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觀農村黨建工作思考
時間:2022-06-06 05:18:00
導語:科學發展觀農村黨建工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重大成果,為新時期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北京市昌平區在推進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實踐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增強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一、在工作理念上堅持以人為本
解除干部后顧之憂,關心農村基層干部。一是建立崗位補貼制度,解決村干部工作報酬問題。針對一些村集體經濟薄弱,不能保障村干部報酬正常發放的問題,區委、區政府在深入調研、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村“兩委”班子成員報酬管理考核暫行辦法,區財政每年拿出1500多萬元用于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工作補貼,調動和保護村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建立農村基層干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解決村干部離任后生活保障問題。目前,全區有155名符合條件的農村基層干部參加了養老保險,區財政補貼100多萬元。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進一步增強了農村基層工作的吸引力,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穩定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尊重黨員的主體地位,激勵黨員發揮作用。一是建立村“兩委”班子及其成員學習制度,開展黨員固定學習日和黨員義務勞動日活動,保證黨員學習、活動經常化。二是推行發展黨員公示制和票決制,有效保障黨員民主權利,20*年全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共發展黨員540名。三是從黨員的實際需求出發,創新服務黨員方式。建立黨員“一助一”、“黨員愛心互助”等幫扶機制,真心幫助困難黨員;建立“黨員接待日”制度,暢通黨員反映意見渠道;建立“黨員從業需求檔案”,并針對黨員需求開展免費技能培訓,提高黨員就業能力。
滿足群眾的利益訴求,建立聯系服務群眾長效機制。一是針對群眾的文化訴求,開展素質教育和培訓,培育社會主義新型農民。成立城鄉居民素質教育宣講團和城鄉居民素質教育文學創作團,以“新農村、新風尚,新農民、新風采”、“知榮明恥樹新風”等活動為主題,開展宣講158場,教育群眾達2萬余人。逐步建立健全農民培訓的長效機制,20*年完成農業實用技術培訓7600余人,職業技能培訓7200余人,農民素質進一步提高。二是針對群眾的就業需求,開發公益性崗位,增加農民就業。從20*年開始,相繼開發了生態林管護員、土地礦產資源看護員、治安巡防員、城管協管員、農村水務員和衛生監督員等公益性就業崗位,年投入資金達8000多萬元,安排就業12742人,進一步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增加農民收入。三是針對群眾的個性化需求,有效落實基層黨組織服務職責。各鎮普遍建立鎮干部包村、民情接待日、全程辦事等暢通民情反饋渠道的“鏈式”服務體系。
二、在工作思路上堅持科學發展
近年來,昌平區委緊緊圍繞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這個大局來謀劃基層黨建工作。
一方面,緊緊圍繞發展抓好基層黨建工作。一是強化干部教育培訓,提高干部抓發展的能力。實行大規模集中培訓和小規模集中調訓相結合、異地培訓和市內區內培訓相結合、學歷教育和日常學習相結合,建立農村基層干部分級、分類教育培訓機制,不斷提高農村基層干部抓發展的能力與水平。二是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創新基層黨組織的工作方法。各基層黨組織積極轉變觀念,明確工作職責,調整工作思路,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與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培養結合起來,從而找準自身位置,擴大活動空間,更好地維護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三是推行黨員承諾制,激勵黨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作用。從20*年4月開始,在全區農村、社區黨員中推行黨員承諾制。目前,全區有13383名農村黨員參加了承諾活動,履諾15418項。
另一方面,通過發展來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近幾年,昌平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快速發展,為基層黨組織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全區每年投入400多萬元,為基層黨組織工作和黨員活動提供了經費保障;區、鎮、村三級共投入配套資金1494萬元,加強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目前,完成了65個需新改擴建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為270個村配備辦公用品;加強區、鎮、村三級黨員電化教育陣地建設,全區304個村級電教播放點全部達到了標準。
三、在工作方法上堅持統籌兼顧
統籌基層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堅持把農村黨建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相結合,探索建立了“支部+協會”、“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公司+農戶”、“一企興一村”等工作模式,促進基層黨建工作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統籌激勵先進與鞭策后進。一方面,在“三級聯創”活動中著力抓“亮點”,積極宣傳北七家鎮鄭各莊村、東小口鎮蘭各莊村、小湯山鎮酸棗嶺村等一批先進典型,起到了示范引路和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對12個農村軟弱渙散基層組織,逐個分析原因,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制定有針對性的整頓措施,促進了基層黨組織建設。統籌基層黨建工作的各個方面。按照重點突出、整體推進的原則,協調推進農村黨建、“兩新”組織黨建。在全區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過程中,村企聯建的有54家,實現了全區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工作全覆蓋。堅持以黨的建設帶工會建設、帶共青團建設、帶婦聯建設,擴大了黨組織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四、在工作措施上堅持開拓創新
一是建立農村民主管理制度,加強村級事務管理。我區在已有制度的基礎上,制定出臺農村民主管理的一系列文件,對農村集體資產處置、財務管理、合同簽訂和干部報酬管理的程序作明確而詳細的規定,實現村級事務“依法管理、規范管理、民主管理”。
二是舉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論壇,在干部之間加強學習交流。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主題,分層分類組織農村基層干部,尤其是農村黨組織負責人,就某一專題進行學習交流。比如,根據農村工作實際,確定論壇主題,組織黨員共同探討、交流。邀請相關專家現場點評,并就村干部關心的問題,解疑釋惑,為廣大村干部搭建了一個“橫向交流增本領、實踐鍛煉拓視野、解疑釋惑明政策、積極探索促工作”的平臺。
三是選派處級后備干部到農村基層掛職鍛煉,為農村黨建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區委建立選派處級后備干部到農村(社區)掛職鍛煉制度,每年組織一批黨員干部到村(社區)擔任黨(總)支部副書記或村(居委會)工作指導員。2006年以來,我區已經選派了兩批71名處級后備干部到農村幫助村級班子發展經濟、解決問題、處理矛盾
- 上一篇:組織工作方式方法研究報告
- 下一篇:黨委推進科學發展的主導作用
精品范文
10科學課學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