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文明創建活動思考建議

時間:2022-07-11 08:58:00

導語:社區文明創建活動思考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文明創建活動思考建議

我叫××,現年57歲,原系××鎮××社區黨總支書記,2008年12月經組織安排,調任××社區任黨總支書記。工作三十多年來,無論是在××還是××,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一個社區的和諧來自于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而人文環境又直接反映出一個社區的文明程度,文明程度最終取決于居民素質高低,說到底還是做好人的工作。所以,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促進和諧和發展的需要,更是創造社會公信的需要。下面我就結合××、××兩個社區的工作實際,談三點感受和體會,也就是“三個明確”。不當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明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抓什么”

我認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主要是“三抓”:就是抓道德建設;抓文明衛生創建;抓關乎民生的實際問題。

1、抓道德建設。抓道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作為社區來說,我想,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公民道德建設,二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公民道德建設,就是通過組織群眾參與道德實踐活動,讓群眾把道德要求和自身的言行對照起來,在實踐中提高道德素質。一是廣泛開展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居民夜校的作用,經常聘請老專家到社區講農技課,請社區民警講法制課,請學校老師講電腦課,請醫院醫生講健康課等等。二是廣泛開展文體活動。組建女子樂隊2支,文藝演出隊2支,籃球隊5支,門球隊3支,拔河隊10支,并常年開展文體活動。三是廣泛開展評優活動。組織開展評選“和諧家庭”、“優秀黨員”、“生態衛生模范戶”、“平安家庭”、“十大經濟大戶”、“優秀計生協會會員”、“優秀五老人員”、“好婆婆”、“好媳婦”等活動,并拿出2萬元獎勵,極大的調動了全體居民奮發向上的積極性。四是廣泛開展共駐共建活動。充分發揮轄區單位資源優勢,免費向群眾開放。社區與縣人民醫院寶峰分院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定期組織居民免費體檢。五是廣泛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社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組織了10名“電腦土專家”,經常到居民家開展義務輔導,目前社區大部分家庭都添置了電腦。組織了10名舞蹈愛好者每天在橋頭廣場傳授舞蹈,組織了50人衛生服務隊,常年清掃小區垃圾。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點工作,一是圍繞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三位一體”網絡。幾年來,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有一定的效果。如開辦“道德銀行”、“家長培訓班”、評選“星級小公民”、設立“道德箱”、組織“小手牽大手”實踐活動等。但是,還有很多薄弱的環節。因為,從政府的角度來說,要對青少年加強德育教育,培養一代好的接班人。但是,從學校的角度來說,要追求升學率。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要讓孩子抓緊學習,考上好的大學,將來有好工作。所以,就要逐步解決這三者之間的矛盾,努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三位一體”網絡。二是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現在社會上違規網吧、不良圖書、影視劇等,對青少年影響仍然很大,群眾反映也很強烈。多年來,我們也創造了一些新鮮經驗,如舉辦“星期六特長培訓班”、發揮“五老”作用開設“小講壇”、“一幫一”助學、聘請專家開展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等做法,曾得到了省文明委的充分肯定。

2、抓文明創建。文明創建是一項民心工程。創造優美文明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是創建文明社區的基本條件。一是改變工作環境。2006年,××社區投資300萬多元新建了一棟3000平方米的綜合辦公服務大樓,增設了電腦、電視、空調等現代辦公用具,為廣大居民提供了辦事方便、信息快捷的社區服務,深受群眾歡迎。二是改善生活環境。我們從重點從街頭裸露垃圾入手,新建垃圾屋31處,全面實現垃圾袋裝化,入戶率達99%,簽定門前三包合同,打擊亂搭亂建,治理了臟、亂、差,清除了衛生死角,每月進行檢查評比,扎實開展健康教育。在硬化、綠化、亮化中,××社區三年來共投資280萬元完成了4公里居級道路硬化、亮化和綠化。居民對環境的滿意率達95以上,社區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社區形象有了明顯改變,被省愛衛會授予“省級衛生村”。我們還以“一中心五網絡”為基礎,狠抓綜治維穩工作,設立了報警電話,調解了各類矛盾糾紛,開展打擊“*”和黃、賭、毒的整治活動,對涉軍人員實施“六個一”的春風行動,對刑釋解教人員采取社區、派出所、家庭“三位一體”的幫教措施,對青少年采取“大手牽小手”情趣引導,使社區的發案率明顯下降,同時加強對流動人口的清查,結合計劃生育工作以優質服務進小區、入樓棟、訪居民,開展幫扶結對和“兩為兩爭”活動,落實優惠政策,及時排除隱患,全年無計外生育,計生率、節育措施落實率均達100%,群眾滿意率達100%。目前社區治安井然有序,居民安居樂業,社區太平祥和。

