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區黨建工作調查報告

時間:2022-05-21 05:19:00

導語:市社區黨建工作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社區黨建工作調查報告

近年來,我們積極探索,扎實推進,全市社區黨建工作逐步進入規范化軌道,社區黨建工作跨上了新的臺階。按照省委組織部的安排和要求,現將有關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現有社區149個,建立黨(總)支部149個,有社區黨員3503名;建立市級社區黨建示范點10個,縣(市、區)示范點22個。其中,有8個社區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示范社區,2個社區被民政部評為全國社區志愿者先進單位;臨渭區朝陽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改香等2名同志被中組部、民政部評為全國社區先進工作者,臨渭區南塘社區黨支部書記劉鳳英等2名同志被民政部評為全國社區志愿者先進個人。在149名社區黨組織書記中,兼任居委會主任的35人,占總數的24%;中專以上學歷的64人,占總數的43%;年齡55歲以下的1*人,占總數的72%;有女黨支部書記18人,占總數的12%。

二、主要做法

1、突出重點,分層推進。早在20*年,我們就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街道、社區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并在臨渭區、韓城市、華陰市先行試點。全國中小城市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經驗交流會后,我們將臨渭區確定為重點示范單位,組織有關人員到上海等地參觀學習,將城區的5個街道辦事處黨委改建為街道黨工委,將城區原有的145個居(家)委會整合為51個社區居委會。根據全市社區黨建工作發展的新情況、新形勢,我們提出了“一年打基礎、兩年抓示范、三年上臺階”的工作思路和目標,即20*年社區全部建立黨組織;20*年全市建成10個社區黨建示范點,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成一個社區黨建工作示范點,10%的社區支部達到先進黨組織標準;20*年全市社區黨組織達到規范化標準。目前,市級和臨渭、韓城、大荔、蒲城等縣(市、區)的社區黨建示范點均已達到規范化標準,其他縣(市、區)前期任務也基本完成。

2、多策并舉,重視抓好陣地建設。針對社區黨支部辦公無場所、黨員活動無陣地的問題,采取配、建、租、合用等辦法解決這一問題,使全市80%以上的社區黨組織有辦公場所。同時,以實施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為契機,篩選上報建設項目,通過向上級爭取一點、財政支持一點、動員駐社區單位捐助一點、社區有償冠名募集一點的辦法,多方籌資,建立社區活動站。目前,社區示范點已全部建成“四室三站”,即社區黨支部辦公室、居委會辦公室、警務室、醫務室、城市低保和勞動保障工作站、綜合服務站、文體活動站。

3、因地制宜,選好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我們注意根據各縣(市、區)的不同情況,靈活采取多種方式,選好配強黨支部班子,特別是黨支部書記。臨渭區在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社區居委會主任、副主任的基礎上,按照能兼則兼的辦法,選舉配齊了社區黨支部書記,使“一肩挑”的比例達到65%,其中示范點達到了90%。潼關縣建立了“三選一兼”的用人機制,選派單位的黨員干部,選聘下崗職工,選拔政治素質好、工作能力強、業績突出、群眾威信高的黨員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鼓勵他們兼任居委會主任。大荔、蒲城等縣主要從離退休的黨政領導干部中選拔社區黨支部書記。同時,要求各縣(市、區)將社區黨支部書記的工資補貼納入財政預算,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4、創新形式,扎實開展黨員承諾制活動。20*年2月,我們在全市共產黨員中推行保持先進性承諾制,要求按照黨員“提”諾,組織“審”諾,公開“亮”諾,督促“履”諾,年終“考”諾五步組織實施。具體工作中,我們采取“三查三看”的方法,嚴格審查承諾事項:一查承諾的真實性,看承諾內容是不是弄虛作假;二查承諾的合理性,看承諾事項是不是符合黨員自身實際;三查承諾的可操作性,看承諾措施是不是切實可行。社區黨組織都把承諾制作為黨建工作的“重頭戲”來抓,精心安排,認真組織實施。廣大社區黨員積極參加,能做到什么就承諾什么,做到“人人參與,個個承諾”,較好地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我們渭南市共有社區黨(總)支部149個,其中開展承諾制132個,占89%;共有社區黨員3503個,其中參與承諾制3175個,占91%。臨渭區解放辦陜西路社區黨支部堅持經常深入居民群眾聽取各種意見和建議,隨時掌握每名社區黨員承諾落實進展情況,每季度末進行階段評議,逐人逐條打分,獎罰分明,對承諾履行好的黨員加分,對表現差的扣分,而且支部書記與其談話,誡勉督促,真正做到踐行承諾,取信于民。澄城縣城關鎮興華社區老黨員段榮山在學生開學之際,履行個人承諾,個人出資2000元,幫扶10名貧困生,保證了貧困生正常上學。全市社區黨員承諾制活動開展以來,促使黨員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促進了和諧渭南的建設。

