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重要講話

時間:2022-10-04 12:23:00

導語:中央黨校重要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央黨校重要講話

總書記6月25日在中央黨校發表的重要講話,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這篇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科學分析了當前我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全面闡述了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為黨的**大勝利召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論基礎。

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這是對全黨工作的重大要求。實現這個重大要求,我們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黨就能更好地帶領人民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時代賦予的崇高使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會越走越寬廣。

學書記重要講話,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要深刻理解、努力做到“四個堅定不移”。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堅持。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推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需要,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須堅定不移地為之奮斗。這“四個堅定不移”對保持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的大局至關重要,我們要銘記在心,付諸行動。

學書記重要講話,我們要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我們應當深刻認識,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要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我們要深刻認識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深刻把握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形勢下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地促進科學發展,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學書記重要講話,我們要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全面發展,抓好黨的自身建設。在這些重大問題上,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要求,為我們做好各項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每當面對艱巨的使命、繁重的任務,每當處于重要的時刻、關鍵的時期,黨中央都十分強調加強全黨的學習,強調統一全黨的思想認識。全黨同志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務必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同志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上來。全黨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一定要戒驕戒躁、艱苦奮斗,一定要加強學習、勤奮工作,一定要加強團結、顧全大局,做到思想上始終清醒、政治上始終堅定、作風上始終務實。

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為開好黨的**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團結奮斗。

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是總書記在中央黨校重要講話深刻闡述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鮮明地回答了當代中國走什么路、舉什么旗的根本問題,鮮明地指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于加快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極端重要性,鮮明地表達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

一個國家要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找到一條既適合自己國情、又符合時代要求的發展道路。一個民族要實現自己的偉大復興,必須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在長期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歷經艱辛探索而逐步開辟出來的,是一條實現中國繁榮富強和中國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確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的理想信念。實踐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沒有別的什么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富強中國。在前進的道路上,無論遇到什么復雜局面,無論遇到什么風險考驗,我們都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了社會主義發展的嶄新道路,實現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性飛躍,是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成果。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生動實踐表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緊密結合,就必定產生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力量,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就必定取得巨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就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在發展。我們要繼續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和探索,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要清醒認識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的大勢,全面把握我國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認真總結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實踐經驗,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要在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大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創造性地運用規律來指導研究和解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使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實際、更加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時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利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國進一步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勝利之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全黨同志一定要從黨和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高度,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進一步增強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這是總書記在中央黨校重要講話中向全黨提出的根本性要求。做到這“四個堅定不移”,對保持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的大局至關重要。

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我們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開創事業新局面的一大法寶,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堅持。回顧黨的奮斗歷程,我們黨在實踐上的每一個重大發展,理論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是堅持解放思想的結果。在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我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既有許多有利條件,也有不少不利因素。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努力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我們才能清醒認識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的大勢,全面把握我國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改革開放,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創新充滿活力的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推進。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一次新的偉大革命。新時期29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舉世矚目。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就要進一步堅定改革的決心和信心,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努力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措施的協調性,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內在需要,必須堅定不移地加以落實。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戰略任務。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體現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們要把科學發展、共建和諧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和國家到20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須堅定不移地為之奮斗。奮斗歷程充滿艱辛,宏偉目標催人奮進。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不斷取得新成就,邁出新步伐。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仍然需要我們艱苦奮斗,不懈努力。我們要緊緊抓住并切實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四個堅定不移”,指明了當代中國發展前進的思想保證、強大動力、基本要求和奮斗目標,是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關鍵所在,是保持黨和國家事業順利發展的根本所在。全黨同志一定要深刻領會,牢牢把握,自覺實踐,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而奮斗。

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這是我們學書記在中央黨校重要講話的一個重要內容。

長期以來,以同志、鄧小平同志、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我們黨不斷探索和研究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重大問題,取得了重要成果。黨的十六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繼承和發展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四個方面,提綱挈領,切中實質,使我們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發展,對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始終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打下堅實物質基礎。我們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文化權益,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建設,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相統一,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要統籌兼顧,總攬全局,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注重實現良性互動,著力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

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指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這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我們要深刻理解、準確把握。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事業能夠經受風險考驗、順利達到目標的最可靠的保證。我們要堅持把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決不能動搖。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認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我國基本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增強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堅定性,提高想問題、辦事情決不可脫離實際的自覺性,清醒而又頑強地為實現黨的歷史使命而奮斗。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科學分析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深刻把握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形勢下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加自覺地促進科學發展,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準確把握世界發展趨勢、認真總結我國發展經驗、深入分析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就能確保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

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清醒認識新世紀新階段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這是總書記在中央黨校重要講話中強調的一個重要思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新認識我國基本國情,提出了我國社會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這是一個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科學論斷,任何時候都必須牢記。

新時期29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但我國生產力還不發達,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相當艱巨,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大,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這些都說明,我國依然處于不發達階段,我們所達到的小康依然是低水平、不全面、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依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全黨同志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必須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認清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我國基本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增強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堅定性,提高想問題、辦事情決不可脫離實際的自覺性。

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發展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面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從國際看,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深入發展,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們仍將長期面對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面占優勢的壓力。從國內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這種空前的社會變革,給我國發展進步帶來了巨大活力,也必然帶來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我們必須清醒認識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的大勢,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深刻把握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形勢下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面臨的新課題新矛盾,全面把握我國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認真總結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實踐經驗,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帶領人民繼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

牢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要求我們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要求我們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把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努力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