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黨內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3 03:58:00
導語:監督黨內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著眼于新世紀黨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實事求是地分析了黨的作風建設現狀,作出了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而要保證《決定》精神落到實處,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在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由于監督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環節,客觀上給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留下了可乘之機。從成克杰、胡長清犯罪過程中,從廈門走私案和沈陽大案的查處過程中,可以進一步認識到加強對黨員干部監督管理的重要性。正如總書記指出的那樣:“越是改革開放,越要加強黨內監督。越是領導機關、領導干部,越要有嚴格的黨內監督。”從目前的情況看,黨內監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監督意識不強。首先是有些黨員干部沒有充分認識到監督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黨規黨法知之甚少;有的在監督問題上搞“二張皮”,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其次是少數領導不能正確對待監督,他們聽不得不同意見,對監督有抵觸情緒,認為監督是和自己過不去,給自己臉上抹黑。而一些下級由于怕給自己穿小鞋,怕受到打擊報復,因此對上級的不良行為漠然視之。三是“好人主義”蔓延盛行,“人情留一線、日后好見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知不對,少說為佳。
二、監督制度滯后。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形勢下,過去的一些監督制度與新形勢有不相適應的地方。一些新的監督制度往往是等到問題普遍暴露后才制定,缺乏事前預防性的監督措施。如社會轉型以來,隨著改革力度加大,國有企業逐步擺脫政府懷抱,許多企業已改制,企業利益和個人利益日漸明晰、突出,但我們對國有資產運營及保值增值的監督制度卻不健全,經濟運行中的空檔、漏洞較多,管理工作跟不上,同時多種經濟成分并存條件下又存在不規則競爭,必然為滋長腐敗現象提供溫床。
三、監督機構職能難以充分發揮。我們的黨內監督,最直接的機構是最了解情況的同級紀委,然而同級紀委雖有監督同級黨委的職能,但實際上卻在同級黨委的領導下發揮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職能作用的發揮。如有的紀檢部門怕影響經濟工作,深入實際主動監督不夠;有的在實施監督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信心不足,不能排除干擾、知難而進,使監督功能半途而廢。這種以小監督大的序向,必然削弱了職能監督作用本身的力度。在權力運行的實際過程中,就一個單位而言,由于領導班子成員的民主素質未必盡如人意,權力就可能會逐步集中到少數幾個人乃至個別主要人物身上,從而出現權力過分集中乃至個人專權的現象。這時,腐敗行為就不可避免了。
四、監督措施難以到位。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不僅制定了一些廉政制度,而且也建立了一定的約束機制。但由于新舊體制的交叉、轉型,多種政策、法規、措施或過于籠或過于原則,各地不統一,執行起來相互攀比,時間一長,許多制度、規定或被“變通”執行,或者不了了之,流于形式,未能發揮其應有的約束力,結果便出現了種種制度逃避現象。少數黨員、干部不是嚴格執行國家政策、規范,而是利用自己對程序的熟知之便,千方百計鉆制度的空子,逃避權力對制度的監督制衡,為權力的私人運用尋找機會,創造條件、制造借口,使得一些人通過腐敗而暴富,許多人在痛恨腐敗的同時,又去鉆營腐敗的門路。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要加強黨內監督,解決上述黨內監督中存在的問題,首先要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監督意識,要使所有黨員明確,每一個黨組織和成員,無論是思想水平高低、黨員職務高低、無論愿意與否,都始終處在被監督的狀態之中。黨員對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既是黨員必須履行的義務,也是黨員應享受的民主權利。越是領導機關,越是領導干部,就越要更多的接受監督。另外,還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一套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黨內監督制度。
黨內監督,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長期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避免黨內監督流于形式,就必須加強基礎建設,建立健全一套完備、有效的制度和法規,做到監督者有章可循,受監督者有規可守,逐步做到規范化、系統化。從總體上說,腐敗總是與陰暗連在一起,始終是一種“幕后”交易,一種在黑暗中進行的勾當。腐敗者最大的心病就是怕腐敗行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為千夫所指的丑聞。因此,加強黨內監督,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將行政制度、程序、結果都公之于眾,形成“透明行政”,使“幕后”的交易難以有得逞的機會。首先要把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作為領導干部必須遵守的一條政治紀律提出來,健全和完善貫徹民主集中制的具體制度。使之內容具體、程序規范,并便于操作,成為科學有效的制度。其次是從管理的薄弱環節和制度的漏洞入手,抓緊起草黨內監督條例等基礎性法規,有針對性地加強制定監督的規范和標準,建立健全防范濫用職權的制度,搞一套能及時發現和揭露問題的辦法,使之信息通暢、監督到位。要形成從黨內到黨外,從領導到群眾,上下、左右相互制約的監督體制,將法律、制度、行為規范、道德容于一體。
