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農業重點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摘要)

時間:2022-08-06 05:07:00

導語:在全市農業重點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摘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全市農業重點工作推進會議上的講話(摘要)

一、上半年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

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堅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總體工作取向,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統攬,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抓手,保持了農業農村經濟平穩發展態勢。上半年,預計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02.5億元,同比增長4.5%;實現農業增加值69.7億元,同比增長4.2%。農民人均期內現金收入預計可達2022元,同比增加331元,增長18.9%。

(一)農業生產總體看好

全市小春糧食總產達59.01萬噸,比上年增產0.23萬噸,增長0.4%;其中小麥增長1.9%。油菜籽總產達24.37萬噸,比上年增產1.8萬噸,增長8%。全市完成大春糧食播面597.1萬畝,比去年擴大2萬畝,目前,大春作物長勢普遍較好。全市完成蔬菜播面75.4萬畝,實現總產135.72萬噸,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0%、31.5%。全市出欄肉豬270.3萬頭、肉牛14.2萬頭、肉羊43.7萬只、家禽4204.7萬只,同比分別增長3.4%、4.3%、7.9%、6.2%,實現肉類總產量29.5萬噸、禽蛋產量5.4萬噸,奶產量4878噸,同比分別增長4.7%、6.7%、11.4%。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

圍繞“1733”示范工程,新啟動建設了7個示范鎮、30個市級示范村、30個市級完善提高村、100個縣級示范村以及7個新農村建設示范片、7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8個省級示范村,累計投入各類建設資金4.26億元,完成戶辦工程1.63萬戶,新建蓄水池2557口、飲水井1.08萬眼、沼氣池9430口,硬化村道公路260公里,改廚改廁改圈1.34萬戶。

(三)現代農業發展加快推進

種植業上實施了“五個萬畝”示范工程,養殖業上實施了“一萬個”規模養殖示范工程。新啟動建設“一鄉一業”專業鄉鎮24個、“一村一品”專業村125個。全市農產品規范化種植面積達到120萬畝,規范化養殖基地達到130個。全市完成投資或技改10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企業10家,68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4.46億元,同比增長12.8%;實現利稅0.89億元,同比增長11.8%;帶動農戶71.1萬戶。全市有農村專合組織1539家,已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68家,比去年新增37家。

(四)勞務開發再上臺階

上半年,全市組織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8.49萬人次,同比增長0.39萬人次,增長4.8%;輸轉農村富余勞動力169.2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3.2萬人,增長8.46%,其中外派勞務人員1320人,同比增加483人。實現勞務總收入58.22億元,同比增長18.8%。

二、上半年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情況

市委、市政府對農業產業化工作高度重視,將其作為了農業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從今年開始,對農業產業化經營實行單項目標管理,進一步加大了農業產業化推進力度?,F對照市委、市政府目標管理內容,對全市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工作推進情況通報如下:

(一)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情況

宣漢天友西塔乳業已投資3500萬元改建廠房和擴建基地;開江天源油橄欖有限責任公司萬噸橄欖油建設項目已在普安工業集中區征地50畝,完成投資500萬元;開江寶源白鵝開發有限公司已在普安工業集中區征地40畝,投資700萬元建設白鵝、麻鴨加工生產線;大竹金橋麻業投資3000萬元實施技改和新產品開發。

(二)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情況

1.重點產業基地建設方面。通川區已建成蔬菜基地1.2萬畝,生豬規模養殖戶達到226個;達縣已建成蔬菜基地1.15萬畝,生豬規模養殖戶達到586個,肉牛養殖場達到435個;萬源市已建成中藥材基地2.5萬畝,生豬規模養殖場306個,肉牛養殖場164個,舊院黑雞養殖場80個;宣漢縣生豬規模養殖場達到631個,肉牛養殖場495個,新增奶牛560頭;開江縣建成油橄欖高產示范基地1.05萬畝,規模生豬養殖場達到375個,良種水禽養殖場已啟動建設,養殖水禽1000只;大竹縣已建成蔬菜基地1.5萬畝,蠶?;?200畝,生豬規模養殖戶達到2084個;渠縣已建成優質水果基地1.5萬畝,黃花基地1.2萬畝,規模生豬養殖戶達到689個。

2.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方面。各縣(市、區)都邀請西南大學或四川農科院的專家已經或正在制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規劃,渠縣、通川區、宣漢、達縣、萬源、開江已啟動實施,其中渠縣已發展主導產業500畝,引進業主3名,完成投資292萬元;宣漢縣已發展主導產業1000畝,引進業主8名,完成投資804萬元;萬源市已發展主導產業5000畝,引進業主3名,完成投資1300萬元。

