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象山鶴浦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完整版)

時間:2022-04-25 11:26:00

導語:赴象山鶴浦社會實踐調研報告(完整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調研報告

說明:這個報告終于完成了,并且基于我們小分隊全體成員的同努力,我們獲得了學校的嘉獎。其中小分隊隊長被評為市社會實踐先進個人,而我也榮幸第二年獲得校級社會實踐先個人。很懷念在海島的生活,很喜歡和漁民聊天那種感覺,今年暑假,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再訪鶴浦。再次聲明,著作權歸屬全體隊員,本人發此文已經得同意。

2003年7月15號,告別聯歡會上的一首《明天會更好》,給我們這支赴鶴浦暑期社會實習小分隊為期16天的海島社會實習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淳樸的海島,淳樸的人,鶴浦鎮政府團委、鶴浦中學、鶴浦小學的關心、幫助和支持對我們開展活動和調研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和信心。

7月1日的實踐前籌備及2日的出征儀式后,我們來到了鶴浦海島,在海島的14天來,我們一直堅持認真、嚴謹、負責、熱情的態度,一系列安排有序、準備充分的活動切切實實地為當地人民帶去了法律知識、關心理解及熱情實干負責的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貌,當地配合我們工作的領導干部及我們為之舉行一些有創新、有教育意義的活動的小學中學的師生都對我們的活動內容、工作態度予以較高的肯定,這也為下一支赴海島分隊更好地開展活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同時我們通過艱苦走訪了大量掌握了大量真實的一手資料來開展我們的課題調研,十來天的海島實踐帶給我們的除了生活艱苦、炎日出門走訪調查、咨詢等工作的艱辛外,更多的是團隊生活的歡樂、團結協作和完成一項活動的難以表達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我們的活動以根據實地情況調整后的詳細方案為核心,以靈活變更為補充,統一領導,分工合作,每天必做:當天活動準備+開展活動+總結+次日活動準備,緊湊而認真、高質量地完成活動,活動主要有以下幾項:法制狀況調查,無結構靈活模式和問卷調查緊密結合互相補充,全面而有典型的掌握鄉鎮法制狀況;殘疾人狀況調查,實地走訪,親身感受著殘疾人的艱難生活;青少年夏令營系列活動,主要有舞蹈、法律知識宣講、小小模擬法庭;給初中生觀看寧波大學的宣傳VCD,使青少年感受大學風采并立志為了心中的象牙塔而努力讀書,做法律講座,分組交流會;根據實際情況給當地地小學擬制了一份建立心理輔導中心地詳細方案;大型法律咨詢和“建法制社會,保平安鶴浦”簽名活動,發送常備發條,活動很成功,學以致用,服務社會;最后的告別聯歡會以初中生和小學生表演的模擬法庭拉開了序幕,以一首《明天會更好》圓滿完成了在海島的最后一個活動,觀眾的掌聲和多日相處積淀的感情,讓我們依依不舍!社會需要法律,宣法、用法、正法是我們的責任!

以上是對我們這次社會實踐的總體概括。

這次暑期社會實踐主要有兩項任務:社會實踐和法律服務、兩課社會實踐。我們確定的兩課課題“法制狀況調查”和結合當地的特殊性進行的“殘疾人狀況調查”是我們工作的重點,調查的籌備、進行、和數據情況收集分析都是實事求是,為的是真實地反映當地情況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下是鄉鎮法制狀況調研報告和殘疾人狀況調查報告。

A鄉鎮法制狀況調研報告

黨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任務,把依法治國提升到了“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戰略”的高度。中央再三強調的以法治逐漸取代人治,是國際環境的要求,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是國家政治、經濟、法制水平與國際接軌的標志,更是老百姓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一次飛躍/全國各地掀起了一輪“以法治國”的高潮,但此后的法制狀況是否發生了如“法治”宣傳一般激烈的程度,對此,我們持實地調查、嚴謹分析、實事求是的科學調研態度。中國從秦始皇直至建國前,長達三千年的人治歷史已經宣告中國的法治任務必然是一項艱巨而又持久的工程,因為三千年的人治思想已根植于大部分百姓的腦海,特別是經濟水平較低的一些鄉鎮的科學文化水平較低的人的腦海中。城鎮“法治”宣傳力度大、影響深、效果好,而鄉鎮,因為科學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仍存在大量的文盲,法治宣傳見效困難,老百姓接受程度不一,新聞媒體報道的執法部門執法不公,“霸王村”等置法律于不顧的現象還時有發生。但總體而言,現在中國鄉鎮的法制狀況是有進步的,為了更加真切地反映鄉鎮的法制狀況,進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們這支赴象山鶴浦暑期社會實踐小分隊從7月4日至8日進行了為期五天的鶴浦鎮法制狀況調查,此次調查得到鶴浦鎮政府、被調查村委和鶴浦中學學生會成員的大力支持和幫助,整個活動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法律在鄉鎮局面心中的位置,應該說,取得了預期的目的。