3.抓關乎民生的實際問題。群眾性創建活動要按照“三貼近”的要求,辦實事、好事,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使創建活動能體現群眾的愿望,滿足群眾的需求,代表群眾的利益。比如,我們××社區近年來硬化了8條街道、新修了1200米下水渠、安裝150盞路燈、接通了58戶居民生活用水、解決了268戶居民建房、建設了4棟愛心房、修建垃圾屋4座、垃圾池6個,建成了14個居民小區。另外在整治施工環境、下崗再就業、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和在社區中開展“爭當創業先鋒”等活動,抓的都是關乎民生的實際問題,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明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怎么抓”

我認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工作方法上主要做到“三化”,即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

經常化。創建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持經常化,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不搞一陣風。要想做到經常化,首先必須做到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統一行動。同時,還要做到班子換屆不換“經”,一定時期的創建目標一經確定,就要一本經念到底,抓出成效。

制度化。創建活動具有創建、保持更難等特點。所以,必須建立健全一定的制度來加以保障。一是目標責任制度。要把創建活動的總體目標分解成具體任務,量化為具體指標。而且,計劃目標和任務一定要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工作到位。二是量化考評制度。量化考評是保證創建活動任務落到實處的一個成功的做法。在工作中,要把全面考評和重點考評結合起來,把考評工作量和考評實際效果結合起來。三是表彰激勵制度。就是要把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結合起來。精神激勵包括對先進戶、個人進行表彰。同時,還要及時發現、推廣、宣傳先進典型,以點帶面,讓群眾學有榜樣、追有目標。

規范化。創建活動有自身的規律性,特點非常明顯,一定要像抓其他工作一樣,做到規范化,這樣才能把大量復雜的具體工作變得秩序井然、層次分明、成效顯著。對要開展的活動,要盡可能的量化分解,落到基層,落到人頭,絕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會議上。要做到有部署、有檢查、有評比、有表彰,一環緊扣一環。還要有記載資料、總結,等等。

三、明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幾點建議

一是強化創新意識。精神文明建設本身的性質和特點決定創建工作在制定階段性計劃的同時,要確立長期的工作目標。創建活動只有不斷創新,以變迎變,以新迎新,以群眾喜聞樂見并易于接受的載體和途徑,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廣泛深入地向前發展。這就要求我們的創建工作要不斷開拓創新,及時充實和豐富創建內涵,源源不斷的為創建活動注入生機和活力。

二是強化群眾的自覺創建意識。精神文明建設是群眾事業,群眾是建設主體,創建只有深深植根于群眾之中,才能有生命力。只有把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出來,發揮出來,創建活動才會深入持久,取得顯著成效。同時,以規范的有組織的貼近居民群眾的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廣大居民主動的、積極的參與其中,學習知識,增長技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身體文化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增進溝通,增強歸屬感和凝聚力。

三是緊扣民本民生開展創建。文明創建工作要虛功實做,最重要的就是緊扣民本民生來進行,就是結合居民群眾的思想、工作、生活實際,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在創建中,要時時把著眼點放在與群眾利益相關、為群眾所歡迎的事情上,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其實質就是要通過創建工作,促使廣大干部轉變作風,樹立文明高效的形象;規范居民言行,不斷提高居民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