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林:我們該如何鑄造百年基業
時間:2022-11-02 11:05:00
導語:吳瑞林:我們該如何鑄造百年基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們該怎樣鑄造我們的百年基業?大家不要奇怪我為什么這么問。今天,僑興走過了近十年的路程,還有九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要發展,作為家族的成員,我們都坐不住了。過去我們是白手起家,拼搏出了我們現有的規模和產業,以后我們該怎么走呢?
曾經風靡一時的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給我們留下深刻的記憶,而阿信的兒子、前日本八佰伴國際流通集團的總裁和田一夫也曾經以其在中國上海的八佰伴商店和其不同的經營理念給許多中國的企業家做了榜樣。而年半前,八佰伴集團的倒閉,和田一夫從一位擁有四百家跨國百貨店和超市集團的總裁,變得一無所有。他的失敗對我的啟發很大。其中,和田一夫在倒閉后對媒體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他說:“日本八佰伴的倒閉,讓我嘗到了人生最大的教訓。八佰伴失敗在于缺乏成熟的決策機制,管理體系混亂,人事激勵機制的不健全,導致我們在成功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苦果,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日本八佰伴到破產為止共經營了年,年是輝煌的,以至和田一夫在看到企業經營出現問題的時候仍然沒有在意。當時的八佰伴在海外擴張自己的分店,甚至將總部移居海外,在擴張的同時沒有經過嚴格的評估分析,及時根據環境的變化來調整公司戰略,加強管理,結果導致八佰伴集團的敗北。
大家認為僑興是民營企業,企業是老板的,我認為這觀點是錯誤的。因為大家在僑興的大家庭里都是息息相關的,僑興不僅僅是家族產業,更是全體員工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場所,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那么,僑興的危機就是我們共同的危機,僑興的成功同樣也是我們共同的成功。如果你認識到這一點,你才真正成為了僑興人。(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
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為我們打造好公司的基礎,危機意識,是我們應付外部環境的利器,人事體系規范化是我們各階層職員的成績的標準,而一流的產品形成我們核心的競爭力,企業文化是凝聚力和團結我們共有的理念。做到了這些,我們公司才能在百年之后還保持興旺發達。
建立現代化管理體系優化我們的工作流程
我們的公司是個大的機械系統,而每個員工只是構成這個機械的螺絲釘,螺絲釘不能滿足公司的要求,可以調配,而管理程序和制度是公司機器不受任何內外部影響可以持久高效運轉的保證,也是公司處理業務的標準。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必須是符合僑興公司的實際情況,操作性強,而且必須在管理體系建設的過程中優化我們的工作流程,減少不必要的內部管理成本。現代化管理體系是分為銷售、采購、生產、財務、人事、后勤幾個子系統,是龐大的且相互聯系的系統工程。各公司和員工必須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充分討論和制定這些制度,這是我們百年基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
管理體系一旦批準實施,各公司及各部門要組織學習,并且無條件地按制度實施。如果在執行過程中有任何的問題,可以反映到集團,我們可以及時地修正補充,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有保證地實施。
實施目標管理整合公司資源
董事會和管理委員會都已經決定,從明年開始對下屬公司全面實施目標管理,并根據目標完成情況對主要管理人員的工資進行浮動。電訊公司部已經先走了一步,上個月從公司到職工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各公司應該把目標分解到各部門、各崗位,這樣我們的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在明年將會有重大的突破。
