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干部教育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23 05:47:00
導語:掛職干部教育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選派*少數民族基層干部到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掛職鍛煉,是自治區提高*鄉鎮干部隊伍素質,加快*地區經濟發展,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我作為一名掛職干部指導教師,深感責任重大,現結合*市*掛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實際,談談我們的幾點做法。
一、加強隊伍建設,促進全面發展
為了使每位掛職干部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我們非常重視加強掛職干部自身隊伍建設。首先,建立健全自我管理工作機構,努力提高掛職干部自我管理能力。成立了班委會和四個小組,明確了班委會成員和小組成員的工作職責,通過近年來的實踐證明,班委會成員和小組成員在加強掛職干部自身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制定各類制度,保證各項活動規范運行。我們結合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先后制定了《考勤制度》、《掛職點掛職工作制度》、《述學評學制度》、《考評考核辦法》、《衛生管理制度》、《伙食管理制度》、《安全知識手冊》等規章制度,并打印成冊,規范上墻。特別在執行請銷假制度方面,進一步加強掛職干部八個小時以外的管理,對掛職干部請假外出實行“三級聯簽制”,即先由本人寫出書面請假條報鄉鎮黨委同意后,再報市掛職辦同志簽字同意,再報市委組織部主管領導簽字批準才能準假。同時嚴禁掛職干部喝酒,凡發現一次,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第三,探尋有效載體,讓掛職干部在嚴肅活潑的氛圍中學習鍛煉。我們通過舉辦“學習園地”,開展述學評學活動,公布單元測評成績和定期談話談心等活動,及時掌握每位掛職干部的思想動態和學習、工作、生活情況,并針對個別掛職干部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幫助他們制定正確的努力方向,為推動和促進掛職干部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四,設崗定責,真正發揮掛職干部的工作熱情和個性特點。為發揮每名掛職干部的工作熱情和個性特點,我們根據每位同志的特點,設崗定責,實行掛職干部雙向結對幫帶責任制,形成了掛職干部之間互幫互學、團結進取、共同奮進的良好氛圍。為便于管理,我們還建立了統一規范的工作檔案,掛職干部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情況全部記錄在案,以此做為掛職干部掛職期滿進行科學合理鑒定的依據。
二、加強思想建設,提高政治素質
我們始終把提高掛職干部思想政治素質擺在核心位置,高標準、嚴要求,及時掌握每一位掛職干部的思想動態,認真做好他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我們組織掛職干部系統學習自治區黨委、*市委和鄉鎮黨委關于做好異地掛職培訓工作的重要文件和指示精神,領會實質,用其精神武裝頭腦,使之成為行動指南。通過重點學習《*地方史》、《馬克思主義民族觀與*民族問題》、《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與*宗教問題》、《馬克思主義國家觀與*歷史問題》、市場經濟、法律知識、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通俗讀本》等內容,掛職干部們比較系統地掌握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民族和宗教問題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理論知識,為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方面做到旗幟更加鮮明、立場更加堅定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認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開發、共同建設、共同反對外來侵略并為*歷史作出重大貢獻的歷史,深刻掌握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國家最高利益之所在,也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的科學內涵。參加愛國主義教育,是掛職干部的必修課,也是提高掛職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重要途徑。掛職干部進點以來,除了必須堅持參加鄉鎮機關每周一早晨舉行的升國旗儀式以外,還多次觀看愛國主義電教片,受到比較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通過這些學習活動,幫助掛職干部提高對祖國和*歷史的了解和認識,進一步明確*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個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園觀念,進一步增強了掛職干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的決心。
三、加強能力建設,提高業務本領
實踐是培訓掛職干部的主要途徑,也是掛職干部成長進步的有效載體。我們要求掛職干部把自己當成鄉鎮機關的一名普通干部,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與同事們打成一片,虛心向他們學習,甘當小學生,不懂就問,主動請教,積極參加科室舉辦的各項業務活動,多掌握一些業務知識。按照自治區黨委要求,*市委安排掛職干部“雙掛職、掛實職”,到實踐中去鍛煉。各掛職點黨委給掛職干部分任務、壓擔子,有針對性地處理各種事務,并要求基層站所、掛職單位緊密配合。各掛職點黨委讓掛職干部參加各種農業生產觀摩現場會,讓他們了解和學習噴灌、滴灌、精量播種、寬膜植棉、牲畜疫病防治等技能,安排他們參加生產實踐課,由鄉鎮生產技術人員現場講解指導,使掛職干部逐步掌握農牧業生產技術。在農經站掛職的干部在春播夏收期間深入生產第一線全力以赴參加農業生產;在中心學校掛職的干部針對學校人員少、任務重的實際,經常性地深入學校積極參加教學研究工作;在宣傳系統掛職的干部及時掌握宣傳信息,定期參加鄉鎮宣傳工作。掛職干部還經常深入村隊,對村隊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村民自治工作進行調查研究,針對重點問題寫出調研報告或心得體會。這些調研活動給掛職干部提供了學習鍛煉的良好機會。通過讓掛職干部學習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對比分析南北疆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在思想狀況、經濟思路之間的差距,使掛職干部認識到南北疆差距主要體現在人的素質上、思想轉變上、開放意識上、市場意識上、爭前意識上,從而激發他們加強能力建設,提高業務本領的自覺性。
我們根據各掛職干部的實際情況,在工作中推行“一線工作法”,注重在困難較多的生產第一線鍛煉掛職干部,要求他們:實情在一線掌握、辦法在一線產生、問題在一線解決、經驗在一線積累、能力在一線提高。讓掛職干部經受多層面、多崗位的鍛煉。
四、加強漢語學習,提高工作水平
語言是人的交流工具,漢語是我國通用語言。*掛職干部大多數漢語水平較差,不能用漢語介紹自己,更談不上用漢語表述思想,有的干部看不懂上級文件,有的干部看不慬藥品說明書,掛職干部們也深刻認識到:漢語水平差,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就意味著不可能廣泛接受新事物、掌握新知識,也不可能很好地為群眾服務。因此,我們幫助掛職干部端正學習漢語的態度,明確學習目的,將掛職干部劃分為四小組,通過集中輔導、討論、演講、考試、知識競賽等方式,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不管是工作還是業余時間,堅持不講本民族語言,盡量多講漢語,并使之養成習慣,為今后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打下了語言基礎。掛職干部每人身上帶著一個小本子,把別人說的自己聽不懂的話及時記錄下來,回宿舍后再查閱字詞典,有了這種學習精神,他們漢語水平提高較快,由剛開始的考試均不到50分的成績提高至基本上都能及格。
為全面提高掛職干部的漢語實際運用能力,各掛職點針對掛職干部的不同情況,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和具體措施,做到學習時間、人員、內容、效果“四落實”。采取“早晨是軍人、白天是干部、晚上是學生”的管理方式,堅持要求掛職干部一天24小時用漢語說話、交流、溝通,用漢語書寫筆記和心得體會。并組織他們每天準時收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閱讀報紙。掛職點輔導教師能及時批改掛職干部的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和信息材料,并把批改情況進行交流。目前,大部分掛職干部能夠直接用漢語撰寫各種工作計劃、總結、匯報、心得體會和調研報告等書面材料,他們的漢語寫作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 上一篇:農業產業化建設調研報告
- 下一篇:新型工業化發展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