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下基層 建設和諧新農村”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23 10:12:00

導語:***“黨員干部下基層 建設和諧新農村”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干部下基層 建設和諧新農村”工作總結

黨員干部下基層建設和諧新農村”調查報告

2006年4月

根據縣委統一部署安排,自3月1日至3月31日,通過為期一個月時間的調查研究,深入基層、走村串戶,扎實開展“黨員干部下

基層,建設和諧新農村”工作,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的基本情況

位于荷田鄉南部,東抵鄉兩村,南接,西鄰,北至,該村轄1.2平方公里,山林面積2760畝,耕地面積955畝,其中水田面積890畝,旱土面積650畝;村瞎16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1728人,其中勞動力人口890人,中共黨員25人。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進駐后,我們深入群眾,走訪村民和黨員,先后召開了支部會、群眾代表會,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發現存在如下幾項主要問題,嚴重制約農村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

1、社情比較復雜。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①群眾中社會主義榮辱感較差,對姓“資”姓“社”的問題不能有清醒的認識;②群眾及部分黨員思想落后,對中國共產黨組織缺乏認識,特別是對黨在當前農村政策不能理解或持懷疑態度;③村民的國家、集體觀念淡薄,該村現有部分村民歷年來下欠農業稅、統籌款等國家、集體上交任務累計達5萬余元,與國家和政府的抵觸情緒高漲;④村民缺乏社會發展觀,思想總停留在現況,只要天天有飯吃,能解決溫飽問題就滿足了,不求發展,無長遠眼光,表現為農業產業結構得不到調整,還是原始化農業生產模式;⑤矛盾糾紛明顯突出,社情較為復雜,去年青龍村發生重大刑事案件一起,兇殺死亡一人,至現在民事矛盾糾紛持高不下。由此而言,群眾的思想覺悟低下,對當今社會缺乏足夠的認識,政治認識僵化,嚴重導致社會不穩定和經濟持續不能發展。

2、村支部內部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①村支部大多數黨員對黨性認識不夠,信念不強,其原因是黨性教育得少,部分黨員思想僵化,缺乏原則性,小道消息謠傳,怪腔怪調,擾亂了社會秩序;②村支部會議過少,對當前黨的農村工作政策傳達貫徹不能及時到位,支部黨員黨性教育接受不夠,黨員內部思想得不到統一,支部的疑聚力和戰斗力不強;③村支部主要負責人,特別是過去幾屆工作不到位,得過且過,沒有去認真分析新形勢下如何穩定大局、推進工作,對于個別問題沒有深入研究,讓問題長期存在或蔓延,導致不良后果;④村支部黨員在群眾中的模范帶頭作用不夠,從未舉辦過示范活動,黨員中沒有一個模范帶頭人,有些黨員甚至不如群眾。

3、村委會對村支部工作支持力度不夠。且存在一定問題:①村委會干部的責任感差,工作力度不到位,工作拖拖拉拉;②在認識上有些不統一,工作中表現為各自為戰、張飛不服馬超;③部分村干部有畏難心理,工作情緒化,老是強調客觀,工作應付了事。

4、自然條件局限和其他因素的干擾,制約了前進步伐。①缺乏水源,共有16個村民小組,缺水的有3、8、9、10、14、15、16組等7個村民小組,嚴重地影響了農業生產,有礙于經濟發展。②盲目投資和僥幸心理使一部分群眾返貧,每年都有群眾盲目組織外出掏金掙錢,除個別農戶僥幸賺了點錢外,其他大部分是血本無歸,重新生活在貧困線下,影響了農村和農民的生活、生產。③村級集體經濟基礎薄弱,該村僅有經濟場一個,且地處偏僻,不便于管理,因而生產效益低下,現已發包給農戶,年收入不足1000元,遠遠不能保證正常性支出。④外債沉重,修建村小時尚欠工程款3萬元,對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包袱。

三、工作成效和幾點建議

針對所存在的嚴重問題和不利因素,我們駐村隊員與村支兩委干部進行了認真研究和分析,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1、通過開展調查研究,深入走訪農戶,與支部交心通氣,召開民主生活會,組織村民學習政策、法律法規,學習當前黨在農村的政策、方針,突出“黨員干部下基層、建設和諧新農村”重點、意義、目的,著眼于思想政治工作,幫助農民加強團結、轉變觀念,堅定信心,盡心盡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通過學習,群眾思想覺悟大大提高,效果顯著。

2、針對該村復雜的社情,狠抓社會穩定工作。在思想工作轉變的基礎上,我們了狠抓社會穩定工作。首先抓農村政策、法規宣傳教育工作,然后處理重點糾紛。從入村之日起,我們共處理各類民事糾紛十余起,維護了社會穩定。

3、狠抓村級經濟工作。根據的實際情況,我們為該村擬定了今后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就農業產業結構而言,根據的土壤和自然條件,種植烤煙在該村有產業優勢,我們發動群眾大面積種植烤煙,做勤勞致富領頭雁。今年已種植烤煙150畝,目前苗勢良好,農民積極性很高。烤煙種植大戶歐陽貴勛同志克服一切困難,辛勤勞作,光他一戶就種植烤煙82畝。帶動了一大群人投入烤煙生產。為發展壯大該村集體經濟,我們爭取到了經濟場雪棗生產基地項目,前景可觀。因地礦資源豐富,我們因地制宜,確定工業企業發展方向,引導村民新開采石場一家,目前運轉良好,預測兩年后將成為該村龍頭企業。

成為全縣小康示范村前景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