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保護情況調查報告
時間:2022-09-29 10:04:00
導語:水源地保護情況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我市市區及各縣(市)城區飲用水源水質較好,水質達標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但由于歷史陳欠和客觀條件的制約,全市飲用水源地特別是農村的飲用水面臨著嚴峻形勢,總體情況是:
1、水環境逐年改善,但飲用水安全隱患依然存在。近年來,我市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專項整治,但就總體而言,我市飲用水源地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主要是生活污染、工業污染和環境污染帶來的威脅,特別是造船、碼頭污染,船舶運輸污染以及面廣量大的農業面源污染。全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取水口500米范圍內仍然有碼頭22個,其中某市二水廠水源地取水口500米范圍內就有4家砂石碼頭和5家造船企業,直接威脅飲用水衛生安全。近幾年由于農作物病蟲害影響加重,全市農藥施用量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年和**年農藥施用量(折純)分別達1378噸和1366噸,比**年增加200噸左右。大量未被吸收的農藥、化肥流失到河道、湖泊,已對農村地表水、地下水產生嚴重影響。
2、水質狀況逐年提高,但飲用水衛生狀況令人擔憂。從源頭上有效保護了水環境,防止了水污染。但從目前情況看,全市484家水廠供水水質普遍存在“城市好于農村、規模大的好于規模小的、公辦的好于私營”的狀況。城市水質達標率為100%,農村水質超標率為17.5%。
3、區域供水力度逐年加大,但農村區域供水相對滯后。近幾年來市政府高度重視區域供水工作,區域供水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是,我市區域供水除市區進展情況較好外,面廣量大的農村區域供水工作尚未擺上議事日程。全市城鄉484個水廠中,就有鄉鎮水廠140個,村級水廠337個。而以地表水為水源的農村水廠,總磷、氨氮等時有超標,以地下水為水源的農村水廠,總大腸菌群、氨氮超標現象更為嚴重。相當多的村級水廠只起了動力提升泵站作用,不經消毒處理和檢測直接供水,有些根本就無檢測設備和技術,也無運行記錄,不具備供水的基本條件,給群眾飲水安全衛生帶來了隱患。
4、水質監測工作逐年加強,但有效監管機制尚未形成。為進一步加強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市環保、水利等部門逐年加大了對水源地水質的監管力度。但全市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的有效管理機制還沒有真正的形成。一是水源地保護責任、保護區不明確;二是企業用水過程中出現幾頭檢查監督;三是有些政府主管部門在主要水廠取水口一級保護區內擅自批準興建造船廠;四是面廣量大的村級水廠改制后的監管缺位。
二、對加強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的幾點建議
1、要進一步加強對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領導。(1)市、縣人民政府要把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政府任期目標責任制,進一步明確職責,理順關系,合理確定和分解水源地保護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層層落實領導責任制;(2)制定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辦法,建立城鄉飲用水源地保護的統一監管機制,盡快形成區域全覆蓋、管理全過程的城鄉飲用水水源保護和安全監管體系;(3)組織編制飲用水源地保護專項規劃,合理規劃水源地布局,明確保護區域和范圍,規范水源保護區標志,建立嚴格的保護制度,實施嚴格的管理;(4)重視區域性戰略儲備水源建設,制定水污染事故突發情況下區域水資源配置和供水調度方案,建立健全飲用水安全保障應急機制;(5)加強部門協調,形成合力,市水利、環保、建設、農業、衛生等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共同做好城鄉飲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2、要進一步強化污染源源頭控制。要以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
一是要認真制定和落實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的各項管理制度。在一級保護區內,要禁止一切排污行為和可能污染水體的行為。在二級保護區內,要禁止超標排放污染物,禁止新建、擴建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禁止設立裝卸垃圾、油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的碼頭,改建項目必須削減污染物排放量。對保護區內違法設立的碼頭、畜禽養殖場、圍網養殖等污染設施要加以整治取締。要嚴格項目審批管理,凡在水源保護區內興建的項目,必須經規劃、水利、建設、國土、環保等相關職能部門聯合會審,防止和杜絕因局部利益損害全局和長遠利益。
二是要積極有效地防治建設性的水污染。嚴格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所有項目建設都要認真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環保部門要嚴把項目審批關,從源頭上有效防止水污染。要大力推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嚴格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落實好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的水環境保護責任。要加強對排污企業的監控,確保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轉和達標排放,并創造條件擴大在線聯網監控覆蓋面。要繼續加大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污染整治,對嚴重污染環境、治理達標無望的企業堅決予以關閉。同時要積極推進循環經濟,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發展生態環保型產業,保護水環境,防止水污染。
