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忠誠融入水電事業——電力演講稿

時間:2022-11-06 10:04:00

導語:將忠誠融入水電事業——電力演講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將忠誠融入水電事業——電力演講稿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我受公司多經集團黨委的委托,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在這里宣講公司勞動模范王建川同志的事跡,宣講的題目是“將忠誠融入水電事業”。

是水發公司總經理,他年大學本科畢業,后又進修了研究生學歷。有知識,有技術,有專業。但他卻長期心甘情愿地在云貴高原交匯的群山峻嶺之中默默地與大自然相伴,參與建設了一個又一個大中小型水電站,業績斐然,為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促進落后地區經濟建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不少記者前去探究:是什么樣的信念支撐他在那么偏僻、那么貧困、那么艱苦的地方一干就是年。一致的結論是:他把忠誠融入水電事業。

下面,我分三個部分進行宣講:

第一部分走進事業,開創人生的旅途

年,王建川懷著報效祖國的一腔熱血,以優異的成績從廣東揭西縣中學考入了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水建系。山里飛出了金鳳凰,這一喜訊在當地不脛而走。父老鄉親的愿望,使這位后生更加躊躇滿志。祖國和人民養育了他,報效祖國和人民成了他此后一生的精神支柱。

大學四年,他學的是水電工程施工管理專業。畢業后被分配到昆明水電勘測設計院,從此,開始了他為水電事業奮斗和奉獻的歷程。

既然把自己交給了水電事業,就要為之付出。他拼命地學習,刻苦鉆研業務,在昆明勘測設計院工作時的口號是:邊干邊學邊成長。青年人你追我趕的感人場面,令王建川至今回憶起來仍然津津樂道。在設計院將近七年工作中,他攻讀了水電建設從前期勘測、設計、施工到監理、驗收等方面的書籍和資料達幾十本之多。參加了魯布革水電站、漫灣水電站及天生橋一級水電站等一批水電工程及其他多項工程的勘測和設計、招標工作,每項工作都按照要求,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上個世紀年代末,國家開始實施西電東送戰略,決定開發紅水河水力資源,在南盤江上修建大型梯級水電站,其裝機容量為萬千瓦的天生橋一級為龍頭電站。為了建設這座大型電站,國家能源部批準成立中國南方電力聯營公司天生橋水電站建設管理局。王建川得知修建天生橋一級水電站的消息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想:修建天生橋水電站是前輩幾代人夢寐以求的大業,如果能參加建設,那將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時機,也是展示個人才華的大舞臺。他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主動請求調到那里去工作。經批準,他于年月正式調入南方公司天生橋電站建設管理局。

與王建川在建管局一起工作的許多工程技術人員,心中都有一段美好的回憶。那就是他們的青年時代,都曾有幸在趙俊、葉彩鵬、時繼元等老一輩工程技術專家的帶領下工作和學習,在他們的親切教誨和言傳身教中成長。十幾年過去了,王建川也已經步入了中年。這些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水電建設專家們以身報國,艱苦創業,獻身西電東送事業的人格魅力,都牢牢地印刻在王建川的心中。

在王建川二十多年的奮斗歷程中,上述揮之不去的記憶,使他永遠受益,并激勵他走上了一條堅定的人生之路,把自己鍛煉成了一名新時期忠誠能干的水電建設經營管理者。

第二部分創造一次次輝煌

王建川從普通技術員成長為高級工程師,從一般技術干部成長為工程處長及經營型管理人才。他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在國電南方公司歷屆領導班子,特別是在以袁懋振為首的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和指揮下,歷盡千難險阻,抓住和把握發展機遇,上下同心,頑強拼搏,終于建成了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鋼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大壩和達標投產、具有世界一流標準的特大型水電站。這項工程投資省、進度快、質量好,受到國家經貿委的表彰和獎勵。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從三通一平開始破土動工到大壩建成,全部機組投產發電,歷時十年。王建川至始至終參加了建設,是在建管局工作時間最長的工程技術人員。

這十年,王建川把他全部的心思、智慧、技能和主要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天生橋一級水電站的建設。他努力學習時事政治,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導行動;他兢兢業業,苦干加巧干,風里來雨里去,不畏嚴寒和酷夏,不分星期天和節假日,常年奮戰在工地上;他盡職盡責,經常和大家商討工程建設情況,總結交流建設管理經驗,出謀劃策提建議……。

黨的事業、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王建川而立之年還單身一人,每次回廣州最多能呆上十天半月,甚至這十天半月也不能全占為己有,還有很多公事要辦。親朋好友、領導同事,都為他的婚姻大事著急,為他介紹了一個又一個對象。初次見面雙方都滿意,可相處時間一長,每次都告吹。原因很簡單,哪一個姑娘愿意嫁給一個長期鉆山的“山里人”。直到歲,王建川才完成這件人生大事。

年愛人生孩子,這對于向不惑之年邁進的王建川來說,是何等地重要。他高興,他興奮,一面遐想著未來孩子的模樣,一面向天祈禱:愿他們母子平安,自己早日當上爸爸。

那段時間,整個天生橋電站工地,人們想的干的都是搶時間保發電。王建川也不例外。他抓緊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一項又一項任務,解決一個又一個難題,盡快把每一項工作往前趕,爭取等到愛人生孩子時趕回廣州。

