、人防、物防和技防結合
第一,加強人防,強化動態防范。加強治安組織網絡化建設,在社區關鍵部位配備人防力量進行控制,在社區設立戶籍民警執勤室,組建保安巡邏隊,白天有民警坐崗督促,晚上有保安分片包干。另外還可以建立多種形式的群眾聯防組織,選出樓棟值班人員等,這樣的人防力量覆蓋了整個社區,犯罪分子自然難以下手。
第二,落實物防,加強防范硬件建設。我們可以要求社區居民大家出錢籌集資金安裝防盜門、防盜窗,另外有轄區單位資助建立治安管理辦和民警保安執勤室,安裝單元電控門閘和圍墻護欄等。實施封閉管理,形成立體的防范格局,預防犯罪。
第三,進行“技防”嘗試,有選擇地防范。因為“技防”需要大量資金,而社區很有可能承受不了,也不一定處處都需要,所以有選擇性地選擇重要地區重點預防,安裝住宅區電子遙控門和對講系統,安裝紅外線報警系統和電視監控攝像頭,完善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使得社區得到高層的保護,更加進一步地預防違法犯罪。
三、管理與服務結合
城市社區的管理工作涉及面廣,要使管理工作及時到位,達到預防違法犯罪的效果,首先是要管理領導機構班子到位,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完善自治管理制度,比如制定社區文明公約,規范居民個人行為;制定出入憑證制度,凈化社區來往人員;制定治安聯防隊員選拔、培訓、教育和考核制度,強化激勵機制;完善外來流動人口登記管理制度,加強對外來人員控制;落實社區出租屋管理,杜絕將房屋出租給有犯罪嫌疑的人,有、涉毒和參賭嫌疑的人等等。其次是要采集廣泛信息,結合人口普查、戶口調查和情況詢查,建立綜合信息網絡。運用電腦管理,將外來暫住人口按照常住人口的方式管理,全部登記造冊,輸入電腦,并明確管理重點,有條件的還可以大力發展信息員,發展科技管理,使社區管理進入現代化。最后,要配合當地的公安派出機關,堅持走群眾路線,建立一支高效的現代化治安管理力量。
在搞好城市社區的管理職能的同時,我們也要加強城市社區的服務職能。眾多公益福利性服務,不但體現了社區管理機構對廣大社區居民的關心,也體現了社區居民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照顧,相互支持和相互幫助,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感情,促進了新型人際關系的形式,改變原來的社區特有的疏遠冷淡的鄰里人際關系的特點,從而使社區居民感到生活環境的安全和人際關系的溫暖,形成團結的一個整體,因而在必然減少犯罪分子作案的可能性的同時,維護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心連心的傳統美德。
四、宣傳教育與重點幫教矯正結合
開展城市社區的宣傳教育,是城市社區管理的基礎,其目的在于通過教育來提高居民素質,消除產生犯罪的主觀條件,提高預防犯罪的意識和積極性。首先是思想、道德教育,通過集體主義、共產主義思想及高尚情操教育,使居民了解目前治安狀況及預防犯罪與本身利益的關系,樹立共同創建美好家園的集體主義思想,凈化社會環境,預防犯罪。其次是文化知識教育,通過對城市社區居民進行基礎文化知識、法制知識和科學知識的教育,提高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識,使社區居民自覺守法并懂得怎樣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打擊和預防犯罪。
除宣傳教育以外,城市社區還應加強重點幫教,實現城市社區的矯正。在西方法治發達的國家如德國、日本等國都早已經確立并都實施了社區矯正政策,以2000年數據統計為例,加拿大適用社區矯正的比例在全世界最高,達到79.76%,澳大利亞達到77.48%,新西蘭為76.15%,法國為72.63%,美國為70.25%,韓國和俄羅斯較低,但也分別達到45.9%和44.48%。④因此,在國際化背景下,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03年7月10日聯合了《關于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這標志著我國刑事政策逐步想科學化的方向前進。⑤城市社區幫教、矯正組織主要由社區戶籍民警、社區管理干部、社區居民、有關單位人員等幾個方面代表組成,對于處于違法犯罪邊緣和刑滿釋放解教人員實行教育挽救和鞏固作用,尤其是對于青少年,更加要加強幫教矯正力度,關心他們的生活,注意他們的思想動態,一旦發現不良的苗頭,應及時給予幫助,及時解決問題,促使其良性轉化,減少犯罪和再犯罪的可能性。
另外,我們還要加強城市社區人民調解工作,健全民間調解組織,發現矛盾,積極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從而化解矛盾,平息糾紛,防止事態的惡化,把問題解決在城市基層社區,預防民事糾紛轉化為嚴重的刑事案件。
社會治安問題防治是一個系統,社會治安防治主體的塊塊、條條、點點要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社會治安防治手段的防范、管理、懲罰三道防線要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對社會治安防治對象同樣要有一個有機的對策。社會治安防治上下、左右、前后之多極、多層、多變元素形成的一個系統,才能實現事物整體的穩定性、關聯結構的協調性、功能目標的擇優化與運動狀態的有序化。⑥因此我們在進行城市治安綜合治理的時候,要注重系統效應,從各個方面入手,從小事做起,搞好城市社區正體現了這一點,我們要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戰略方針政策,才能將城市社區治安搞好,才能將整個城市的治安綜合治理搞好,從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城市繁榮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健康地發展下去!
2005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