作為集團公司各部門的人員,我們要求必須有服務意識。下屬公司的員工在一線辛勤地工作,為我們提供了財富,因此我們要戒除原來高高在上的老習慣,提供優質的服務。如果以后你的服務不到位,有很多人投訴你,那么,你就應該反省自己是否合適你現在的崗位了。
在公司轉型過程中,公司的所有資源必然要進行調配,讓資源發揮最佳的效用。這必然會影響到部分公司、部門及人員的利益,希望大家能夠以大局為重,不要過分計較部門及個人得失,積極配合我們的工作,共同構筑公司的百年架構。
危機意識是最好的良藥
戰爭的時候,戰士到將軍都會有危機感,危機感可以讓他們在戰爭中保持清醒的頭腦,而清醒的頭腦是他們分析敵情打勝仗的條件。不管對公司還是個人,危機意識是醫治一切疾病的最好良藥。如何在工作中產生危機感和緊迫感是我們每個人在未來的日子中要思考的問題。
公司的危機是來源于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而公司又無法形成核心的競爭能力,導致在市場中敗退。僑興能夠發展到今天這種規模,就是因為我們以前能夠不斷開發出領先市場的產品。目前,全球的電子行業都處于低谷,聯想、步步高、長城都在今年遭到了致命的打擊,如果我們要生存發展,那么我們就必須時刻關注行業和公司層次的危機。
個人的危機是建立在公司的危機基礎上,但又是有區別的。公司是追求效益的組織,而個人是公司追求效益這臺機器的一部分。你所創造的效益,你對公司目的完成的貢獻程度是我們考核的主要依據,這時候你的危機也就隨之而來。
管理學中有個“木桶理論”,是指一個桶裝水的多少,取決于最短的那一塊木板。所有的木板都是長的,只有一塊是短的,那裝水的多少還是取決于那一塊最短的。我們現在就是要提升短木板的長度,如果你不行,我們送你去培訓,如果培訓回來還不行,我們就得送你走了,因為你拖了大家的后腿,降低了公司總體水平。企業形象宣傳做出去了,產品研發出來了,但沒有很好的管理,沒有合理的人力去配置我們的資源,我們的利潤就會下降,我們的競爭水平就會降低,這些都是影響我們發展的直接因素。
我們現在有很好的基礎,只要大家意識到存在的不足,保持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們就可以迎頭趕上。
遵守內部管理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經常聽員工說僑興做事沒有一套可讓人信服的制度,即使有制度也是無法很好的執行下去,這是為什么?每個制度下來總會有一些人拿到特權或是特殊的待遇,同工不同酬的現象在企業也存在了好多年,這樣的現象造成了互相攀比工資,有些人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力比別人強,但拿少了,這種不滿情緒在工作上就直接表現出來了。甚至造成不努力工作,沒有創新意識,凡事盡量保全自己,工作還沒有開展就面臨夭折,人際關系緊張。比如上班打卡,大家都很自覺地遵守,偏偏有人喜歡不打卡,認為自己是部門經理,是高級管理,打卡不合自己的身份。在許多有名的外國企業,他們的經理,總經理甚至總裁都帶頭打卡,因為這是公司的規定,規章制度的制訂者更要帶頭遵守。我們的員工是非常熱愛企業的,前幾天我就聽說一個員工在廠外丟了廠牌哭半天的事,很多人不理解,但這位員工說:廠牌是我在廠區的身份,丟了它我就等于失去了在廠區的身份。我聽了很感動,她就是大家的榜樣。
我個人是不主張在企業中實行“一國兩制”的,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杜絕暗箱操作。這樣,企業的制度與標準化才能很好地實施,企業才能健康地發展。其實喜歡享受特權、喜歡與別人與眾不同的員工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站在為企業著想的立場,你應該拒絕特權。如果你在公司超額完成了公司的目標,業績突出,那么你就是個成功者,理應得到所有人的尊重,這時候你才可以在公司規定內享受一定的特權。即使這樣,我認為一個部門的職業經理人還是應該帶頭遵守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各公司的目標管理來實施定崗、定編、定薪的工作,同樣各公司也是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來進行此項工作,我們的目標是讓每個崗位都有適合要求的人才,并擁不低于市場同類條件的薪水。希望公司的每個員工都能夠配合此項工作。
我們要培養可讓人挖的職業經理人
我認識很多獵頭公司的人,也了解過許多獵頭公司挖人的首選企業,大部分是一些國內外著名的大公司。象我們這樣的企業,也有一些人才是他們的目標。可是,我的愿望是希望僑興的每一位經理人都成為獵頭公司的對象。我這樣說大家不要奇怪,試想想如果公司越來越多員工得到別的公司的垂青,不是說明我們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么?
