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報告

時間:2022-09-10 05:08:00

導語: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報告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化肥流通體制改革調研要求,在匯總全疆化肥流通體制改革情況的基礎上,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會同自治區農業廳、供銷社等有關部門,聯合成立自治區化肥流通體制改革調研組,分赴南北疆有關地、州、市,針對我區近年來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情況及當前化肥的供求狀況、存在的問題重點進行了調研。

一、我區化肥市場現狀

(一)化肥生產與需求情況

**年,我區實際氮肥產量193萬噸,隨著中國石油烏魯木齊石化公司26萬噸擴能改造任務的完成及庫車華錦年產50萬噸項目的投產,預計**年我區氮肥生產能力260萬噸左右,氮肥資源自給有余。

**年我區農作物播種面積5730萬畝,比上年5592萬畝增加2.5%。其中糧食播種面積2150萬畝,比上年2206萬畝減少2.5%;棉花1700萬畝,比上年1743萬畝減少2.5%;其它作物1880萬畝,比上年1643萬畝增加14.4%。預計**年全疆化肥總需求量約215萬噸,其中:氮肥110萬噸,磷肥100萬噸,鉀肥5萬噸。

(二)當前化肥的購銷情況

**年春耕期間,我區化肥總的供求情況是:氮肥供求平衡,價格上揚;磷肥貨源充足有余,價格走低。截止**年3月30日,我區供銷社系統累計購進化肥100.2萬噸,同比增長14.38%,其中購進氮肥41.5萬噸,同比減少5.68%;購進磷肥56.9萬噸,同比增長36.77%;購進鉀肥1.8萬噸,同比減少10%。

累計銷售化肥72.8萬噸,同比增長30.7%,其中銷售氮肥32.6萬噸,同比增長17.27%;銷售磷肥39.2萬噸,同比增長48.5%;銷售鉀肥1萬噸,同比減少33%。庫存各種化肥42.2萬噸,同比減少11.1%,其中庫存氮肥10.7萬噸,同比減少26.2%,庫存磷肥30.3萬噸,同比減少5.6%;鉀肥1.2萬噸,同比增長33%。

目前農民手中化肥充裕,基本可以滿足農業生產需要。

(三)化肥價格的監管情況

**年3月,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做好**年化肥生產供應和價格調控工作的通知》(發改價格[**]124號)精神,自治區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對我區化肥價格實行監管的通知》(新政辦發明電[**]59號),規定“氮肥出廠價格在1500元/噸的基礎上可上浮15%。中石油及區內各化肥生產企業通過本系統銷售公司直接銷售的化肥一律執行出廠價;化肥從出廠到零售終端的綜合經營差率不得超過7%”。從我區目前化肥價格情況來看,化肥生產和經營企業都能嚴格執行國家和自治區制定的價格政策,化肥出廠價的上浮幅度和經營企業的綜合經營差率均在國家要求控制的范圍之內,有的還低于7%的綜合經營差率。

我區化肥銷售主渠道新疆農資(集團)公司**年4月化肥主要品種銷售價格及綜合經營差率的執行情況:

北疆地區(塔城、伊犁地區):

烏石化尿素銷售價1950元/噸,比上年同期上漲100—130元/噸,經銷差率為4.93-5.51%。

美國二銨銷售價為3060—3200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低100元/噸,經銷差率為2.52—5.05%。

國產二銨銷售價為2860—2970元/噸,銷售價格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40—70元/噸,經銷差率為2.74—5.49%。

南疆地區(阿克蘇、喀什、和田地區):

澤化尿素銷售價為1825-1850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125-155元/噸,經銷差率為3.35-4.12%。

美國二銨銷售價為3050-3210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低100元/噸,經銷差率為3.25—4.87%。

國產二銨銷售價為2850-2980元/噸,與上年同期相比上漲30—50元/噸,經銷差率為2.35—5.88%。

二、我區化肥流通體制改革進展情況

1998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國發〔1998〕39號),為了更好的貫徹其精神,自治區制定了《關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新政辦〔1999〕137號),明確了化肥的流通渠道和價格管理形式,規范了化肥生產流通秩序,隨著全國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區化肥流通體制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改革了化肥流通管理體制,取消了國產化肥指令性生產計劃和統配收購計劃,由化肥生產和經營企業自主進行購銷活動。初步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在國家和自治區宏觀調控下,主要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化肥流通體制,保障了市場供應,滿足了農業生產的需要。

