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25 11:53:00
導語: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調研報告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決策,有的放矢地加快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我局根據市局[]號文關于開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調研活動的通知,進行了專題研究,制定了調研提綱,緊密結合水利工作實際,在全縣水利系統開展了一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調研活動,現簡單匯報如下:
一、水資源現狀、特點及開發利用和管理情況
⒈水資源現狀
我縣水資源總量萬立米,其中外來客水萬立米,本地資源萬立米,本地資源中,河川徑流量萬立米,地下水資源量萬立米,重復計算量萬立米。
沁水縣水資源可利用量萬立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萬立米,地下水可利用量萬立米,重復可利用量萬米。本縣水資源可利用系數為。
按本地資源計算:我縣人均水資源量立米,占全國人均水量立米的,是全省人均立米的倍是晉城人均立米的倍。
⒉水資源特點
()水資源屬本省水資源相對富水區。
本縣水資源人均水資源量是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的倍,因此,可以說,本縣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屬山西省相對富水區。
()水資源年際豐枯懸殊,具有連續豐水,連續干旱特點。
據沁河張峰斷面年徑流量分析,年最大來水量為(年)億立米,最小來水量為(年)億立米,豐枯比為。
-,三年時間,全縣連年豐水,三年來水量分別為億立米,億立米,億立米;-三年來水量分別為億立米、億立米、億立米。
水資源這一特點反映了沁水水資源開發利用必須在主要河流修建骨干性蓄水工程。
()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
據我縣個站點資料分析,我縣多年平均降水量為毫米,但由于我縣地面遼闊,降水量與地形有關,且多年平均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按時間分布說,春季(-月)占,夏季(-月)占,秋夏(-月)占,冬季(-月)占;降水量按時段來說呈逐漸減少趨勢:~年,降水量為毫米;~年,降水量為毫米;~年,降水量為毫米;~年,降水量為毫米;~年,降水量為毫米。按空間分布說,是城西降水量較多,城東降水量較少:中村河流域降水量為毫米,土沃河降水量為毫米;縣城降水量為毫米,油房降水量為毫米,端氏降水量為毫米。
()水資源基本沒有污染。
在全省各條河流嚴重污染的現今社會,只有沁水這塊寶地水資源沒有污染,沁水縣十大河流,基本上沒有一條河流受到污染。
()采礦影響水資源。
由于大量采礦,大量排放礦坑小,致使地面水資源下降,造成許多小泉小水斷流干枯,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為構建和諧社會帶來了諸多不便。
⒊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管理情況
××年,我縣水資源開發利用總取水量為萬立米,按取水用途分類,城市生活萬立米,工業萬立米,農業萬立米,其中農村人畜飲水萬立米;按水源分類,河川徑流萬立米,其中河水萬立米,地下水萬立米,其中巖溶水萬立米。全縣污水排放量萬立米,礦坑水排水量萬立米。
我縣共發放取水許可證本,其中工業本,農業本,城鎮生活本,其它本。
我縣工業用水管理和城市生活用水全部實施裝表計量管理,年初用水單位申報用水計劃,水資源管理辦公室下達用水指標,每月月底水資辦管理人員下去實地抄水表,核實水量,征收水資源費,年底按實際用水量考核用水單位,節獎超罰,超用水者,按累進到加價征收水資源費。我縣今年前半年征收水資源費萬元。
我縣水政監察大隊按照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許可管理辦法、水資源管理條例等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法,有法必依,依法必嚴,違法必究,今年-月份查處水事違法案件立案起,查處起。
二、各類工程建設情況及對經濟社會發展所起的主要作用和發揮的顯著效益
⒈工程建設情況
目前為止,我縣共建設各類水工程處,其中:水庫座;塘壩個,蓄水量萬立米;按泉截流處,水澆地畝;人字閘處,庫容萬立米,水澆地畝;自流渠條,渠邊長千米,效益畝;噴灌工程處,效益畝;水輪泵站處,效益畝。機電灌站處,效益畝;機電井處,有效面積畝;我縣共有工業自備水源處,可供水量萬立米
⒉水工程對經濟社會發展所起的主要作用和發揮的顯著效益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水是工業的血液”,水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水是人民生活和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甚至有人提出:水是生命之源。不論社會怎樣發展,有水才有人類,沒水人類就無法生存。無論是遠古時代,還是現今社會,水歷來是人類生存的首要條件。
三、水資源管理及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方面,存在人與建設和諧社會不相適應的主要問題
⒈水資源供需矛盾初步顯露
年前,沁水水資源豐富,可滿足任何一家經濟集團在沁水大量用水,十年前,要在沁水上項目,開始提出:水資源能否滿足用水要求。今天,要在沁水上項目,首先必須提出水資源論證。
由于一些企業不按規定水資源管理方案執行,已初步顯露了水資源不足的現象。
⒉水資源遭到破壞
沁水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由于缺乏統一規劃,不按科學發展觀辦事,在水源補償條件及水資源分布結構沒有查清的情況下,盲目興建工程,造成水源搬家及水資源破壞,使可利用發生了變化。
()泉水出現明顯減少的趨勢,有的甚至已經枯竭。
如沁水中村白華澗河泉,世紀年代泉水流水枯水期為立米秒,年代為立米秒,現在為立米秒。
再如沁水世紀年代小泉水處,現在斷流干枯在三分之一以上。
()中、深層承壓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