現在是知識經濟的年代,競爭靠什么?靠的是人才。世紀最成功的企業是學習型的組織,它不僅僅被視為業績最佳、競爭力最強、生命力最強、最具活力。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企業組織形式向扁平式的靈活方向發展,只有擁有豐富的人力資源,企業在市場的競爭中才能獲勝。我們熟悉的麥當勞,它遍布全球,他們的企業活力的元素就是:原材料設備人力資源,還有我們熟悉的微軟,他們成功的訣竅就是人才創新。一個人如果曾經在這些公司任職,他的個人品牌必定得到增值,為什么?因為這些公司有建立良好的培訓機制,他們對員工的潛力充分挖掘,然后把他們放在最合適的崗位上做應做的事。我們公司有一位很好的員工他叫程千,很多員工都認識他,他的事例可以給大家一個啟發。兩年前,他來到公司,他來公司的第一個崗位不是做什么管理,他在生產線上做工人!當時我找生產部的人聊過這個員工的心態,我對僑興能擁有這樣的員工而驕傲。他是學管理專業的,他來公司應聘的時候還沒有合適的位置,他自己決定從工人做起。當別人發現他是大學畢業的時候都覺得不可理解,在一群普遍初中文化水平的工人中,他怎么能夠委身做工人?而他自己認為:做工人是開始,也是基礎,今天做工人,不代表我永遠做工人,只要我有能力,明天一定能夠找到合適的位置。今天,他做到了車間主任。過去做工人的經歷讓他今天能夠更清楚地知道該怎么樣管理工人去工作,過去成了他今天的經驗。
是的,可能公司今天還沒有發現你的能力,但是,我希望所有的僑興人,包括在生產一線的工人,只要你有能力、有追求,不管你在什么位置,公司都一定可以把你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也許你希望自己是一名高級管理,那你就要努力將你的管理能力表現出來,而不是抱怨或自暴自棄。
建立良好的人力資源結構,制定完善的培訓機制是我們往后工作的重點。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公司在賺錢的同時要培養優秀的職業經理人,讓他們成為別的公司或是獵頭公司挖掘的對象。企業要做品牌,員工更要做品牌,我們要充分挖掘員工的潛力,讓每一位員工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發揮自己的能力。
但是,我們也不害怕人才的流失,因為僑興給了你們充分發揮才能的舞臺,有完善的員工考核和獎勵制度做支撐,對特別優秀的員工我們還提供股權、分紅股,我相信公司內外的優秀人才都會被公司牢牢吸引。
只要森林不要大樹
我們常常把團隊精神掛在嘴邊,可是卻很少人去注重團隊精神的發展。什么是團隊?團隊就是由一群人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實現自己的價值。一個企業要吸引人,就要使被吸引的人樂于提供熱情而積極的工作,使這些人形成一個有效的群體,形成我們所說的團隊精神。
我很喜歡把企業比作一個森林,森林的組成是由許許多多的樹木組成。只有一棵樹的森林不叫森林,充其量是一個有樹的地方,森林比有樹的地方更讓人向往。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森林可以抵御風暴,可以抗擊風沙,而一棵樹不管它有多長的歷史,一場風暴就可以把它擊倒。所以,我們的企業要有良好的發展,必須擁有無數的樹,擁有森林。有的員工是比較自私的,他們喜歡邀功請賞,喜歡做一點事情就夸夸其談,他們不愿意幫助同事,他們喜歡表揚個人多過表揚自己的部門。在部門與部門間也會表現出這一點,不愿意幫助別的部門,卻喜歡看到別的部門或同事在工作中出錯,然后乘機把自己抬高。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不健康的人格的表現。
企業既要有抵御風險的能力,也要有擴展的優勢。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就要打造良好的團隊,鼓勵團隊精神,注重均衡發展,杜絕不利于企業發展的個人英雄主義。一個良好的團隊可以創造出許多奇跡,只有個人及團體不斷學習及搭配良好,才會對企業產生一股強大的發展動力,從而推動企業的迅猛發展,如果“個性”太強,就會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持續科技創新體制,創造一流品質產品
