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春座談會講話

時間:2022-01-01 03:18:00

導語:學院新春座談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院新春座談會講話

同志們、同學們:

滿載收獲的20****年即將過去,充滿希望的20****年即將到來。今天,我們在這里歡聚一堂,召開新年座談會,暢談過去一年我校取得的喜人成績,展望我校今后發展的美好前景。借此機會,我代表學校黨政領導,向在座的各位并通過你們向全校師生員工,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良好的祝愿!祝愿同志們、同學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即將過去的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是全校上下團結協作、奮力拼搏,取得喜人成績的一年。在這一年里,全校師生員工高舉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偉大旗幟,牢固樹立并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為主線,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認真實施****發展****,著力加強和諧校園、節約型校園建設,突出加強內涵建設,各項工作獲得了新發展,實現了****的良好開局。

——我們圓滿完成了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自評自建和考察評估階段任務,進入全面整改階段。過去的一年是我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工作最重要的一年。我們全校上下高度重視,齊心協力,克服困難,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開展迎評促建工作。在評建工作中,認真貫徹“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求評建工作之真、務重在落實之實,求結果優秀之真、務重在過程之實,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實現了領導重視,措施保障到位;貫徹評估原則,實踐落實到位;校內外結合,材料組織到位;師生自強不息,精神狀態到位;重在過程,細節把握到位。在迎評促建過程中,我們進一步明確了辦學指導思想,充實了辦學內涵,深化了教學改革,強化了教學管理,形成了優良的學風、教風、校風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同時我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得到了教育部評估專家組的高度評價。

——葫蘆島校區建設與管理得到加強。新校區家屬住宅一期續建工程開始施工建設,完成了綜合服務樓收尾工程,改造了大學生活動中心,加強了校園環境治理。葫蘆島校區管理得到加強,成立了葫蘆島校區工作委員會和綜合辦公室。電氣工程系成建制順利搬遷至新校區,進一步擴大了新校區的辦學規模,提高了辦學效益。目前,新校區在校學生8600余人,教職工400余人。我們積極與葫蘆島市協調溝通,努力解決教職工兩地生活和子女入學入托問題,解除教職工的后顧之憂。本年度,安置職工家屬14人,解決職工子女入學25人。目前,新校區的教學工作、管理工作、學生學習生活秩序井然,入住師生員工顧大局,識大體,克服各種困難,維護了學校特別是新校區穩定發展的良好局面。

——學科建設穩步發展。我校大型工礦裝備實驗研究中心、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兩個實驗室順利通過了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工程力學博士點通過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開展的博士學位授權點定期評估;申報了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應用、礦山機械工程等2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開展了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材料加工工程等6個碩士點評估工作;有3支創新團隊入選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支持計劃;成功承辦了遼寧省高校學科建設研討會暨遼寧省高校學科建設研究會年會,促進了高校間學科建設工作的交流與合作。

——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建設成效顯著。我們繼續加大了高素質、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力度,教師學歷層次和整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今年,我們引進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115人,其中碩士112人、博士3人;選派36名青年教師到國內著名高校攻讀博士學位,75名青年教師攻讀碩士學位;雙師型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選派近30名高職教師到企業進行技能培訓。有14名教師取得教授任職資格,62名教師取得副教授任職資格,1名教師榮獲遼寧省優秀青年科研人才培養基金資助;1名教師被評為遼寧省第五屆青年科技獎十大英才;31名教師被確定為遼寧省普通高校優秀骨干教師。目前,我校擁有教授179人、副教授374人;在讀博士后8人,具有博士學位129人、在讀博士115人,具有碩士學位609人、在讀碩士161人。

——著力加強節約型校園建設,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今年年初,我們專門下發了《關于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意見》和具體實施方案,建立了建設節約型校園網站,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廣泛宣傳。我們大力加強了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加大了水電費清繳力度,在水電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與去年同期相比,全校節約開支311萬元,同時增收計劃外資金840萬元。深化了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根據學科建設的需要,測量工程系、基礎科學部、電氣工程系、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先后更名為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理學院、電氣與控制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成立了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為了加強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實驗設備利用率,成立了實驗實訓中心;完善了校內津貼分配方案,順利實施了教職工醫療制度改革。

