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企業轉入黨員管理報告
時間:2022-10-22 02:16:00
導語:社區企業轉入黨員管理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區黨員隊伍的數量和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通過對社區黨員管理工作的現狀、特點、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及其解決方法的探討,摸索出一條切實可行、富有成效的社區黨員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措施,8月15日至25日我們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下戶實地調查訪問等多種形式,對瀏河村社區企業轉入黨員及駐轄區單位等進行了跟蹤調研。我們在這次調研中共發放調查表228份,對轄區內的幾十棟居民樓和轄區單位進行了實地調查,并翻閱了原瀏河村社區、朱家花園社區以前調查材料,調研情況如下:
一、社區黨建工作現狀:
由于區劃調整,原朱家花園社區和硯正街社區很大部分管轄范圍合并到瀏河村社區后,瀏河村社區人口總數已有萬余人,隨著企業改制、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等工作的不斷進展,社區直管黨員人數由原來的18名增至125人,社區支部升級為總支部。目前轄區內現有黨員總數770多人(不包括駐社區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其中離退休黨員近520余人,占黨員總數的67.5%。
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社區黨員隊伍以下兩大特點:
1、數量增長較快。原來黨組織關系在社區的黨員主要是社區工作者中的黨員和少量居民黨員。隨著國有中小型企業改制的進程加快和企業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大量的企業退休黨員和下崗職工黨員的組織關系轉到了社區,使社區黨員的數量猛增,社區黨員隊伍主要由離退休黨員、退伍軍人黨員、下崗失業職工黨員、大中專畢業生黨員等幾部分構成。從發展情況看,社區黨員數量還會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和黨員的流動而不斷增多。
2、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從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轄區內的直管黨員中大部分是老黨員,總體文化程度偏低。35歲以下的14人,占黨員總數的11.2%;36—59歲的42人,占黨員總數的33.6%;60歲以上的69人,占黨員總數的55.52%。文化程度大多數在初中以下。其中,初中及小學文化的共有60人,占48%;高中及中專文化的有45人,占36%;大專以上文化的有23人,占18%(相對前幾年比例有所上升)。
二、目前社區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量大而繁雜,社區黨員隊伍自身的資源優勢未得到充分利用
隨著社區企業轉入黨員的的急劇增加,社區工作任務繁重的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社區黨員隊伍自身的資源優勢未得到充分利用。根據前面的統計數據,如果待轉離退休黨員全部進社區,那么一個社區就有近4百多名離退休黨員。面對如此日益壯大的離退休黨員隊伍,僅靠目前的管理機構和模式,從精力、財力、體力和時間上講,很難達到正常有序開展工作的效果。
(二)經費不足,場地缺乏,增加了開展活動的難度
雖然社區辦公條件及活動場所都有了較大改善,政府財政每年劃撥的辦公經費日益增加,但社區開展黨建工作的投入極其有限。很多時候只能靠轄區單位的贊助開展活動。由于缺乏經費,大型一點的活動無法開展,甚至電話費都不敢超支;由于活動場地太小,開支部大會坐不下,黨組織活動和學習受到很大影響。
(三)轉接程序不規范,給社區企業轉入黨員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困難
有些單位急于甩“包袱”的思想嚴重,把離退休黨員組織關系一轉出去就不再問津,不能積極主動地做好離退休黨員思想工作,不能按文件規定的程序轉交,致使有的黨員不知道自己已被轉入社區,當社區接到轉入手續登門聯系時,才知道進入社區,很不舒服。還有的把組織關系、住址、電話號碼交到街道社區,卻查無此人,而有的退休黨員卻因找不到自己的“娘家”而苦惱。
(四)權小責大,任務過重,社區黨建管理工作人員身兼數職,待遇低,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受到制約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社區必須承擔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分離出來的社會職能,管理任務越來越重,社區黨建管理工作人員待遇低,特別是社區黨組織處于最基層,對駐社區單位沒有約束和監督的權力。而目前很多職能部門為促使工作落實到位,紛紛把有關工作任務“下沉”到街道社區。對有些事情處理,街道社區又沒有相應的管理權限,許多工作無法落實,甚至造成有利相互爭奪、無利相互推諉的局面,因而社區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的發揮受到制約。
三、思考與建議
(一)嚴格把關,認真做好企業與社區轉接黨員的銜接工作
企業轉入黨員組織關系轉接的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因此,街道社區和企業應杜絕轉接過程中的“空白點”。企業黨組織在正式辦理組織關系轉出前,應制定初步移交方案,同時還要做好轉接前不合格黨員的組織處理和長期不在本地居住、只留空宅的掛名黨員的落實處理。要在離退休黨員轉出組織關系后主動與社區黨組織聯系,落實黨員到位和參加活動等情況。對轉接過程中的遺留問題,雙方要及時溝通,協商解決,避免矛盾移交或激化。
(二)充分發揮社區黨員隊伍自身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社區企業轉入黨員管理的新方法
企業轉入黨員經受過黨多年的教育,思想覺悟高,工作經驗豐富,他們都是原企業的精英,現在既是社區服務的對象,又是社區工作的依托,這是一筆潛在的寶貴資源,如果讓那些在社區居住多年、熟悉民情且工作認真熱情、身體好、敢管事的老黨員真正參與到民事調解、治安防范、綜合治理,特別是宣傳教育等工作中來,在社區建設中真正能夠參政議政,不僅對社區各項工作能起到監督作用,又能使社區的治安環境和人文環境得到改觀,促進社區的穩定、群眾關系的和諧,更能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把下崗失業黨員再就業工作同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結合起來,以溫情服務的形式,凝聚黨員力量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強,服務行業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目前人才交易市場普遍存家政服務人員難找的現象,除從業人員待遇太低等原因外,很大一部分下崗失業人員擇業觀念陳舊,認為做家政等服務工作低人一等的思想也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正要原因,針對這些,社區黨組織要鼓勵下崗失業黨員帶頭轉變觀念,離退休黨員和許多下崗失業黨員都是原企業的骨干力量,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都比較高,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有利資源,讓他們成為這項工作的領頭軍,對那些經濟狀況不好,確實需要幫助的下崗失業黨員采服“以工代賑”的辦法,鼓勵他(她)們積極從事家政等服務工作,并免費對他(她)們進行嚴格的系統培訓,提高其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以優良的服務質量贏取市場,同時建議有關部門大幅度提高這一行業的待遇,從而帶動社區服務行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再就業工作。另外針對退休黨員居住地分布廣泛,一些退休黨員,離開了原來的工作環境后,感到惘然失落無所適從,甚至感到萬事皆休;還有一些年高體弱身體有病長期臥床不起的黨員,感到自己無法履行黨員職責等問題。可采取溫情服務的方式進行交流管理。多組織退他們參加一些開支不大,適合其身心健康的娛樂活動,同時盡可能爭取駐社區醫療機構的支持,對他們進行免費的健康檢查,為他們建立了健康檔案。另外我**區關于建立黨員“政治生日”紀念制度的意見如果在社區能夠真正得到長期落實,對企業轉入黨員的管理工作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增加投入改善條件,確保企業轉入黨員教育管理的物質基礎
面對黨員管理經費少和財力有限的狀況,社區自身也要采用因地制宜、逐步推進的辦法,由上級有關部門牽頭,駐轄區單位參與,設立專門的困難黨員援助基金,效仿低保制度制定較為合理、公正的申報和批準的程序,統一吸納、統一管理、統一支付,使困難黨員的援助制度化、規范化。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