年,端氏中子深層為常觀孔,井水從孔中自由出流,年,水不出流,年水位下降地面米以下,現在又下降至地面米以下。
武安常觀孔,鹿底常觀孔水位連續下降,一些地區由于水位下降造成了人畜飲水困難等等。
()采煤破壞水資源,惡化水環境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沁水煤炭資源分布較廣,開采強度大、煤礦排水漏水和污水水質,是沁水水資源管理和保護必須考慮的一個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采煤是沁水的支柱產業,對沁水經濟的騰飛起著重要作用。但采煤破壞了活、中、深層地下水源來的補給,徑流和排泄規律,破壞了水文下墊石條件,破壞了地表水產匯流規律,破壞了水資源的水績,引起了一系列水資源的環境問題,如地下水含水層的疏干,地表水系的斷流而造成供水設施報廢,農村居民生活用水、牲畜飲水思想觀念、水質污染等。采煤形式地下采空間,使地下水向該空間匯入,形成以煤礦為中凹地下水降落漏斗。因長期排泄礦坑水,疏干了煤系地層以上的地不止。隨著礦坑向縱深發展,漏斗范圍越來越大,造成水井干枯、地面下陷,地表徑流減少甚至枯竭。如永安煤礦、南凹煤礦及中村煤礦。
⒊供水工程不足,不能適應和諧社會的發展
由于水利資金不足,急需上馬的水工程不能興建,就是已被省廳立項審查批準的水工程也只能束之高閣,致使水資源不能及時滿足和諧社會的發展的要求。
⒋現有水源工程老化失修,供水能力沒有發揮出來,供水能力逐年下降
現有的山澤水庫、蒲峈水庫、龍門水庫三座小型水庫,不僅設計標準低,工程質量差,而且已有龍門水庫已經淤平,沒有了庫容,一些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一些水井工程干枯淘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水源發生變化,不僅使大批中淺層井干枯報廢,而且危及工業自備水井的產量和自來水廠的供水。
一些供水工程,由于設計問題,造成供水水質不符合國家用水標準。
四、如何堅持科學發展觀,探索和實踐治水新理念,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推動可持續水利事業發展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作為水資源管理工作者,在水資源管理和水資源規劃時,要把水資源同各級各部門緊密聯系,形成主體開發,創造經濟效益,要以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主線,不斷加強對水的客觀規律的認識,探索治水新理念,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從傳統水利向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推動可持續水利事業發展。
在這方面,我縣在發展水利工程建設,提高城市防洪減災能力的同時,把防洪治水工程與城市景觀、環境建設相結合,服務于城市建設的發展。這是我局堅持科學發展觀,探索科學治水的一個新理念。
第二個新理念:防洪工程建設要從以建設防洪工程體系為主的戰略轉變為在防洪工程體系的基礎上,建成全縣的防洪減負體系,要學會“寬容”水。
第三個新理念:要成立以水務局為主體的供水體系,在全縣設立供水網點,形成全縣供水網絡,保證和諧社會的用水和諧。
第四個新理念:水資源管理的創新。水資源管理的核心是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水資源優化配置,在宏觀上,要統籌規劃,統一調度,在流域和區域內、流域和區域之間合理分配,實現有限水資源效能最大化;要統籌規劃,綜合治理,除害興利結合,防洪抗旱并舉,開源節流并重,綜合解決“水多、水少、水臟”的問題;要統籌規劃,妥善處理好生產和生活、經濟與生態、城市與農村、開發與保護等關系,有利于協調發展。水資源優化配置,在微觀上,一方面要優化水工程的運行管理,挖掘和發揮綜合效能;另一方面要建立取用水綜合管理和監督體系,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雖然,已經建立起水資源管理的基本制度,但總體上仍然處于水資源管理的粗放階段,質和量的管理都粗放,質與量未能實行統一管理。水資源管理是水行政管理的中心,水行政管理的各個方面都要圍繞水資源優化配置,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包括減少水災負面影響)。汪恕誠部長提出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正是從這個層面上闡述的。水資源管理創新,從“兩個統一”著手,一是理順涉水部門之間的關系,真正實現水資源統一管理,在此基礎上,界定清晰而合理分工職責;二是理順水行政主管部門內部之間的關系,圍繞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建立管理體系和相互協調工作機制。
第五個新理念:水工程管理的創新。國務院已經對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提出了改革的指導意見。根據國務院關于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精神,我縣在水利工程管理創新上要重點解決好個問題:①要調整水利投資結構,增加水利工程管理經費所占的比重。水利工程越建越多,管理經費需求越來越大。因而不僅要增加水利工程建設資金,還要增加水利工程管理資金。努力爭取公共財政承擔起社會公益性為主的水利工程維護運行管理經費;②要調整管理結構,改變重水庫堤防輕河道管理的狀況。河道是水利的基礎工程。可是長期以來大部分河道沒有納入水利工程管理的范疇,游離于水利工程管理之外。全省水政監察隊伍建立以來,進行了河道執法巡查,但河道執法不能代替河道管理,這兩者是不能等同的。浙江各級越來越認識到河道管理的重要性,部分縣市正在著手建立河道長效管理制度。要進一步提高對河道管理的認識,研究河道管理規范化,建立河道管理有效機制,全省都要象管理公路一樣來管理河道,象管理街道一樣來管理河道;③要調整管理體制,引入市場機制,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效率。新建水利工程原則上要推行現代物業管理的辦法,從根本上改變養隊伍管工程這種效率低下、負擔沉重的體制,精干隊伍,提高管理專業化,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