3.新建成“一村一品”專業村方面。通川區啟動建設10個,達縣啟動建設40個,萬源市啟動建設20個,宣漢縣啟動建設5個,開江縣啟動建設5個,大竹縣啟動建設35個,渠縣啟動建設10個。

4.市級以上龍頭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聯系發展種養基地方面。通川區已建立種植業基地0.8萬畝,養殖業基地2.3萬頭;達縣已建立種植業基地5.1萬畝,養殖業基地8.2萬頭;萬源市已建立種植業基地1.5萬畝,養殖業基地3.2萬頭;宣漢縣已建立種植業基地6萬畝,養殖業基地4.4萬頭;開江縣已建立種植業基地2.1萬畝,養殖業基地4萬頭;大竹縣已建立種植業基地20萬畝,養殖業基地7萬頭;渠縣已建立種植業基地6.2萬畝,養殖業基地7.6萬頭。各縣(市、區)都在制定土地股份合作經營方案,其中通川區、大竹縣進展較快,運作比較規范。

(三)當年培育市級重點龍頭企業情況

通川區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7.3億元,達縣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4.1億元,萬源市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0.8億元,宣漢縣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1億元,開江縣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5億元,大竹縣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4.8億元,渠縣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2.2億元。達縣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完成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4.6%,大竹縣、宣漢縣、萬源市同比增長10-20%之間,其余縣(區)增幅低于10%。

(四)當年培育或引進國家、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情況

大竹東柳醪糟有限公司即將被批準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全市要求引進或培育4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通川區、達縣、萬源市、渠縣各1家),現均未完成。全市要求增加13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從初審看,達縣、大竹縣、通川區、萬源市可望完成目標任務。

(五)品牌建設情況

全市新發展“三品”認證1個,即達州橄欖油已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綠色食品。有6個產品正在申報“三品”認證,其中:通川區已申報綠色食品1個,萬源市已申報有機食品1個,開江縣已申報無公害農產品1個,大竹縣已申報無公害農產品1個,渠縣已申報無公害農產品1個、綠色食品1個。同時,萬源市已申報中國名牌1個、地理標志保護1個;大竹縣已申報中國馳名商標1個、中國名牌1個;渠縣已申報地理標志保護1個。近日,中國綠色食品協會授予了開江縣“全國綠色食品示范區”的稱號。

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重點

上半年,我市農業農村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階段性成績,但要清醒地看到,達州農業仍舊停留在現代農業發展的初始階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體制性、政策性障礙沒有實現大的突破。全市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不斷增長的農產品需求與日益緊縮的資源供給、開放的市場體制與粗放的農業發展方式、產品質量安全要求與生態環境現狀、轉移農村勞動力與提高農業生產者素質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真正建立。特別是今年以來,受罕見雨雪冰凍災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影響,農業農村工作受到不同程度干擾,農業產業化推進受到較大影響。全市今年上半年在重點產業招商引資和大型龍頭企業發展上沒有取得預期成效。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對照反思,找準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繼續堅持抓發展的思想不動搖,抓發展的責任不松懈,抓發展的工作不停頓,確保全市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當前,要把推進農業產業化作為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各縣(市、區)要對照全年目標任務,進一步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增添措施,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邁出新的步伐,躍上新的臺階。

為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縣(市、區)抓好1個現代農業示范園、1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片和1個農村土地股份合作試點,明天我們將通過公開競選方式分別確定2個項目予以重點扶持,并實行動態管理,力爭建設一批全省領先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新農村建設示范片。市級有關部門要會同各縣(市、區)認真研究落實,確保完成目標任務。市委農辦要幫助各縣(市、區)新培育或引進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4家,新發展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3家,指導企業與農戶建立股份合作公司2個,指導龍頭企業建成“一村一品”專業村5個,指導抓好2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片和2個農村土地股份合作試點建設。市財政局要整合項目資金2000萬元以上投入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投入重點產業基地建設項目3000萬元。市工商局要幫助和指導創建2個地理標識證明商標和1個四川省著名商標,幫助和指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申報1個中國馳名商標。達州質監局要幫助和指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創建省以上名牌3個。市農業局要幫助和指導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中的苧麻、蔬菜項目實施,幫助和指導重點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的3萬畝蔬菜示范基地、1個萬畝優質水果示范基地和1個萬畝黃花示范基地,新發展“三品”產品認證5個,新建成蔬菜、水果、黃花、茶葉“一村一品”專業村10個。市畜牧食品局要幫助和指導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中的肉食品、乳業、水禽深加工項目建設,負責重點產業基地建設中生豬、肉牛、舊院黑雞、奶牛、水禽項目實施,新發展“三品”產品認證6個,新建成畜禽“一村一品”專業村10個。市林業局要幫助和指導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中的萬噸油橄欖酒項目實施,負責重點產業基地建設中的萬畝油橄欖示范基地建設。市科技局要幫助和指導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中的中藥材項目實施,幫助和指導重點產業基地建設中的萬畝中藥材示范基地建設,新建成中藥材“一村一品”專業村5個。市扶貧開發辦要將產業化扶貧資金(含貸款貼息資金)300萬元安排在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和重點產業基地建設上。市以工代賑辦要將以工代賑資金500萬元安排在重點特色農業產業化項目和重點產業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上。市農機局要配套建設農業灌溉設施2處,實現重點產業基地建設上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30%以上。市水利局要將水利項目資金500萬元安排在重點產業基地建設,新建成水產品“一村一品”專業村1個。市交通局要督促完成重點產業基地建設上的公路硬化100公里。