三是要切實做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要積極推廣化肥農藥減量技術,提倡和鼓勵使用有機肥、生物肥和配方施肥,嚴禁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在水源保護區內要優先發展高效益、低污染的生態農業,建立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基地,積極研究和推廣生態養殖技術、秸桿綜合利用技術、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技術,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3、要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是要加快污水管網建設。我市已建有污水處理廠9座,形成污水處理能力43萬噸,而目前實際處理量僅為10多萬噸。處理量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污水管網與污水處理廠未能同步建設,影響效益發揮。二是要加速供水管網改造。據市有關部門統計,我市目前城鎮水廠供水管網漏損率為20-30%(國家規定的允許基準值為12%),而鄉鎮水廠供水管網漏損率高達30-60%。供水管網漏損率高不僅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增加群眾負擔,而且極易造成供水水質的二次污染,威脅供水安全。三是要盡快確定市區長江第二水源地。目前市區有長江瓜洲段和廖家溝2個水源地,日供水能力達40萬噸。按照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至2010年滿足市區所有人口用水需求,日供水能力將達75萬噸,建議市政府按照總體規劃要求,盡快確立長江第二水源地,并著手抓好水源區保護工作,一方面積極應對城市發展和區域供水需要,另一方面可作為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增加城市供水安全系數,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4、要進一步加大區域供水推進力度。一是要實行區域供水目標責任制。區域供水的實施主體是各級人民政府,市、縣、鄉三級政府都負有相應的責任。建議市政府要統一各級領導的認識,將推進區域供水納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標,縣(市、區)、鄉政府都要明確一名負責同志具體抓,做到責任明確,措施落實,通過目標考核和激勵機制,有計劃、分階段地推進全市區域供水工作的開展。
二是要對供水水源進行合理規劃。目前全市城鄉共有集中式飲用水源地484個,其中鄉鎮水廠140個,村級水廠337個,規模偏小,數量偏多。建議市政府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城鄉并網、安全有效的總體原則,以長江、高郵湖、大運河、三陽河等為主要水源,以市、縣(市)自來水公司為龍頭,對全市的供水水源地進行統一規劃,重視發揮集中供水設施的規模效應,提高供水質量和供水效率,有效降低投資和運行成本。
三是要出臺區域供水相關政策。建議市政府研究制定兼并、聯營等相關政策意見,大力扶持,積極引導,確保區域供水的平穩過渡。同時,要從區域供水項目的公益性質和建設投入量相對較大這一實際出發,在企業稅費管理、土地供應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要嚴格規范和控制地下水的開采,我市局部地域由于地下水的過量開采,已經給地面沉降帶來一定的影響,要通過政策引導,讓一些以地下水為水源的供水企業逐步退出或轉向利用地表水,推進區域供水工作更快、更好地實施。
5、要進一步嚴格城鄉飲用水源地的監督管理。要對飲用水取水、制水、供水水質實施全過程監管。進一步細化、分解各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加大考核力度,實行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要重視建立預警制度,加強檢測檢驗工作,建立正常的水源水質定期報告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及時準確地報告和水源水質信息。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查處和打擊非法排污行為,對依法取締的“十五”小企業和責令關停的企業要進行“回頭看”,對“死灰復燃”的要予以嚴肅查處。要進一步加強環保隊伍建設,加大對環保事業的投入,提高環保裝備水平和監測能力,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以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要重視加強對村級小水廠的監管,這些小水廠是歷史的產物,在農村改水期間曾發揮過積極作用,從目前情況看,實行全市區域供水有一個相當的過程,現有小水廠將會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存在,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應重視和加強管理,切實履行政府的監管職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經營理念,規范經營行為,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幫助落實凈化消毒工藝和水質監控措施,確保供水水質的安全、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