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高素質參政黨工作的思考
時間:2022-06-23 10:07:00
導語:建設高素質參政黨工作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這一政治制度對我國各政黨作了科學定位---一黨執政、多黨參政,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派是參政黨,作為執政黨,中共始終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來抓,并進行了一系列理論探索和實踐。這些探索和實踐給了我們派加強自身建設以多方面的啟迪,其中帶根本性的就是派要努力把自己建設成為高素質的執政黨。
一、建議高素質的參政黨是新世紀賦予派的重大課題
在世紀之交之際,各派面對新世紀的新形勢、新任務,先后提出了建設面向21世紀的高素質的參政黨的課題,這是派堅持與時俱進精神的要求和體現。
第一,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是進一步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客觀要求。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何以能燎原中華大地,使滿目瘡痍,積貧積弱的中華民族得以新生?根本在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不懈奮斗。從成立只有50余名黨員的中國共產黨何以能歷經磨難而不衰,發展壯大到擁有6400多萬黨員的執政黨,并領導12億人民快步進入小康社會,根本在于她深深地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沃土中,并能始終堅持與時俱進。進入新世紀,面對新使命,總書記再次向全黨提出:“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并要求中國共產黨人要堅定地站在歷史潮流的前頭;堅持與時俱進,始終保持先進性。這就是說,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不斷前進著的黨。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參政黨,面對滾滾向前的時代潮流,如果停滯不前,不與時俱進,那么,與中共“合作”將會失去基礎,“協商”也就難以找到共同語言。這樣,不僅難以履行參政黨職能,發揮參政黨作用,成為時代的落伍者,而且還會被歷史所淘汰。因此,把派建設成為高素質的參政黨,既是進一步堅持和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客觀要求,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
第二,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是派應對新世紀、新形勢、新任務的必然要求。進入新世紀,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當令世界和我們所處的時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經濟全球化浪潮迅猛發展,各種社會思潮相互激蕩,西方敵對勢力始終沒有放棄“西化”、“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并企圖從各個方面特別是思想文化領域對我進行滲透。另一方面,我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但隨著改革的深入,經濟成分、利益主體、社會組織和社會生活方式愈趨多樣化,這就使人們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也日趨多樣化,各方利益沖突和矛盾日趨突出,這就不可避免地給人們帶來一些實際問題和思想困惑;面對新世紀的新形勢,江總書記在“5"31”講話中指出,一定要充分估計到這些變化對我們黨執政提出的嚴峻挑戰和嶄新課題。作為與中國共產黨同舟共濟的派,其歷史命運與中國共產黨是緊緊相連的,現階段其歷史任務與中共也是一致的。新世紀的新形勢、新任務實際上也向我們提出了在充滿挑戰和機遇的21世紀,如何提高自己的參政能力和參政水平,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的歷史課題。
第三,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是派履行好參政黨職能,發揮參政黨作用的內在要求。同志在“5"31”講話中指出:“縱觀全局,二十一世紀頭一、二十年.對我國來說.是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并要求全黨和全國上下要抓住機遇,堅特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目前,世界各主要大國都已瞄準未來5-10年,設法為21世紀綜合國力競爭搶得先手。機遇稍縱即逝,誰能搶得先機,誰就能加快發展。作為領導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執政黨,面對國際國內局勢所帶來的挑戰,中國共產黨人正在努力貫徹“三個代表”思想,以期使自身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領導體制、領導方式、戰略決策和方針政策更好地適應變化了的時代和現實的要求,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個機遇期,也為參政黨—我們各派更好地發揮作用,充分地展現自己的風采,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和舞臺,我們只有把自己建設成為高素質的參政黨,才有可能在這個機遇期大有作為。
二、建設高素質參政黨的基本要求
中共(1989)14號文件把中國各派定位為參政黨,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適應中國國情的科學定位,它進一步清楚地表明了中國共產黨與各派“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關系。建設面向21世紀高素質的參政黨就是派與時俱進與中共一道共同擔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的客觀要求,那么,怎樣才稱得上高素質的參政黨?高素質的參政黨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愚以為,高素質的參政黨至少應具備下列基本要求。