二是拓寬了化肥經營渠道,引入競爭機制。化肥經營打破了原來只有自治區供銷社獨家經營的局面,拓展為由自治區供銷社各級農資公司、農業“三站”以及化肥生產企業等三家共同參與經營,在化肥流通領域形成了有序的競爭格局。

三是完善了化肥價格管理方式。化肥價格在指導價基礎上提高了指導價幅度,使市場參與化肥價格形成機制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從而擴大了化肥生產、流通企業的經營自主權。

四是加強化肥市場管理,嚴把農資市場準入。建立健全化肥“兩帳兩票一卡一書”制度,落實化肥市場準入制、退市制和先行賠償制,規范化肥經營行為。對流通領域違反價格或銷售假冒偽劣的行為進行有效的打擊,維護了正常的化肥經營秩序。

五是建立了自治區救災儲備制度。從**年開始,自治區建立了8萬噸的救災儲備,儲備期四個月,儲備所需資金由自治區農業銀行提供,儲備所需的貼息由自治區財政專項支付,儲備任務由自治區供銷社農資(集團)公司承擔。

六是加快農資企業改革步伐,構建現代流通服務體系。目前承擔我區農資銷售主渠道的新疆農資(集團)公司,在原自治區供銷社農資公司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制,采取連鎖經營的現代流通方式,在全疆建立“農佳樂”連鎖網絡配送中心12家,經營網點2930個,在化肥的調運、銷售中充分發揮連鎖網絡的優勢,對基層網點實行了直接配送、直達運輸,減少中間環節,努力降低經營費用,減輕農民負擔。有關地(州、市)的農資公司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也進行了改制工作,切實轉變企業經營機制。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區的化肥流通體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我區春耕化肥供應約占全年供應總量的75%以上,供應量集中,而所需磷肥基本依靠進口和從外省調入,化肥市場調控能力較弱。當遇到自然災害和化肥價格波動時,不能應對市場的突發性變化,農民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害。

二是經營主體變化,經營企業增多。隨著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化肥生產企業、供銷社農資系統以及農業“三站”的重組、改制,逐漸派生出的生產企業、經營企業增多,實際上非經營主體變相從事化肥經營已成事實。

三是綜合經營差率等價格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由于我區遠離內地,又沒有磷肥生產企業,為了保證化肥正常供應,淡季儲備時間需5-6個月,不利于鼓勵經銷企業進行淡儲,也不利于生產企業自儲。按照國家規定的綜合經營差率政策,對于既承擔淡季儲備任務,又擔負一定社會責任的經營主渠道來說,企業經營難度加大。

四是市場法規滯后,監管難度加大。經營主體的不規范,經營關系的不明確,再加上化肥市場管理法規的滯后,沒有一個可依據的法律、法規性文件來規范化肥市場,使得監管部門實施有效的監管難度加大。出現了監管部門“管住流通管不住生產,管住集體管不住個體,管住批發管不住零售”,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企業之間的不公平競爭。

四、完善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結合我區化肥生產、流通的實際情況,為保持農業生產和農資市場長期穩定、促進流通行業持續健康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放開經營主體,實行公平競爭。建議國家嚴格設定化肥市場的準入門檻,允許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包括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經營化肥,使所有的經營者都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展開公平的競爭。

二是制定政策條款,規范市場秩序。《行政許可法》頒布實施后,化肥市場的管理,必須要有相關政策和法律條款依據,監管部門在實施有效監管時才能有法可依,違法必究,這是確保化肥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根本辦法。因此,建議國家加快制定規范化肥市場秩序的有關政策和法律條款。

三是減輕企業負擔,保證正常供應。對承擔淡季儲備任務的經營企業,尤其是儲備期長,儲備量大,儲備費用高的經營企業,建議國家在安排淡儲貼息的基礎上,再增加部分倉儲費用補助,以切實減輕經營企業和農民的負擔。

四是為增強化肥市場的調控能力,進一步做好化肥供應工作,建議國家將我區淡季化肥儲備由現有的15萬噸增加到3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