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問卷調查報告

時間:2022-02-05 05:57:00

導語:婦女問卷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婦女問卷調查報告

一、調查實施概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442份;以福州市鼓樓、晉安、臺江、倉山、馬尾五城區的城市婦女為調查對象。被訪者年齡跨度:30歲以下占14.1%,30-40歲占44.3%,40-50占33.7%,50歲以上占7.9%;文化程度:初中以下占6.1%,高中、中專占47.9%,大專占27.6%,本科占17.7%;碩士及以上占0.7%;職業分布:家庭主婦占8.2%,工廠企業占10.7%,事業單位占36.6%,公務員占16%,個體私營占7.8%,其他職業占20.7%。

二、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認知

1、城市婦女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較高的認知度:77.7%的被訪者知道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舉措,并非常關注新農村建設的發展,17.7%城區婦女聽說過新農村建設,但對此不了解,僅有5%城區婦女表示完全不知道;54.4%城市女性認為新農村建設會與自己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產生積極影響,集中表現在: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國人的衣食住行離不開農業,農村建設事關國家經濟和民生大事。(1)農村發展,增加農副產品,豐富城市物質供應,提高城市生活水平。(2)農村發展,農村人離土不離鄉,轉業不轉行,有利于減輕城市就業、生活方面的壓力。(3)農村富裕,將縮小城鄉間收入差距,減緩貧富差距帶來的矛盾,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安定穩定。但仍然有21.2%的被訪者認為新農村建設與己無關,14.4%的城市婦女對政府進行的新農村建設表示了無所謂的態度。

2、城市婦女在農民需求和怎樣進行新農村建設的意見較為統一:認為農民和新農村建設中最缺乏最需要的是“有效政策扶持和科學技術”,占被訪者的62%;,其次是“建設新農村的人才”,占20.1%;第三“資金扶持”,占17.8%。另有少數婦女提出新農村建設最缺乏的是盡心盡責為民服務的縣、鎮、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素質的培養;新農村建設中黨和政府應最優先解決的問題:改善農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改善教育和醫療條件排到第一,占被訪者74.3%,其次為加強培訓、加大資金和項目扶持,提升農林牧副漁的科技含量,占22%。另有少數婦女提出激發農民建設新農村的主體意識和積極性也是當前政府的工作重點。

三、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情況

1、平時與農村姐妹的交流溝通情況。44%的被訪者經常接觸農村婦女姐妹,其中85.2%的人經常幫助農村姐妹,其中又以信息咨詢幫助居多占42.7%,提供致富項目及技術援助占26.1%,資金扶助占24.3%,其他方式占10.3%。援助主要以參加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單位統一活動及社區組織活動三種方式進行。

2、對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市女性表現出較高的熱情和積極性。92.1%的被訪者表示愿意為新農村建設獻策出力,為農村婦女服務。被訪者認為城市女性幫助農村婦女切實可行的方式主要有三種:(1)一個城市女性群體結對扶持一名貧困婦女,占被訪者45.7%;(2)開展大規模的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送溫暖活動,占18.7%;(3)提供用工信息、幫助農村婦女實現轉移就業,參加“希望工程”、“春蕾計劃”,資助農村失學兒童上學,占18.4%。

四、對婦聯在新農村建設工作中的建議及意見

由婦聯組織的發動城市女性牽手農村姐妹,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結對幫扶系列活動在被訪者中有較高知曉率,約占85.8.1%,其中50.1%的被訪者參與了婦聯的活動。并對婦聯組織怎樣在新農村建設發揮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1)婦聯組織應加強對農村婦女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的培訓(占被訪者57.7%);(2)婦聯應加大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質量(占20.2%);(3)婦聯應推進農村婦女的民主政治權力,推動農村婦女村級管理,實現基層民主的男女平等(占17.8%)。

