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

時間:2022-10-10 10:46:00

導語: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幾點思考

2006年8月,**鎮針對近年來本鎮存在黨員外出較多而檔案不健全、誤差較大的缺點,在全鎮范圍內開展黨員普查活動,在此基礎上,于2004年4月以流動黨員為對象,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地毯式大普查,清理出**鎮流動黨員的準確數量、流出時間、住址、從事職業、通訊方式、聯系方法及生活學習情況等一些動態信息,并逐一登記造冊,建立較完整的流動黨員檔案,為今年在流動黨員中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鎮黨員流動的基本情況

黨員流動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一種必然現象,隨著勞動力流動的增多,黨員的流動性越來越大。外出務工的黨員從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從農村流向城市,這也正反映了廣大黨員更新觀念、增長本領、適應市場、力求先進的要求,這是緊跟時代、追求進步的具體表現。**鎮目前共有60個支部,黨員957人,

現有流出黨員195名,占黨員總數的20.38﹪,其中跨省流動黨員40名,占流動黨員總數的20.51﹪,主要流向上海、廣州等發達城市,省內市外流動黨員9名,占4.6﹪,主要流向杭州、義烏等地,市內縣外的流動黨員14名,占7.2﹪,主要流向溫州市區、**等地,縣內的流動黨員128名,占65.64﹪,主要流向**、**等地,長期在外的黨員38名,約占流動黨員總數的19.49﹪。從目前情況看,流動黨員主要從事服務性行業和制造業。

二、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在對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中,有些支部的思路不清晰,工作往往處于被動應付,甚至連基本的調查摸底工作也浮于表面;有的習慣于老辦法、老思路,缺乏創新精神,認為教育管理好身邊的黨員就是完成職責,沒必要將手伸那么遠;有的存在畏難情緒,認為流動黨員情況復雜,連聯系都難,更何況要教育管理,所以對管好管活信心不足,無所作為,放任自流;有的支部對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思想上還存在一些誤區,認為流動黨員只占黨員總數的一小部分,抓不抓或抓得好不好無礙大局。

2、外建支部少而不精。隨著企業改制步伐的加快,個私企業越來越多,黨支部組建率與個私企業的發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差距,在流動黨員流入地建立臨時支部數量有限,很難對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做到面面俱到,致使部分流動黨員在一段時期內還不能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給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而已建立的黨支部因是眾多流動黨員合集設立,每次學習到會率普遍不高。

3、制度堅持不夠好。建立一系列制度,但執行的不是特別好,流于形式。如在《流動黨員證》的發放與使用方面,表現為流出地發放后不了了之,未做到半年審核,而流入地支部接受、管理不夠,使流動黨員成為“兩不管”黨員,流動黨員本人也不愿參加組織生活,致使發證、用證、驗證、換證等環節產生脫節,不能對流動黨員進行完整持續的教育管理。又如聯系制度中,支委聯系流動黨員時談話只限于家常而未深入學習教育。

4、組織觀念不強。有的黨員黨性觀念淡泊,外出時不辭而別,長時間不與支部聯系;有的黨員嫌麻煩,不愿領取《流動黨員證》,即使領了證,也因種種理由不主動與流出地支部聯系;有的重經濟輕組織,不能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將自己混同與普通群眾,甚至個別流動黨員在外干出違紀違法的事情;有的由于受市場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工作壓力大,工作競爭性強,平時很難抽出時間加強學習,加之本身黨性不強,少數流動黨員尋找種種借口不參加組織生活,不履行黨員義務,甚至長期不交納黨費。

5、對流動黨員缺少關懷。部分支部不了解流動黨員在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困難等,對他們思想上產生的困惑和疑慮沒有及時溝通解決,使他們逐漸產生了離心力,減小了黨組織的凝聚力。

6、工作從業不穩定。部分流動黨員工作地和從業存在不確定性,黨員流動日益頻繁,哪里賺錢就流想哪里,哪個行業賺錢就流向哪個行業,這給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