在創業的時候我們有良好的創新體系,在日新月異的科技變化中我們要發揚科技創新體制,創造一流品質的產品,僑興人應該為公司、為個人而創新。過去,我們的研發工程師對產品的更新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記得當時我們剛剛創辦僑興,生產電話機的時候,那時我們一心要爭奪市場,所以,我們的開發人才的創新意識非常的強,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研發一款新的機型生產出來面市。為我們贏得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今天,我們的條件比過去好了很多,我們有很好的硬件,也有很好的工程人員,但不可否認的是今天的研發水平已經落后于同行業。有些產品甚至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能出來。大家知道,現在的手機市場幾乎每個月都有新的款式、新的功能的機子面試,更新換代非常快。而電話機市場的競爭更是激烈,用戶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有另外的一款出來了,現在有很多廠家模仿我們創業時的做法,出了很多新的產品。這一點,我們退步了,我們停滯不前了。我們應該檢討自己,企業也應該檢討。我們在將來還是會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力度,招用同行業最優秀的開發工程師,我們的產品以后將是引領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引導。
建立可讓公司內外稱道的獨特企業文化
良好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支柱,它是所有僑興人共同的理念和目的也是我們的行為規范和品牌的餓擴展。
僑興有很好的企業文化基礎,這些都是僑興人在過去的發展中存流下來的,我們認為僑興的文化是有其獨特性的,不過我們沒有很好的把僑興的文化提煉出來系統地推廣。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的創造力,企業要具有活力,目標不一定是一步到位,重要的是要有一群有共同目標的人為實現企業的目標去實現自己的價值。僑興成立以來,在員工之間樹立了很強的民族自立感,樹立了一個目標就是要將僑興這樣的民族企業“做好、做專、做強”。
今天,我們要有二次創業的精神。我們所面對的是激烈的競爭,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我們要看到機遇也要找出自己的不足,這樣我們才能更清楚地調整自己,讓自己進步。僑興有很多員工都是通過了解僑興,喜歡僑興的獨特文化而到僑興來工作的。但是,當員工來到公司以后,就逐漸對公司失去熱情,甚至想離開。這是為什么?因為我們的工作做得不夠,我們沒有將我們的文化貫徹到具體的個人中。許多剛來的員工離開公司就是因為一些老員工的直接影響。這是值得警惕的!我們要問問自己,為什么會這樣?
我們在外界建立了很好的形象與口碑,為什么在員工進入企業的時候卻失去了這種口碑呢?其實僑興的企業文化在這個時候是一種病態的企業文化,主要體現在新老員工在理念上的沖突;工作態度的松散不負責任;缺少創新意識;人際關系緊張;及至企業的認可度低。發現自身的不足,現在補救還來得急。因為我們有好的基礎,只要花點時間、花點精力,我們一定可以建立可讓公司內外稱道的獨特的企業文化。健康的企業文化對外是一面旗幟,對內是一種向心力,讓僑興的企業文化能夠真正地為企業的發展服務。
每個有追求的員工都很向往國內外著名的公司,都想到比僑興有名的公司去工作,我想對這些員工說一句古話“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羨慕別人的成績,不如找出自己的不足后及時改正過來。如果能夠做到這些,我們就有希望,我們的企業就更有希望,我們就能夠很好的活下來。因為一個企業真正有價值、有魅力、能夠流傳下來的東西,不是產品,而是文化。
近兩年,我們在移動通訊領域已經有重大的突破,在資本運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們涉及的行業和產品也日益成熟,核心競爭力也已經加強。展望未來,我們會為曾經在僑興工作過而自豪,而為這座百年基業添磚加瓦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