五、主要結論和建議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意義重大,任務艱巨,需要激發和集聚全社會的力量,形成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機制,近年來,婦聯組織牢牢抓住建設新農村這個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首要任務,加強了對工作對象的統籌協調,推進了“兩牽手,一扶持”、“巾幗文明崗”創建進村鎮等活動,實現“城鄉互動、統籌發展、共同進步”的工作格局。根據福州市城區婦女問卷調查提供的信息,對城市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的情況我們有如下結論,并對婦聯做好城市婦女支持農村姐妹結對幫扶活動,推進城鄉婦女統籌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結論1:城市婦女關心國家發展、關注政治、關注國計民生的意識有所加強。結論2:不同文化、不同職業的城市婦女對新農村建設的認知存在顯著差異。結論3:城市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熱情普遍較高,愿意為新農村建設獻策出力,為農村婦女服務。結論4:信息、技術援助是城市婦女愿意長期參與新農村建設,支持農村姐妹的首選方式。結論5:城市婦女對婦聯組織的發動城市女性牽手農村姐妹結對幫扶系列活動持肯定態度。結論6:城市婦女認為婦聯組織最主要的職能是加強城鄉婦女的教育培訓,提高女性整體素質。結論7:對婦聯組織是否有能力全面動員廣大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城市女性持懷疑態度。

幾點建議:

1、培養城市女性的參與意識。調查顯示,盡管城市婦女關心國家發展、關注國計民生的意識有所加強,但仍然有近35%的被訪者不知道、不了解、無所謂新農村建設或認為新農村建設與己無關。因此培養她們的參與意識,激發城市女性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熱情和積極性是婦聯開展城市婦女支持農村姐妹活動的先行工作,任重而道遠。調查顯示,這部分的被訪婦女中多數文化程度比較低,集中在高中中專以下文化,職業也以家庭主婦和工廠企業和個體私營的女性居多(見表一)。建議加強婦女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把宣傳重點放在工廠企業和社區,鑒于宣傳對象的特定性,可以采取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城市婦女的國情形勢,時事政策和公民道德教育,切實用時代精神凝聚和感召婦女,幫助她們強化責任意識,樹立和諧社會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觀念。調查顯示,女性文化程度越高,婦女關心國家發展、關注國計民生的意識越強,城市女性將個體融入大局思考的能力越強。婦女整體素質提高了,才會更加主動的投身國家建設和發展。建議加強教育培訓婦女提高整體素質。婦聯組織要繼續把提高婦女素質作為重要戰略任務,毫不放松的抓下去,實施好女性素質工程,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

2、注重發揮城市女性群體、優秀女性的作用。調查顯示城市女性主動融入新農村建設,表現出為新農村建設獻策出力的強烈愿望和為農村婦女服務高漲熱情,她們希望婦聯組織能在城市與農村婦女之間搭建平臺,更好的傳遞城市姐妹的情誼和愛心。調查中,被訪者強調了女性群體的作用,認為城市女性幫助農村婦女最切實可行的方式是一個城市女性群體結對扶持一名貧困婦女。建議婦聯組織設計適合活動載體,為“有情人”牽線搭橋,通過她們引導城市人才、智力、資金等資源流向農村、支持農業、服務農村婦女。福州市婦聯在此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1)推出了服務新農村“崗村聯動”活動。06年市婦聯適時推出“崗村聯動”活動,要求各巾幗文明崗根據自身資源優勢,立足辦實,為結對村婦女提供資金、信息、知識、技術方面的支持,為建設新農村獻策出力。07年繼續深化加強,圍繞我市新農村建設“雙百工程”,推動100家“巾幗文明崗”與100個基層農村結對幫扶,同時把這項活動拓展到女企業家、機關婦委會,力爭做到“五個一”:舉辦一場城鄉婦女互動活動;組織一次送溫暖“三下鄉”活動;幫助一批農村婦女轉移就業;扶持一批婦女貧困戶;開展一次巾幗志愿者宣傳行動。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文明崗福州電業局95598發揮廣泛聯系企業優勢,幫助結對村葉洋村打開該村主要農產品生姜的銷路,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產—銷售的良性循環;女企業家孫惠玉的通利公司主動與羅源碧里村結成幫扶對子,三年內投資180萬幫助該村高科技養羊,實現全村脫貧致富;市直機關婦委會積極發動國土局、統計局、老干局等單位婦委會與永泰縣5個貧困村結對共建,資助5位困難女童,扶持5位困難母親,充分發揮了機關走前頭作用。(2)成立福州市新農村建設女性大講堂專家講師團,充分發揮各個領域農業專家的知識和信息優勢,為農村婦女服務。專家們接受咨詢,現場指導累計服務近千次,在農村婦女中有較大影響。閩清官莊村百畝西紅柿基地曾發生怪病,當地農婦束手無策,所在地科技指導小組收到求助信息后,立刻聯系專家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及時有效控制了病蟲害,農婦得到了實惠。(3)發揮人大女代表、政協女委員、女法官、女律師等優秀女性群體作用,通過開展“送法下鄉”“法律大講堂”等活動,宣傳、維護農村女性權益,以五所國家級留守兒童示范家長學校為試點,利用城市師資開設心理輔導,對我市流動人口子女狀況進行立項跟蹤調研,呼吁全社會關注關心留守兒童。

