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決定會議講話

時間:2022-08-22 05:36:00

導語:學習決定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習決定會議講話

剛剛結束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議通過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我們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加強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綱領性文件。黨中央就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作出決定,不僅僅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次,也是國際共運史上的第一次。全會通過的《決定》,向全黨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建設理論的繼承和創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更加成熟,標志著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目標更明確。

學習、領會、貫徹好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是當前我們全廳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當前各處室、直屬單位的一項重要工作。10月12日上午領導班子通過工委會和廳長辦公會議對全會的公報進行了集體學習,13日廳領導班子成員又參加了省委領導干部會議聽取了有關報告,今天我們召開各處室、直屬單位負責人會議,專門對這項工作進行部署。關于如何學習、領會、貫徹好全會精神,中央和省委都已經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些要求我們要一一地加以落實。根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根據工委會和廳長辦公會議作出的部署,我這里再做幾點強調:

一、切實抓好學習

首先是要讀好原文,認認真真地學習《決定》,學習六中全會上領導的講話。《決定》正式發表后,我們要認認真真地通讀全文,深入地進行學習,要把學習的重點放在原文通讀上。大家文化水平都較高,但有時在學習的時候會進入一種誤區,就是不是自己去學習,而是靠別人去指導學習。原文沒有通讀,卻讀了很多其他的資料,有些資料也未必正確。深刻地讀懂原文,對我們學習、領會、貫徹好六中全會精神,做好構建和諧社會的相關工作是必需的。

在學習當中,我們要深刻地領會《決定》制定的背景,要深刻地領會構建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原則、戰略部署。必須看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這在黨的決定當中還是第一次明確地加以闡述。這個闡述的意義非常重大。就社會主義本質,小平同志曾講過,“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現在我們增加了和諧社會的要求,這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意愿,也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和諧是千百年來人民夢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共產黨人為之奮斗不息的目標。把和諧社會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屬性符合人民的意愿,特別是在我們實現了第一步、第二步戰略發展目標,解決了溫飽問題以后,人民群眾對生活、對發展的要求范圍在擴大,標準在提高。人們不僅僅滿足于物質生活,而且對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會生活都提出了許許多多的要求。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無疑是呼應了人民群眾的要求,合乎黨心,合乎人心,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意愿,也是我們現階段必須強化的工作重點之一。同時,我們還要看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是我們現階段解決諸多矛盾的迫切需要。我們現在處在一個十分關鍵的時期,中央把它概括為戰略機遇期、矛盾突顯期。經濟體制正在發生深刻地變革,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是一個大變動的時代。在這個時代,應對挑戰,抓住機遇,關鍵是能不能應對挑戰,關鍵是能不能妥善處理好矛盾突顯的問題。機遇不會自動擺在面前,誰能夠善于解決矛盾,誰能夠善于化解矛盾,誰就能夠抓住機遇。解決矛盾,解決問題,本身就是推進社會和諧的過程,本身就是社會和諧所追求的目標。應該說這些年來,隨著改革發展,我們的社會日趨繁榮昌盛,社會穩定不斷得到加強,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們的社會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矛盾。在六中全會上,總書記反復地強調了這個問題;在省委領導干部會議上,書記也反復強調了這個問題。矛盾在經濟方面固然表現得更為突出一些,如資源的問題、能耗的問題、環境的問題。但是,只認識到經濟方面的矛盾是不夠的,作為執政者,還應該看到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社會方面存在的一些矛盾,這些矛盾會隨著改革發展的推進更多地顯露出來。我們**走在全國的前列,所以,這方面的矛盾相應會表現得早一些。

現在,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追求日趨多元化。社會方面,人口的大流動帶來的社會管理問題是我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和諧是解決這些矛盾的保障,和諧也是我們在矛盾解決過程中務求實現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方面,全會和決定作了突出強調,即要從解決現階段的問題入手,要從能夠解決的問題入手。和諧是個長期的目標,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單位,也有不同的目標,我們應該找準自己的工作定位。希望大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帶著問題去學習、領會《決定》精神。

二、強化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的責任感

《決定》指出,我們要構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體人民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和諧社會。這段話明確無誤地告訴我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必須沿著社會主義的道路,必須通過全體人民的努力。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無疑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我們在學習、領會、貫徹過程中,能不能有很強的自覺性,關鍵是看我們能不能夠深刻地領會到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教育的重要責任。

和諧,有廣義的和諧,即中央講的“大和諧”,要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位一體和諧發展。同時,中央全會也講到有“小和諧”,這是在社會領域的和諧。無論是“大和諧”還是“小和諧”,概括起來,都可以歸結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大和諧”體現了這些要求,“小和諧”也體現了這些要求。這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人的素質關系到國家、民族的興亡、振興,關系到整個社會的和諧。而在人的問題上,教育戰線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培育和提升全民素質,特別是國民文化素質,是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貫徹十六屆六中全會,構建和諧社會,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非常重大。