同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增強統籌意識,在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同時,扎實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抓好大春生產

要加強大春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搞好技術培訓、指導和服務,保障流行性病害和遷飛性蟲害的防治效果。深入開展糧油高產創建活動,我市土豆在創建活動中已被評為全省第一,水稻、玉米也要力爭全省第一,其它作物要力爭取得好的成績。要進一步加大農資市場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哄抬農資價格等坑農害農行為,切實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力爭全年糧食總產達到283.3萬噸。

(二)抓好畜牧發展

要加快畜牧業增長方式的轉變,重點圍繞突破生豬、肉(奶)牛兩大產業,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和精深加工。要搞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切實加強免疫和監測工作,堅決防止各類重大動物疫病發生。要進一步加強檢疫監管,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對不符合動物防疫條件,拒不執行國家強制免疫政策、逃避或抗拒檢疫以及販賣病死畜禽等違法行為要依法嚴肅處理。前不久,市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了關于推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就進一步加快發展奶產業明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請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

(三)抓好勞務開發

要整合使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資金、勞務扶貧培訓資金、陽光工程培訓資金,充分發揮各類培訓資金的綜合效益。要依托在外務工能人,逐步建立有序輸出平臺和信息服務平臺。要加強農民工維權組織機構建設,通過在農民工集中地建立黨組織或工會等多種形式,增強農民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要制定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優惠政策,鼓勵和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力爭全年培訓農民工15萬人(次),勞務輸轉170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10億元。

(四)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全市現有72座病險水庫中,已下達整治資金計劃62座,已動工整治54座,完工22座。沒有動工的要及早動工,沒有完工的要加快進度。繼續加強以水池、水窖、水塘、水井“四水”工程為重點的戶辦抗旱水源工程建設,確保全年解決農村安全飲水14萬人。進一步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大力實施“村村通”工程,確保全年新建通鄉油路(水泥路)320公里、通村公路730公里、通村水泥路390公里、農村機耕道400公里。加快農村沼氣建設,確保全年完成建設2.9萬口。認真組織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李冰杯”和“甘露杯”競賽活動。

(五)抓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2008年,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要全面完成確權發證工作。但目前全市林改進度明顯滯后。6月6日全市災后農業恢復和發展電視電話會議上對這項工作建立了月報督查制,要求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在每個月25日前向市政府書面報告一次林改工作進展情況,但部分縣未能執行,請市林業局督促及時補報。

(六)抓好減災管理

目前已進入防汛備戰關鍵時期,各級各有關部門特別是防汛、氣象、水文等部門要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認真搞好雨情水情的監測預報。各級政府要把加強汛期安全檢查作為一項常態工作,對存在的不安全隱患要加大整治力度,落實防范措施,確保度汛。要加強防汛設施的檢修維護,及時充實應急搶險物資和力量,確保汛期運作安全有序。同時,要繼續做細做實抗旱準備和森林防火工作,最大限度地杜絕和減少災害發生。

(七)抓好惠民行動

要抓緊雨雪冰凍災害和地震災害毀損房屋重建工作,特別是地震災害毀損房屋重建要在6月底前全面啟動,嚴格執行中央、省、市制發的優惠政策,力爭10月底前讓受災群眾搬進新居。要抓好農村困難群眾的生活救助,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所需,確保奧運期間的農村社會穩定。要繼續抓好扶貧開發,確保全年解決32610名絕對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幫助31790名低收入貧困人口改善生產生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