3、充分尊重城市婦女的選擇意愿。調查顯示:信息、技術援助是城市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長期援助的首選方式,城市女性普遍不認同個人或群體對農村的資金扶助(認為這是政府行為),對援助資金的完全落實和正確使用充滿疑問;在支援放方式上,城市婦女更愿意親歷親為參加活動。婦聯組織要根據城市婦女的意愿,有所為有所不為,正確引導她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活動中,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增加援助資金使用的透明度,建立專人跟蹤反饋制度,真正做到讓捐助者放心,農村婦女受益。同時不少受訪者認為外援有限,應著眼于內部,否則城市婦女“易疲勞易反感”。建議婦聯組織既要強化城市婦女的帶動作用又不能一味挖掘外部資源,應把城鄉婦女統籌工作的重點放在發揮農村婦女自身潛力上,團結她們,依靠當地政府,因地制宜,尋找脫貧致富的路子。

4、培養城鄉婦女之間深情厚誼。調查顯示與農村婦女有經常接觸的城市女性,其援助的比例較其它城市婦女高出300%~400%。城鄉婦女的相互交流,既能消除了因城鄉差別帶來的隔閡,增進了彼此間互助的情感,又能為今后的合作發展奠定基礎。婦聯組織作為橋梁紐帶,可以多為創造城鄉婦女間的交流溝通機會,搭建信息共享、交流合作、建信言獻策的平臺。福州市婦聯組織的“巾幗文明崗”負責人與“雙學雙比”女能手互動見面會及城區婦女與進城女務工人員共過小年等活動,都獲得了極大成功,加深了城鄉婦女間的友誼。

5、著力發展城鄉婦女間的互惠合作。新農村建設為城鄉婦女帶來了廣闊的發展前景和良好創業機遇。調查顯示,70%廣大城市婦女希望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城市婦女的單邊援助,更能夠是城鄉婦女間的雙向合作。農村婦女進城務工,城市女性下鄉創業,越來越多的城鄉婦女的互動互融的行為要求婦聯工作內容、方法的改變。我們認為幫助城鄉婦女把握機遇,開展廣泛的合作,實現互利互惠是今后婦聯參與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婦女工作的發展趨勢。因此實現“巾幗建功”,“雙學雙比”等主體活動有機結合,活動內容上相互滲透,在活動方式上相互借鑒,在活動效果上相互促進,是今后婦聯工作的發展方向。建議在實現主體活動互融互動的基礎上,引入經濟管理,通過項目運作,讓城鄉婦女間的合作產生實質性的效益。如“雙學雙比”教育培訓根據城市的用工需求引入崗位培訓;運用5.18,6.18等交易平臺為城鄉婦女對接發展項目尋求商機;通過城市婦女訪問農村巾幗科技示范基地,既能擴大基地知名度,又能為雙方今后合作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