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工人員合法權益調研報告
時間:2022-03-25 08:04:00
導語:務工人員合法權益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去年年底,總書記對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問題作了重要批示,即“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問題日益突出,工會組織應當承擔起這一職責,把廣大農民工團結在工會組織周圍,認真調研,總結經驗,研究措施,務必抓出成效。”農民工權益問題也是今年全國“兩會”關注的熱點。為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批示精神,維護農民工(以下稱“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根據區人大常委會領導意見,我們將調研我區外來務工人員合法權益情況作為今年的一項工作內容。這項調研工作是與區總工會、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及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聯合開展的。現在將調研情況向主任會議報告如下:
一、調研的前期準備工作
一是成立調研小組。共抽調14人參加,其中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2人,區人大代表6人,區總工會、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以及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領導和干部以及區人大機關干部共6人。調研小組組長為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主席喬德華。二是制定調研工作方案。包括調研的基本內容、時間安排和調研方式等。三是組織培訓。主要是讓參加調研的人員明確調研的目的、內容和要求等。四是確定被調研的企業。本次共對11家企業開展調研,具體是:現代電梯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現代電梯”)、徐匯市政養護公司(以下簡稱“市政養護公司”)(國有)、恰而斯安裝工程公司(以下簡稱“恰爾斯安裝公司”)、浙江舜杰建筑集團有限公司第十四分公司(以下簡稱“舜杰十四分公司”)、第七建筑有限公司華東理工學院項目部(以下簡稱“七建華理項目部”)、新開元大酒店、良宵酒樓(民營)、日精電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精電機”)、惠工縫紉機三廠(以下簡稱“惠工縫紉機三廠”)、達能餅干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能餅干”)、飛利浦照明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利浦照明電子公司”)(外資或合資)。這些企業外來務工人員相對較多,據統計,外來務工人員占被調研企業員工最多的達到100%,最少的也占12.56%。
這次調研分兩階段開展,2月中下旬結合平等協商示范單位評選工作先對現代電梯、恰而斯安裝公司、日精電機和惠工縫紉機三廠4家企業調研;其余7家企業在3月下旬到4月調研。
二、對被調研企業維護外來務工人員合法權益情況的肯定評價
這次調研我們共訪談了22名外來務工人員,發放了200余份問卷調查表。調研的重點內容是:企業與外來務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勞務協議以及集體合同簽訂等情況;企業繳納綜合保險和外來務工人員福利待遇情況;企業支付勞動報酬、加班工資等情況;外來務工人員加班加點、安全生產和勞動保護、生產生活條件等情況;暢通外來務工人員申訴、法律援助、勞動法律監督、檢查渠道的情況等。
(一)依法規范外來務工人員勞動管理情況總體較好
本次調研的11家企業均成立了工會組織,其中8家企業的工會組織吸收外來務工人員參加,10家企業能夠做到按時按比例撥繳工會經費。7家企業與工會簽訂集體合同、專項集體協議,其中5家企業集體合同、專項協議包括外來務工人員。6家企業建立了職代會等民主管理制度,其中4家企業外來務工人員參加職代會等民主管理。11家企業工會都能夠配合企業行政部門開展安全生產教育等培訓。
11家企業都制定了一些安全生產制度,有8家企業建立了生產安全責任制,有專職或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在工作場所設置較為明顯的警示標志,生產崗位都有必要的操作規程,企業能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11家企業對外來務工人員都進行了安全生產教育和安全生產培訓,堅持持證上崗。
(二)11家企業不存在拖欠外來務工人員工資等情況
11家企業都能按時給外來務工人員發放工資,除新開元大酒店和良宵酒樓以現金形式發工資外,其余9家企業都將工資通過銀行卡發給員工,且有工資明細單。2家建筑企業為防止包工頭克扣外來務工人員工資,都采取了在三方(發包方、承包方、外來務工人員)同時在場的情況下,直接將工資發放到外來務工人員手中;舜杰十四分公司還建立了拖欠工資處理應急工作小組,并有專項基金。11家企業都執行了最低工資標準,據調查,11家企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月收入都在900元至1200元,最高達3000元以上。
11家企業都按規定為外來務工人員繳納了綜合保險費。
11家企業中大部分都能夠做到按規定支付外來務工人員加班工資或者給予補休。也都不存在錄用外來務工人員時收取押金的情況。
(三)關心外來務工人員民主權利和生活
被調研的大多數企業工會組織比較重視外來務工人員的民主權利。如有8家企業的工會組織吸收外來務工人員參加,4家企業外來務工人員參加所在企業職代會的民主管理。七建華理項目部還成立了項目工會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有的企業還將外來務工人員列入評先表彰的范圍,保障了外來務工人員的政治民主權利。
大部分企業都比較關心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和健康,如有6家企業為外來務工人員安排了集體宿舍,個別單位還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探親房等。11家企業每年或定期都能為職工安排體檢。有的企業還在春節、中秋節請外來務工人員聚餐、猜獎,有的每個月為外來務工人員集體過生日等。這些企業的外來務工人員對企業的認可度較高。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一些企業對外來務工人員勞動管理不規范。主要是:良宵酒樓與外來務工人員簽訂的勞務協議沒有固定聘用期限,并且勞務協議規定每月10元加班工資;新開元大酒店、良宵酒樓與外來務工人員簽訂勞務協議只是企業自己留有一份,而沒有給外來務工人員本人;新開元大酒店、良宵酒樓、達能餅干、飛利浦照明電子公司等企業沒有建立完備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臺帳不全。調研中還發現,舜杰十四分公司、七建華理項目部兩個建筑企業對外來務工人員工資的發放普遍采取每月先發放500-600元生活費,年底一次結清的方式。這種方式普遍受到外來務工人員的歡迎,但也使企業在臨近年底時資金壓力過大,對企業和外來務工人員雙方均存在著較大風險。