五、如何根據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資源狀況,確定經濟布局和發展規模,調整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建立與我縣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經濟結構體系
我縣水資源屬山西省相對富水區,特別是張峰水庫建成運行之后,將改善我縣生態環境,并將大大增加可利用水量,我們要利用我縣相對富水這一水資源優勢,建立良好的供水環境。建立與我縣經濟布局、發展規模、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相適應的水資源承載能力。
六、如何開拓我縣水資源潛力,進一步加快新水源工程和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建立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相適應的水利工程體系,提高水資源綜合保障和調控能力,為我縣引進外資外企提供良好的水利環境
我縣水資源相對富裕,但由于時空分布不均,如果不修建蓄水工程,水資源將大部分白白流走,為了建立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相適應的水利工程體系,提高水資源綜合保障和調控能力,為我縣引進外資外企提供良好的水利環境,必須進一步加快新水源工程和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
⒈建立骨干性攔蓄水工程。
在十條河流上修起-個小水庫,攔蓄洪水,改善生態環境,保證各河流常年有水,并且枯水流量不小于各河流平均流量的,修建小水庫時要按科學發展觀辦事,盡量和旅游、供水、發展經濟結合起來,把水庫修建成人水和諧的水庫。
⒉充分利用礦坑水。
礦坑水是從地下抽出的良好地下水資源。按噸煤排水立米計算我縣采礦排水應在萬立米以上,如果能把這一水量充分利用,相當于修建了一個日產萬立米水的供水公司。
⒊厲行節約用水。
大力推行節約用水措施,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節水型工業、節水型農業和服務業,建立節水型社會,樹立愛惜水,珍惜水的新理念。
七、如何探索和建立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全面推進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有效保護水資源、大力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⒈建立人水和諧的水權機構
要全面推進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有效保護水資源,大力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據我縣水利近幾年的經驗,必須改革現行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即:一是區域管理上的“城鄉分割”;二是在功能管理上的“部門分割”;三是管理上的“政出多門”。如在我局沒有改為水務局以前,是水利局,主管農業用水和農村人畜飲水兩項,城市生活用水和工業生產生活用水基本不管,對水資源管理極不方便,自從水利局改為水務局以后,城市供水歸水務部門管理,工業用水歸水務部門審批,一切跟水有關系的業務全由水務局管理,這對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防治為主,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構建和諧社會的人水和諧水權在管理上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⒉設立專門供水機構
要全面推進節水防污型社會建設,有效保護水資源,大力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水務局不僅要把握好水資源管理的審批權,還應該在供水上大做文章,水務水務,實際上是應該務水,應該服務于水,和諧于水,堅持以水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水的全面發展。以水為本,是和諧社會的以水為本,就是水務部門以水為主體,以水為本位,以水為基礎,以水為前提,以水為動力,以水為目的,即一切以水為中心,一切為了水。哪里有水,哪里就有水利人,哪里有農業,哪里就有水,哪里有工業,哪里就有水,哪里有商業,哪里就有水,哪里需要水,哪里就有水,讓水成為社會呼之即來,來之能用的和諧水資源格局,讓水為人民造福,讓水成為和諧社會歡迎,喜愛的和諧水。這樣,水務局有必要成立一個管水、供水,專門機構,專門負責開發、利用、節約、保護水資源和防治為主,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協調好生活、生產經營和生態環境用水。
八、如何統籌城鄉和區域水利發展,促進城鄉和區域水利協調發展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的發展觀和“五個統籌”的發展要求,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以科學的發展觀統籌城鄉和區域水利以展促進城鄉和區域水利協調發展,就是要用科學的發展觀和“五個統籌”的發展要求調整規劃計劃的基本思路,確定規劃計劃工作的基本原則,分析規劃計劃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⒈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水利規劃計劃工作的思路調整
