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分析

時間:2022-06-25 01:11:00

導語:市一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謀劃好2006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工作,夯實經濟基礎,意義十分重大。我區認真貫徹落實市二屆人大五次會議精神,并按照區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早計劃,妥安排,使全區元—3月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整體呈現平穩運行態勢。工業生產穩定增長,消費品市場保持平穩上升,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財政收入增速平穩,市場物價有所回落,城鎮居民收支水平繼續提高。

一、第一季度經濟分析

(一)工業生產穩步發展。今年以來,我區堅持實施“工業立區”戰略,高度重視重點骨干工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工業生產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全區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總產值125797.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9%。全區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35074.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全區限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銷售產值117124.5萬元,同比增長10.7%。前三個月,全區工業生產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輕工業增長速度高于重工業。累計到3月份輕工業完成增加值35074.5萬元,同比增長18%,重工業由于基數較高增速放緩,前3個月實現工業增加值17613萬元,同比下降14.3%。輕工業增長速度高于重工業7.4個百分點。

(2)非公有制企業的快速增長。前3個月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23203.5萬元,同比增長38.1%,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股份合作企業實現增加值3643.5萬元,同比增長22.3%,其他類型企業實現增加值1164萬元,同比增長30.8%。

(3)支柱產業對全區工業的拉動作用明顯。在前3個月實現工業增加值超500萬的9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5個行業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農副食品加工業、飲料制造業、紡織業、皮革毛皮及制品業、醫藥制造業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對全區工業生產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

(4)重點骨干企業穩步增長。10家重點骨干企業前3個月完成工業總產值94932萬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5.5%,對全區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其中白象面粉、福源集團、哈森藥業的增速均在15%以上。

(5)新增骨干企業項目支撐全區工業經濟穩定增長。2006年我區新投產的一批重點項目將陸續發揮作用,其主要工業增長點有:原創:天瑞水泥粉磨站生產線項目預計可增產值3.2億元;廣安乳業預計新增產值9000萬元。其它重點工業項目建設進度順利。日產600噸的遠大面粉廠正在進行試生產;總投資8000萬萬元的新加坡工業園項目正在規劃,并已申報用地;上?,F代醫藥集團已到位資金500萬元;明清藥業建設項目省發改委已批準立項。

(二)消費品市場平穩上升。前3個月,累計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2500萬元,同比增長14.9%,個體貿易餐飲業零售額為53694萬元,同比增長7.4%。

(三)國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全區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前3個月累計完成投資15997.5萬元,同期比增長32.6%。其中民間投資增長672.5%,增近6倍;私營個體投資同期增長754.6%。按產業分第二產業比去年同期增長223.7%,第三產業較去年同期增長25.8%。

(四)財政收入增速平穩。元—3月份,全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2622萬元,同比增長41.5%,財政支出為3744萬元,同比增長32.4%。

(五)人民生活:城鎮居民收入持續增長。據調查元—3月份,我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9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3%,居民人均消費支出達到1888.5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1%。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回顧我區第一季度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工業企業規模小,缺乏龍頭帶動企業,工業運行質量總體水平不高,效益還不夠理想;農民收入增長速度還不夠快;財政剛性支出不斷加大,財政收支矛盾較為突出。下一步,我們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加大工作力度,克服困難,努力把我區各項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三、下步工作建議:

我區繼續堅持“工業立區,科教興區,商貿物流帶動,城鄉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緊緊圍繞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克服不足,開拓創新,為全年目標任務的圓滿完成夯實基礎。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1、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是要發展現代農業,以穩糧增收為重點。切實抓好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建設,以點帶面,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積極發展畜牧業,重點抓好養殖小區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壯大縣域經濟;積極發展勞務輸出業,推進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二是必須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緊緊抓住國家加大“三農”投入的機遇,積極爭取持貧開發、電網改造、村村通油路等國債和政策性資金,以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農村鄉鎮衛生院,鄉鎮汽車站、“四位一體”沼氣工程,引黃和節水灌溉工程為重點,完善農田林網,溝、河、路、渠防護林建設,抓好林產品加工,林業育苗工作。

2、進一步做大做強工業企業

一是以提高效益為中心,壯大工業企業規模,保持經濟適度增長。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產業競爭力。積極引導商電鋁生態園區二期工程、天瑞水泥粉磨站、哈森藥業原料藥基地、正龍集團白象面粉廠等骨干企業,以資產為基礎,以項目建設為細帶,實行強強聯合,培育成大型企業集團,提高其在工業發展中的主導地位。

二是以增大投入為保證,大力加強重點項目建設,增強工業發展后勁。重點抓好商電鋁生態工業園區一期工程、天瑞水泥、長虹碳素、豐隆碳素、遠大面粉、廣安乳業、桐木加工廠等已建成項目的后續工作;繼續抓好商電鋁生態園區二期工程、上?,F代原料藥生產基地、華寶棉紡、上海新先鋒醫藥物流中心、華誠公司制造車間改造等在建項目,促其盡快投產,早見效益;抓好溫州工業園區、河南農藥化工工業園、上海東華大學商丘科技園區、立孚木業麥稈高密度板等新建項目,盡快開工建設。

3、堅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資工作

一是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充分發揮商會、駐外機構和我區在外工作人員的作用,采取外派干部掛職和小分隊出擊,全方位服務等措施,瞄準國內100強和國內有產業轉移趨勢的大企業,提高招商成功率。二是注重招商實效。突出抓好以工業項目、流通項目和市場建設項目為主的招商活動,要制定優惠政策,重點引進技術會含量較高的工業項目和大市場項目,特別是加工制造業,農產品加工業以及有較強輻射力,影響力的中原地區物流中心等項目。三是實施回歸工程。動員我區在外創業有成人員回鄉創業,促進家鄉經濟發展。

4、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搞活縣域經濟

重點抓好民營經濟園區建設,努力形成醫藥、木材、食品加工業基地,促進民營經濟園區的健康發展。引導民營企業形成產業群,發揮規模效益,優化環境,使民營企業扎根梁園。

5、加快繁榮商貿流通

依托我區的商貿優勢,引入現代物流理念,原創:運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廣泛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有效聚集和規范整合各種商貿要素。重點做好省政府規劃的依托光彩大市場、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在隴海鐵路以北、東香(濟廣)高速公路以西,京九鐵路和310國道交匯地帶建設豫東綜合物流園區的前期工作。

6、積極做好財稅工作,增強經濟發展支撐力

一是抓好增收節支工作。依法加強收入征管,在抓好重點稅種,重點行業和企業稅征管的同時,深入挖潛小稅種的增收潛力,嚴格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緊緊抓住國家支持“三農”政策,積極向國家爭取轉移支付和專項補助資金。二是優化財政剛性支出,保證重點。進一步規范政府采購行為,提高政府采購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

總之,我區決心在下步工作中認真解決存在問題,不斷提高決策水平,努力做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