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調整對公司影響的一些看法
時間:2022-01-22 12:31:00
導語:匯率調整對公司影響的一些看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這次匯率改革重在機制而非升值。
此次匯率調整的最大看點并不在升值幅度,而是我們采取了“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更加靈活的匯率政策。這種方案的基本構想是,根據與中國之間貿易與投資的密切程度來選擇數種主要貨幣,設定不同的權重,組成一個籃子的貨幣;設定一定的浮動范圍,允許人民幣參考一籃子貨幣在其范圍內浮動,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與單一地盯住美元相比,參考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制度方案更為科學和客觀,與實體經濟的聯系更緊密,能夠及時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同時可避免匯率的大幅波動,減少了熱錢可能對單一貨幣的沖擊。所以可以這樣說,這次匯率調整中升值2%只是形式的表現,而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才是核心的內容。
(二)匯率未來的變動趨勢
大多數學者認為這次匯率改革只是試探性的一步,未來很可能還有升值空間。因為根據大多數學者的測算,人民幣現在已經低估了10%以上,有人甚至認為達到了40%,從而引發了強烈的升值預期,這次人民幣升值只是對這種升值預期的一定釋放。本文認為由于這次升值的程度不大,并且以后匯率形成機制更加靈活,所以未來很有可能引發更為強烈的升值預期,從而導致人民幣的進一步升值。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為了金融系統和國民經濟的穩定,中國政府未來即使再動,也不會是幾個月內頻頻調整,而是長期緩慢上升。(當然,一定情況下人民幣還有可能貶值。)
二、匯率變動對公司的影響
外匯風險(ExchangeRateRisk)指的是本國貨幣實質購買力或外幣于未來時間點未預期的波動,而這種波動會改變公司未來現金流量的預期數目或變動程度。
由于公司主營業務中30%左右為國際石油運輸業務,而按國際航運業慣例,遠洋運輸的運費通常以美元計價和結算,公司運輸收入中約三成以外幣結算(主要是美元),日常經營性支出中約二成以外幣結算,這就造成公司的貨幣收支在幣種結構上不平衡,公司主要持有的外幣為美元,隨著金融市場中匯率的劇烈波動,存在著人民幣與美元匯率及國際外匯市場美元與其他國貨幣匯率波動的風險。
匯率變動給公司帶來的外匯風險主要有:會計風險和經濟風險。
會計風險又可以分為折算風險和交易風險。
a)折算風險,由于公司很大一部分收入和支出為外幣(主要是美元),并形成外幣資產和負債而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因此在會計上存在由于匯率變化導致的外幣折算風險。
b)交易風險,即公司簽訂運輸合同以美元作為結算貨幣之日,到公司履行完該合同期間,由于美元與人民幣匯率變動而導致該運輸合同人民幣價格發生變動的風險。
經濟風險對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影響是全面性的,包括影響公司的顧客和競爭者,同時對國際投資、貿易、政策風險以及各企業的行銷決策都有重大影響。
三、公司對于匯率風險的應對之策
(一)公司建立外匯風險避險機制的必要性考察
雖然,大多數企業都想將其暴露的匯率風險規避掉,但是任何規避措施都是需要支付成本的,所以當一個企業認為其采取風險規避措施獲得的可能收益彌補不了其為此付出的成本時,它趨向于不采取規避措施,反之,它就會采用風險規避措施。一個企業是否有必要建立匯率風險避險機制需要涉及的考慮因素很多,一般需要考慮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公司規模、負債率、流動比例、利息保障倍數、市盈率。各因素的影響簡述如下:
l公司規模大,在避險成本上越具有規模經濟效應,因此可以降低避險成本而樂于避險。
l負債率衡量公司發生財務困難的可能性,可能性越高越需要避險。
l流動比率衡量企業應付日常營運上所需的現金需求,其比率越高,代表企業的應變能力越強,即短期償債能力越好。若流動比率低,代表該公司應變能力較差,公司經營者將需要采取避險措施。
l利息保障倍數比率越低,則發生財務困難的幾率越大,也越需要進行避險活動。
l市盈率衡量公司的外部融資成本高低,市盈率越低越有可能產生投資不足的問題,因此越需要從事避險活動以降低因投資不足而產生的成本。
根據上述因素分析,公司并沒有很大的外匯風險暴露,所以也沒有急迫的外匯風險規避的壓力。但是考慮另一方面,公司現在用外匯結算的收支約占公司全部收支的三成,并且隨著公司全面的“脫江入海”走向海洋,以后外匯收支占公司全部收支的比例會迅速增大,公司將很快面對較大風險暴露的狀況,因此公司必須未雨綢繆,及早建立應對外匯風險的機制。
(二)公司應對外匯風險的措施
外匯風險管理的核心是首先計算外匯風險暴露的頭寸然后通過技術手段將其對沖掉。
外匯的頭寸的計算
l從靜態的角度看,首先要計算公司外匯的存量,也就是公司某個時點上外幣賬戶上的外幣凈資產或外幣凈負債。
l從動態的角度看,還要計算公司未來外匯動態流量。比如具體的每次運輸外匯收入,比如公司某個時間點上需要支付美元計價的造船款等等。
對于匯率風險,公司可以根據風險的特性采取對應的措施來進行化解和規避。
1.在交易風險方面
l國內運輸合同使用人民幣作為計價和結算貨幣,國外的運輸合同盡量增加歐元等近期強勢的貨幣,降低美元匯率變動的風險。
l一般選擇在付匯時以軟幣、收匯時以硬幣計價,但是這種計價方式會受到交易本身的限制,造成交易成本的上升。
l調整結算期限。公司在外匯市場劇烈變動的時候,可以提前或推遲結匯,從而避免損失。
2.在會計風險管理方面
l鑒于公司外幣收入大于支出的現實,盡量增加人民幣資產,減少外幣資產;減少人民幣負債,增加外幣負債。
l通過調整現金流量,進行遠期外匯交易,風險對沖。
其中,現在市場最通用、本公司也完全可行的是通過遠期外匯交易規避風險。遠期外匯買賣是國際上最常用的規避外匯風險、固定外匯成本的方法。公司可以到銀行辦理遠期外匯買賣,事先鎖定外匯成本,避免因匯率波動而造成的損失,從而達到保值的目的,使公司集中精力搞好本業經營。
現階段公司一個特殊的情況是公司沒有獨立的外匯管理權,公司的所有外匯都經過油運公司的交易中心進行處理,從而導致了公司無法對自身的風險進行管理,這對上市公司本身的長遠發展是相當不利的。公司應該建立起獨立的外匯管理體系,唯其如此,上市公司才能將自身面臨的外匯風險通過適當的途徑妥善地加以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