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稅收調研報告
時間:2022-09-06 03:57:00
導語:優化稅收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優化稅收服務是稅務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國家稅務總局謝旭人局長在今年全國稅收征管工作會議是強調指出:“稅務機關依法為納稅人提供優質服務是行政執法的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稅收服務在稅收征管工作中的基礎地位。今年以來,泰州市局狠抓稅收征管基礎建設,正確處理好執法與服務的關系,結合泰州實際,為全市重點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在創新服務手段、深化服務領域上進行了有益的償試,實現了征稅與納稅的良性互動,執法與服務的有機融合,稅收服務水平穩步提升,稅收基礎管理明顯加強。
一、為重點企業開展上門服務活動出發點是實現依法治稅,促進經濟發展
近年來,泰州市局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認真執行國家稅收政策,充分發揮稅收調節經濟的職能作用。深入持久地開展“文明辦稅、優質服務”活動,不斷強化稅收服務意識;加強窗口建設,簡化流程,簡易申報,減少審批環節,提高辦稅效率;基層各單位和廣大國稅干部以職能性服務為基礎,權益性服務為重點,程序性服務為根本,創新形式,拓寬渠道,贏得了納稅人和社會的贊譽。
經濟快速發展是稅收增長的基礎。有關調查統計表明,**年泰州市陵光集團、揚子江藥業集團、春蘭集團等30戶重點企業全年銷售收入848億元,占全市工業銷售收入30%以上,繳納“兩稅”總額14億元,占全市國稅總收入的45%,這些重點企業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十分明顯。
在廣泛的稅收調研中發現,重點企業財務管理基本規范,納稅遵從度普遍較高。但有幾個方面的問題值得重視。一是重點企業在方便辦稅信息化建設上有強烈要求。近年來,國稅改革路子邁得較大,簡化流程,簡易申報,減少審批事項,減少辦稅環節,提高辦事效率,部分重點企業還未能適應稅收信息化的要求,形成流程和環節節點上不夠暢通。二是重點企業迫切需要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隨著經濟發展的加快,重點企業收入比重較大,企業部分辦稅事項、政策落實、稅收管理等在正常服務中難以到位,在獲取宏觀稅收經濟信息方面有強烈愿望,因此,從經濟發展與稅收快速發展的要求來看,上門搞好針對性服務很有必要。三是稅企雙方也要加強溝通,互動互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重點企業在經濟運行規律和財務稅收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國稅干部多年來未進入企業,有必要進行深入細致的現場調研。上門服務的過程是學習企業先進管理經驗的過程,也是學習企業艱苦創業、負重奮進精神的過程,更是加強稅收管理、促進依法治稅的過程。正是基于此,泰州市局從今年初開始醞釀和籌劃,借第13個全國稅法宣傳月之機,在二季度集中一段時間為年度“兩稅”收入超千萬元的30個重點企業提供上門服務,選調30名政治過硬、作風優良、年富力強、業務全面的國稅干部進駐企業,送政策、送信息上門,協助辦理涉稅事宜,與重點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聯系,推動依法治稅進程,推動依法誠信納稅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加強征管夯實基礎,為促進經濟發展推波助瀾。
二、為重點企業開展上門服務活動落腳點是實現稅企雙贏,共同發展
讓國稅干部在實踐中得到鍛練,使企業在發展中不斷狀大,泰州市局以提高納稅遵從度、優化納稅環境、致力于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的為重點企業開展上門服務活動取得較為顯著的成績。
