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區扶貧辦主任培訓會議上的總結講話

時間:2022-07-15 04:14:00

導語:在全區扶貧辦主任培訓會議上的總結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區扶貧辦主任培訓會議上的總結講話

同志們:

自治區扶貧辦召開的這次盟市和國家重點縣扶貧辦主任培訓會議,是在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開始時,雷·額爾德尼副主席親自到會并作了重要講話,云才曉主任傳達了全國扶貧辦主任會議神,并就全國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和后三個季度的扶貧開發重點工作作了安排部署。通遼市扶貧辦、察右中旗扶貧辦就千村扶貧開發工程的實施;呼市扶貧辦、達茂旗扶貧辦和伊金霍洛旗扶貧辦就資金項目的管理;巴盟扶貧辦和草原興發集團就產業化扶貧作了典型發言和經驗交流。會上還印發了回良玉副總理就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批示和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堅同志在全國扶貧辦主任會議上的講話以及16個不同類型扶貧開發的經驗交流材料。會議期間,還就國務院扶貧辦、發改委、財政部、審計署、監察部、中國農業銀行聯合開展的*年度扶貧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全面檢查工作進行了專題部署。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馮有恩同志專程到會祝賀,自治區發改委、財政廳、審計廳、監察廳和中國農業銀行內蒙古分行的有關負責同志應邀參加了培訓會議。經過與會同志的共同努力,這次培訓會議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開得很好。大家一致認為,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同志的重要批示,提出了扶貧開發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把關心貧困地區、關愛貧困人口、搞好扶貧開發,與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緊密聯系起來,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結合起來,進一步明確了把極端貧困人口和低收入貧困人口作為扶貧開發的對象,高瞻遠矚,闡述精辟。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堅同志的講話,不僅從全國的戰略高度深刻闡述了搞好扶貧開發工作的重大政治、經濟和社會意義,而且對全國今后的扶貧開發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既進一步明確了任務、目標和指導方針,又解決了思想上、政策上、領導上、工作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講得全面、客觀、實在,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雷·額爾德尼副主席的講話,重點突出,論述精辟,從自治區“三農”問題的戰略高度,提出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我區扶貧開發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戰略重點。云才曉主任的貫徹落實意見和后三季度工作安排,簡明扼要,目標明確,措施得力,操作性強。7個單位的典型發言,生動形象,便于學習和借鑒,啟發很大。大家回去以后,要盡快向領導小組作專題匯報,迅速按照會議精神,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如何貫徹落實培訓會議精神和后三季度的重點工作講三點意見。

第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抓好全國、全區扶貧辦主任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全國扶貧辦主任會議以及我們這次的培訓會議,無論是所研究解決問題的深度、力度,還是領導的重視程度,都是非同尋常的。培訓會議結束后,各盟市、各旗縣的傳達貫徹工作,絕不能拖拖沓沓、平平淡淡。對回良玉副總理、劉堅主任、雷·額爾德尼副主席以及云才曉主任的批示和講話精神,一定要結合本地扶貧開發工作的實際,迅速傳達學習,狠抓貫徹實,全力以赴,扎實工作,確保全面完成今年扶貧開發的各項任務。在傳達和貫徹落實中,一定要密切聯系實際,引導廣大扶貧干部群眾增強五個意識。一是以人為本的意識。扶貧開發,扶得是窮人,開發得是經濟落后的地區、生態環境惡劣的地區。要緊緊圍繞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開展工作,當前,我區有245萬貧困人口,其中128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117萬人在溫飽線上下徘徊。我們的工作目標要緊緊盯住這245萬人,一切工作的著眼點,都要從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出發。二是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的問題,不光是收入的問題、溫飽的問題,而是一個系統工程,包括水、電、林、路、醫療、教育和信息以及素質、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是一個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問題。三是難中之難的意識。我區的扶貧開發重點在農區,難點在牧區,難中之難在邊境少數民族聚居區。四是產業化扶貧的意識。農牧業產業化是實現小康目標的重要途徑,產業開發也是扶貧開發的重要內容,先進地區和龍頭企業的經驗告訴我們,產業化扶貧是貧困地區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和地區優勢的必由之路。五是整村推進的意識。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以貧困嘎查村為基本單元,采取整村推進的方式解決貧困問題,是由我區率先在全國示范實施的,但執行中地區間不平衡,個別旗縣沒有按規劃要求落實到位,整村推進的效果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要求我們系統廣大干部群眾首先要有整村推進的意識,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切實推進千村扶貧開發工程。