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黨內監督體制。
一是要求組織部門完善干部考察辦法,把好干部的選拔任用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干部活動范圍的擴大和生活方式的多樣化,我們黨長期以來形成的干部考察辦法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必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積極推行“一推雙考”。即:實行黨內民主競爭的用人辦法,充分發揮組織部門監督干部的職能。二是要進一步完善紀委的雙重領導體制。對中央以下的紀律檢查委員會實行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雙重領導體制。黨章作出這一規定的目的在于提高黨的紀檢機關的權威,賦予其某些特定的權力,保證監督權力的相對獨立性。但實踐中,雙重領導體制,往往還是以同級黨委領導為主,紀委監督同級黨委的效果往往不夠顯著。我們可以考慮通過黨內立法,明確規定紀委雙重領導體制的主、輔地位。可以規定以上級紀委領導為主,同級黨委領導為輔,并適當擴大紀委的權力,給予紀委直接反映、直接立案、直接制止權和對下級黨委不正確的決定的否決權,以及可以采取停職反省等措施,并在紀委內部設置專門從事監督的部門。
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過程中,要強化監督檢查力度。
要建立監督獎懲機制,以解決監督不力,不愿監督,不敢監督的問題,在監督過程上下氣力,注重監督的超前性,提高監督的有效率,如變事后監督為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督;變一般的行政監督為重點依法行使權力監督。強化監督檢查保障制度,調動廣大黨員參政議政的熱情,保護監督的積極性。如通過領導干部述職報告制度,使領導干部接受上級機關和本部門干部群眾的監督,保證權力健康運行;通過實行干部離任審計,監督干部依法行政和揭露、查處干部在履行職能過程中各種違法行為;通過實行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如禮品登記、收入申報、家庭重大活動事項報告,使領導干部非公務活動也置于公眾監督之下,制約由于權力負效應輻射影響產生的腐敗現象,收到全方位、多層次防范權力濫用的效果。
四、加大查處案件力度,嚴肅黨紀政紀。
近幾年來,反腐敗的聲勢有增無減,而腐敗問題即屢禁不止。這與對腐敗行為懲處的力度不夠有一定的關系。近年來制定的一些黨內制度禁令。如禁止干部經商、公款消費、公車私用等,往往出現抓一陣松一陣,有的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使違紀更隱蔽、危害更嚴重。形成拉鋸式,你進我退,你緊我避,你追我逃,風頭一過,更為猖獗。一些腐敗分子貪污幾百萬只判個死緩,沒有得到嚴懲,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這樣一種現象:政治上失利,經濟上得利,法律上是罪人,商海中卻是能人。使得貪污賄賂分子有恃無恐,心存僥幸,甚至敢于鋌而走險,以身試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要加大對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要積極主動地發現案件線索,不論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遷就。通過嚴懲違法者、違紀者,使其他領導干部受到教育和震懾,不敢以權謀私、貪污受賄、徇私枉法。成克杰、胡長清等高官被處以極刑,就產生了巨大的震懾作用。
五、強根固本,切實抓好黨員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
眾所周知,法律和制度要靠人來制定,也要靠人來具體執行和遵守。所以,人的素質非常重要。人的素質高,能夠廉潔自律,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腳”;人的素質低,即使法律和制度完善,也會有人以身試法,鋌而走險。因此,加強黨內監督,積極開展反腐敗斗爭,標本兼治,要切實抓好黨員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
從根本上看,世界觀、人生觀決定著黨員干部的人生追求、奮斗目標和價值取向,是黨員干部德才素質的基礎和支撐。每一個黨員干部,只有樹立了科學的世界觀、正確的人生觀,把人生的價值的實現同國家的意識,民族的振興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激發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奮發進取精神,才能以高尚的人格力量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帶領廣大群眾實現現代化的宏偉大業。
抓好黨員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領導好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需要。當前,加強對黨員干部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其核心問題和根本目的,就是要堅定共產主義理想,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真正過好名位關、權力關、金錢關、色情關和人情關,防腐拒變,務必使黨員干部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黨員干部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 上一篇:市機關黨會議講話
- 下一篇:硬筆書法大賽作品征集通知
精品范文
10監督檢查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