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是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和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實質和內涵,全面體現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根據新的形勢和新的要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水利規劃計劃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以水利規劃和前期工作為基礎,以穩定投資規模為前提,以確保防洪安全、飲水安全、糧食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態安全為重點,以強化投資計劃和規劃管理為手段,以改革體制和創新機制為動力,充分發揮水利規劃計劃工作的基礎作用,加快水利的改革與發展,夯實水利基礎,建設節水型社會,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⒉以科學發展觀把握水利規劃計劃的工作原則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水利規劃計劃工作中要注意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著力解決好與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水利問題。水利規劃計劃工作不僅關系到水利事業的發展,也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在規劃編制、項目審批、投資安排、工程建設、協調監督等方面,重視調查研究,注意傾聽和尊重基層和當地群眾的意見,妥善解決出現的問題,從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實際要求出發,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水利發展的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二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的原則,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新時期治水思路的本質特征,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思想,對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減輕自然災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水利規劃計劃工作中,要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科學規劃,統籌兼顧,多方論證,慎重決策。妥善處理開發與保護的關系,審慎分析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綜合兼顧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努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防洪減災保障體系、水資源安全供給保障體系和水環境安全保障體系,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堅持水利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原則,不斷提升水利基礎設施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努力拓寬水利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和領域。在水利規劃計劃工作中,要統籌考慮各地區、各行業對水利發展的實際需求,使水利發展的目標、速度、規模、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要根據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和環境狀況,合理配置水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布局、結構和規模提出合理建議,促進水利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同時,還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通過工程的、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和科技的手段,不斷提高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充分發揮水利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滿足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四是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統籌發展的原則,解決好流域、區域、城鄉水利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對沁河縣河端氏河的重點防洪治理區、水資源短缺地區、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重點治理區,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切實可行的規劃方案。要區別情況,突出重點,統籌發展。要統籌考慮城鄉水利發展,既要大力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又要認真研究城市化進程中對水利的要求,加強城市防洪、供水等水利建設,構筑城鄉協調、重點突出、各具特色的城鄉水利發展體系。
五是堅持以改革促進發展的原則,通過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不斷提高水利規劃計劃工作水平。要通過深化水利投融資體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水利前期工作招投標制度改革,理順水利規劃計劃管理體制,建立高效運行機制。通過廣泛吸納國內外先進經驗和理念,引進和推廣國內外先進科學技術,提高水利規劃計劃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通過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水利規劃計劃工作依法行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