《決定》強調,教育要優先發展,這令我們教育戰線上的同志歡欣鼓舞。但僅僅停留在這一點是不夠的,對我們來說,不僅是意味著地位的提高,不僅是意味著會得到更多的支持,更應該看到我們所肩負的責任更為重大。優先發展,首先是責任,我們能不能承擔起優先發展的責任,這對教育很重要,對構建和諧社會也十分重要。應該說在教育優先發展方面,這些年我們**、我們教育廳、我們教育系統做了許多工作,在座的同志都為之付出了辛勤地努力,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但成就代表昨天,我們不能夠停留在成就面前。當今社會,哪怕你過去成就再大,如果不前進、不發展,也意味著落后。更何況,我們也應該看到,與社會的發展要求、與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要求相比,我們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而且更難的工作還在后面。我們經歷了量的蓬勃發展,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矛盾是質的提高的任務。量與質有辨證關系,但質的提高難度更大、困難更多。我們現在提出“基礎教育抓均衡、職業教育抓結合、高等教育抓質量”,這幾句話背后,是沉重的任務、艱巨的任務,責任非常重。作為教育人,我們要自我加壓,不斷強化貫徹六中全會精神的責任感。

三、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學習不是目的,學習是為了促進工作,為了解決問題,為了更好地發展,更好地前進。我們一方面要充分地肯定已取得的成績,特別是要總結好這些年工作的經驗。成績背后的經驗更可貴,總結好經驗,我們才能鞏固成績,我們才能擴大戰果。同時,在總結經驗、肯定成績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善于、勇于深入地分析問題、弄清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方面工作更為緊迫、更為重要。成績有目共睹,但問題如果不認真挖掘就可能被掩蓋,可能會造成隱患,就可能會影響我們進一步發展。所以在學習過程當中,要注意總結經驗,又要注意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要自覺地做到,凡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符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的就堅持下去,持之以恒地做好;凡是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與構建和諧社會要求有差距的,我們就要努力不斷地去改進。在這方面,各個處室、各個單位都要聚精會神地做好分析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工作。

我們要重視解決教育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大問題。領導干部首先要從大處著眼,按照黨的教育方針,按照這次全會提出的“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要求,全面促進教育公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加快建設完善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保證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要緊緊圍繞提高教育的內涵,圍繞提高學生知識、能力、品格的要求,切實抓好各項教育工作。這里我們特別需要重視的是,這次全會強調要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對于我們下一步教育工作,特別是在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無疑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應該成為我們的重點工作之一。

我們還要重視解決隊伍建設的問題。隊伍建設是我們開展工作的基礎。在隊伍建設方面,我們教育廳有著很好的傳統,希望能夠發揚這些傳統。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服務好學校、服務好基層、服務好學生,包括家長。要進一步強化干凈干事意識,一要干凈,二要干事。在這方面,一定要提出嚴格的要求。在現行體制下,教育系統所掌握的資源還是比較多的。掌握較多的資源,一方面有利于我們促進發展,但另一方面,如果掌握不當也會傷及自身。權力永遠是一柄雙刃劍。作為教育系統的廣大干部,一定要強化干凈干事,不干凈是干不了事的,要干事必須干凈。這方面,我們總體是好的,但是我們也有教訓,不要再讓教訓重演。我們每個處室、每個直屬單位都要做到警鐘長鳴。在這方面講些重話是為大家好。我們要努力把廳機關建設成為服務型機關,主動為學校發展服務,為教師執教服務,為學生愉快學習服務,并把我們的監督、指導寓于服務之中。

我們還要重視個人品德的修養。和諧社會的構成是建立在個人品德修養的不斷自我完善之上的。我們要形成這樣一種氛圍,即鼓勵崇尚做正直的人、做善良的人、做高尚的人,做對人民群眾有感情的人,做對社會有益的人。構建和諧社會,對個人來說,首先把修身養性工作做好。在個人品德修養上,我認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提出高要求。我們是管教育、抓教育的,要為人師,首先自己要立得正。作為教育人,一要多點書卷氣,要多讀點書。現在社會上有一個通病,就是浮躁,幾乎各個領域都浮躁,真正靜下心來讀幾本書的人不多了。但作為教育人,一定要多讀點書,我認為教育人有點書卷氣不是壞事。二要少點官僚氣。盡管我們從事的是教育管理工作,但是我們更應該設身處地地為學校、為老師、為孩子、為家長著想,從服務的角度開展我們的指導、監督、管理工作。三要摒棄銅臭氣。教育是崇高的事業,千萬不能陷入追名逐利之中不能自拔,整天沉湎于追名逐利是不配做教育人的,也做不好一個教育管理工作者。我們應該是憑知識、憑能力、憑人格做人、做事,為黨和人民辦好教育事業。

關于如何學習,我強調這幾點。各處室和單位要加強組織和指導,采取集體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相結合、理論學習和解決問題相結合的辦法,抓緊學習,務求實效。現在離年終還不到3個月的時間,我們要在學習過程中,把最后2個多月的工作做好,全面地檢查今年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情況,要一一地對照檢查。同時,我們要結合學習,深入地研究考慮明年的工作,一一聽取匯報,在此基礎上形成全廳、全系統的工作思路。在研究明年工作過程中,一定要著眼于解決問題,著力于從制度上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希望大家把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真正地落實到工作中去,落實到行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