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3-29 03:36:00
導語: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會議安排,根據李縣長的講話精神,我就所分管工作作簡要安排:
一、關于農業農村工作
2008年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省、州農村工作要求,以“產業興縣、科學發展、和諧惠民”為根本,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落實各項支農惠民政策,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農業增加值增長5%。
(一)著力發展板塊經濟,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
圍繞穩定糧食生產,爭創生豬、蔬菜、魔芋、藥材、柑桔、雜糧大縣的目標,加快培育優勢產業,實現特色產業快速健康發展。一是優化糧油生產,提高單產和效益,穩定糧食播面92萬畝,油料播面15萬畝,突出抓好馬鈴薯產業發展,特別是鄂馬鈴薯5號的推廣。二是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板塊,大力發展高山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總面積達到20萬畝;新發展中藥材基地2.2萬畝,總面積達到18萬畝;新建優質柑桔板塊基地1萬畝,總面積突破11萬畝;新發展魔芋基地0.4萬畝,總面積達到6萬畝;新發展小雜糧基地2萬畝,總面積達到7萬畝;新發展桑園0.8萬畝,總面積達到2萬畝;建好優質煙葉基地6.7萬畝,完成收購量16萬擔,實現煙葉稅收1600萬元;穩定茶葉基地3.2萬畝。三是堅定不移地爭創生豬大縣,以恒興公司等為龍頭,培植養殖企業和養殖大戶,積極推行“150”和“1121”養殖模式,力爭生豬飼養量達到110萬頭,出欄65萬頭。四是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鞏固16家州級重點龍頭企業,力爭新增1家省級龍頭企業、4家州級龍頭企業。五是構建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總數達到30個,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建和改造農家店100家。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是以農村沼氣池建設為抓手,著力生態家園建設,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1萬口沼氣池建設任務,抓好改廚、改廁、改欄配套建設,“三改”率達到80%以上,大力推進鄉村清潔工程,積極開展“綠色家園”創建行動。二是認真抓好水利項目建設,推進巴東二水廠的規劃建設,全面完成2.3萬人農村飲水安全任務,實施好水流坪水庫、垢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啟動溪東灌區項目。三是大力實施煙水配套工程,建水池3.5萬立方米,鋪設管網750千米,建烤房450棟、標準晾房1600間,繼續抓好煙葉專業新村建設,硬化煙區人行道28公里,改良煙田5000畝。四是完成以工代賑鐘壩河小流域治理23.8平方公里和“長治”工程年度小流域治理24平方公里。五是認真抓好農村道路建設,全年完成通暢工程250公里,通達工程77公里。
(三)大力實施整村推進扶貧,促進農村協調發展。
一是確保2006年啟動的20個整村推進村通過省級驗收,實施好2007年的工作任務,同時新啟動20個村的工作。二是解決3千人赤貧人口的溫飽問題和8千人低收入人口的脫貧問題,確保農村貧困人口返貧率控制在10%以內。三是整合社會資源,大力開發農村勞動力資源,實施好“陽光工程”、“雨露計劃”、“技能就業計劃”等新型農民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工程,全年完成農業實用技術培訓5萬人次以上,建科技示范戶2000戶以上。四是完成扶貧搬遷400戶1600人。五是繼續抓好4個老區村的扶貧工作。
(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強化現代農業的科技支撐。
一是大力發展有機、綠色、無公害食品,力爭當年新增“三品”標識認證10個以上,無公害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到90%,積極申報特色農產品原產地品牌,強化農產品品牌建設,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秸稈綜合利用等“十大農業新技術”。二是抓好以生豬藍耳病、口蹄疫等為重點的重大動植物疫病預警預報工作,搞好疫病監測,加大畜禽防疫的常規性免役。三是加強農業“種子工程”建設,確保“兩雜”種子和優勢特色產業良種率在95%以上,加強農資市場管理,組織打假保春耕專項行動,依法打擊各種坑農、害農行為,切實保護農業生產安全。四是切實抓好農機平安示范鄉鎮、村的建設。五是加大人工影響天氣工作力度,盡量降低災害損失。
(五)認真落實惠農政策,逐步完善農村綜合配套改革。