1、服務內容滿足了企業正當需求。為重點企業提供上門服務,主要實施八個方面的服務工作,針對性強。一是政策服務。合理科學地運用稅收政策和稅收杠桿為企業調整產品結構服務,促進重點企業的持續、快速發展。二是信息服務。為企業決策搜集相關信息,幫助企業實現與國稅辦稅信息化的一級鏈接,協助企業建立網上辦稅工作平臺。三是權益服務。在政策許可范圍內按“最大化”的原則檢查稅收政策享受情況,主動及時地落實到位。四是籌劃服務。結合當前稅收政策和未來稅收政策的宏觀預期,提出科學、合理、優化的稅收管理模式。五是辦稅服務。協助企業辦稅人員到國稅機關辦稅,幫助企業辦稅人員進一步熟悉辦稅規程,提高辦稅質量。六是咨詢服務。有針對性地組織企業財務(供銷)人員涉稅業務咨詢輔導。七是財務服務。積極為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財務管理和盈利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議。八是決策服務。根據市場發展規律與趨勢,找準稅收管理與企業發展的最佳結合點,為企業結構調整、后續發展提供決策服務。陵光集團是泰州市“第一稅源”,10多家下屬單位的財務人員每月都要分別到國稅部門申報納稅、認證抵扣聯和購買發票,最多的時候要跑七八趟。上門干部幫助企業建立了集中辦理制度,實行了集團專人一體化統籌辦理涉稅事項。在對姜堰市局曙光集團服務期間,幫助該集團申請變更防偽稅控系統開具發票最大限額從10萬元變更為100萬元,為企業引進新的投資爭取到了時間和條件。結合江蘇皓月汽車鎖股份公司特點,幫助企業規范貨款結算方式,指導企業按照合同約定的方式結算貨款,減少資金占用,僅此一項全年可為企業增加流動資金200萬元。在揚子江藥業集團,深入實際開展政策服務,僅幫助公司完善內部企業之間進項稅額留抵一項,企業就減少損失242萬元。在服務泰州魏德曼高壓絕緣有限公司期間,針對企業出口免抵退軟件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指導企業從內部互聯網服務器中脫離,單獨上互聯網申報獲得成功。
據調查統計,歷時3個月的上門服務活動,全市國稅系統共為30家重點企業舉辦各類稅收政策專題培訓、輔導班32個,參加聽課人數達3000多人次;為企業提供稅收籌劃方案28個,節省稅收成本8000多萬元;為企業辦理涉稅事項42條,解決長期未能解決的疑難問題19個;為企業經營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110條,撰寫專題調研報告30篇。通過上門服務,企業依法治稅的自覺性有較大提高,大企業案件發生率、查補稅款都有所下降。
2、上門服務促進了國稅收入穩定增長。今年1-7月份,泰州國稅系統共組織各項稅收收入265797萬元,比去年同期增收53426萬元,增長26.15%,完成全年任務的63.97%,超序時進度5.64個百分點。其中:“兩稅”入庫23539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45463萬元,增長23.94%,完成全年任務的61.11%;其他考核收入入庫3040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收7963萬元,增長35.48%,完成全年任務的95.02%,其中,企業所得稅入庫13923萬元,同比增收6849萬元,增長96.82%。上半年國稅收入占泰州財政收入的比重達60%,國稅收入增幅高于上半年全市GDP增幅(14.7%),接近列工業增加值增幅(23.2%),在全省13個省轄市中位列第六。其間,重點企業繼續發揮了重點作用。1-7月份,重點企業“兩稅”入庫101194萬元,占全市“兩稅”收入的比重達43%;重點稅源企業的“兩稅”增收額占全市“兩稅”增收總量的25.53%。
3、上門服務展示了國稅形象。上門服務干部把這次活動作為鍛練提高的平臺、施展才能的舞臺。嚴格遵守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嚴格執行“十不準”規定,恪盡職守、務實高效,步調一致、嚴明有序,熱情服務、改進作風,充分展示國稅干部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敬業精神。在行政執法時,既監督納稅人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又充分尊重和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在辦理涉稅事項時,堅持按規章規程辦理,緊扣八項服務內容,付諸實踐,見諸行動,一項一項抓落實,想納稅人所想、急納稅人所急、幫納稅人所需,簡捷方便,提高效率,做到在優化服務中規范執法,在規范執法中優化稅收服務。近期泰州市委書記朱龍生同志在泰州國稅調研時,充分肯定了這一舉措,稱贊這是“親民、為民、求實的較好體現”。
三、為重點企業開展上門服務最大收獲是為提高稅企雙方依法治稅遵從度,轉變服務理念提供了思路和空間
