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黨建思想政治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16 11:34:00

導語:企業黨建思想政治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黨建思想政治調研報告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省相當一批城鎮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成了多元投資主體的股份制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和以經營者、職工共同持股的有限責任公司。為了了解這些改制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發現問題,探索規律,我們浙江省政研會在相關市地政研會配合下,于去年八九月間對杭州、嘉興、湖州、金華四市部分改制企業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

調查顯示,改制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普遍得到了堅持,思想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有所增強,黨建政工的領導體制和運行機制得到了優化,企業政工的“自選動作”增加,總的情況是好的。但是,還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1、思想政治工作中急功近利傾向明顯,對職工的系統教育普遍不夠重視。在調研中我們聽到較多的是如何結合生產經營進行思想工作的介紹,而很少有人談到如何對職工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問題。有一家改制企業的一位黨委書記直言:“現在我們強調的是圍繞生產經營做職工思想工作,著重于解決實際問題,要求少說多做。”至于對職工進行理想信念、愛國主義等教育的問題,應該由學校和社會來進行。我們認為,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時期,十分需要通過教育、引導、示范、激勵的方式來幫助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調查反映的情況卻不容樂觀,這方面的教育顯得蒼白無力。

2、黨務政工干部兼職后出現了“一頭沉”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以行政手段代替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況。調查顯示,企業黨務政工干部兼做行政工作確實有很多好處,但由于個人素質的不同,“一肩挑”變為“一頭沉”情況的不在少數。表現為:有的考慮行政工作多,考慮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不夠。如在座談會上,不少支部書記講起行政工作來頭頭是道,這應該說是一種進步。但問到你們是怎樣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職工進行了哪些思想政治教育時,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調查中反映,一些企業政工人員兼職后,忙于直接參與生產經營活動和行政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置于從屬和點綴的位置。這種情況如不克服,“兼職”不但不能發揮其優勢,還可能淡化甚至漸漸地取消思想政治工作。

3、少數企業的經營者“老板”意識比較明顯,而職工的“主人翁”思想淡薄,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加大。在被調查的企業中,除中外合資企業以外,其他企業的經營者都是大股東,最多的出資300多萬,是職工的20多倍。少數經營者常常以老板自居,說話口氣很大。有的董事長、總經理毫不掩飾地對我們說:“現在改制了,企業的事都由我們自己做主,有的職工一有問題就向政府去反映,上面督下來要我們解決,我就是不買他們的帳。”有的不贊成搞廠務公開。有的企業實行模糊工資,每個月打到銀行卡上的錢都不一樣,但到底為什么增加、為什么減少,職工自己都不明白,也不許互相打聽。另一方面,職工的主人翁思想逐漸淡薄,“雇傭”思想比較突出,普遍擔心得罪老板,丟掉飯碗。在調查問卷中有一道題目是:“當前影響職工積極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回答因失去主公人翁地位和收入太低的占總數的857%。

4、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統籌規劃和具體計劃,手段方法缺乏創新。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臨時動議多,計劃安排少,手段方法基本上還是原來國有企業的那一套,缺乏創新。問卷調查顯示,認為隨著企業改制思想政治工作得到改進和加強的同志不到1/4,多數認為同過去差不多。在回答“你們廠是怎樣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這個問題時,“黨團員過組織生活”、“利用重大節日組織文體活動”、“評選先進人物”、“利用黑板報搞宣傳”這幾項居多,最多的是利用黑板報搞宣傳。說明黑板報還是企業當前宣傳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回答“以企業文化為載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到1/4,回答“建立企業內部計算機網絡,開展網上思想政治工作”的只占7%。

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1)改制企業黨組織的角色定位不明確。這是當前不少改制企業黨委書記反映的問題。他們說:中央文件明確規定:黨組織在國有企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關于私營、民營企業,浙江省委也有文件規定:黨組織在員工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而改制企業黨組織在企業中到底應該怎么定位,上面沒有明確規定。從另一個角度講,即使上級有規定,但“紅頭文件”畢竟不如“法律法規”硬。有的書記說:“董事長、總經理有《公司法》,工會主席有《工會法》,就是書記沒有法,講話不響、腰板不硬。”盡管現在企業里黨政干部之間已經聽不到“中心”、“核心”之爭了,但實際上不少書記是有“難言之隱”的。在這種環境下,企業黨的建設也好、思想政治工作也好,是很難得到創新和加強的。

(2)企業黨組織的政治、經濟資源逐漸貧乏。由于改制企業內部領導體制的變化和黨組織角色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黨組織的政治資源和經濟資源逐漸貧乏。所謂“政治資源貧乏”,體現在權威上,政治紀律限制不了經濟活動;體現在理想信念上,由于人們價值觀的變化,黨組織傳統的教育顯得蒼白無力,效果越來越差;體現在形象上,少數黨員干部的腐敗現象,嚴重影響了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體現在黨務工作者隊伍上,現在人員老化,后繼乏人。所謂“經濟資源貧乏”,就是開展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所必需的時間、經費、設施等等,黨組織的決定權、支配權越來越小了。在問卷“職工碰到困難喜歡向誰反映”一欄中,喜歡向書記反映的只占17%。

(3)上級管理指導不力。目前,改制企業與上級黨組織的隸屬關系盡管還存在,但普遍存在管理指導不力的問題。不少同志認為,企業生產行政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比較,生產行政工作的獨立性、自主性相對強一點,因為各個企業產品、市場、技術都不一樣,實行政企分開,讓企業成為獨立的經濟實體和市場主體對企業發展更加有利;而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相對來說共性的東西比較多,尤其在上述兩方面因素存在的情況下,如果再失去上級黨組織的管理、督促和指導,必然會對企業黨的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產生不利影響。

(4)就企業內部來看,也有不少客觀因素,造成上述問題的產生。一是不少兼職的黨委書記、支部書記長期從事行政工作,對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不熟悉,缺乏政工專業知識。二是專職政工人員年齡偏大,知識老化,缺乏創新意識。三是政工隊伍后繼乏人,愿意當政工干部的人很少,在問卷調查中回答愿意當政工干部的人數還不到1/4,基本是那些“老政工”。

根據改制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現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這項工作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第一,進一步提高主要經營者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識,為改制企業營造重視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圍;

第二,對改制企業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應作進一步明確定位。改制企業既不同于國有企業,也有別于私營企業,應充分考慮到這類企業黨組織在職工中的影響力及其歷史地位的延續性。同時應該看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聯系實際、為解決現實問題而進行日常的思想工作以外,還應該站在理性的高度,從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培養“四有”新人出發,對職工進行比較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這兩個方面是互相聯系、辯證統一的,不能人為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

第三,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改進改制企業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當前特別要重視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為改制企業塑造新的企業形象,確立新的經營理念,樹立新的企業精神。要運用企業文化這個新的載體,營造學習型組織,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

第四,要重視提高黨務政工人員的專業素質;

第五,上級黨委要加強對改制企業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和指導。調查反映,大多數改制企業的黨組織都迫切希望得到上級黨委的領導與指導。為此,建議企業的相關上級黨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關心所屬企業的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統籌規劃,加強指導,搞好相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