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機關服務報告
時間:2022-06-21 04:02:00
導語:司法行政機關服務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重要思想是對*主義、*思想和*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黨的*上被確立為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實現了我黨在指導思想上的又一次與時俱進。始終做到“*”,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全面貫徹“*”重要思想,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艱苦探索和偉大實踐的必然結論;努力踐行“*”重要思想,是推動黨的事業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的根本要求,關系黨和國家工作的全局,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長遠發展,關系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踐行“*”重要思想,關鍵在堅持與時俱進,核心在堅持黨的先進性,本質在堅持執政為民。每一個黨員都要牢牢把握這個根本要求,不斷增強貫徹“*”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用“*”重要思想統攬一切工作。
西部大開發作為我們黨貫徹“*”重要思想的又一范例,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縮小與中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差距的一項偉大戰略。同志指出:“把加快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同保持政治社會穩定,加強民族團結結合起來,把西部開發同實現全國第三步發展戰略目標結合起來,在國家財力穩定增長的前提下,通過轉移支付,逐步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在充分調動西部地區自身積極性的基礎上,通過政策引導,吸引國內外資金、技術、人才等投入西部開發,有目標、分階段地推進西部地區人口、資源環境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江總書記的講話為西部大開發提出了總的原則和指導思想。為此,19*年*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用30--50年左右的時間,分三個階段實現西部地區經濟和社會面貌的根本性變化。目前,西部大開發處于第一階段的啟動實施階段。隨著西部大開發各項政策措施在*市的貫徹實施,為我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經濟將以此為強勁的推動力,帶動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這對司法行政部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面,通過大開發這一良好機遇,促進司法行政工作向前發展,司法行政的領域得以拓寬;另一方面,西部大開發各項政策、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各種經濟運作機制的出臺,需要人們去執行、去遵守,需要良好的法律秩序去運轉和調節。怎樣引導、幫助人們去適應、調節、規范這些秩序的運行,對司法行政的法律服務職能作用的發揮提出了嚴峻的課題。積極貫徹“*”重要思想,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西部大開發的順利實施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成了全市法律服務行業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因此,必須以“*”重要思想統攬我市的司法行政工作,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搶抓機遇,求真務實,做好新時期的法律服務工作,為西部大開發在我市的順利實施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一、以先進文化武裝隊伍,為西部大開發培育人才
同志在黨的*報告中深刻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先進文化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結晶,作為文化的承載者,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就必須建立一支用先進文化武裝起來的人才隊伍。作為生產力中最活躍因素的人,其發展決定著對物質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要緊緊抓住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大力實施人才戰略。這是先進文化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西部大開發順利實施的必然要求。
要為西部大開發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必須注重法律人才的培養,必須以人才為中心,以人為本。只有法律工作者的政治、業務素質提高了,在服務上才談得上“優質”,才可能達到“高效”。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新的政策、法律、法規逐步增多,新的經濟運作機制將涉及到各個領域,所帶來的經濟關系、法律關系以及矛盾糾紛將以各種新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果法律工作者不及時轉變觀念、更新知識、提高素質,將難以適應這一發展趨勢,也難以履行好服務職能。就*目前的法律服務隊伍看,還存在著量少質弱的問題。在全市287萬人口中,只有執業律師37人、公證員10個、基層執業法律服務工作者135名。法律工作者的數量與總人口比例嚴重失調,遠遠跟不上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同時,在人員的素質上,除律師、公證員素質較高外,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業務素質較差,還不能適應西部大開發對法律服務人才的需求。因此,采取行政手段,不斷充實壯大法律服務隊伍,關鍵的問題是要立足于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努力提高法律工作者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要利用集中培訓與平時自學相結合等手段,不斷加強對法律服務人員的政治教育和業務培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要以學書記“*”重要思想和六中全會精神為契機,以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秉公執法、清正廉潔為標準,以爭先創優、典型示范為途徑,以警示教育、集中教育整頓和各種培訓為切入點,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多層次、全方位地抓好對法律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強服務意識,轉變服務觀念,提高法律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水平,自覺為西部大開發提供良好的服務。在一手抓政治素質教育的同時,重點抓好業務素質的提高,充分利用進修深造、在職培訓、律函教育、黨校函授、自學等形式,在法律知識的深度的廣度上狠下功夫。在學習過程中,切忌形式主義;防止走過場、混文憑等不良學風。只有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地做好學問,發揚勤學好問、刻苦鉆研的精神,才能夠真正提高廣大法律工作者的素質。在學習活動中,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理論中堅持實踐,在實踐中發展理論,只有將理論水平與實踐經驗有機結合起來,實出學以致用,才能真正提高業務素質,才能以法律人才的身份投身西部大開發。
二、促進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不斷拓寬法律服務領導領域