從實踐中可以看出,稅務干部進駐重點企業開展稅收服務雖然在形式上與以往的駐廠專管員制度類似,在內容上與現在辦稅服務廳相近,但究其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有著明顯的區別。與以往的駐廠專管員制度相比:過去駐廠稅務人員是“一人進廠,各稅統管”,集征收、管理、檢查于一身,并且在減免稅上有相當的權力,其工作目標以征收稅款為主,重點抓納稅申報、計劃收入,方法上個人說了算,權力不受制約。而上門服務的稅務干部其工作以提供各方面的涉稅服務為主,以促進企業依法納稅、降低納稅成本、提高納稅遵從度為目標,一般不辦理稅款征收和減免稅、出口退稅等具體事項,更沒有稅收處罰權。對上門服務的稅務人員的要求就是依法指導和監督企業的辦稅過程,做到規范、公開、公平、公正和正確,維護其合法權益。與現在的辦稅服務廳相比:辦稅服務廳強調程序性服務,上門服務更重視職能性服務。上門服務通過實實在在的具體行動,加強了稅企之間的溝通,解決了辦稅服務廳所不能解決的服務問題和服務項目,在依法治稅的前提下盡最大可能為納稅人提供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在具體落實服務措施上堅持以下三個原則:一是依法服務原則。為重點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必須堅持依法治稅為前提,否則失去這個原則,也就失去了服務的基礎和最終目的。二是換位思考原則。為重點企業開展上門服務要注意換位思考,否則找不準癥結,對不準路子,解決不了問題。三是信息化建設原則。為重點企業開展上門服務必須走信息化建設之路,幫助企業搭建與稅收、財務相適應的工作平臺,實現稅收信息化相互對稱,以利于企業稅收經濟信息的增值利用,以利于企業降低辦稅成本,提高辦稅的質量和效率。
為重點企業開展上門服務思路清晰,意義重大,效果明顯。通過這項活動,一方面為端正服務方向、深化服務內涵拓寬了思路和空間,另一方面就進一步提高稅收服務水平對稅務機關提出了足夠的思考和研究。
1、要更新服務理念,把握稅收服務方向。嚴格執法和優化服務是稅務行政執法中兩個相互促進的有機統一體。泰州市局審時度勢為30家重點企業開展上門服務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稅務機關在嚴格執法的同時,必須樹立“依法、文明、公正、高效”的服務理念,以優質的稅收服務,引導納稅人自覺依法納稅,有利于改善稅收法制環境,促進稅收執法質量的不斷提高。
2、要防范服務風險,堅持服務與執法并舉。稅收服務是我們的法定責任和應盡義務,將服務寓于稅收征管的全過程之中,使我們的服務更自覺、更主動、更富有創造性。一方面,稅收服務要堅持法律原則,不能“打擦邊球”。表面上看是幫企業“出主意、想辦法、辦實事”,但由于存在“可能因偷稅避稅而被查處,有增加納稅成本”的風險,為有誠信的納稅人所不屑。另一方面,要防止由于怕有稅收執法風險而采取“被動服務”的傾向,“有求才應、不求不應,等納稅人上門求”的被動服務是不履行義務的表現,與為納稅人服務的宗旨相違背。因此,稅收服務一要合法二要適度。稅收服務的“度”,就是稅收服務要有分寸,不能超越稅收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程序。超越了這個“度”,就是違法,就有違法服務被追究責任的風險;應作為而不作為,或者說應服務而不服務或服務不到位,就是沒有達到規定的“度”,就是失職,就有應作為而不作為形成瀆職失職被追究責任的風險。如果在稅收服務的過程中放松了依法治稅思想,放松了對不法行為的依法制裁,那么稅務機關的依法治稅職責就成了時尚空談,提供優質服務也成了紙上談兵,無法真正兌現。
3、拓寬服務領域,探索分類服務辦法。為重點企業提供上門服務的八項內容涵蓋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全部領域,符合現代稅收服務的趨勢。但只用單一的模式和方式來進行稅收管理和服務,就不能有效地進行管理,不能滿足不同類型的納稅人對稅收服務的需求。因此,在科學分類的基礎上實施有側重點的、有針對性的分類服務,是深化服務內涵、提高服務水平的大勢所趨。對重點企業要盡可能滿足對信息化建設的迫切要求,對獲取稅收經濟信息的強烈愿望。對新辦商貿企業應當通過建立和強化稅收責任區,加強管理。對小規模納稅人應以提供會計核算、納稅輔導為主。
4、要完善服務機制,確保服務持久長效。為了使稅收服務更為規范、更為納稅人所理解、所接受,需要在總結上門服務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健全稅收服務監督體系,強化服務監督。內部著重檢查服務指標體系的建立與執行情況,包括公開服務項目、明確服務規范、制定服務標準、優化評價指標、強化服務監督,使稅收服務操作有規范、考評有依據。對外重點檢查實施預警服務的措施和效果。通過稅法宣傳、涉稅公告、政策輔導、納稅評估約談等多種方式,提高納稅人的稅收遵從度。
- 上一篇:國稅預防職務犯罪報告
- 下一篇:新形勢稅務稽查報告
精品范文
9優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