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稅廉政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5 10:21:00
導語:國稅廉政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市國稅局始終把廉政建設作為一項“基礎工程”、“重點工程”和“形象工程”來抓,堅持“教育前置、關口前移、監督前傾”,逐步建立和形成了“教育、制度、監督”三者并重,“組織、社會、家庭”三位一體,“點、線、面”三維互動的廉政建設懲防體系。
一、關口前移抓宣傳,源頭治理抓教育
稅務干部長期處在經濟工作第一線,直接接觸社會環境的多元變化,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他們的價值觀極易“走形”。實踐證明,超前教育、搶先滲透是最有效的“防腐劑”和最有益的“防疫針”。因此,該局牢固確立“關口前移抓宣傳,源頭治理抓教育”的工作思路,始終注重把功夫下在持之以恒的日常宣傳教育上,下在一點一滴的理念滲透上,下在日積月累的人格塑造上,并不斷將這種廉政文化賦予新的內涵。一是以“育人”教育促進廉政文化建設。堅持以人為本、以德治稅的原則,深入開展“三觀”、“三心”、“三風”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在開展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三觀”教育中,突出培育稅務干部堅定的廉政信念和廉潔信仰,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形成“聚財為國、執法為民”、“全心全意為納稅人服務”的國稅價值觀念;在開展“三心”教育活動中,用先進人物、先進事跡鼓舞人,用反面典型警示人,有效增強干部的責任心、事業心、進取心,做到以學修德、以儉養德、以廉守德;在開展“三風”教育中,要求全體稅務干部認真思考“稅”與“源”的辨證關系,征稅者與納稅者的“魚水”依存關系,做到思想作風過硬、工作作風踏實、生活作風嚴謹,不斷增強稅務干部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二是以“安全”教育促進廉政文化建設。全面開展“四心五珍惜”、“算賬對比”等主題教育活動,提出要象重視安全生產一樣關注和保護稅務干部的“政治安全”,要象預防安全事故一樣防止稅務干部“為稅不廉”行為的發生,教育稅務干部認真算好政治、經濟、人生、家庭四本賬,牢固樹立民本意識和腐敗可恥觀念,真正從思想境界和道德約束上做到“不愿腐、不想腐、不敢腐”,在全系統形成愛崗敬業、公正執法、誠信服務、廉潔奉公的良好風氣。三是以“示范”教育促進廉政文化建設。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頭堅持“兩個務必”、遵守兩個“條例”,執行“六條禁令”,帶頭倡導少應酬多學習,帶頭規范八小時以外行為,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時刻做到“言正、心正、身正、行正”。同時,堅持把干部職工的冷暖放在心上,真心了解干部疾苦,真誠解決實際困難,把組織的關懷和溫暖送到干部心坎上,有效增強廣大干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用紀律管人,用制度管事
細節決定成敗,小節不拘,終累大德。規范的執法行為,健全的制度保障是廉政文化建設安全過境的“斑馬線”。為此,該局從“小”處管起,從“細”處抓起,用紀律管人,用制度管事,真正把法律、紀律、他律手段轉變為稅務干部高度自律行為。一是考評程序科學化。建立《黨風廉政建設考核辦法》,以分管副局長牽頭專人負責,組織專門班子,集中專業力量,定期開展專項廉政考核,形成多層面立體式的考核評估體系,精心打造了一條任前把關“說廉”、任職宣誓“倡廉”、任中述職“述廉”、任期年終“評廉”、離任審計“定廉”、任后檔案“存廉”,環環相扣的“監督鏈”。二是透明辦稅公開化。全面實行“文明辦稅”八公開,規范“窗口”建設,推行“陽光辦稅”、“一窗式”管理、“一站式”服務,通過發資料、辦培訓班、開座談會、稅法公告、稅企沙龍等途徑及時宣傳最新稅收政策信息,加大稅收執法透明度。同時,走進市紀委“行風熱線”電視直播節目,直面群眾咨詢和評議。三是管束行為日常化。一方面對一般納稅人認定、納稅評估、減免退稅審批、稅務稽查等重點環節,全面實行集體審理制度、抽復查制度、回訪制度,嚴查細管,確保執法行為多出彩不出線。另一方面,對全系統人員常念“緊箍咒”,視小節為大事,嚴格執行“考廉日”制度,定期召開干部思想分析會。每次在干部任職前、重大節日前上上廉政課、打打“預防針”、下下“毛毛雨”,早打招呼、及時提醒、提前預防。號召全員擺正“德”與“得”的關系,做到思想上防變、生活上防腐、紀律上防松、交往上防雜。警誡全員在思想上把握住追求,不要追求那些力所不及的東西;在政治上要把握住方向,不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犯糊涂;在感情上把握住原則,不要讓“人情”牽著鼻子走;在交往上要把握住分寸,不要參加不該去的組織活動;在生活上要把握小節,不要貪小失大影響自身形象。
