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物流工作匯報講話

時間:2022-03-01 09:05:00

導語:商貿物流工作匯報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貿物流工作匯報講話

同志們:

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市商貿物流工作會議,充分顯示了商貿物流業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全面貫徹落實市第三次黨代會和市二屆四次人代會精神,回顧總結“*”以來全市商貿物流工作,安排部署今后一個時期的各項任務,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搶抓機遇,開拓創新,推動全市商貿物流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以來全市商貿物流業實現較快發展

“*”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搶抓機遇,銳意進取,全市商貿物流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一)國內貿易大幅增長,內需拉動顯著增強。“*”期間全市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億元,比“*”增長84.9%,年均增長15.1%。*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億元,比上年增長22.0%。全市消費需求比較旺盛,商品供求基本平衡,市場物價漲幅較小,城鄉居民消費、批發及零售貿易額、住宿及餐飲業零售額全面增長。內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二)流通體系建設、流通業態創新取得新進展。扎扎實實地實施了國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雙百市場工程”,農村牧區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進展順利。商業網點建設進展較快。截止*年底,全市5000㎡以上大型商業網點達到43家,本土品牌連鎖店發展到20家,重點批發市場達到11個。新增了一批零售綜合商廈和批發市場,全市縣以上商業網點達到8000多個。

(三)對外貿易快速發展,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期間全市累計進出口總額22527萬美元,比“*”增長1.7倍,其中出口16817萬美元,比“*”增長2.2倍,年均遞增38.0%。培育了諸如清谷新禾有機食品有限公司、三農食品有限公司、正達糧油貿易有限公司、科爾沁牛業有限公司、五豐對外經貿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地區優勢和特色,在國內業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企業。外貿經營隊伍進一步擴大,出口市場日益多元化,出口商品品種更加豐富,貿易結構隨著產業結構升級進一步優化。*年全市進出口總額6821萬美元,其中出口4252萬美元。全市具有進出口經營資格企業發展到174家,有出口業績企業發展到34家,與我市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發展到30個;出口商品達到14大類46個品種;全市農畜產品出口和工業品出口基本各占半壁江山;出口工業品中除鋁錠外,其它產品出口額同比增長80%,增勢喜人。

(四)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實現新突破。“*”期間全市累計注冊外商投資企業52家,直接利用外資6523萬美元,是“*”的10.3倍,年均增長58.2%。*年全市實際直接利用外資362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2.0%;新批準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1家,現有外商投資企業達到42家。利用外資項目外方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明顯高于往年,先后有氧化鋁加工、電路板生產、能源開發等一批較有規模的外資項目開工建設或投入生產,外資項目的規模和檔次跨上新臺階。“*”以來,我市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扶貧開發、救災及引進醫療衛生設備等方面成功地利用了國際金融組織及外國政府貸款,創辦了2家境外加工企業、1家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窗口公司。

(五)現代物流業開始進步發展。先后創辦了*物流園區、蒙東物流園區,開通了*至大連國際集裝箱貨運班列,木材專業物流園區初具規模,培育了一批第三方物流企業。

(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日益顯著。全市商貿流通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年的6.9%提升到*年的8.0%;全市批發、零售及餐飲、住宿業從業人員超過12萬人,占全社會從業人員8.8%以上。商貿流通業成為我市增加稅收、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產業。

*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市以建設大市場、大流通、大貿易、大物流,實現商貿流通業全面、快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突出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1、積極引導企業“走出去”拓展國內外市場。一年來,先后組織企業參加了第五屆國際華商經貿會議、第十一屆澳門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德國有機食品博覽會、第十屆(廈門)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長春)中日經濟合作會議、蒙古國烏蘭巴托國際貿易投資洽談會等一系列國內外經貿洽談會。獨立組團先后赴日本、韓國進行經貿合作及商務考察訪問活動。我市還成功地舉辦了*首屆絲綢服飾、中華美食、陶瓷玉器博覽會和“歡騰草原”*國際汽車博覽會暨汽車文化節。通過組織開展有針對性地招展活動,鍛煉了人才,開闊了視野,培育了品牌,拓展了市場,提高了地區和企業知名度。

2、充分利用國家相關扶持政策,促進企業盡快做大做強。經商務、財政等有關部門的積極爭取協調,*年全市外經貿企業共獲得國家、自治區外貿出口企業技改貼息資金、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西部地區外經貿發展促進資金、農輕紡資金、出口產品研發資金等各項外經貿發展扶持資金1000多萬元。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我市一批外貿企業快速發展,成為國內同業出口知名企業。*年我市還爭取到原糖進口配額*噸,鋸材出口配額1300立方米,供港活牛配額3729頭,氧化鋁進口配額5萬噸,為企業擴大對外貿易、提高經濟效益創造了良好條件。

3、進一步加強外資外經工作。根據*市產業發展方向,組織篩選了40多個合資、合作項目對外推介,并通過“9.8”廈門投洽網和商務部網站對外。篩選了一批對外無償援助項目上報自治區有關部門。成功地為奈曼旗婦幼保健所爭取到日本國無償援助項目。在項目洽談上,有關部門積極主動為項目單位牽線搭橋,提出可行的洽談方案,做細洽談準備工作。為方便外商投資企業開辦設立,將外商投資企業審批納入市政府行政審批服務大廳,編制了外商投資企業開辦流程指南,增強了工作透明度和審批效率。重點抓了已簽約較大外資項目和企業的啟動及外資到位工作,有效地促進了外資項目早注冊、早開工、早達產。

4、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為重點,進一步加強農村牧區流通體系建設。經積極爭取,我市6個旗縣區、7家企業被商務部批準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第二批試點地區和企業。全年新建、改造初驗合格農家店446戶,在建配送中心16個,自建中心店18個。嚴格貫徹商務部頒布的農家店標準規范和農資店標準規范,指導各地在發展農家店過程中,按照統一標準建設。同時加強監管,逐步提升質量。

5、大力推進食品安全工作。全面宣傳落實了《酒類流通管理辦法》,完成了對全市110戶酒類生產企業、808家酒類批發企業和11087個酒類零售網點的調查摸底。全面開展酒類流通企業備案登記制度和溯源制度。全市共實施備案登記2800余戶,發放隨附單*本。進一步加強屠宰市場管理,認真開展屠宰加工行業專項整治工作。全市共取締私屠濫宰40起,清理銷毀病害肉9036公斤,沒收不合格肉品3694公斤,查處違法案值6.3萬元,出動執法檢查2529人次。積極開展“三綠工程下鄉”活動,宣傳“三綠”知識,開展聯合檢查,整頓市場秩序,凈化了農村牧區食品市場。

6、積極啟動物流基礎性工作。開通了*至大連國際集裝箱班列,啟動了內陸口岸建設工作。重新調整班列集裝箱場站位置,確保了班列順利運營。*煤炭物流園區已完成選址并已開工建設。規范了木材物流園區管理,園區規模進一步擴大,交易量進一步提升。市第三次黨代會做出了依托資源、交通、區位優勢,把*打造成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交通物流中心的戰略決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先后進行了物流專項調研,提出了抓好物流業發展的總體思路。成立了由市委分管副書記任組長,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為成員的*市發展物流產業專項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聘請北京科技大學有關專家著手編制*市物流業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