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長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時間:2022-06-05 04:44:00

導語:區長農村工作會議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長農村工作會議講話

同志們:

剛才,**同志作的工作報告,總結了去年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農業農村工作,我完全贊成。會上,三個單位分別從不同角度作了大會交流發言。希望大家要認真學習借鑒,抓好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下面,我就做好今年全區農業農村工作,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切實把“三農”工作放在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

堅持把“三農”問題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位置,這是新階段我黨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深化。我們必須深刻把握,全面領會。

(一)要立足發展全局,深刻認識“三農”工作的新階段。從全國和**看,農業農村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是農業和農村已經進入城鄉統籌發展、工業反哺農業的新階段,為加快實現城鄉一體化提供了有利契機和有效載體,城鄉融合、工農聯結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趨勢,農業和農村發展活力將會進一步增強;二是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主要由過去數量增長型農業向現代質量效益型農業轉變,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由計劃指導向政府調控、市場引導轉變。這種轉變,將推進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各環節有機結合,形成完整高效的產業鏈條,提高農業產業化的整體經營水平;三是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進入了優質高效發展的新階段,優質、高產、高效、安全的農產品已成為現代農業生產的主流,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適應性、高效性、戰略性在這一階段有更加突出的表現;四是農村已經進入了社會分工細化的新階段,使農村發展進入更富活力、更富潛力的新時期;五是農業市場競爭已突破封閉發展的新階段,農業的外向度水平進一步提高,這將為新時期農業農村發展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前不久,市委召開的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在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的發展階段,要實施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這更為我區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時也對我們做好新形勢下“三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要把握客觀形勢,科學認識做好“三農”工作的有利條件。從國際看: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的實踐,為我們實現后發趕超提供了歷史借鑒;加之,我國農業與國際發展進一步全面接軌,為推進我區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提供了機遇。從國內市內看:“西部開發”戰略,以及市委、市政府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快“1小時經濟圈”發展的部署和舉措,必將加快我區“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步伐。從我區看:隨著我區財政增速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速,統籌城鄉發展、財政傾斜“三農”、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條件日漸成熟,力度日益加大,為農村工作提速發展、跨越趕超創造了大環境。從我區“三農”發展看:我區在發展特色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生態畜牧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三農”問題在以人為本、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形成了新的共識;特別是廣大農村干部群眾不甘落后、奮力爭先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成為我們提速發展、跨越趕超的強大動力支撐。只要我們依靠群眾,搶抓機遇,突出重點,艱苦奮斗,實現農村工作提速發展是完全可行的。

(三)要著眼現實區情,清醒認識我區“三農”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提速發展、跨越趕超,努力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是我區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和要求。要把目標變成現實,需要我們倍加努力。從自身發展看,我區農村面積大、農村人口多,低收入人群比重大;區財政基數小,雖然近年來增速快,但增量不足,可用財力少,公共財政扶持“三農”力不從心;農業生態脆弱、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弱;農民缺文化、少技術、社會化組織不足,應對市場風險能力差,增加收入波動性大、困難多;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歷史欠帳多,現實差距大,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任務繁重。總而言之,農民弱勢群體、農業弱勢產業、農村發展滯后的問題在我區表現還很突出。“三農”發展中的諸多矛盾交織在一起,構成了我區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近幾年,在**市橫向發展比較中,我區城市化率,第二、三產業增加值,農民人均純收入等指標較低,差距明顯,特別是與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和建設“1小時經濟圈”的要求比相差更遠。我們必須正視矛盾,正視差距,清醒地認識到把“三農”工作放在**提速發展的突出位置刻不容緩。

因此,面對新的發展趨勢,我們要繼續保持和發展農業農村多年來的大好形勢,必須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切實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為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扎扎實實做好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的各項工作,把我市的“三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二、統籌謀劃,突出重點,抓好今年的農業農村工作

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和產業基礎;而推進新農村建設,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因此,要做好“三農”工作,就必須把建設現代農業貫穿新農村建設全過程,以發展現代農業和壯大農村經濟為重點,全面推動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和社會進步。

(一)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農村建設。今年中央作出了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決定。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是為了更好地做好“生產發展”這篇文章、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央“五句話”要求,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新的措施,我們要把握形勢,堅定信心,再鼓干勁,做到調子不變、力度不減,以更加主動的姿態、更強的責任意識、更有力的措施扎實有效地推進新農村建設。要抓住國家將在**設立國家級統籌城鄉發展改革試驗區的機遇,認真思考我區統籌城鄉發展的具體舉措。要深入扎實地抓好“三百工程”和“千百工程”,確保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確保不斷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確保不斷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確保不斷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確保不斷地增進農民福址。要按照“三建、四改、五提高”的要求和我區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為重心,以提高生活質量為中心,全力抓好32個新農村示范村的建設。