三、創新機制,激勵與制衡并行不悖
近年來,該局致力創新,完善機制,不斷推動廉政建設向縱深方向發展。一是創新選人用人機制。重點突出,推行后備干部推薦選拔機制、領導職位競爭選拔機制和全系統交流換崗機制,按照“三公”要求,先后開展了副科級分局長競爭上崗和中層干部缺額競爭上崗活動。按照民主推薦、群眾測評、考察考核等程序,本著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全程公開透明,尊重群眾意見,注重實績,按標準取舍,按德才選能。同時,全面推行干部輪崗、換崗,推行能級管理,推行任職培訓、專項培訓、全員培訓,使人人都有受教育培訓的機會,形成有效的競爭、激勵機制。二是創新管錢管物機制。分別成立了經費管理、資產管理領導小組和審計小組,先后制定了《機關內部管理制度》、《經費管理辦法》、《車輛、食堂管理制度》,對各個分局的經費實行收支統管、核定用款、按月報賬,全面實行“收支兩條線”,實現對經費使用、管理情況的實時監督,有效強化系統內部政務、事務、財務控管,強化“節約型機關”的建設。三是創新稅收征管機制。第一,分權制衡。以CTAIS2.0系統為依托,全面規范機構設置,優化業務操作流程。按受理、調查執行、綜合三大環節,進行職能重置、崗位重設、職責重修。同時,明確由分管局長扎口負責,形成分局長、副局長、責任區管理三層監控,實現稅收管理的“無縫對接”,形成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第二,過程制衡。以稅收信息化為依托,嚴格按征管流程節點傳遞涉稅資料、處理涉稅事項,以機管人,實現從稅務登記、納稅申報、稅款征收、發票管理、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等全過程的控管,有效地制約工作上的隨意性。第三,責任制衡。全面完善崗位責任制,對全市23個責任區、56個責任人和175名稅務干部的崗位職責進行細化,全面明確責任,做到每人一份崗位說明書、一本工作手冊、一張職責、責任對照表,有效實現各個崗位的層級和分類管理,初步形成了“有崗有責、崗責分明、環節制約、過程控制”的廉政防御新格局。
四、暢通渠道,信訪與查辦、追究“雙向提速”
一是建立快速受理機制,做到有訴必理。通過走訪有關部門和納稅人、召開各類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設立意見箱等方式,開門納諫,請社會各界為**國稅“把脈”、“挑刺”和“評議”,通過公布舉報電話,推行局長接待日制度等方式,直接受理基層和納稅人“投訴”和“舉報”,有效暢通廉政建設信訪渠道。同時,還不斷加強“編外”監督力量,在社會各層聘請行風監督員,就“規范執法、文明辦稅、稅風稅紀、廉政建設”四個方面定期召開座談會,發放測評表,進行收集、匯總、分析,做到有訴必思、有訴必理,不斷建立健全以民主評議為主,融公開、投訴、評議、處理為一體的監控體系。
二是建立快速查辦機制,做到有案必查。首先開展自查自糾。要求各個分局、各個部門每半年對本單位和本人廉潔自律情況進行一次自查,形成書面材料,報局黨組備案。其次是開展明查暗訪。實地摸查基層辦稅服務廳和窗口辦稅的服務質量和日常作風建設,以及一線人員依法治稅、廉潔從政情況。對暗訪中發現的問題,下發督辦函,責令有關單位和個人限期整改。第三是開展檢查考核。在加強日常檢查督促的基礎上,每年組織兩次全面考核,通報結果,反饋意見,并把考核結果與個人獎金掛鉤,對違紀者“吹口哨、亮紅燈”,凡廉政考核“帶傷”的個人與單位不得參加年終評先評優。
三是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做到有錯必究。按照責任區、責任人、責任制的要求,全面開展執法效能監察,對稅收執法和行政管理“兩權”行使過程中出現問題的人和事,下重拳、用猛藥,形成高壓態勢,不遷就、不回避、不姑息,堅決進行執法過錯責任追究。按照“追究從嚴、處理從嚴”的原則,全面追查當事人責任和相關領導責任,形成有效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確保**國稅干部隊伍建設健康純潔發展。
- 上一篇:國稅作風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辦稅干部思想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