1、堅強有力的領導集體。列寧說:“在多數情況下,至少在現代的文明國家內,階級通常是由政黨來領導的;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來擔任最重要職務而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來主持的。”因此,堅強有力的領導集體是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的根本要求。
2、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政黨通常是為完成一定政治歷史使命組成的政治集團,但一個政黨所確定的政治歷史使命只有與歷史潮流相一致它才能為歷史和人民所認同。因此,堅定正確的政治方
向是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的首要條件。
3、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世間萬事萬物都處于永恒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中,今天的適應者,明天落伍了就可能成為淘汰者。人類歷史表明:一個政黨,一個集團能否始終保持自己強大的生命力,成為時代的先行者,成為推動歷史的進步力量,歸根到底在于其能否做到與時俱進。因此,是否具備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是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的內在要求。
4、先進科學的理論武裝。政治上的堅定,來自信念上的堅定,信念上的堅定則來自理論上的清醒。科學的理論來源于豐富的實踐,偉大的實踐則更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因為只有科學的理論才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和發展方向,離開了科學理論的實踐則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因此,用先進科學的理論武裝自己是派保證自身政治上的堅定、理論上的清醒,實踐中與時俱進的前提條件,也是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的前提條件。
5、高效有序的工作機制。高效有序的工作機制是高素質的參政黨在實踐中的具體體現。面對復雜多變的世界局勢,面對我國改革發展中的諸多矛盾以及我國所有制、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等的多樣化給人們帶來的諸多困惑和疑慮,要求派要充分履行參政黨職能,對各方面情況作出敏銳正確地反響和快捷有序地處理。因此,建立高效有序的工作機制是建立高素質的參政黨的具體體現和
現實要求。
6、樂于奉獻的思想境界。在一個社會中,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行為建立在等價交換原則的基礎上,使自己對社會的索取與奉獻等值,那就沒有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因此,許多仁人志士總是把為他人、為社會的奉獻精神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被中國人民所擁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她沒有任何自身的特殊利益,而是始終把社會的進步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根本點。派的大多數領導都是兼職工作,只有具備奉獻精神,他們才能自覺地創造性地履行好自己的職能。因此,樂于奉獻的思想境界是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條件。
三、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要緊緊抓住領導班子建設這個關鍵環節
1、要充分認識派領導班子建設的現狀與高素質的參政黨的要求之間的差距。
首先是理論準備不足。政治上的成熟必須以理論上的成熟為基Al,目前我們對參政黨的理論建設缺乏系統的總結和研討。沒有成熟的理論作支撐,我們就很難在復雜的社會政治生活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敏銳的判斷力和堅定的信仰。
第二,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派作為參政黨,它的基本職能是參政議政,因此,它要關注的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需要派的領導應當具有廣博的知識_面,而目前的現狀卻是許多領導人都只是某一方面的專家,而對參政議政所必需的知識空白點還較多。
第三,社會活動的能力較弱。派的領導應當是專家與社會活動家的統一,但就現狀來看,專家型領導較多,而有較強社會活動能力的人較少,且許多領導始終囿于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痼
疾---不求聞達諸侯,但求潔身自好,這就難免弱化派的影響力。
第四,缺乏黨派工作經驗積累。派的領導一是許多人普遍把自己的專業作為安身立命之本,二是對自己要從事派的領導工作普遍缺乏足夠的思想和心理準備。因此,他們普遍對派工作的特點、規律及工作方式、工作方法等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他們一旦擔任派的領導,許多知識要從頭學起,這就使黨派工作難以形成規范化、制度化的運行機制。
第五,黨派工作和本職工作矛盾突出。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要求黨派領導要聚精會神地抓好黨派工作,但由于派的主要領導基本都是兼職,且在單位又都挑重擔,繁重的本職工作使他們常常無暇顧及黨派工作。
第六,領導班子難以形成合力。高素質的參政黨首先體現在黨派整體功能有效地充分地發揮,而黨派整體功能的充分發揮又首先取決于領導班子的默契配合,而黨派的班子成員又大多是兼職,他們分布在不同單位,平時見面少,溝通交流機會少,對各自的個性特點知之少,因此,工作常常比較被動,很難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局面。