鶴浦鎮位于象山縣南部的南田島上,陸地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3.4萬,2001年工農(漁)業總產值20億元,農漁民人均收入6000余元,為寧波綜合實力強鎮之一。境內山巒挺秀、港灣交錯,公路成網、碼頭紛陣,汽車輪渡與陸地相連,土特水產久負盛名,船舶交易,華東第一。海島地理位置決定其經濟以漁業為主,經濟模式較為單一,交通不便又阻礙了發展的速度,經濟薄弱影響著整體知識水平,因此,加強其法制建設,爭創法治鎮是經濟建設的一個保障,對其發展可以說是一次新的契機。通過此次調研,我們一方面層層深入,各方各面把握鶴浦鎮的法制狀況,另一方面在法制狀況調查中通過口頭交流了解了不少鄉鎮老百姓用法律維護權利的事例,而且在調查交流、做法制問卷調查表過程中,啟發村民學法、懂法、用法的意識。希望我們以實事求是、嚴謹分析態度得出的調研結果對反映鄉鎮法制狀況、指導鄉鎮法制建設、提高鄉鎮法制水平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一、結構尋訪式問卷設計

法制集法律意識、法律知識掌握程度、用法效果于一體,針對法制的特點,采取主客觀兩方面的調研,一方面以無結構走訪式交流和實地考察形式,了解村民的真實的法律意識和用法維護自身權利的事例、效果,并通過初次走訪交流,把握大致情況,為進一步調研的法制狀況問卷設計準備第一手資料;另一方面,在把握初步情況下,精心研究設計調查問卷,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客觀而又量化地反映法制狀況。

問卷設計內容主要如下:設計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職業、學歷基本情況,以便對不同年齡、學歷、職業的人的法制狀況進行分析;問卷共二十三題,分法治評價和基礎性法律知識兩個方面,1—9題是法治評價,主要反映村民的用法意識和對公檢法的評價。10—23題是跨憲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青少年犯罪、老年人權利保障、婦女權益保護、土地管理、行政復議等與鄉鎮村民生活、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題,通過正確率更加直觀地反映其法制水平。

將無結構靈活模式和問卷調查緊密結合,層層遞進,互相補充,注重調查的層層推進,深入細微,注重調查的典型情況的把握分析。具體安排如下:首先以走訪交流、實地考察的方式對鄉鎮的法制狀況特征有大致的把握,然后根據初步走訪獲取的資料制定法制狀況調查問卷,再次走訪村民并做法制狀況調查表,第三輪針對不同職業如在鎮政府、派出所、計劃生育服務所、中學等工作或學習的人,分四組以填寫法制狀況表的形式進行調查。共計45份問卷調查都是以親臨走訪的形式進行的,所以可以確保100%的回收率以及填表的質量和真實性。

完成為期五天的層層深入調查后,才真正進入整理和分析階段,如實地反映鶴浦鎮法制狀況。

二、問卷統計及分析

問卷調查是我們此次調研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赴鶴浦小分隊經過第一天的摸底調查后,設計制作了一份簡單的居民法制狀況的調查問卷,共二十三題,其中,針對法制狀況總體評價的九題,基礎性的法律知識十四題。總共發放問卷45份,回收率100%。我們的目的是想對生活在浙江第二大島,寧波市第一大島——南田島上的居民的法律意識有個總體的把握,那些基礎性的法律知識,也是涉及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如:婚姻法、土地法等等;同時,我們甚至希望能夠開掘一下比較少受外來文化影響的本土法律資源,探索本土法律文化,這部分也體現在后來我們對一些村民自治條約的分析研究上。方便起見,我們對問卷調查反饋的數據作了比較分析,現闡述如下:

