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工委工作新局面的思考
時間:2022-06-26 11:32:00
導語:黨工委工作新局面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街道地處城區北部,總人口約5萬,轄機關支部1個,社區黨總支7個(下設14個支部),企業黨支部1個,現有直管黨員538名,在職黨員2384名。近年來,街道黨工委努力探索社區黨建工作有效途徑,突出“服務群眾”這個重點,從夯實基礎、達成共識、擴大覆蓋面、建好載體、暢通反饋網絡五方面著手,促使轄區內每名黨員成為一面高揚的旗幟,影響和帶動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社區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取得較為明顯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夯實黨建基礎,加強社區黨組織班子建設街道黨工委主要從三方面入手:一是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領導班子。在05年社區黨組織換屆時,突出居民自治理念,擴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途徑,大膽啟用政治素質好、領導能力強、政策水平高、會做群眾工作并身體力行的居民黨員到社區黨組織班子任職,增強社區工作隊伍的力量。換屆后,在35名黨總支委員中,居民黨員有23名,占了65.7%,支部委員中居民黨員占了66.7%,年齡結構和文化素質也有了明顯改善。二是提高社區黨務工作者綜合素質。通過定期不定期地舉辦專題黨務知識培訓班,提高社區黨務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組織他們到杭州、寧波等地參觀學習,開闊視野。三是實施社區班子任期考察及組織約談制度,建立健全以群眾公認性和滿意度為核心指標的考評體系,增強社區黨務干部的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和爭先創優意識。
(二)達成黨建共識,增強投身社區黨建工作責任感我們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充分調動社區黨員、在職黨員、轄區單位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育黨員的社區意識。對社區黨員加強作用發揮;對在職黨員做好思想發動,提高認識,引導他們積極參與社區建設、自覺接受社區黨組織的監督管理;對轄區單位進一步完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最大限度地把轄區內各類組織、各種力量調動起來,做到資源共享、文明共創、治安共保、服務共搞,形成共同參與社區黨建工作的意識。
(三)擴大黨建覆蓋面,形成“大黨建”工作格局構建社區黨建網格化管理模式,著重抓好“六個層面”的建設,即強化社區黨組織建設,完善共駐共建聯席會,建立樓道黨員活動小組,搞好非公企業的黨組織建設,健全流動黨員陽光驛站,建立黨員指導員隊伍重點聯系社會團體和重點活動場所。黨建工作做到三個方面延伸:即工作對象上,由重點抓街道、社區在冊黨員向社區各層面黨員延伸;工作內容上,由重點抓黨務工作向解決居民生活問題和社區建設延伸;活動開展上,由重點抓街道、社區自身活動向轄區單位和社區成員共同開展延伸。通過“六個層面”的三個延伸,擴大社區黨建覆蓋面,構建了“大黨建”工作格局。
(四)創新黨建載體,構筑黨員發揮作用平臺社區黨建工作只有突出“服務群眾”這個重點,緊緊圍繞社區建設的主題來開展,才能增強實效性,提高影響力,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為此,我們從構筑黨員發揮作用平臺著手,實施黨員“三大活動”為群眾服務。一是深化黨員聯系群眾制度,實施“黨員干部進家門”活動。從04年開始,街道連續三年開展“進家門”活動,今年以黨員為主體,明確“進家門、訪民情、知民意、受教育、謀民利”主題,對街道機關黨員和社區黨員以聯系包片的形式進行;對在職黨員先行試點,由每個社區確定10名在職黨員聯系3-5戶群眾家庭。在“進家門”活動中,廣大黨員認真聽取居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邊調查,邊落實,邊解決,至今已辦實事108件。如東管廟、西安、留方三個老居民區木結構房子多,電線老化,安全隱患嚴重,有的住戶生活比較困難,依靠自身經濟情況難以更換,黨員了解情況后千方百計籌集資金5萬元,由黨員義工義務改造79戶。籌資17萬元,修補背街小巷路面破損200多處,修復面積達到3000多平方米。為加強消防安全工作,社區根據實際以庭院為單位,明確黨員義務消防員,以巷、弄為單位建立黨員義務消防隊,籌資6萬元配滅火器、配“消防缸”,清理堆積雜物、清除通道障礙、清理淤塞水井,有效減少了消防隱患。香園社區與部隊及相關部門協調,籌資15萬多元建起“雙擁廁所”。由于事關群眾生產生活問題的解決,群眾的滿意度和安全感明顯提高,在省、市、區平安街道的測評中,滿意度均在95%以上。
二是深化黨員先進性教育,抓好在職黨員的“業余崗”活動。按照區委組織部的要求,我們根據實際,由各社區按居住區域劃塊組成在職黨員活動小組,明確組長,形成社區黨總支→社區黨支部→樓道在職黨員活動小組→普通黨員的組織網絡體系。通過多種途徑的宣傳,廣大黨員踴躍報名,至今全街道已建立業余崗活動小組139組,大多數黨員到崗到位。“業余崗”的設立,使黨員明白了自己在社區可做些什么,如何將崗位職責做好,充分發揮了黨員為社區服務的主觀能動性。如今年3月街道開展“真情服務進社區”活動,廣大黨員根據自己選定的崗位進行服務,僅這一天就有500多名黨員參加社區活動。在上街服務中,法律咨詢崗、科技輔導崗、醫療衛生崗、民情收集崗、居民服務崗、政治宣傳崗、居民聯系崗等黨員積極參與,服務了240多人次;合源社區經濟適用房及廉租房居民比較集中,幫困助殘崗、政治宣教崗的黨員提出了分類管理辦法,開拓了社區管理的思路。今年街道開展“書香節”系列活動,黨員與社區干部一道策劃組織,編導排練,上臺演出,帶領居民進行各種健康向上的活動。