他忙著,忙著。時間離發電的日子越來越近,離愛人分娩的日子也越來越近。預產期到了,他不能回去,嬰兒呱呱落地了,他還在天生橋。盡管萬分牽掛,歸心似箭,可他不得不在工地,為了天生橋機組這個“新生兒”的呱呱落地,他只能忍痛割愛……他為一級電站的建設費盡了心思,出了大力,流了大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名字和功勞一起載入了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建設史冊,留芳永遠。

天生橋一級水電站剛剛建成投產,廣西平班水電站的建設又開始了。這是紅水河南盤江上第三級水電站,裝機容量為萬千瓦。

王建川本以為天生橋一級電站全面竣工后,可以回到廣州與家人團聚。可是,水電人四海為家。年月,他被聘任為廣西平班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回廣州的美夢又一次被打碎,他又一頭扎在南盤江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平班電站建設之中,主持分管工程、設計、計劃、合同和監理及安全等各項工作。

平班電站的施工和其它水電站不同,要求臨建工程和主體工程同步修建,當年開工當年下河筑圍堰下基坑。為此,增加了業主與施工單位的協調難度。王建川從容面對,冷靜處理,及時解決了施工中的許多問題。施工中遇到兩大地質災害,一是施工單位砂石加工系統基礎整體因地質滑坡遭到嚴重破壞;二是大壩右壩肩公路邊坡地質出現大滑坡,無法正常施工。如不能及時處理,不僅影響工程進展,圍堰無法修筑,不能渡汛,大壩也不能修筑,而且影響國道改線的正常通車,整個工程將要延誤一年。王建川感到問題十分嚴重,處理起來難度較大。此時他夜不能寐,及時深入現場了解情況,召集有關人員進行綜合優化分析,做了艱苦的工作,提出了處理方案,經專家論證,報董事會審定后執行,使施工得以順利進行,避免了工期延誤一年而造成少發億度電的經濟損失。

作為分管工程技術的王建川,在平班電站施工中,還有一個重大的貢獻,那就是在工程建設之初,組織完成了幾十項工程項目的設計優化。經過設計優化的工程項目,達到了有利施工、縮短工期、節約投資的目的。據不完全統計,由他組織和提出的較大的設計優化工程方案有項,節省投資達多萬元。

王建川在平班水電站工作兩年后,各種臨建工程全部完成,主體工程進入正常施工的軌道,本想可以按部就班地工作,不需像工程建設前期那么勞累。但現實又一次打破他個人的計劃,因工作需要,于××年月,擔任水發公司總經理,負責黔西南州開發管理小水電項目。他又一次義無反顧地奮斗在水電建設第一線,促進水電事業的發展。這一年,他又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業績。特別是在抓電站工程設計和技術優化上,成果很大,全年優化項目項,節約投資萬元。

第三部分成功的良方

王建川之所以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寫下一次次輝煌,是因為他有著堅定的信念和人格魅力及經營理念。

“我是一名企業經營者,更是一名共產黨員”。這是王建川對自己的人生定位。即意味著他的信念是堅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實現,并為之而奮斗終生。

他胸懷寬廣,廉潔奉公,看重創業奉獻,看輕名利得失,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處世,扎扎實實做事。

打鐵先得自身硬。為了事業,王建川經常食不甘味,夜不能眠的痛苦思索,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他有忠貞的報國心,忠誠于黨的事業,忠誠于西電東送事業;他掌握了現代水電工程建設技術和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知識;并熟練地掌握了計算機技術,是一個“忠誠能干”的人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王建川全方位地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人表率,凡是要求員工做好的,首先自己做好,從不搞特殊。他遵守勞動紀律,上班從不無故遲到早退,還經常加班加點,忘我工作;他廉潔自律,從來沒有收受別人的貴重禮品和禮金,兩袖清風;他勤儉辦企業,不亂花企業一分錢,非常注意節約開支。由于工作任務繁忙,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幾乎沒有節假日,也沒有休過假,長期離家在外地工作,無法照顧家庭和教育孩子,只是一年有那么幾次回廣州公司開會,會議結束后又離家返回工作崗位,與夫人過著一種“牛郎織女”的生活。據統計,他在近幾年,每年回廣州工作的時間加起來也只有二個月左右,與家人團聚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公司的員工對王建川的模范行為耳聞目睹,被他所感動,表示要以他為榜樣,開創小水電事業的新局面,為當地政府和人民辦好事,為西電東送事業多作貢獻。

王建川是一位頗有思想的企業經營管理者。在創造一個個輝煌的實踐中,他不斷整理、升華自己的思考和經驗,凝成了許多富有成效的經營理念,并把這些經營理念物化在實踐之中,使他所在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他針對公司的實際,提出和實施一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叫做“人本管理”,營造了一個以人為本,一切以人為中心,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的文化氛圍。他提出公司機構改革思路,在公司內實行全員聘用制,建立因崗設人、因崗設薪機制,打破鐵飯碗,推行按勞分配,改變干好干壞一個樣的習氣;建立激勵用人機制,選聘政治品德好,思想上進,實際工作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職工到公司電廠重要崗位上去工作和鍛煉,形成一種公平競爭,能上能下,擇優選用的氛圍;積極培養人才和技術骨干,先后通過送出去學習和公司舉辦訓練班等形式,培訓各類專業人員,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為安全生產穩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非常關心員工的生活,千方百計改善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設施,使員工以公司為家,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