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調研報告
時間:2022-08-28 04:37:00
導語:科技人才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國科技大會明確提出: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關鍵所在。從現在起到2020年,我國要“涌現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和研究團隊,在科學發展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響的創新成果,信息、生物、材料和航天等領域的前沿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是我們黨站在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對我國科技界和科研工作者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認真學習貫徹這一精神,培養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取得一批影響重大的科技創新成果,對提高我國科學技術的整體水平、實現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出現了新的趨勢。信息科技、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新材料與納米科技、空間科學與航天科技、新能源與環保科技等成為科技發展的主流,并將成為引領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主導力量。以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軟件、微電子技術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發展最快,它的發展進步催生出新的產業門類,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處在最前沿,它的發展進步將極大地促進醫學、生物制造等產業的發展。其中,工業生物制造可能成為核心產業,并帶動食品、化學工業等領域的革命性變革和綠色生產、循環經濟的發展。航空航天技術最為尖端,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包括信息功能材料、納米技術材料、高性能陶瓷、生物材料等在內的各種新材料大有前途,它的發展將為人類文明進步提供重要的基礎支持。環保科技更受重視,環保技術和生態技術將會有新的發展和突破。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面對新的形勢和新的挑戰,我國要實現預期目標,就必須大力發展科技事業,并爭取在高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科技進步和創新離不開高水平的科技人員和科研團隊。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全世界對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由此引發的全球人才競爭日趨激烈。許多國家已經將培養知識經濟時代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作為戰略任務,并采取了實質性措施。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除了大力培養人才、采取措施留住人才,還十分重視從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搶人才、挖人才,形成了一場波及全球的人才爭奪戰。我國是人力資源大國,但還不是人力資源強國。雖然我國的人才總體規模已達6000多萬,但無論是數量還是結構和質量都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特別是高層次科技人才十分短缺。因此,我們應把培養和凝聚各類科技人才特別是優秀拔尖人才、充分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為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務,通過深化科技體制和管理機制改革,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當前,應重點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盡快建立和完善科學的科技人才選拔機制、獎勵機制、培訓機制、流動機制以及設備資源共享機制等,為科技人才的大量涌現提供制度保障;二是進一步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社會氛圍與和諧寬松、合作互助、共同學習、相互激勵的科研氛圍,為廣大科技人才發揮才能、干事創業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
人才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科技人才是科技進步和創新的主體力量,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重大科技項目帶動人才建設,以人才建設推動重點科技領域發展,我們就一定能培養造就一大批科技人才,取得一批影響重大的科技創新成果,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