5、建章立制,構建社區黨建工作長效機制。一是建立社區黨建工作領導機制。臨渭區成立了街道社區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臨渭、韓城、大荔、潼關等建立了黨員領導干部社區黨建工作聯系點,各縣(市、區)普遍實行社區黨建工作責任制,并將其作為考核鄉鎮黨委及其班子成員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臨渭區解放、站南兩個街道黨工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建立了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和聯系機構,韓城市建立了在職黨員雙向聯系制度,大荔、蒲城等縣的示范社區黨組織開展活動時也得到駐社區單位的支持,全市初步形成了上下聯動、條塊結合、共駐共建的社區黨建工作格局。二是建立社區黨建工作運行機制。結合實際制定和完善了社區黨組織議事規則、社區黨員管理教育等方面的制度,明確社區黨組織的職責,規范社區黨組織的工作。三是建立社區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多數社區建立了流動黨員、離退休黨員、下崗職工黨員、復轉軍人黨員聯系站,健全了“三表一卡”,即黨員登記表、黨費繳納登記表、參加社區黨組織活動記錄表和學習、工作、生活情況反饋卡,記載各類黨員發揮作用情況,為黨員安了“家”。針對社區離退休老黨員多的實際情況,大荔縣西郊社區黨總支把黨員分為有能力參加活動和無能力參加活動兩種類型,運用不同形式進行管理教育。蒲城縣古鎮社區黨支部以巷道、樓院為單位劃分黨小組,以黨小組為主體組織黨員進行學習。

6、搞好管理和服務,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影響力。搞好社區管理和服務,不僅是社區黨組織的重要職責,也是贏得駐社區單位、群眾關心支持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的關鍵。實踐中,我們一是推行“陽光”辦公,對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衛生費、物業管理費、救濟補助、計生指標等運用公開欄進行公開,接受居民監督。二是堅持開展“我為社區添光彩”、“黨員掛牌上崗”等主題黨建活動,開展共建文明樓院、共建示范文明小區等共駐共建活動,激發轄區單位和群眾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的熱情。三是指導社區黨組織為群眾多辦實事好事,成立社區服務站、黨員便民服務室,組建志愿者服務隊、樓院治安聯防隊等,解決社區群眾生活中的實際困難。臨渭區招商社區為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體檢,建立了健康檔案。蒲城縣古鎮社區為兩條污水橫流的小巷鋪設了排污管道,將其修成了水泥路,受到黨員和群眾的拍手稱贊。四是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成立戲曲自樂班、書畫協會、老年秧歌隊、合唱隊、健身隊等群眾性組織,定期開展活動,豐富社區文化生活。

三、存在問題

1、體制不順。一些街道雖然成立了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一些示范社區雖然成立了黨建工作聯席會,但缺乏約束機制,駐社區單位黨組織、駐社區在職黨員、離退休黨員、下崗職工黨員和流動黨員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熱情不高,難以形成社區大黨建的運行機制,社區黨建工作合力不夠強。