第二,加強資金項目整合和管理,切實抓好*年度扶貧資金使用和管理的全面檢查工作根據近期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精神,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審計署、監察部、中國農業銀行六家聯合決定,今年上半年對*年度全國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專項檢查,這次培訓我們作了專題部署,這是當前扶貧開發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一定要認真組織自查,盟市六部門聯合做好抽查工作,自治區也要組成若干個檢查組、分片包干、進行專項督查。發現有死角和走過場的問題,一定要嚴肅處理,并將等額核減扶貧資金。這次檢點是31個國家重點縣,基本單元是貧困嘎查村,自治區重點縣和面上的旗縣也要參照執行。檢查內容主要是扶貧資金項目的使用和管理情況,重點是資金投入、分配和撥付情況,特別是盟市到旗縣、旗縣到部門和鄉鎮蘇木、鄉鎮蘇木到村嘎查以及到項目這四個到位率,還有規章制度建設和執行情況,項目的選項、立項的科學性,資金投向、結構以及項目管理規范程度,項目最終效益的發揮程度。同時,對以前年度查出的違紀違規問題的糾正情況也要進行檢查核實。對此,各盟市、旗縣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由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配合抓,相關部門要協調配合,成立專門的班子和工作機構,組成聯合檢查組,抽調審計專業人員參加查帳工作。檢查組要做好充分準備,要有詳細的檢查提綱,采取多種形式,包括聽取匯報、座談、查帳、實地考察核實、訪問農戶以及查閱檔案等方式,一定要確保檢查的質量。檢查結束后,盟市、旗縣在各部門對口報告的基礎上,以領導小組名義要形成三項扶貧資金檢查的綜合書面報告,作出結論和評價,對發現的問題要查明原因,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要提出明確、可行的改進措施,由審計、監察簽注意見,逐級按時上報,盟市領導小組上報時要附旗縣領導小組的綜合報告。盟市和旗縣要同時做好自治區和國家的重點抽查準備、接待和配合工作。這次檢查,自治區將出臺分級責任管理制度,誰查出的問題誰負責,誰的問題誰負責,盟市抽查、自治區專項督查以及國家的聯合抽查中發現的新問題,要逐級追究自查和抽查組的責任。要求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高度負責,不留死角,不搞地區和部門保護,扎扎實實,實事求是的反映情況和問題。同時,誰查出的問題,由誰負責督查糾正和處理,責任到人,任務到人,使檢查真正落到實處。在適當時候,自治區將檢查情況以及資金撥付到旗縣、到鄉鎮、到村、到項目的情況公布,公布的方式采取通報、上網、刊物和報紙刊登。