三是深化服務群眾理念,組織開展“1890真情服務”活動。首先是拓寬“1890”服務功能,向居民群眾分發“社區服務冊”1萬份,宣傳“1890”服務內容,為轄區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快捷、便利的優質服務,成為溝通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連心線。據統計,“1890”熱線開通至今,已受理各類求助電話7169次,辦結7098次,辦結率達99%。其次是以“1890”為平臺建立救助體系,關愛困難群體。將73戶重點困難家庭、93名貧困殘疾人家庭、61戶“空巢”家庭的基本情況輸入計算機,實行動態管理分類救助。再次是擴大“1890”服務范圍,到農村新社區進行服務活動,已分別到干覽西碼頭社區和馬岙鎮馬岙社區進行“1890”真情服務,使農村居民也能共享城市資源。
(五)暢通反饋網絡,構建社區黨員活動獎懲機制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等方法組織居民定期測評黨員在社區活動情況。實施監督檢查,聘請部分離退休老黨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居民代表作為義務監督員,檢查了解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活動情況。定期、不定期地向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進行反饋。今年“七一”前夕,我們根據黨員參與社區活動和群眾評議情況,評選出209名社區級“三好一滿意”黨員,45名街道級好黨員,進行層層表彰,并將表彰情況向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反饋。選擇黨員中的好典型由居民宣講團進行宣講,充分發揮示范、帶動效應。
二、初步成效和體會
(一)有效提高了轄區單位和社區黨員的參與意識。通過對支部黨員實行直管,對流入黨員實行代管,對在職黨員實行雙管,有效地將社區各種類型的黨員集中到社區黨組織的管理之中,為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核心堡壘作用奠定了組織基礎,使社區黨員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意識,參與社區各項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顯著增強。
(二)有效凝聚了社區群眾的向心力。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以服務群眾為重點,它從以往的被動服務、單一服務、隨機服務向現在的主動服務、針對服務、長效服務轉變,真正把握住了群眾的需求點。只要是居民反映的困難和問題,街道、社區自身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依托相關單位協調解決,竭盡全力讓群眾滿意。在服務中,把矛盾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凝聚了人心。
(三)有效增強了黨員黨性意識的自我純潔。各項社區黨建活動的深入開展使黨員們找到了一個服務居民、服務社區,永葆先進性的平臺。它將黨員服務關愛群眾的工作制度化、長效化,突破了以往黨員志愿者服務隊因自身特長、服務時間等方面的限制,切實有效發揮了黨員在建設和諧社區中的引領作用。同時,在服務群眾的具體實踐中,黨員時刻牢記自己是代表黨的形象來面對群眾,自覺增強了黨性意識,在傾聽群眾呼聲中接受教育,在服務群眾中增強宗旨意識。從實踐來看,街道社區黨建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還不少,尤其是黨員和群眾的思想認識仍存在差距;轄區單位與社區黨組織的配合還需進一步加強;經費落實上存在一定困難。
三、下一步工作:
(一)進一步健全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活動機制。一是積極爭取上級黨組織的支持,加強與在職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的聯系,提高在職黨員活動參與率;二是要科學合理劃分在職黨員活動小組,制訂適合在職黨員活動的有效載體,緊緊圍繞社區建設、管理、服務,充分發揮特長,調動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活動的積極性;三是發揮居民講師團作用,準備在8-9月份開展在職黨員先進事跡報告巡講活動。
(二)充分挖掘離退休黨員和流動黨員的潛能。多開展以社區黨員為主體的“服務為人民、奉獻在社區”的活動,通過多種有效載體把黨員凝聚在一起,挖掘他們的潛能,為社區管理、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三)加強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下大力氣幫助社區解決活動場地小的困難,不斷改善社區活動環境,同時運用好轄區內機關、企事業單位所屬的場地、設施資源,有償或無償地為社區居民服務。社區黨建是一個不斷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課題,我們將繼續學習借鑒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根據實際不斷探索,使街道的黨建工作更上新臺階
- 上一篇:獨家原創:機場安檢副科長竟聘演講稿
- 下一篇:黨員教育管理新方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