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時間:2022-08-24 08:37:00
導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縣政協的統一安排部署,我們圍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這一調研課題,通過召開座談會及到相關企業實地考察的方式,對我縣招商引資工作、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查、分析與研究,較好地完成了調研任務。從調研情況看,隨著我縣“構建中等旅游城市三步走宏偉目標”的有序實施和“打造三個中心、建設四個基地”戰略部署的穩步推進,我縣招商引資規模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呈現了大規劃、大發展的園區建設場面和大開放、大開發的繁榮景象。今年上半年,我縣實際到位內資達到--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實際到位外資達到--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項目、--生產基地項目、--項目等一批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的相繼啟動、推進或建成,有力地推動了我縣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雖然我縣招商引資工作呈現諸多亮點,重點項目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但同時也凸顯不足,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招商引資速度較慢,工業發展后勁不足。突出表現為在談項目多、落地項目少,上半年我縣招商引資項目開工率不足--%,實際到位引資額僅為--億元,雖然同自身比有所增長,但橫向比差距在不斷擴大,僅為--區的-%,--區的--%。從我縣工業發展現狀看,一方面經濟總量偏小,另一方面工業結構布局不合理問題十分突出,像化工、制酒、包裝印刷、機械加工等行業企業,不僅布局分散、協同度低,而且相互分割、各自為戰,毫無競爭優勢可言。
二、招商引資政策不夠完善,缺乏有效激勵與保障。由于我縣還沒有一套系統完整的招商引資產業政策出臺,致使外部投資者很難了解我縣招什么商、重點發展什么產業、提供什么優惠政策、給予什么服務承諾。當前,來我縣投資的大企業、大集團更多看重的是我們的資源、區位、歷史等自然優勢,真正通過我們的政策優勢引進的大項目、大公司則較少。
三、工業企業體制障礙日益突出,引資合作無法進行。近年來,縣辦工業企業通過公司制改組改造、聯合重組、破產兼并、公開拍賣等形式,部分國有集體企業完成了產權制度改革。但是,我縣仍有一批國有集體企業未實施改制,這些企業因體制機制原因,不僅銀行貸款無門,而且引資合作也無從談起。為此,加快推進工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勢在必行,這不僅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而且是企業擴大橫向聯合與協作的需要。
四、招商引資形象宣傳推介力度不夠,對外吸引力和影響力不強。招商引資的形象問題,歸根結底是區域形象問題。目前,我縣形象定位、形象理念和形象標識缺乏整體策劃、設計、包裝與推廣,雖然我縣有“念山水經、打旅游牌、走聯合路、做環境文章、構建中等旅游城市”的總體規劃和“打造三個中心、建設四個基地”的戰略部署,但對外強勢宣傳推介不夠,不僅層次不高、輻射半徑小,而且特點不突出,形象不鮮明,缺乏眼球效應。
五、園區載體規劃建設滯后,引資合作項目開展難。園區作為招商引資的載體,是前提,是基礎。我縣配套設施齊全、基礎功能完備的園區只有縣開發區一家,但園區容量己基本飽和。由于我縣工業園區建設跟不上,招商引資工作面臨兩難境地,一方面是大的項目引不進來,另一方面是己簽約項目因現有園區無法容納面臨擱淺。
六、職能部門服務意識不強,企業發展環境不夠寬松。當前,我縣部分職能部門存在“重復執法、多頭收費、以罰代管、只罰不管”的現象,使得企業苦不堪言。這與外地寬松的發展環境相比差距較大。比如,河北廊坊對行政審批項目實施“窗口式集中辦公、全程一站式服務”,山東濰坊提出“環境也是生命線,改善環境就是提高生產力”的城市經營理念。反觀我縣發展環境,則與之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不僅不利于我縣企業發展,而且有損于我縣對外形象。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一、落實招商引資領導責任制度,加快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我們要把招商引資工作上升到全縣“頭等大事”的高度來抓。要建立招商引資統籌協調機制,完善領導干部聯系制度,落實項目跟進責任制,按照誰簽約、誰跟蹤、誰落實的要求,加大督促、檢查與考核,確保招商引資項目落實到實處。要以調整結構、優化升級和提高綜合競爭力為主線,以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產品和優勢資源為依托,擴大招商引資,實施大公司、大集團、大基地戰略,著力培育壯大機械制造、建筑門窗、包裝印刷、化工、制酒等優勢產業集群,以工業的大發展推進全縣經濟的大跨越。
二、加快工業產業招商引資政策出臺,體現地方特色和優勢。政策優勢是打造發展優勢的重要保證。我們的招商引資工作,在提供詳實完備引資合作項目基礎信息的同時,應盡快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實行優惠政策差別化競爭,對符合產業政策、投資密度大、帶動能力強的招商項目在建設用地、土地出讓、稅費減免、信貸融資、市場準入等方面予以政策傾斜,充分體現地方特色,營造政策洼地優勢,切實把客商招進來、資金引進來。
三、深化產權制度改革,拓寬企業聯合協作的廣度與深度。體制創新是擴大引資合作的內在要求。我們要以“三個有利于”為根本標準,以制度創新為首要任務,以置換職工身份、退出國有資本為重點內容,加快推進縣辦工業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實現企業優勝劣汰、有進有退的調整。通過體制上的創新與突破,引導企業樹立大開放、大市場的觀念,著眼于全國、全世界來配置資源,通過市場手段,拓展融資渠道,擴大與國內外大公司、大集團的聯合協作,走投資主體多元化、合作方式多樣化的路子,力爭在招商引資、橫向聯合上取得新突破。
四、擴大招商引資宣傳推介,樹立良好城市形象。招商引資工作如果沒有正確的輿論導向和強勢的宣傳推介,不僅無法吸引客商的眼球,而且招商效果也難以顯現。我們一方面要對薊縣進行整體包裝設計,通過編印畫冊、制作光盤、資料匯編等形式推廣城市新形象,擴大對外影響力;另一方面要充分運用新聞媒體的力量,提高傳播效應,通過舉辦招商新聞會、招商說明會和投資座談會等,突出對重大決策、重大活動、重大項目以及重要成果等內容的宣傳,營造經濟發展新亮點。另外,我們要通過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組團招商、主題招商、網上招商等途徑加大招商引資,形成全方位、立體化招商引資工作格局。
五、著力推進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打造招商引資發展平臺。工業園區是企業和項目聚集的平臺。我們只有栽好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在工業園區規劃建設上,要貫徹“構筑大園區”的發展戰略,按照“統一規劃、成片布局、整合資源、拓展空間”的要求,將園區發展布局和產業規劃進行通盤考慮、上下銜接,做到與本地產業優勢相結合、與經濟結構調整相結合、與城鎮規劃建設相結合、與生態環境相結合,建成具有可持續發展功能的現代化園區,為擴大招商引資打造發展新平臺。
六、轉變服務職能,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我縣要堅持用硬措施打造軟環境,進一步優化和改善投資環境、法制環境、服務環境和文化環境,要以建設服務型機關為目標,調整和轉換政府部門職能,實現由權力型向服務型、責任型的轉變,積極營造“親商、助商、安商、富商”的和諧氛圍。我縣職能部門應進一步精簡審批收費事項,現有審批收費項目要與基層要求對接、與南方先進省市和周邊地區對接,對一切不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規定都要堅決予以廢止,對一切外地實行的優惠政策都應當加以借鑒,真正讓富商從最低門檻進來,以最低成本發展,切實把我縣打造成為客商投資的“洼地”。只有這樣,我縣招商引資工作才能夠得以順利推進,經濟可持續發展才有基礎和保障,跨越式發展目標才能夠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