第三,調查研究、不斷創新,努力探索和實踐扶貧開發的新舉措今年,新階段的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了第四個年頭,國家準備在年底召開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當前扶貧開發出現了新形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給扶貧開發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扶貧開發工作在取得重要進展和很大成效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新問題,要求我們各級扶貧干部加強調查研究,勤分析,多思考,提出新的對策。一是要深入基層,摸清底數。各旗縣要對“三七”扶貧攻堅計劃以來建檔立卡的貧困戶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和重新登記,對已解決的貧困戶要分清結構,哪一年解決的,解決了多少,通過什么扶持手段解決的,現在收入和生活情況;對未解決的要重新登記,做好調查摸底,分清致貧原因。要清楚地知道,在現有的貧困人口中,有多少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有多少是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要通過扶貧開發的辦法解決,有多少需要移民搬遷,有多少貧困村缺水、電、路,有多少貧困人口上學難、就醫難等等。二是要提出問題,調查研究。要注意了解和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的情況:1、貧困人口的構成和致貧原因;2、測算貧困人口基本解決溫飽的標準,要區分經濟區域,農區、牧區和半農半牧區;3、要研究貧困嘎查村的貧困狀況和致貧原因;4、要了解貧困地區糧食的生產能力和供應情況;5、要研究農村牧區畜牧業發展數量和效益以及生態的關系;6、要了解農村牧區基層組織和扶貧組織的情況;7、要研究減輕農牧民負擔的政策和措施;8、要研究國家和自治區新出臺的政策對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影響;9、要研究扶貧開發新的機制問題;10、要研究進一步加快千村扶貧開發工程建設的問題;11、要研究新形勢下產業化扶貧的政策、措施;12、要研究完善扶貧開發機制的新方法、新途徑和新措施。13、有牧區和邊境旗縣以及少數民族聚居的盟市,一定要組織好旗縣及有關部門開展牧區扶貧機制和有效途徑的研究和探索,為國家探索和實踐牧區、少數民族地區和邊境地區扶貧開發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14、扶貧資金項目管理的新機制和新辦法的調查研究。三是要認真做好國家和自治區重點縣農戶在國家扶持糧食生產政策中受益程度的調查研究。最近,國務院扶貧辦發出通知,要求部分省市自治區做好重點縣農戶在國家扶持糧食生產政策中受益程度的調查研究,內蒙古被作為重點調研地區。為此,我辦在會議期間作了專題布置和安排,選擇有關盟市和旗縣作為調查點,集中精力,利用10天左右的時間,抓緊開展這項工作。希望有關旗縣和有關盟市精心組織,認真調研,保質保量完成任務。調研的主題是:貧困戶在糧食直補政策和良種補助政策中受益程度。方法要采取對比的辦法,要求有關旗縣和有關盟市制定詳細的調研方案,列出統計表,選定調查對象和參照對比樣本,深入貧困嘎查村認真開展調查。同時,要做好數據以及資料的匯總和統計分析。必須提供旗縣種糧貧困戶在兩項政策中人均得到的好處,并測算重點縣農戶在扶持糧食生產政策中的受益程度,還要因地制宜的提出重點縣農戶在國家支持“三農”各項政策中受益程度的建議。調研最終要形成專題報告,附上有關統計表,按時在5月25日前報我辦,我辦要在月底前整理上報國務院扶貧辦。對這一專題調研我們要進行綜合評比,列為年終考核目標的重要內容,特別要引起盟市和旗縣的重視,切實抓好這項工作,為當地貧困戶爭取更多更加優惠的扶持政策。四是積極開展討論,形成統一的建議和意見。各地區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廣泛地展開討論,集各層次、各方面的意見,以旗縣為單位形成統一的建議和專題調研報告,成熟后報自治區扶貧辦,我們將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向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國務院扶貧辦做專題匯報,為開好全國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提供素材,同時進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扶貧開發機制,推動全區乃至全國的扶貧開發事業。五是與時俱進,加大改革的力度,有步驟的推行扶貧開發“陽光工程”。隨著國家機關轉變職能和政務公開的不斷深入,扶貧開發事業也要與時俱進。為此,我們將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行“陽光工程”。使扶貧資金項目和扶持對象、操作方法公開、公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新舉措。1、貧困嘎查村上網公布。公布的內容包括地理位置,隸屬關系,本村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土地和礦產資源,水、電、路、醫、教、文化和通訊現狀,貧困戶以及貧困人口情況、比例,致貧原因分析和致貧因素的結構分析;2、貧困戶上網公布。有多少貧困戶,收入情況,土地和礦產資源,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致貧原因,解決貧困的針對性扶持措施;3、資金分配上網公布。分給各地區、各部門的投資數,投向和資金結構,扶持的產業結構和各類項目的數量、投資額度,細化到旗縣、鄉鎮蘇木和村嘎查;4、扶持項目上網公布。細化到村、到人和到建設地點,包括立項審批機關,項目建設內容、規模、地點和預計目標,投資額及投資結構,受益人口和覆蓋人口,管理和驗收機構;5、項目管理責任人上網公布。主要公布責任人的權利和義務。這一措施我辦將會同有關資金項目管理部門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和管理細則,各地也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規范性制度,確保扶貧開發“陽光工程”真正陽光,接受社會輿論的廣泛監督,體現扶真貧、真扶貧的思想觀念。六是突出重點,加大項目調整力度,切實抓好養羊業的產業化扶貧。按照自治區有關農牧業產業化發展的總體部署,今年扶貧資金的投向主要集中到已啟動的2900多個重點貧困嘎查中,無論是定向,還是非定向投資,都要向這些村傾斜,計劃每個村新增投資5到10元,使重點貧困村的財政扶貧總投資基本達到20到30萬元。在產業扶持上,重點扶持養羊業,特別是小尾寒羊和小尾寒羊的改良將是我們扶持的重中之重。養牛成本大,飼養管理要求高,暫不適合貧困戶。而羊易于飼養,當年就見效,是一個短平快項目。財政扶貧資金絕大部分要用于小尾寒羊基礎母畜和世界優良多品種肉羊種公畜的購置,具體購置自治區將根據市場行情和實際情況確定和公布最高限價,以此來確定扶持項目的總投資。各地區可以從實際出發,自行制定補貼標準。據我們測算,如按總價1/3補貼,全區3億多元財政扶貧都按這一方法操作,就相當于9億多元的總投資,裂變的效益是非常顯著的。自治區要選擇幾個條件較好的地區,集中財力,抓小尾寒羊養殖和改良的示范點,為全面推廣積累經驗和創造條件。烏蘭察布市發展養羊業的產業化扶貧,抓出了成效,有些思路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僅去年一年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相關部門積極配合,采取貸一點、集一點和補一點的“三三制”投資引導和扶持機制,全市購入小尾寒羊60萬只,重點貧困村購入27萬只,全部投放到戶,責任到人,責任到戶,真正實現了以養羊增收來帶動貧困地區農牧業生產增收,農牧民全面穩定增收。在條件成熟的局部地區,要推廣繁育和飼養奶山羊,國際市場中山羊奶的價格是牛奶的3到5倍,新西蘭的奶山羊最高產量為3噸,按此計算,一只奶山羊的效益遠高于一頭奶牛的效益,并且購置成本和飼養成本都比奶牛要低得多,飼養管理也相對容易得多。從市場行情來看,潛力很大,伊利奶粉中加入一小袋山羊奶粉作為賣點,銷路很好。因此,今年各地區、各部門要突出重點,加大項目調整力度,全面推進我區村的養業產業化扶貧的進程,使貧困戶穩定實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