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黨建總結講話

時間:2022-08-23 10:56:00

導語:高校黨建總結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黨建總結講話

改革創新是這次座談會的中心議題。這是一個實踐的議題,也是一個理論的議題。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坤明同志的重要講話,以改革創新為統領,對這些年高校黨建工作進行了全面梳理;以改革創新為指導,對當前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形勢進行了深入分析;以改革創新為主題,對下一步全省高校黨建工作作了全面部署。這是一篇通篇貫穿改革創新的重要講話。省委趙洪祝書記為我們這次座談會作了重要批示。我們一定要認真貫徹好省委趙書記的批示精神,貫徹好坤明部長的重要講話。

**大學等11所高校從不同側面,談了改革創新方面的研究成果。這些發言不僅含有工作介紹,更多地表現出各高校對涉及黨建的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思考和探索。許多問題永遠都沒有最后的答案、沒有盡善盡美的辦法,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總結和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彼此的交流,對于探索解決一些問題,推進高校黨建工作極具建設意義。

我們正處在一個劇烈變革變化的大時代,世界變得越來越開放,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人群都在開放中互相影響、互相作用,我們歡迎的因素在影響著我們,不歡迎的因素也在影響著我們,我們無法選擇,無法回避。人們的思想更趨活躍,獨立性、批判性已成為一種普遍性的追求。全社會對執政黨、執政者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科學、民主、法治,還有廉政,人民群眾越來越關注。高校是人才、思想和知識的聚集地,這些變革變化在高校表現得更為突出。面對變化了的世界,面對訴求日益增多的人民群眾,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辦學環境,我們必須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高校發展中的領導作用。而高校黨委要肩負起領導學校發展的重任,就必須不斷地強化改革創新精神,增強穩定和發展的緊迫感、使命感和危機感。

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是黨的十七大向我們提出的歷史任務。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黨要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領導的改革開放既給黨注入巨大活力,也使黨面臨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新考驗。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決定了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緊迫。”2007年12月17日,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培訓班上又指出:“全黨同志必須牢記,一個政黨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黨的領導地位不是一勞永逸的,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我們說憂黨,首先要嚴肅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總書記的講話振聾發聵,驚人心魄。每一個以黨的事業為己任、以國家的事業為己任的中國共產黨黨員,都應該思考這一問題,都應該以自己的行動來回答這一問題。

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高校黨的建設,更是第十六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對我們提出的直接要求。去年年底,中組部、、教育部黨組聯合召開的第十六次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會議,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上李源潮同志代表中央講話,強調要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高校黨的建設。他說,高校是知識分子匯聚之地,是各種思想文化集散之地,也是新思想、新觀念發展之地,高校教師和學生思想活躍,追求人格獨立、民主意識和批判精神,在這個領域開展黨建工作尤其需要改革創新精神,改革創新應該成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鮮明特色。李源潮的講話在會議上引起強烈反響。討論中大家都感到很振奮,許多同志在發言中都強調應該認真思考高校黨建改革創新這一重大課題。

這些年,我省高校不斷加強和改進黨建工作,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如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加強高校領導班子建設、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領導作風建設、加強反腐倡廉體系建設等,進行了系統探索。有些高校在某些方面的探索很有成效。特別是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這幾年在省委的領導下,我們探索的力度比較大。2006年,斯鑫良同志親自圍繞這個課題做調查,在隨后的工作座談會上,提出了一系列很有針對性的要求。去年,我們根據這些要求,在深入調查和總結推廣相關高校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若干意見》,從制度層面對黨委領導、對校長負責、對二級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制度,作了比較具體的規定。這些規定對于我們加強和改進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們積極推進作風建設,全面落實省委關于開展作風建設的要求,推出了很好的舉措,特別是著力解決了一些師生反映比較多的問題,密切了干群關系、師生關系,和諧校園建設取得新進展。我們切實加強了反腐倡廉建設,針對反腐倡廉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地研究,認真地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措施,在紀檢制度上進一步完善,在考核干部標準方面實施了一些新的辦法,財務公開化、校務公開化程度大大提高。我們在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在怎樣增強針對性、有效性上進行了認真研究。尤為可貴的是,高校的一些主要領導,面對面參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教學、科研和學校管理的全過程。我們還普遍加強了輔導員隊伍建設,輔導員隊伍在歷次重大事件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維護了高校的穩定。這些成就無不體現了改革創新的思想,無不充分證明了改革創新對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改革創新,過去、現在、今后永遠是推進高校黨建工作的強大動力。

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高校黨的建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應該充分肯定,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問題。總體上看,我們的工作還不平衡,黨建工作還存在著不少薄弱環節。今天交流的這些題目,既是熱點題目、難點題目,也是我們的薄弱環節。黨建工作許多措施還沒有完全落實,我們去年出臺的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若干意見,在一些高校還沒有完全落實。黨委領導、校長負責,一些具體的規定沒有完全落實,二級學院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在一些學校也沒有完全落實。干部選拔任免的票決制度迄今為止仍在一些黨委沒有落實。還有一些學校改革創新意識不強,經驗主義很有市場,怕風險不是個別現象,當太平官在一些人腦海里意識還很重。