一是認真落實國家對農民的各項惠農政策,確保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戶。二是繼續組織實施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基本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頒證率要達到80%以上。要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必須嚴密防范。三是抓好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不斷完善農村“一事一議”管理機制,積極推行村務公開,堅持民主理財,多途徑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結合今年的村委換屆,要對全縣農村財務開展一次全面審計。
近一個月來,我縣遭受了巨大的冰雪災害,損失巨大。當前,各單位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開展冰雪災后的生產自救,促進各行各業走上正規,特別是要迅速掀起春耕備耕高潮,重點工作一是種畜、種子、肥料、農藥、薄膜等的組織調運和煙葉、魔芋、蔬菜等種苗的培育;二是學校管網的修復及校舍整修,確保按時開學,安全開學;三是鄉集鎮飲水管網的修復,對居民盡早全部恢復供水;四是加快救災資金、物資的發放,確保公平公正,對掌握的困難戶、邊遠戶和調散戶進行再摸排、再幫助,倒房戶要迅速開展新建工作,危房戶要避險搬遷;五是繼續積極核災報災,加大力度爭取上級資金物資的支持幫助;六是要組織群眾對鄉村道路排水保路基,清除垮方、隱患,保暢通、保安全。
二、關于旅游工作
2008年,全縣旅游工作要繼續以建設集散地為目標,大力實施旅游提升工程,年接待中外游客100萬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9000萬元,稅費收入1500萬元。
(一)突出地域文化,精心籌辦中國三峽纖夫節。深入挖掘纖夫文化內涵,彰顯纖夫文化魅力,打造纖夫文化品牌,辦好首屆中國三峽纖夫節,全面提升旅游服務功能和旅游城市文化品位,配套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引導游客上岸消費。相關部門要盡快完成長江旅游碼頭建設、體育場改擴建和賓館飯店改造創星等工作。
(二)配套相關設施,認真開展“兩個爭創”。一是積極爭創A級景區。以創建國家5A景區為目標,加快神農溪延伸開發,三峽工程175米水位蓄水前,完成景區旅游碼頭等基礎設施,建立健全景區管理長效機制。以創建國家4A景區為目標,加快水布埡旅游開發,盡早建好旅游碼頭、環保游船等接待服務設施,確保“十·一”前接待游客。按照國家3A景區標準,加快相關景區建設步伐。二是積極爭創“中國旅游強縣”,進一步鞏固湖北旅游強縣創建成果,全力打造“中國旅游強縣”。
(三)大力宣傳促銷,積極開拓客源市場。進一步鞏固現有客戶關系,確保客源市場份額,積極搞好與武漢、宜昌、神農架和重慶等地的友好合作,不斷開拓新的客源市場。精心組織參加國際國內旅游交易會、宜昌三峽國際旅游節和州內“一歌三節”等重大節慶會展活動。大力開展戶外廣告宣傳,吸引公眾注意力,充分利用知名媒體宣傳,不斷提高知名度。
(四)強化行業管理,促進旅游產業健康發展。切實規范景區旅游商品經營、游船運營、纖夫和導游服務,確保良好的旅游接待環境。加大景區漂浮物清理力度,確保景區水面清潔。加快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強化導游、服務員和纖夫等旅游從業人員培訓,全面推行資格認證和持證上崗制度。強化旅游安全日常監管,確保旅游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三、關于對口支援工作
2008年,對口支援要突出三峽庫區優勢產業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公益事業等重點工作:
一是繼續推進對口支援工作向縱深發展。多形式、寬領域地爭取北京市、省直部門及市州的支持,并有針對性地向有可能的省市爭取。
二是加強對口支援基礎工作。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財政投入政策,結合巴東實際,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建立對口支援項目庫。
三是建立對口支援長效機制。鞏固業已建立的座談會、互訪、干部交流等機制,編制好對口支援規劃,以規劃來指導我縣對口支援工作的開展。
四是狠抓對口支援項目落實。認真抓好對口支援項目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對口支援資金的使用效益,用高質量的項目建設來增強支援單位的信心。今年重點抓好縣人民醫院門診樓搬遷、巴一中教學樓搬遷、虹鱒魚養殖基地、巫峽廣場后續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和新農村建設等項目,確保資金到位,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
五是認真迎接國家和省大型活動的開展。今年,國務院三峽辦和省政府將舉行一系列活動,我縣要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成立工作專班,精心籌備,確保取得實效。
同志們,讓我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力爭圓滿完成既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為建設實力巴東、活力巴東、魅力巴東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