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由來歷
時間:2022-06-05 03:08:00
導語: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由來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家環保總局有關負責人今日向媒體2007年“六·五”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并了主題標識。
這位負責人說,聯合國環境署確定的2007年世界環境日主題為“冰川消融,后果堪憂”。為呼應這一主題,結合我國環境保護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展示中國政府和人民減少污染物排放、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決心和行動,環保總局將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確定為“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
這位負責人表示,中國政府在經濟社會“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實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的目標,并將這一約束性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各級政府各相關行業。當前,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工作力度明顯加大,約束性指標的導向作用開始顯現。推動污染減排、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不僅需要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而且需要取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持,動員最廣泛社會力量踴躍參與。將“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為今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旨在加大宣傳力度,鼓勵公眾參與,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減少污染物排放、與環境友好相處成為每個單位、每個企業、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環保總局將在“六·五”期間舉辦大型記者招待會通報2006年中國環境質量狀況,召開全國綠色創建活動表彰大會,舉辦世界環境日主題展覽等多種多樣的宣傳紀念活動。
據了解,今年“六·五”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標識是向社會廣泛征集后經過反復篩選確定的,充分體現了“污染減排與環境友好型社會”的主題。標識整體為地球的形態,標識上半部分的綠葉代表空氣,表現了清新空氣滋養美好環境以及人類以減排治理大氣污染的努力;下半部分的藍色形似一尾暢游的魚,代表了水的概念,寓意為只有潔凈的水才能孕育美好自然。標識圖樣已在國家環保總局網站()上公布,供免費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