一定要進一步弘揚改革創新精神。今年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30周年,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最好的行動就是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就是在高校黨建工作中大力倡導改革創新精神。不要那么容易滿足已取得的成就,更不要被改革創新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所嚇倒。中國的發展靠改革創新,高校的發展也要靠改革創新。只有擁有改革創新精神,各級黨組織才能擔當起領導高校改革發展的重任,高校才能不斷增強實力,才能不斷增強發展活力,才能真正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

一定要敢于直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有沒有改革創新精神,不在于表白,而在于是不是敢于直面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是弘揚改革創新精神的試金石。改革創新的過程就是研究解決影響社會、學校發展問題的過程。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高校黨的建設,研究高校黨建工作遇到的各類重大問題,從各個高校來講,要認真研究所面對的最重要的問題。學校情況不一樣,發展條件不一樣,個體的表現也不一樣,應該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學校實際出發,研究解決各類重大問題。

我們要研究黨組織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中領導作用發揮的問題。辦好大學,辦好社會主義的大學,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培養更多的、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就應該認真研究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研究各級黨組織在大學制度中所應該發揮的作用。一方面我們要繼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移;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地探索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有效形式和途徑,這是實施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的群眾基礎、工作基礎。尊重學術自由,尊重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現代大學,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教授治學、民主管理上。相比較研究完善黨委領導下校長負責制,我們在教授治學、民主管理方面的探索還僅僅是開始,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探索。積極探索教授治學、民主管理,會有助于我們積極地推進大學的健康發展。

我們要研究建立健全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問題。黨的作用的發揮,離不開組織的活力。黨組織如何設置,這是我們當前要研究的問題。面對更為活躍的科學活動,面對不斷改革調整的教學模式,面對高校與社會更緊密的聯系,我們應該研究黨組織如何設置才能更好發揮作用的問題。沒有現成的答案,關鍵是要有助于發揮黨組織的作用,有助于黨的領導,有助于保證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同時我們還要研究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的形式,以什么樣的方式來開展活動更有活力、更有力量。不能把組織活動僅僅停留于一般的組織學習,甚至是讀讀報、讀讀書。那樣的形式滿足不了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要求,體現不出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應該和中心工作結合起來,在開展教學、科研、社會化服務中開展黨組織活動,堅決防止和糾正“兩張皮”的現象。還要研究黨組織內部的民主制度。充分的民主、健全的民主制度是一個組織活力的內在源泉,黨的十七大把擴大黨內民主放在突出位置,強調要以黨內民主推動整個國家的民主。我們應該研究黨組織內部民主權力維護、民主表現形式等問題。要切實增強黨組織體系內部活力,調動每一個黨員的積極性。

我們要研究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積極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高校育人全過程。高校的任務不僅僅是給學生以知識,不僅僅是給學生以能力,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做人,做一個合格的公民。知識、能力都是附著于人的,決定人最重要的是品格。一個品格不好的人,知識能力又有什么用呢?在我們的高等教育中,應該始終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教書育人”首先是育人。

我們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高度重視宗教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多形式地加強教育引導。要開設一些講座,講一講宗教問題,講一講馬克思主義的宗教觀,講一講黨的宗教政策,講一講宗教管理法規。要在教師培訓中,有意識地加強宗教知識、宗教理論特別是黨的宗教政策方面的培訓。要形成一支隊伍,能夠面對學生,面對宗教問題理直氣壯地開展工作。我們還要加強對宗教的依法管理,堅決地抵制各類非法宗教組織和違法宗教活動對學校的滲透,在這方面我們必須旗幟鮮明。

我們要研究黨風廉政建設問題。可以說我們的書記、校長,每天都在“糖衣炮彈”面前經受考驗。多少人想在我們的手里尋求利益。如果喪失警惕,喪失自我約束,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倒下去。一要強化自律意識。在這個世界上最能夠管住自己的就是自己。教育、制度、監督都很重要,但是這些條件最后取決的是自身的素質。為什么同樣的環境中,有的人犯錯誤,有的人不犯錯誤,關鍵取決于自身的自律意識。二是要健全制度。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制度,我們當然要建立一些新制度,但是最為緊迫的是落實已有制度。三是要強化監督。自覺地把自身置于廣大教職員工的監督之下。要不斷地完善教育、制度、監督并舉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我們要研究高校的穩定問題。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今天上午坤明部長說得好,學校穩定社會就穩定,學校平安社會就平安,這句話一點都不夸大。我們的責任非常重大,維穩關鍵是做好人的工作,關鍵是要做好走近師生、親近師生、關注師生、幫助師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讓廣大師生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讓廣大師生真正團結在黨組織周圍,擁護黨組織,擁護中國共產黨。穩定的真諦在于人心的穩定。人心穩是真正的穩。高校穩定工作,要做很多工作,最為重要的是做人心穩定的工作,做人心溫暖的工作,在關心人、幫助人方面做工作。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高校黨組織就有威信、就有號召力,我們就具備了穩定發展的能力。在維護穩定方面,我們一定要建設好輔導員隊伍,這是一支重要的維穩隊伍,也是一支重要的育人隊伍。要強化輔導員的教師、干部的雙重身份,落實教師、干部的雙重待遇,充分發揮輔導員在學生中的作用。

改革創新是一個永遠的命題。希望全省高校作出更積極更主動的探索,在探索中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在探索中推動高校的發展,在探索中為社會、為國家作出我們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