貫徹“*”重要思想,必須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開創現代化建議的新局面。解放和發展先進生產力是堅持黨的先進性的核心之一。離開發展,堅持黨的先進性、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實現民富國強都無從談起。緊緊把握住這一點,就能使“*”重要思想不斷落實,使黨的執政地位不斷鞏固,使強國富民的要求不斷得到實現。
朱镕基總理在“*”計劃綱要的報告中明確指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是我國邁向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要部署,“*”期間要突出重點,搞好開局,著重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力爭五到十年內以得突破性進展,同時使科技、教育有較大發展”。根據這一戰略部署,*市按照中央、省的安排部署,結合本市實際,制定了西部開發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作了詳細的規劃部署。這些政策措施實施后,一方面為拉動*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廣大人民群眾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時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實施也將改變經濟利益結構,觸及到部分人的眼前利益。經濟領域和其它領域在一定階段、一定時期的矛盾沖突在所難免;局部地區表現突出。特別在一些邊遠落后地區,部分群眾法律觀念淡薄,民間糾紛較為突出等等。所有這些,都是生產力同生產關系不相適應、社會利益群體日趨復雜化、有礙于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消極因素作用的結果,給法律服務工作帶來不少難題。如何解決好這些社會矛盾和糾紛,對法律工作者來說,任重而道遠。因此,要落實“*”的根本要求,保障西部大開發在我市的順利實施,必須找準服務工作的切入點,及時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以不斷開拓促進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新途徑,實現我市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充分發揮法律服務功能,不斷拓展服務領域。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擔任常年法律顧問、法律援助、司法鑒定、仲裁服務、律師顧問等為突破口,多管齊下,全方位拓展業務。充分調動廣大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的積極性,運用各種手段,做好法律服務工作,努力構筑“大、高、外、新”(大服務、高層次、外向型、新領域)的法律服務格局,努力拓展金融、外貿、勞務、房地產等服務空間。積極組建法律顧問團(組),為各級政府依法決策、依法行政當好參謀助手,幫助企業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戰略性調整,主動介入企業改組、改造、聯合、兼并、承包、租賃、股份合作、產權出售、破產、拍賣等各個環節,指導企業依法改制、改組、改造;運用法律服務手段幫助企業追索債權、清理債務、處理經濟糾紛;發揮律師、公證員業務的優勢,在引進外資、依法決策、依法管理等方面,為企業把關定向,提供法律幫助;積極協助基層政府運用法律手段管理農業和農村工作,解決各種涉農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群眾性矛盾,積極為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穩定土地延包政策,減輕農民負擔提供法律服務。
——緊緊抓住“司法調解中心”、“*”、“民間糾紛大排查、大調解”等特色產品,努力開拓法律服務新領域。司法解調中心是運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解決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有效載體,是人民調解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是司法行政機關發揮整體優勢的重要機制。在西部大開發的實施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司法調解中心化解新時期人民內部矛盾的新功能,妥善處理好由于西部大開發所帶來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退耕還林還草、取締“兩土”、治理環境等涉農問題。以當地存在的疑難糾紛作為工作的突破口,運用聯合調解所形成的解決矛盾的強大攻勢,解決好大量熱點、難點問題。“*”法律服務專線作為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的新生事物,隨著“法律進萬家”、“法律服務進萬家”活動的開展隨之應運而生。“*”專線的知民、便民、助民服務,以獨特的功能、快捷的手段、優質的服務、良好的社會效益,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隨著西部大開發的不斷深入,我市“*”將逐步增大覆蓋面,努力將“*”延伸到鄉鎮。充分發揮“*”的社會服務和社會監督優勢,樹好“窗口”形象,以“優質”為核心,加強協調聯動,及時出警,為廣大求助公民排憂解難。同時,不斷豐富服務形式,增強綜合服務功能,使“*”真正成為黨與群眾的“連心橋”、“開心鎖”,為民釋疑惑。為加強矛盾糾紛的“大排查、大調解”工作,首選,必須建立完善三項制度,即經常性排查制度、集中性排查制度、聯席會議制度,通過以上制度的落實,及時、準確排查出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并研究解決方案,集中力量進行處理。同時,動員社會力量,特別是發揮各基層部門的聯合作戰優勢,努力構建矛盾糾紛“大調解”格局,使各種矛盾糾紛能盡早解決在萌芽狀態,為維護社會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三、牢記“*”的本質要求,建立健全西部大開發保障體系
司法行政機關是黨和政府的一扇窗口,是連接黨委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的一道必不可少的橋梁,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黨委政府的一個職能部門,我們必須時刻牢記“*”重要思想的本質要求,始終堅持勤政為民,努力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項工作要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努力為西部大開發建立健全相應的保障體系。
要為西部大開發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服務,保障體系的建立尤其重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只有法律服務機構的人、財、物等軟件硬件一齊上臺階,才能為及時服務、優質服務、高效服務奠定基礎。目前,就*市的法律服務機構而言,還存在著資金緊缺、警力不足、裝備落后、機構不穩等問題。特別是基層司法行政單位的人員編制、辦公設施、交通、通訊工具等方面仍然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嚴重地制約著法律服務工作的開展。保障工作的滯后與日益加快的西部大開發形成了明顯的矛盾,這一矛盾如果不能及時加以解決,法律服務工作就很難跨上一個新的高度,難以拓寬新的服務領域。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法律服務保障體系的健全完善工作。應將加強法律服務保障體系列入各級黨政的重要議事日程,站在維護社會穩定、服務西部大開發戰略高度來認識問題、解決問題。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優先解決法律服務機構的人員配備、辦公設施、交通工具等問題,通過逐步分批解決,用幾年時間,使司法行政機關的人財物方面存在的困難得以根本解決,從而使法律服務工作者更好地踐行“*”重要思想,以良好的態勢為西部大開發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 上一篇:發改中心副主任競聘演講稿
- 下一篇:農業辦主任競聘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