第七,領導班子的智力結構不合理。所謂智力結構,就是為了發揮一定的功能而把具有不同智力的人有機結合起來所形成的結構。智力結構合理與否,對于一個組織的效能高低關系極大。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各派就應當高度重視各級領導班子的智力結構。智力結構是一個多序列、多層次、多要素的動態綜合體。一般說來,它至少包括五個方面,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智能結構、專業結構、素質結構。對照這五方面內容看,可以說,無論哪一方面我們都存在的諸多差距。如果我們派各級班子都能按照合理的智能結構進行整合,這無疑將使我們向高素質的參政黨大大邁進一步。
2.正視差距。努力加強領導班子建設。派與高素質的參政黨的差距是客觀的,所顯現的不適和面對的矛質也是多方面的,而領導班子建設如是我們面對的、需要努力解決的主要矛質。而解決這一主要矛盾的著力點又應放在哪些方面呢?我認為:
第一,要堅持不懈抓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養。所謂“領導”,就是領頭人和導向者,因此,領導得要取得領導資格就應高于他人并超越他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當不好領導的。領導者素養的高低,對領導活動的成敗起著決定作用。良好的素養不僅有助于增強領導的影響力和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正確的選擇目標和實現目標。作為參政黨的派的領導,所需要的素養是多方面的,首要的是應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養,只有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養,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才能在復雜多變的社會政治生活中,保持敏銳的判斷力,才能在派的自身建設中實施正確有效的政治導向,才能在國家民主政治建設中正確地發揮作用。
第二,營造民主團結氛圍,努力增強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無數事實說明:團結出生產力,團結出戰斗力,團結出工作效率,無論一個團體,一個單位還是一個政黨。如果內部相互猜忌、相互制時、互不配合,肯定是難以有所作為的。因此,在派的各級領導班子內部營造和諧親密的氛圍,是增強各領導班子凝聚力和戰斗力,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的必然要求。首先是主要領導要自覺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既是集中集體智慧,避免決策失誤的重要原則,又是克服“一言堂”、營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團結和諧氛圍的重要方法。其次是主要領導要堅持平等待人,秉公處事的原則。平等既是民主的產物,也是民主的體現,既是對他人價值的肯定,也是營造寬松和諧氛圍的重要方法。人們的智慧和才干也只有在心情愉悅的平等寬松的條件下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第三是要溝通理解渠道。理解是信任和支持的前提,也是合作共事的重要條件,派的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平時都分布在不同單位,接觸機會少,因而相互了解不多,沒有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就更談不上凝聚力和戰斗力。
第三,腳踏實地講奉獻,正確處理本職和兼職的關系。看一個政黨是否具有進步性,關鍵是看它在社會文明進程中是正效應還是負效應。而社會文明既包含物質文明,又包含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因此,高素質的參政黨不僅體現在它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維護執政黨的領導地位,而且體現在它能根據國際國內局勢的發展變化、審時度勢,圍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理智地給執政黨提供智力支撐和政治策應,從而趨利避害,加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社會文明的全面進步。面對莊嚴而又沉重的歷史責任,派的各級領導如果以“業余革命家”的思想狀況從事黨派工作,既與高素質的參政黨相悖,又難以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因此,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各級派的領導應當以聚精會神的精神風貌去履行自己的職能,這就要求我們,特別是兼職領導樹立正確的“本職”觀。“本職”和“兼職”的稱謂是相對的,社會賦予了我們多個角色,我們就應該像在一臺劇目中擔任多個角色的演員一樣,無論是哪一個角色,我們都應視為“本職”,把多個角色都精心扮演好。只有實現這一觀念的轉變,我們才會自覺地履行好自己的職能。
第四,以完善制度為保證,努力推動黨派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完善的制度既是規范派活動。推進派走向高素質參政黨的驅動器,又是高素質參政黨的重要特征。目前,派應根據實際建立和完善理論學習制度,以提高領導集體的政治理論素養;建立和完善議事制度,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以保證集體智慧的充分發揮;建立和完善民主生活會制度,以不斷增強領導集體的人格魅力;建立聯系基層組織的制度,以了解實情,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建立和完善參政議政制度,以博采眾議,充分履行參政黨職能;建立和完善后備干部的培養考察制度,以保證領導層新老交替平穩順利地進行;要建立領導集體的年終述職評議制度,以推進領導者勤奮工作,努力履行職能的自覺性。當然,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需要建立的制度遠不止這些,已經建立的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修訂和完善。總之,沒有制度作保證,黨派工作就難以有序進行,我們要建設高素質的參政黨,必須重視制度建設。
- 上一篇:農科所支部抗震救災工作總結
- 下一篇:商品交易市場協管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