——教育教學工作譜寫了新篇章。我們扎實推進了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本科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工程。進一步規范了研究生課程的教學管理,組織申報了安全工程、控制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3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加強了教學管理規范建設,深化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礦業工程人才培養基地被確定為遼寧省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培訓基地;新增動畫、網絡工程2個本科專業,礦物資源工程、工程力學被確定為遼寧省第二批本科示范專業;加強了新辦專業建設,電子科學與技術、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順利通過省教育廳試辦專業評估,申報了應用數學、焊接工程、漢語言文學3個本科專業和法學等8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建設校級精品課7門,其中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機械設計工程學、計算機圖形學等3門課程被確定為省級精品課程;有5名教師被評為校級教學名師,其中1名教師被評為遼寧省第二屆教學名師;力學實驗檢測中心被評為遼寧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我校教師研制開發的土木工程概論、檢測技術課程教學軟件榮獲遼寧省第七屆教育軟件大賽三等獎。認真組織編寫********教材,申報了《現代電力電子的磁技術》等5部精品教材。狠抓了課堂教學,啟動實施了教學效果區分度工程。20****年,有2篇論文被評為校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6篇論文被評為校級優秀碩士論文。我校英語專業學生在專業英語四級考試中通過率達到70.21%,超出全國理工類高校13個百分點;在全國英語專業八級統考中,一次性通過率為78.85%,超出全國平均通過率28個百分點;在“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中,我校參賽學生獲二等獎;在遼寧省第四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我校16項作品全部獲獎,其中1項作品獲得金獎、7項作品獲得銅獎、8項作品獲得優秀獎;在遼寧省第五屆普通高校大學生機械設計競賽中,有2項作品獲得一等獎、2項作品獲得二等獎、1項作品獲得三等獎。

——科技工作取得新進步。截至目前,新增科研項目297項、科研經費3310萬元。承擔國家和省部級各類縱向項目43項,總經費達277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4項、遼寧省創新團隊項目6項、遼寧省科技計劃項目5項、遼寧省教育廳優秀人才計劃項目1項、遼寧省財政廳項目2項、遼寧省社科會科學基金項目18項;有70項成果通過省市鑒定;有7項成果獲遼寧省科技成果獎勵,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有7項成果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20****年,我們申請專利15項,授權專利56項。組建了興科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并被確定為第二批遼寧省高等學校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招生與就業工作成績喜人。今年我校共招收學生8591人,其中博士生42人、碩士生609人,均增長了5%,本科生6280人、高職生1660人,成人生3430人。同時還首次面向煤炭行業開展單獨招收碩士生工作。目前,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數達到26148人,其中博士生164人、碩士生1632人、本科生20113人、高職生4239人。20****年是我校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一年,其中畢業研究生368人,就業率為98.1%;本科畢業生、高職畢業生5366人,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5.47%以上,高職畢業生的就業率也得到進一步提升,達到92.01%。學校先后被省教育廳評為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和遼寧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校。

——對外交流與合作廣泛開展。先后邀請德國克大、美國圣路易斯大學、越南礦業學院的專家學者來校訪問或合作科研。留學生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大、層次進一步提高。中越第二批“3+1”項目10名留學生和中越“1+4”培養模式27名五年制本科生和1名研究生先后入學,中越第一批“3+1”項目14名留學生順利畢業回國。目前,在校留學生110人。

——學生教育管理日益加強,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我們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16號文件和省委18號文件精神,著力強化了學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學風校風建設日益加強,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20****年,我校先后獲得第二屆中國大學生校園文化節校級優秀組織獎和2005年全國大中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大學生科學發展觀宣講團被評為第三屆全國高校十大優秀學生社團標兵,成為遼寧省歷史上唯一獲此殊榮的學生社團。同時大學生科學發展觀宣講團和鄧小平理論研究協會被確定為遼寧省首批示范性大學生理論社團,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五進公寓活動被評為遼寧省首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品活動。學科****發展處被評為遼寧省高校學科建設工作先進集體,科技產業處被教育部評為****期間高校科技管理先進團隊,高教研究所被評為遼寧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

同志們,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校師生員工以智慧和心血團結協作、辛勤耕耘、不懈奮斗的結果,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并以我個人名義,向一年來為學校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全體師生員工致以最衷心的感謝!

20****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一年。新的一年,我們將面臨著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機遇、新挑戰,我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危機感,高舉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發展觀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工作,認真落實好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以構建和諧校園為重點,進一步增強全校教職工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充分發揮廣大師生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相協調,促進阜新校區與葫蘆島校區相協調,為實現********目標、建成國內一流教學研究型大學奠定堅實基礎。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要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根本,繼續做好評估整改工作,鞏固評建成果,建立健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要進一步深化各層次教育教學改革,把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改革培養模式,改革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我們要大力加強學科建設,充實內涵,突出特色,以特色求發展,促進和帶動工、理、文、管、經、法、農多學科協調發展,同時要組織好第十一次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申報工作,實現學科建設的新突破。我們要堅持辦學以人才為本,倍加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在全校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風尚,特別要穩定、培養、使用好人才,為創辦國內一流教學研究型大學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我們要著大力弘揚自主創新,推進科技進步,力爭實現科技工作的新跨越。要繼續建設好葫蘆島校區,進一步完善設施功能,更加注重科學管理,統籌****好兩校區建設與發展。要繼續做好學生就業與教育管理工作,加強就業指導,開拓就業市場,不斷提高學生就業率與就業層次。要進一步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加大交流與合作的力度,努力將學校建成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國內一流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同志們、同學們,偉大的時代,蘊藏著機遇;新年的春天,孕育著希望。讓我們在新的一年里,以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把握機遇,戰勝困難,迎接挑戰,用改革與發展的新業績,去創造遼寧工大更加美好的明天,去迎接黨的十七大的勝利召開!

最后,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再一次祝愿同志們新年愉快、闔家幸福!祝愿同學們學業精進、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