三、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管理的幾點建議

1、建立組織,理順關系

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難就難在沒有陣地,要按照“有利于黨員合理流動,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黨員發揮作用”的原則,確立“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傳遞聲音”的工作思路。一是成立領導小組,解決有黨員無人管的問題。流動黨員教育管理領導小組以鎮委副書記為組長,組織委員為副組長,下設辦公室,通過電話溝通及與流入地支部聯系等方式具體負責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二是建立機構,解決有黨員無組織的問題。根據流動黨員大部分在龍港鎮的實際,我們本著就近、就地、就便的原則,將在**成立兩個臨時流動支部,把76名長期在**務工經商的黨員納入流動支部管理之中,并逐步擴大對流動黨員管理的覆蓋面。同時將進一步在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非公有制企業、工業園區、住宅區、商業區等社區建立臨時流動支部,對本范圍內的流動黨員進行統一的管理,解決黨組織覆蓋面不廣而帶來的黨員管理的盲區。三是落實場所,解決有支部無地址的問題。目前,**鎮已與在**辦廠的**籍企業主取得聯系,初步打算在企業會議室建立臨時流動支部的黨員活動室,為流動支部落實活動地點,并將從鎮財政撥出一定的經費,專門用于流動支部的建設。在成立流動支部活動室時要注意各項軟件設施必須跟上,如確定專人負責、制度完善、開展活動的資金到位等,同時硬件設施還須齊全,增強流動黨員活動的興趣,確保流動黨員在開展先進性教育中的主動性。

2、完善制度,規范機制

一要建立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領導責任制,制定各支部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制度和考評細則。建立健全黨委負責、支部操作、黨員積極參與的目標責任制,并將責任具體落實到責任人,有明確的責任分工。按照有利于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有利于開展好流動黨員保先教育活動、有利于流動黨員增強黨性以及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切實將流動黨員教育好。二要建立流動黨員登記制度,在各支部建立流動黨員登記表,不間斷地對流動黨員的檔案進行詳細登記和補充,流動黨員外出之前要向本支部說明去向和時間,并由支部詳實登記外出信息,要求支部書記具體了解本支部流動黨員的動態信息,以便聯系與管理。三要建立學習匯報制度,要求流動黨員無論在哪,無論有多忙,必須做到“三個一”,即每半年至少參加支部活動一次、向支部寫一封信、給支部打一個電話。因事因病不能回來參加學習或一時難以向支部匯報思想的要向支部說明情況,作到理論不掉隊,思想溝通不斷線。四要建立聯系制度,在黨員外出前,要求其通過支部到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辦公室領取《流動黨員證》,然后由支委商議分工,確定各支委所聯系的流動黨員,采用“流動黨員一人一證、支部委員一季度一訪、全體黨員一年一評”的管理方式掌握黨員外出期間表現情況。五要建立溝通制度,對流動黨員實行雙向管理,流動黨員既要與流出地支部聯系,又要積極參加外建支部的活動,服從外建支部的教育管理。聯系支委既要向支部匯報外出黨員的情況,又要向流動黨員通報本地重要情況,作到消息互通,及時協調。

3、拓展渠道,加強教育

一要合理利用流動黨員返鄉的機會,對流動黨員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等知識的短期培訓。二要編寫黨的基本知識學習資料,印發至黨員手中,供其自學或集體學習。三要確保及時將《黨員讀本》、《新思想新論斷讀本》等黨員的學習手冊發至流動黨員手中,讓外出黨員能經常性學習。四要采取郵寄教育材料、發信函、電子郵件、電話聯系等方式加強對流動黨員黨的宗旨教育、地方政策法規教育、科技文化教育。四要建立流動黨員管理網,實行“六上網”,即將黨的基本知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國內國際時事、家鄉變化、工作動態、領導講話等上網,同時建立留言本,讓流動黨員參與討論和發表意見,為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使他們做到身不在而心在。五要建立鎮黨建專用郵箱,及時收集外出黨員的思想匯報,與其談話溝通,抓好對其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黨的先進性教育,定期了解其思想狀況,縮短了與外出黨員的“空間距離”。

4、創新載體,爭當先進

一要開展“三個一,四帶頭”活動。“三個一”即要求流動黨員培養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為家鄉提供一條致富信息,為村里做一件好事。“四帶頭”即:帶頭為新村規劃獻計獻策,帶頭參加小康村建設,帶頭支持家鄉各種建設,帶頭回鄉辦企業。活動的全面開展,促使廣大流動黨員“在外不忘家鄉,致富不忘鄉親”,積極為家鄉做貢獻。二要開展靜“心”活動,鎮黨委主動與村支部聯系,共同組建支農、治安服務隊,重點幫助缺勞力的流動黨員家庭搞好農漁業生產,為外出務工黨員看好家、守好門,消除流動黨員的后顧之憂。三要開展爭當宣傳員活動,流動黨員帶著“我是地方形象”的理念,帶領外出務工人員在流入地遵紀守法、勤奮工作、創建文明,以良好的形象贏得普遍贊譽,擴大地方知名度。四要開展宣傳月活動,多方、多渠道的傾聽群眾、黨員特別是流動黨員對教育管理的新想法和建議。同時利用多媒體準確及時地向流動黨員傳遞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及今后開展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好典型,幫助流動黨員提高整體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