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人科學發展觀思考

時間:2022-06-26 08:45:00

導語:共產黨人科學發展觀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共產黨人科學發展觀思考

當前一些領導干部作風上存在的問題,大多與沒有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有關。比如,當前一些領導干部責任心和事業心不強,對工作不負責任,作風飄浮,得過且過,敷衍了事,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貪圖安逸,奢侈浪費,講排場、比闊氣,甚至沉溺于燈紅酒綠、吃喝玩樂,享樂主義嚴重。一些領導干部只重自己“政績”、輕百姓疾苦,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尊重規律,亂上項目、亂鋪攤子,做表面文章,甚至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脫離實際的“政績工程”。一些領導干部個人主義嚴重,干了一點事就希望得到“回報”,剛剛提拔就琢磨“再上一個新臺階”;工作挑肥揀瘦、拈輕怕重,向組織討價還價,利欲熏心、見利忘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為自己和親友謀取私利。這都是領導干部沒有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的具體表現,也是一些領導干部沒有把為黨和人民工作作為一項事業來看待,而是作為升官發財享樂的工具來看待的結果。

總書記這次講話針對當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作風上存在的問題,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闡述了新時期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良好作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領導干部要樹立和堅持“三觀”,即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內容豐富、論述精辟,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特別是講話中提出的樹立和堅持“三觀”,對各級領導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更具針對性和現實意義。講話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良好作風指明了方向,是指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的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的綱領性文件。

準確把握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的科學內涵

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是對事業、工作和政績的總的看法,包括對什么是事業、為誰工作、如何創造政績和怎樣衡量政績等的認識和態度。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直接反映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為政的價值取向,是領導干部工作、事業、從政的思想基礎。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是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和作風建設的根本要求。準確理解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的科學內涵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科學發展觀是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不堅持科學發展觀,就不可能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在發展觀上出現盲區,往往會在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上陷入誤區;缺乏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往往會在實踐中偏離科學發展觀。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創造出科學發展觀所要求的政績,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把黨的科學理論與改革發展穩定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認真研究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高干事創業能力,不斷增強應對復雜局面能力,扎扎實實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的根本要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共產黨員處理利益問題的根本原則,也是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的基本要求。為人民謀利益,為群眾干事、創業,應該是每個黨員干部的自覺追求。領導干部在干事、創業的實踐中,必須把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堅持把實現個人追求與實現黨的奮斗目標、人民利益緊密聯系起來,正確看待個人利益,正確看待個人得失,正確把握利益關系,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努力實踐共產黨人高尚的人生價值。

求真務實是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的核心內容。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關鍵是要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求真務實,就是正確認識和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按照基本國情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和開展工作,防止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就是堅持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就是把工作的立足點放在真抓實干上,付諸實踐、見諸行動,狠抓落實、務求實效。能否堅持求真務實,是衡量領導干部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正確與否的一個重要尺度。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的過程中培養群眾感情、增長工作才干,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偉大實踐中奮發有為、建功立業。

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的基本要求

具有什么樣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是衡量一名領導干部能否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自己的試金石,也是一名領導干部黨性修養的綜合體現。因此,要加強領導干部黨性修養,就要堅持宗旨意識,切實增強責任感,做樹立和堅持正確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的模范。

樹立和堅持正確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必須堅持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能不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檢驗領導干部黨性是否堅強、作風是否優良的首要標準。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正確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把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把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工作首位。必須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和公仆意識,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

樹立和堅持正確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必須強化責任意識,切實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領導就是責任。加強黨性修養,增強責任意識,是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當前,有些領導干部只想當官,不想做事,不想負責任,在其位不謀其政,碰到問題不解決,遇到矛盾繞著走,對職責范圍內的事情該抓的不抓、該管的不管,結果問題越積越多,以致釀成大禍。要克服這些問題,就必須強化責任意識,堅決落實責任制,把思想統一到干事創業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實事上,把工夫下到抓落實上,兢兢業業完成組織上交付的工作任務。

樹立和堅持正確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是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的重要保證。不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不僅科學發展無從談起,而且還會勞民傷財、貽害子孫。樹立和堅持正確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積極進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觀臆斷、違背客觀規律的“拍腦袋”決策,不追求脫離實際的盲目攀比,不提嘩眾取寵的空洞口號,不搞虛報浮夸和報喜不報憂。各級領導干部只有牢固樹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積極投身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求真務實、埋頭苦干,察實情、講實話,鼓實勁、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把全部精力用在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上、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用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上,才能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