2、社區黨支部書記年齡、文化結構不夠合理,部分社區黨員人數較少。通過積極努力,我市社區黨支部書記的年齡、性別、文化結構有了較大改善,但仍有42名黨支部書記的年齡在55歲以上,占總數的29%;女黨支部書記只有18人,占總數的12%;大專以上學歷的黨支部書記只有26名,占總數的18%;高中以下學歷的黨支部書記85名,占總數的57%。社區黨支部書記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工作創新性和開拓性不夠。另外,由于一些在職黨員不愿接受社區黨組織的管理,一些離退休黨員、下崗職工黨員擔心組織關系轉入社區后與原單位脫離關系,影響到自身的切身利益,致使部分社區黨員較少。全市社區黨支部黨員在9人(含9人)以下的有33個,占總數的23%,制約了社區黨組織活動的開展。

3、辦公經費、人員工資不足。我市城鎮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社區經濟不發達,社區黨支部自身造血功能差,辦公經費、人員工資主要靠上級財政撥付。除臨渭、韓城、合陽、富平4縣(市、區)以外,社區黨支部書記的工資均由鄉鎮財政支付,工資水平普遍較低,且難以及時兌現,造成社區黨支部書記選拔難,影響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社區黨建工作質量。

四、幾點體會

1、社區黨建工作應以為民服務為根本。社區黨組織在社區組織中居于領導核心,與上級黨政部門保持著直接的領導與被領導關系,這種地位決定了在社區,只有社區黨組織才能協調各種關系,整合各種力量,共同為居民辦好各種實事。在社區示范點的建設中,我們提出把社區居民滿意度作為檢驗社區黨建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通過共產黨員的帶頭示范作用,來推動社區各種力量共同為民服務,這不僅體現了黨的宗旨,而且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保證了社區黨建工作的順利開展。

2、社區黨務工作者應多提倡兼職。這樣做有幾個明顯的好處:一是可以幫助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駐社區單位以及社區內的其他組織處理好關系;二是便于把社區黨的各項工作融于社區建設之中;三是有利于培養和鍛煉復合型社區黨務工作者。從我們的實踐來看,實行黨組織書記與居委會主任“一肩挑”的社區,工作中遇到的阻力明顯較小,有利于社區各項工作的開展。

3、分類施教是加強社區黨員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徑。針對社區黨員的結構特點,我們在示范社區中把離退休黨員、流動黨員和在職黨員作為工作重點,按不同年齡、身體狀況和專業特長分類教育,分開管理。對離退休黨員,我們主要從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關心,組織他們過好組織生活,要求他們“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并力所能及地參加黨員責任區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體、科普活動,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對下崗失業黨員和流動黨員,我們設立流動黨員聯絡站,主動聯系,使他們學習不斷檔、思想不掉隊、組織不斷線,并且積極創造條件,支持和鼓勵下崗失業黨員再就業。對在職黨員,我們從實際出發,引導他們參加“黨員責任區”、“黨員服務崗”等活動,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和先進意識,力爭實現對他們的“雙重管理”。這樣,既達到了教育管理黨員的目的,也受到了黨員的歡迎。

4、注意調動駐社區單位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在社區示范點的建設中,我們堅持以社區“黨建”促社區“共建”,把開展“共建”融入到社區建設整體工作中去;以雙向服務為紐帶,不斷增強單位對社區的認同感;以“黨建聯席會”為載體,調動單位參與社區“共建”的積極性。這樣一來,單位和社區在組織各項活動時,不再是各行其是,而是互相溝通、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從而使一些居民關注的熱難點問題、久拖未決的問題得以盡快解決,給社區黨建工作帶來了活力。

五、工作打算

1、根據中、省有關文件精神,吸收外地經驗,結合我市實際,研究制定進一步加強社區黨建工作的制度規定,規范社區黨組織生活,推動社區“大黨建”工作。

2、加強與民政、社保等部門的聯系,盡快解決示范社區辦公活動場地、人員工資補助和活動經費的問題。

3、舉辦全市社區黨務工作者學習培訓班,采取專家領導授課、典型經驗交流、參觀學習等方式,重點解決部分社區黨務工作者業務知識不懂不精、工作能力不高不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