(二)少數企業沒有嚴格執行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的規定。達能餅干、市政養護公司、飛利浦照明電子公司3家企業的外來務工人員每月加班超過36小時,良宵酒樓、新開元大酒店考勤表沒有外來務工人員簽名,良宵酒樓、新開元大酒店、七建華理項目部考勤表不能夠全面、詳細地反映工作時間。達能餅干、市政養護公司外來務工人員每周的固定休息時間得不到保證。
(三)部分企業存有未按規定繳納綜合保險費的行為。飛利浦照明電子公司通過專門的勞務公司招收外來務工人員,其綜合保險費付給勞務公司代繳,但勞務公司存在漏繳的情況。調研中還發現兩家建筑企業被要求按照中標書所確定的外來務工人數,一次性將綜合保險費繳納給區建交委下屬的建筑管理所,由建筑管理所按照建筑企業每月申報的用工人數進行扣除。但由于辦理綜合保險卡周期較長,加上外來務工人員流動較快等原因,綜合保險卡往往不能及時發到個人手中,這樣就影響了外來務工人員正常享受醫療保障等待遇。
(四)外來務工人員自身原因使維權難以開展。外來務工人員大多只關心工資數額和按時發放,對其余權益往往不予關心,也不了解勞動、安全生產法的主要內容,更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絕大多數外來務工人員在業余時間主要是逛街或者睡覺,不少人不看報紙,看電視也大都是娛樂性的內容,對國家關于維護他們權益的政策、規定也不了解,訪談中大多都不知道國務院今年三月份頒發的《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為增加收入希望或者要求加班甚至超時加班。外來務工人員對工會的工作和作用不了解,很多人為免交工會會費而選擇不參加工會組織。
有的外來務工人員組織紀律性差,不經用工企業同意就隨意離開企業回家或者到別處工作,有的甚至帶走工作工具,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影響很大,對此企業沒有有效的約束和處理辦法。
四、幾點想法
國務院在《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工作對于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和順利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站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據區勞動保障部門統計我區企業為外來務工人員繳納綜合保險費的已有95,000余人(隱性就業的人數難以統計),這些人員分布在建筑業、制造業及餐飲、環衛等各行業,他們為我區經濟建設、城市發展和服務百姓等作出了貢獻,已經成為一支不可缺少的勞動大軍,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是應有之義,也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現提出以下幾點想法:
(一)勞動保障和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企業執行國家有關外來務工人員權益規定的檢查力度。這次被調研的企業雖然總體上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合法權益工作做得較好,但存在的問題也是明顯的,因此,進一步加大檢查力度是必要的。當前,要將企業貫徹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的情況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檢查,特別要檢查企業規范外來務工人員的勞動管理情況,包括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執行最低工資標準、按時足額發放工資以及綜合保險費交納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勞動休息權等。要檢查企業重視安全生產的程度以及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安全培訓的情況。政府部門要依法查處和糾正違反勞動保障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行為。
要引導企業根據經營業績狀況制定外來務工人員工資的增長機制;要推動企業定崗定薪、同工同酬,保障外來務工人員與員工享受同樣的薪酬待遇。要督促企業為外來務工人員解決工傷保險,推動建筑施工企業為從事特定高風險的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二)工會組織要切實擔負起維護外來務工人員合法權益的重任。各級工會要堅決貫徹執行總書記關于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批示精神,切實維護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首先要保障民主政治權利。要依法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加入企業工會的權利,職代會要有外來務工人員代表,保障他們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的權利,增強他們的話語權。其次,要督促用工單位依法訂立并履行勞動合同或協議,建立明確的勞動關系,要將外來務工人員的有關權益作為集體協商的內容之一,并在勞動合同或協議中予以明確。第三要積極協助企業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外來務工人員職業培訓,提高他們的崗位技能。第四對表現較好的、技能過硬、貢獻突出的外來務工人員在評選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評定技術職稱和晉升職務等方面要同等對待。第五要教育外來務工人員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克服不良陋習,增強組織紀律性,自覺融入所在企業集體中,真正成為企業的新員工。
(三)規范外來勞動力市場中介行為。要加大打擊違法從事外來務工人員職介行為的力度,查處違法從事外來務工人員職業中介的組織,規范外來務工人員勞動力市場的中介行為。鼓勵勞務輸出地在本區設立跨地區的勞務工作機構,為輸出地的外來務工人員提供相關服務。
- 上一篇:歷史建筑保護調研報告
- 下一篇:兩院庭審情況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