(一)總體法制狀況的統計結果分析

在問及對我們國家常用法律的了解程度時,46.7%的被調查者選“了解”,有51.1%的人表示“不太清楚”,這說明在海島上,還是有超過半數的居民對法律處于模糊印象狀態,讓他們知其然或許還可以,但要知其所以然就有些困難了。

在問及通過什么途徑了解法制時(多項),有77.8%的人選擇電視,53.3%的人選擇教學,這說明媒體依然是廣大人民群眾了解法律的窗口,媒體所肩負的宣傳法律,教育大眾的責任是非常艱巨的。另外,教學途徑占據了居民選擇的第二位,可見學校法制教育,無論是專業還是非專業,都是必須堅持下去的,尤其是在廣大中小學生中,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是亟待加強的,這樣能切實的預防青少年犯罪。

在問及您最喜歡的糾紛解決途徑時,選擇自主解決(自力救濟)的占了68.9%,只有11.1%的人選擇訴訟途徑。這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很多居民在遇到法律糾紛哪怕是上萬元標的的糾紛,一般都是自主解決,理由是“眼光要看得遠一點,為了兩三萬塊錢,何必去法院,大家也傷了和氣”。因為島上生活著的居民大多都是認識的,平時各家的關系都很多,互幫互助的很多,而且都很豁達,不斤斤計較,左鄰右舍“相識相知”,彼此的關系和睦,不準確的說,整個島像是一個大家庭,一個大的“氏族”,說起來或許各家都是親戚,所以法律很難找到用武之地了。

在問及是否愿意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時,20%的人選擇了愿意,這也正好體現了我們所做的上一個調查的結果。

在問及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的效果時,“較好”的占了51.2%,“好”只占了24.4%,說明居民對法律解決途徑還是作了較為樂觀的保留。而且選“一般”的也占到了20%,說明對于法律途徑,在可選可不選的時候,居民一般是不會選擇的。

在問及是否關心我國法制建設時,所有的被調查者都選擇是,說明人民群眾還是非常關心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事業的,而且是很有信心的,依法治國的方略的實施最終仍要通過人民群眾來完成。

第七題的反饋意見仍然體現了居民們愿意通過影片、電視來獲取法律知識,45人中有43人選擇會觀看法制題材的影片、電視劇。

在調查對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辦事效率和工作質量的滿意程度時,超過半數的人都選擇了“一般”,分別是53.3%和57.8%。可見,我國司法機關的工作還沒有完全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想要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的居民不在少數。司法體制改革還要不斷的深入和強化下去,并最終歸結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上來。

對總體法制狀況的把握看,鶴浦鎮的居民很關心我國的民主法制建設,也十分愿意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我國的法律,但在糾紛發生時,大多數人還是不會輕易訴諸法律,以自力救濟為主。這并不是說居民的法律意識淡薄,而是在他們看來,沒有必要到法庭去解決,自己解決的方式和結果都能令人滿意也更合適,甚至效果上比法院的一紙判決書要來的更好。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間接反映了他們對現有法律的不信任,抑或是我們的法律表現的讓他們覺得不可信,這是我們學法的人感到最悲哀的。

(二)對基礎性法律知識的調查統計結果分析

結合圖一顯示的數據表,這是根據我們的調查問卷做出的一張法制狀況表:

法制狀況調查表(圖一)

總人數

全對

錯1

錯2

錯3

錯4

錯5

錯5以上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人數

比例%

28

3

10.7

14

50

5

17.9

2

7.1

3

10.7

1

3.6

17

2

11.8

3

17.6

6

35.3

1

5.9

2

11.8

1

5.9

2

11.8

民警

7

5

71.4

1

14.3

1

14.3

初中生

13

1

7.7

3

23.1

6

46.2

2

15.4

1

7.7

公務員

12

2

16.7

5

41.7

2

16.7

2

16.7

1

8.3

其他村民

13

2

15.4

4

30.8

2

15.4

1

7.7

1

7.7

1

7.7

2

15.4

16歲以下

5

2

40

3

60

16-22歲

12

1

8.3

4

33.3

2

16.7

3

25

1

8.3

1

8.3

22-30歲

8

5

62.5

1

12.5

1

12.5

1

12.5

30歲以上

20

4

20

6

30

5

25

3

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