(二)要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要用現展的理念謀劃農業,緊扣農民增收,以標準化為基礎,以企業化為載體,加快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要積極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用先進實用技術改造農業,用先進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方法經營農業,進一步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要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業主導產業和后續產業向優勢產區集中,促進基地生產由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發展,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要加大畜牧養殖業品種優化力度,推進規模化、集約化養殖,提高100萬頭生豬屠宰深加工項目的示范輻射作用,不斷擴大標準化牧業小區的規模和數量,做大、做強畜牧業。要培育壯大一批加工生產能力大、幅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種養基地和特色加工業快速發展。要積極培育農民經紀人隊伍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立和完善農業產業化利益聯接機制,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

(三)要不斷提高科技運用能力。科技進步是突破資源和市場雙重制約、加快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要加快農業科技推廣,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促進龍頭企業、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進行合作,把先進適用的生產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要選擇科技力量相對雄厚的重點企業,在品牌研發、科技攻關、核心技術突破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要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求,突破一批基礎性、公益性和關鍵性技術,特別是抓好專用和突破性新品種推廣、優質高效安全生產、動植物重大疫病防控、耕地保育、生態環境保護等技術推廣。要建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機制,加快科技進村入戶步伐,推進農科教結合,力爭農業綜合生產成本降低,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

(四)要進一步提高農民素質。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也是現代農業建設的主體。提高農民素質,培育新型農民,既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也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舉措。要按照貼近農民、方便農民的原則,著重抓好“文化知識補習、實用技術培訓、經營能力提升”三個重點。同時,要積極引導農民樹立新觀念,認真解決農民群眾思想觀念封閉守舊、不思進取等問題,側重對農民群眾進行法律法規、社會公德、村規民約等方面的培訓,增強農民群眾守法和文明意識,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的現代新型農民。

(五)要認真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農業農村工作千頭萬緒,發展中各種矛盾和問題也相互交織在一起,我們只有在發展中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才能實現“提速發展、跨越超越”的工作目標。全區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工作在一線的廣大農村干部,要把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事情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解決農民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用實際行動去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謀劃、確定工作思路和目標,要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決不能脫離實際作表面文章。要樹立積極向上、大膽創業的觀念,進一步加強學習、搞好調研,及時了解農村工作的新形勢、新特點、新要求,把握規律性,突出創造性,增強有效性。要牢固樹立起誠信的工作理念,承諾群眾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確定的工作任務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三、加強領導,強化保障,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發展

構建和諧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要進一步強化對農業農村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把“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主題體現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體現在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各個環節,努力促進農村穩定和諧發展。

(一)要加強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為促進農村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各地黨政要堅持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絲毫不動搖,繼續按照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和思路,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措施,扎實推進。同時,要認真分析和解決農業農村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統籌抓好建設新農村和促進農村和諧的各項工作。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抓“三農”工作,將新農村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組織實施。各級農村工作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切實做到勤于學習,準確把握中央、**和區委、區政府“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要按照“執政為民、服務發展”的要求,強化服務意識,轉變工作作風,真情關心農業、真切關注農村、真誠關心農民,深入農村調查研究,深入群眾了解農情,深入基層解決問題,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二)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促進農村和諧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要深入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繼續推進村級黨組織建設“強基工程”。切實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功能。進一步選好配強村黨組織領導班子,注重從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回鄉青年、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推選村干部,探索、提倡村“兩委”交叉任職。要大力推進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加快實施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農村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機制,繼續做好鎮、村兩級黨組織負責人培訓工作。要關心村社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建立村社干部報酬正常增長機制,健全村干部離任補償機制,探索實行村干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制度。積極探索從優秀村干部中考錄鄉鎮公務員、選任鄉鎮領導干部的有效途徑。

(三)要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為促進農村和諧發展提供優越的制度保障。要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完善“一事一議”等各項民主制度,提高自治水平,推動農村組織管理與事務決策的制度化、規范化、民主化,實現政府管理與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動;要抓好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干部群眾依法辦事和農民群眾依法維權能力;要建立健全農村社會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機制,依法及時妥善化解各種矛盾和糾紛。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農村創建活動,努力創造文明、安全、和諧的農村社會環境。

(四)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為促進農村和諧發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大力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引導農民發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促進農村形成團結互助、扶貧濟困、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良好社會風氣。大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加強農村文化市場管理,深入推進文明村鎮、和諧家庭等創建活動,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抵制迷信、革除陋習、移風易俗,進一步提升農村社會的文明程度。

同志們,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是黨和人民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大家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振奮精神,真抓實干,為奮力推進我區農業農村工作提速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