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監管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25 07:40:00
導語:食品安全監管情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以食為天”、“病從口入”,食品安全事關民生,事關城市安全和社會穩定。多年來,市、區政府十分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始終把保證食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自年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調整以來,市、區政府各有關監管部門采用了“以一個部門為主的,綜合性、專業化、成體系”的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我區的食品安全監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區人大常委會也給予了高度關注,連續三年與市人大上下聯動,進行跟蹤監督。在此基礎上,區人大常委會決定繼續對我區食品安全監管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并把它列為年常委會的重點工作之一。
一、調研過程的主要做法
為了深入開展本次調研,全面了解我區食品安全監管情況,區人大常委會教科文衛工委多次與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分局(以下簡稱區食藥監局)等部門進行工作溝通,商討調研方案,確定視察點,整個調研過程歷時一個半月,先后有60多名代表參加視察調研活動。本次調研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組建小組,制定方案。常委會組建了由常委會副主任帶隊、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專業代表參加的專項調研小組。在充分聽取小組成員和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認真制定了調研實施方案。第二階段:上下聯動,專題座談。為了提高調研質量,教科文衛工委參加了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培訓和座談。4月,常委會召開了區食藥監局、區經委、區工商局、區質監局等相關部門座談會,聽取工作匯報,了解基本情況。第三階段:集體視察,聽取匯報。4月中旬,教科文衛工委參加了區政府有關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書面意見和提案辦理工作專題會,并視察樂山菜場、新路達農副產品市場;5月11日,常委會組織部分市、區人大代表集中視察了本區域內的紹興飯店和馬哥孛羅食品有限公司。代表們當場進行座談。第四階段:集中研討,梳理總結。調研視察結束后,教科文衛工委召開了調研小組成員、專業人士、區食藥監局負責人座談會,匯總梳理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積極的意見和建議,形成調研報告。
二、我區食品安全監管基本情況
調研中,代表們對區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理念,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為保障我區食品安全,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所做的大量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代表們認為,自從食品藥品監管職能調整重組以來的兩年間,有關職能部門做到了工作不亂不散,保持工作延續性,還注重在實踐中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我區的食品安全情況總體處于動態可控的良好狀況。
1、逐步健全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初步形成廣覆蓋的監管網絡。自監管職能調整后,區政府組建了由23個成員單位參加的區食品安全聯席會議工作平臺,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區食藥監局。聯席會議按照綜合監管的功能要求,協調各方,形成合力。全區13個街道(鎮)也都成立了由街道(鎮)領導牽頭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構。全區建立了專業執法人員、食品安全協管員、居委干部信息員等三支隊伍,對應形成了專業監督網、社會協管網、信息宣傳網等三級網絡,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區的食品安全監管網絡。
2、加強制度建設,促成條條聯手、條塊結合的合作機制。區食品安全聯席會議通過召開成員單位領導會議、聯絡員會議,及時溝通信息,研究監管工作,明確各自責任,共同推進工作。聯席會議還制定了《區處置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區食品安全綜合評價工作方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制定每年度的食品安全工作計劃,以推動工作規范有序的開展。
3、增強監管合力,綜合監管成效日趨顯現。各職能部門注意條塊結合,齊抓共管,在做好日常監管的同時,大力開展聯合執法和專項整治等活動,確保了重大活動和節日市場的食品安全,我區的集體性食物中毒也得到有效控制,食品抽檢合格率有所提升。
4、加強宣傳教育,促進企業誠信自律。各職能部門注重發揮各自專業特長,深入社區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的食品安全宣傳,進一步提高市民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及科學素養。各職能部門還積極開拓思路,勇于探索,對農貿市場實行“五個一”的管理、對散裝食品實行實時監控和錯時監管。通過行業協會樹立企業優化管理的規范(如飯店行業的“六T”實務管理),促進了企業誠信、自律建設,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調研中發現的問題
盡管我區目前的食品安全情況總體處在動態可控狀態,但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仍然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還有很多新情況、新問題急待解決。通過調研,代表們指出了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1、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完善。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1995年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已不能完全適應現階段食品安全所面臨的復雜局面。部分法律法規的缺失,導致執法人員在處置違法行為時無法可依,比如,為了保證散裝熟食的安全,有必要對隔夜散裝熟食進行銷毀,但沒有法律依據。此外,由于處罰設定的上限較低,導致對已經查明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大,違法成本較低,有些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2、食品安全的長效監管機制有待健全。由于食品安全涉及面廣,在生產——加工——銷售等領域,政府各個職能部門有著不同的職責分工,容易造成執法盲區,聯合執法尤為重要。特別是在全國率先試行新的管理體制以來,強調“屬地化管理”,而街道只是區政府派出機構,不是執法主體,也沒設類似工商所、環衛所等專門從事食品安全監管的延伸機構,“屬地化管理”很難落實。食品安全聯席會議因受種種條件限制,還沒有充分發揮出統一指揮、協調各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
3、部分食品衛生標準不統一,相互存在矛盾。由于一些重要指標不統一,比如食品中的微生物指標缺乏國家統一標準,致使食品衛生監督單位無法全面有效地進行監測和評判。
4、人、財、物的投入仍顯不足。自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調整后,相對日益繁重的監管任務,食品安全監督執法隊伍、執法設備和經費也顯不足。
四、意見和建議
1、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保障食品安全監管有法可依。建議向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府呼吁,針對目前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盡快修改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適當提高對違反食品安全行為的處罰標準,起到懲戒作用,防止問題食品屢禁不止。同時要加快制定統一、規范的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檢測標準,使執法人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便于監管掌控食品市場。
2、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提高企業和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識。區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要多渠道、多形式的向人民群眾廣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增強市民的防范意識。要加強對從事經營食品的從業人員的培訓,組織開展先進經驗交流和典型事例通報活動,增強企業對保障社會食品安全的責任意識。要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機制,動員全社會參與日常監督,使政府監管與社會監督、輿論媒體等監督結合起來,努力營造人人關心、重視、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3、加強協同作戰,形成長效的監管機制。區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齊心協力,充分發揮區食品安全聯席會議的作用,整合資源、條塊結合、優勢互補。遇到執法盲區或交叉區時,通過行政機制的彌補,加上行業監管、科技監管等手段,形成長效的市場監管機制。要建立健全考核評估機制、獎懲激勵機制,從而促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
4、健全監管網絡,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區政府要積極探索“屬地化管理”的有效機制,夯實基層監管網絡,及時發現問題,加大監管力度。要通過市區聯動、條塊整合,不斷充實食品安全監管力量,保障監管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 上一篇:預算審查監督工作計劃
- 下一篇:三大中心建設情況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