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腐敗原因的思考及治理對策

時間:2022-06-27 06:00:00

導語:黨員腐敗原因的思考及治理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腐敗原因的思考及治理對策

針對近幾年來一些地方的“村官”腐敗現象出現高發(fā)態(tài)勢,而且腐敗到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而今年中紀委對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又高度重視,因此我們認真思考這些村官們何以產生腐敗的原因,不斷加強對基層干部的的監(jiān)督和管理,這對于中央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顯得尤為重要。一個小小的村級干部:腐敗何以能頻頻發(fā)生?究其原因,愚以為無非以下幾種原因。

一是放松政治學習,不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實施綱要》的出臺,從教育、制度、監(jiān)督多方面、多角度地建立起全方位的反腐敗防線,全國上下各地也都制定了貫徹落實實施意見和方案。從中央到地方都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理論學習制度,各級黨委、政府也都把理論學習納入黨政領導班子考核的內容之一。但是在基層鄉(xiāng)鎮(zhèn)或部門學習中,往往都集中在班子中心組,而常常忽視了村級班子的理論學習。而村級班子和成員,也確實有許多事務性的工作,因為他們直接面對的是群眾,針尖大的事、芝麻小的事都需要他們去解決,即使偶爾來學習幾次也是敷衍了事。這些“村官”們認為只有解決群眾的實事,至于什么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那是上面的事,學習不學習,對他們這些“村官”來說都是“無從談起”的事。所以政治學習不到位,引起這些“村官”們思想上修德律己的嚴重缺失,把自己看成一方“神圣”,或認為“山高皇帝遠”,我就是“土皇帝”,誰也管不著。

二是制度不健全或執(zhí)行制度不力。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已經搞了好多年,經驗也層出不窮,各地也出現了許多好的作法。如村級財務實行定期公開,村里重大項目或開支由村民理財小組商量討論,村級財務實行“雙代管”等等。但這些制度雖然齊全,但在一些地方或單位只是走過場,搞形式,制度也是墻上掛掛而已。有些地方政務、村務公開欄內容常年不換,審批資金手續(xù)不健全,群眾意見很大,以至于給少數思想不健康的村級干部鉆了空子。

三是監(jiān)督不能夠到位。上級由于工作繁忙,多數注重事務性地布置工作,缺少經常性地開展對“村官”的談心、談話活動;既然村級財務實行“雙代管”,但又沒有從真正意義上把財務管起來,只是起到代帳保管的作用;一個村支書或村主任,有的地方實行任命,有的實行公開選舉。之所以能競上村干部這個崗位,一般來說他們也是某些主要領導的意中人,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是領導的得力助手。只要你放開手去干,工作上即便有點失誤,也是“情有可原”,上級注重的只是結果。基層工作本身就難搞,有些地方甚至使用一些在當地有一定勢力,品德雖然有欠口碑,但能“鎮(zhèn)”得住當地百姓的這種人。這樣無形放縱了某些行為不端“村官”們膨脹的野心,使之處于無人監(jiān)督的狀態(tài),任其所為。看到“村官”們招來了商、引來資、吸來了稅、當地百姓不無事生非,加之別有用心的“村官”們花言巧語,騙取了上級的信任。在這種毫無監(jiān)督的狀態(tài)下,“村官”們想不腐敗也不能矣。

對于“村官”們的腐敗也不是沒有辦法預防,一些地方好的措施值得我們學習,采取一些措施也十分必要。

一是要加強對“村官”們政治思想的教育。我們的“村官”們直接面對的是群眾,小民百姓接觸是就是這些朝夕相處的“村官”們,即:村級干部,他們是黨和政府基礎的基礎。要讓我們的“村官”們知道他們的一言一行直接關系著我們的干群關系,在某種程度上,“村官”們代表和影響著一方黨和政府的形象,影響著一個地方民風的好壞,群眾也把他們當作黨和政府的代言人。不要用世俗的看法,即:“鄉(xiāng)下獅子鄉(xiāng)下跳”,把工作作風簡單粗暴當成是基層工作特色。如果經常加強村干部的學習教育,利用農村農閑時候進行冬訓班培訓,通過廉政文化進農村等活動,對他們進行“八榮八恥”教育,確立正確的榮辱觀,提高他們政治、工作水平,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牢記宗旨意識,認識到群眾利益無小事,從群眾利益出發(fā),一切為群眾著想,自覺接受群眾的監(jiān)督,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一種讓群眾和社會監(jiān)督的氛圍。

