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約型機關建設調研材料

時間:2022-09-19 08:56:00

導語:關于節約型機關建設調研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節約型機關建設調研材料

為了解和學習地方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在節約型機關建設中的做法和經驗,財務管理司一行**,對*和*兩省省級機關事務管理局(以下簡稱管理局)及*等市級管理局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兩省在節約型機關建設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加強領導,完善制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兩省成立了由省管理局及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省級機關資源節約工作領導小組,各單位也成立了相應機構,明確1名領導負責資源節約工作。制定了《關于在省級機關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意見》、《關于建設資源節約型機關的幾項具體規定》和《關于下一階段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的初步設想》等指導性文件,對機關節水、節電、節油、建筑節能、辦公用品節約作出了具體規定,明確了節約工作的內容,并將其納入日常管理范圍。同時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活動。*省管理局組織召開了“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機關”專題技術研討會,邀請有關專家講授空調系統節能、汽車技術節能、建筑節能和節水技術等方面知識。*省*市管理局從*年8月起在市級機關開展以“金點子征集”為主要內容的“作節約表率”主題活動,組織召開了節約型機關建設推進會,對評選出的“金點子”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逐步建立機關資源消耗統計制度。*省管理局印發《機關資源消耗狀況統計調查表》,確定了機關資源消耗統計的項目內容,建立了各單位資源消耗情況動態信息庫,為制定資源消耗定額提供基礎數據。兩省管理局在抓好省級機關節約工作基礎上,加強調研交流工作。通過工作調研、召開座談會,定期通報各單位資源節約活動的做法和經驗,促進全省資源節約工作的開展。如*省管理局會同財政廳、經貿委制定了省級機關資源節約考核辦法,通過建立巡查、定期通報和節約獎懲制度,督促各單位深入開展資源節約活動。

(二)整合資源,集中管理,降低行政成本。兩省節約型機關建設堅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既做好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油、一滴水工作,又抓住機遇,突出重點,加大行政中心建設力度,逐步將政府機關統一集中到行政中心辦公,加強對機關國有資產的管理,不僅有效整合了行政資源,節約了大量財政資金,也方便了群眾辦事。一是對辦公用房進行集中統一管理。*省*市行政中心辦公樓2005年投入使用,全市20多個黨政機關集中辦公,市管理局將騰出的辦公用房統一管理,統一裝修,統一調配,為14個辦公用房緊張的單位做了調整,改善了辦公條件。二是對集中辦公區進行統一服務。*省*市將黨政60多家機關集中到行政中心辦公,由市管理局對行政中心會計核算、餐飲服務、會務服務、安防監控、網絡管理、車輛管理、文印服務、文件交換、商務服務等進行集中管理,統一提供各項保障與服務,杜絕了單位各自為政、相互攀比、重復建設現象。據測算,僅網絡控制中心一項,就節約辦公用房1100多平方米,節約單位獨建機房及設備資金1500萬元。三是統籌安排辦公用房用途。*市行政中心占地面積比集中辦公單位原占地面積減少了1/2,建筑面積減少了21%,項目啟動時,市財政僅提供3000萬元啟動資金,缺口由管理局通過將各單位上交的部分辦公用房和土地上市交易或銀行抵押貸款等方式取得。其他辦公用房,管理局統一調配使用,如將財政局騰出的辦公樓調配給原在三地辦公的市社保中心、醫保中心和機關事業社保中心集中使用,既方便了群眾辦事,又提高了利用效率,縮小了機關內部辦公條件差距,推動了節約型機關建設。

(三)壓縮機構,轉換機制,探索節約型機關建設的有效模式。兩省以財務管理、物業管理、公車管理等對機關節約工作影響較大工作為重點,從機構設置和管理體制上進行改革,積極探索節約型機關建設的有效模式。一是財務管理統一化。*市管理局取消有關單位自設的財務室,成立會計核算服務中心,以14名工作人員承擔了37家單位原來40多人(按規定應配70多人)的工作量,不僅節約辦公用房800多平方米,還節約了各單位單獨配置財務辦公設備的經費支出和大量人工成本。二是物業管理社會化。*市管理局以行政中心落成為契機,通過公開招標,引入上海一家物業管理公司接管行政中心物業,不僅改善了機關辦公環境,而且減少了人員與經費投入。從測算結果看,行政中心年運行費用約404萬余元,比預算下降40%多,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三是公車使用定量化。*市對市級公務用車采取“定點加油、定點維修、定點洗車”等措施,降低了公務用車成本。市級機關公務車輛實行定點維修后,每年節約財政經費150余萬元。同時,明確規定市級機關增車調配的新增駕駛員不再列入行政附屬編制,實行一年一聘制,工資福利支出下降了45%。南通市管理局對市級機關公務用車購置、更新實行編制與經費兩方面控制,重點加強車輛編制控制與使用管理,嚴格編制審核,控制汽車排量、降低行車油耗。2005年,他們開展了公務用車“節油王評比”活動,根據公務用車車型和排氣量,核定單位油耗定額,實行車輛定點、定號、定卡加油,逐月對駕駛員所駕車輛油耗進行統計,評出各種車型的“節油王”,增強了駕駛員的節約意識,取得了積極成效。

二、兩省節約型機關建設中反映的問題

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和資源節約活動,機關干部的大局意識、成本意識和節約意識有所加強,節約氛圍正在形成,節約成效逐步顯現,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工作機制不健全。由于缺乏約束激勵機制,機關資源消耗標準不統一,能耗統計報告制度不健全,節約考核獎懲辦法不完備,致使機關資源節約管理缺乏科學的制度保障,節約工作總體上處于粗放狀態。如南京市管理局為了統計今年第二季度市級機關資源消耗數據,先后5次發出書面催報通知,電話催報更是不計其數,最后在100多個單位中只有70多個單位報送了相關數據。

(二)管理體制不順暢。有關部門對建設節約型機關的管理主體認識不一,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走過場、簡單對付的情況。具體工作中存在重低值易耗節約、輕資產有效利用的傾向。特別對國有資產的節約和管理,由于體制的原因,難以到位,影響了節約型機關建設的深入開展。

(三)節約行動不主動。機關干部對建設節約型機關認識雖有提高,但日常工作中還沒有養成主動節約的習慣。*市管理局在市黨政機關干部中就“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降低行政成本”問題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在400多名被調查者中,76%的調查對象認為機關公務人員節約公共資源行動不積極,花公家錢,辦公家事,不計運行成本,甚至有11%的人擔心太節約會給人以“吝嗇”的印象。

三、兩省關于節約型機關建設的建議

為深入持久地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防止節約工作流于形式,確保節約資源工作的長期、有效開展,切實降低機關運行成本。兩地管理局就進一步推進制度建設、強化保障措施、健全長效機制等工作提出了建議。

(一)制定好節約型機關建設的中長期規劃,明確長期性和階段性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并將此項工作納入各部門考核內容。

(二)做實各項基礎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完善基礎數據統計報告制度,在此基礎上逐步測定機關資源消耗定額,制定開支標準,從源頭上節流。

(三)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制定獎懲辦法,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定期對資源節約工作進行績效評估,把節約工作的成效與部門領導政績掛鉤,列入年終述職和考評范圍。

(四)加強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的聯系,溝通信息,相互借鑒,共同促進建設節約型機關活動的開展,特別希望國管局經常組織一些工作研討和經驗交流活動,加大對地方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力度。

(五)加快節約工作立法進程。用法律法規約束和規范節約型機關建設,確保這項工作具有穩定的法律基礎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