二是加大基層權力的陽光操作力度。進一步加大“三公開”力度,在村級中把群眾關心的財務、人事、宅基地審批、專項資金使用問題,嚴格按照公開要求進行公開;充分發(fā)揚民主,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制度和村民代表議事制度,同時推行村民代表質詢制,進一步保障對農村事務的知情權、決策權、監(jiān)督權和管理權;發(fā)揮好村級財務“雙代管”制度,把村集體的錢和帳由鄉(xiāng)(鎮(zhèn))真正管起來,使“村官”們欲“腐”不能矣。

三是抓好制度建設。構建懲防體系,要抓好制度配套建設。當前特別要抓好三項制度的完善和落實。一是完善黨務公開、村務公開制度。村干部勤廉雙述工作作為對村務公開的有力補充,要將熱點、焦點問題在公開欄內全景亮相。二是強化民主理財制度。民主理財小組要切實履行職責,并將理財情況張榜公布,并作為村干部勤廉雙述的重要依據,增加群眾對勤廉雙述的信任度。三是堅持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村干部任期內要由鎮(zhèn)組織經濟責任審計,重點審計經濟工作目標完成情況,集體資產保值增值情況,村財務收支情況,審計結果要向村民公開,發(fā)現問題,限期整改

四是建立村官述廉、考評機制。充分發(fā)揮村級干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強對村級干部的監(jiān)督和管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改變以前村級領導干部上面管不到,群眾管不了這樣一局面和監(jiān)督體系的斷層。現在許多地方實行村官述廉,并針對“村官”執(zhí)行廉潔自律情況建立一套考評機制。各村聘請一定數量的村民評議村干部代表,每季度由村民評議代表對村兩委班子和成員開展一次評議,并針對問題進行整改。由鎮(zhèn)紀委組織進行每年一次對“村官”的述職述廉和測評,并開展1—2次廉政談話,針對當前農村存在或可能出現苗頭性的問題進行提醒。當然這要根據當地的村官實際狀況,結合地方經濟實際,采取相對應的措施,這既要有利于調動村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又要對村干部的廉潔自律進行嚴密的監(jiān)督,使他們真正成為群眾致富的帶頭人和“領頭羊”。由于農村情況復雜,群眾素質參差不齊,對群眾測評結果要辯證看待,既要尊重民意,也不能單一地以票取人。因此,對干部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公正,把組織考察與群眾評議結合起來,綜合評價,科學評價,使能干事、肯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肯定和重用,對那些德差才庸、無所作為的干部及時作出調整。

五是加大監(jiān)督檢查的力度。充分發(fā)揮村務公開監(jiān)督小組、村級民主理財小組和村民評議代表的作用,定期召開這三個小組成員會議,明確他們的權力和義務,通過他們的監(jiān)督,提高村務公開的質量和對非生產性開支監(jiān)督;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求,各級組織必須與下級或下屬單位、部門的領導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責任狀,根據這項要求上級部門可以一一對照檢查,看是否執(zhí)行到位,該整改的整改,該追究的追究,比如強化農村村級財務大檢查、加大對村務公開的考核力度。如果制度執(zhí)行規(guī)范到位,監(jiān)督得力,廣泛發(fā)揚民主集中制,“村官”們即使想要腐敗也無隙可乘;加強對村干部的經濟責任審計,由鎮(zhèn)紀委組織,審計、經管、財政實施開展對村干部經濟責任和對村級財務進行“三堂會審”,同時與村民理財結合起來,讓群眾參與到審計中來,從而增加審計的公開和透明度,并把審計結果在村務公開欄上進行公開,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明白。尤其是將調任新崗位的“村官”,在審計過關之后,才能就任,否則不能到新崗位任職。

今天我們反腐敗斗爭依然要圍繞“一”、“二”“三”進行:“一”就是一個理論——“科學發(fā)展觀”的重要思想,它不僅是反腐敗的指導思想,還是檢驗反腐敗成果的最終標準和試金石;“二”指反腐敗的具體內容,借用“兩手抓、抓兩手”中的“二手”字,即用“一只手”來反位高權重的“權力腐敗”(大腐敗),用另一手來抓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的“身邊腐敗”(小腐敗);“三”指“三位一體”,指“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和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從以上分析來看,我們一定要加強對村官們的監(jiān)督和管理,這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前提和內在需要,“村官”之腐敗實在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