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民政政策落實情況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12 08:24:00
導語:婦聯民政政策落實情況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三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按照中央及省市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免費義務教育及“兩免一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糧食直補及綜合直補、城鄉低保和低保人員的住房補助等各項惠民政策,努力使廣大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現調研如下:
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穩步推進。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黨中央近年來實施的一項惠民政策。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力保障新農合工作正常運轉,努力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初步解決了參合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此項工作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啟動,當年參合率達到了86.6%,5.2萬多名農民獲得了746.8萬元醫療費補償。今年參合率達到了2.16%,截止9月底,全縣補償參合農民4.2萬人、844.5萬元。同時,通過開展“醫院管理年”和創建“誠信醫院”活動,縣級醫院實施藥品招標300多個品種,藥品價格同比下降了20%,每年為800多名烈軍屬、孤寡老人和老黨員免費進行體檢,為貧困家庭減免藥費8萬元以上,切實減輕了群眾的醫療負擔。
(一)是加強了制度及隊伍建設,為新農合運行提供軟件保障。縣政府制定印發了《××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及補充規定,出臺了《××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審核報銷制度》、《轉診審批制度》、《農合基金管理制度》、《合管中心及合管站職責》、《新農合綜合目標管理考核標準》、《關于確定新農合違規違紀責任人的通知》等規章制度,在定點醫院設立了業務流程圖、藥品價格、診療項目價格公示欄,對參合農民的補償情況,按月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同時,通過舉辦培訓交流活動,提高了我縣新農合辦事人員的工作能力和辦事效率,做到了自覺遵守新農合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辦事規則,生人熟人一個樣、有關系無關系一個樣、該辦的一定及時辦理、不符合條件的堅決不辦并說明原因做好思想工作。
(二)是加強了醫療機構建設,為新農合運行提供硬件保障。新農合制度實施以來,縣政府積極加強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建設,特別是對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實施了強制性的達標驗收。籌資近千萬元新建縣醫院門診樓,目前四層主體工程已完工,年底可全部峻工;籌資2000多萬元,實施了中醫院及××鎮衛生院搬遷改造工程,目前已開工建設;開展了村級衛生室達標驗收工作,目前全縣村級衛生室達標率達到了97%以上。同時,通過對定點醫療機構逐個指導,努力促其規范,糾正了不規范行為2起,查處了門診轉住院多起,扣留農合資金6337.59元,有力保證了新農合制度的正常運行。
(三)是啟動了大額醫保工作,為新農合運行提供救助保障。農民大額醫療保險是我縣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后,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的又一項重大舉措,是一項得民心、順民意的惠民工程。縣政府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專題研究,以給參合農民帶來更多實惠為出發點,制定了《××縣新型農村合作大額醫療救助方案》,確保了全縣農民大額醫療保險工作順利開展。
二、糧食直補及綜合直補工作扎實開展。截至今年9月底,我縣2008年糧食直補及綜合直補資金兌付工作基本完成,共兌付補貼資金2237.5萬元,其中糧食直補資金318萬元,農資綜合直補資金1919.5萬元。具體補貼標準為,糧食直補11元\畝,綜合直補66.29元\畝,合計每畝77.29元;補貼面積289503.13畝,收益農戶5.4萬戶、22萬人。由于今年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升,國家為保護農民利益,兩次追加農資綜合直補資金額,今年農資綜合直補資金比去年增加了1155.5萬元。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構。為確保直補工作深入扎實開展,縣政府成立了以縣長任組長,常務副縣長任副組長,財政及有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糧食直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縣糧食直補及綜合直補工作的部署、督導和檢查,為直補政策的貫徹落實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是把握政策界限,制定實施方案。在認真落實上級政策文件精神的同時,嚴格掌握政策界限,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做到嚴格補貼范圍,統一補貼標準,堅持公開操作,保證了補貼面積的客觀、公正、真實。
(三)是加強資金監管,確保安全運行。我們利用已建好的農民補貼網絡系統,及時將農戶信息提供給縣信用聯社,由信用聯社逐戶根據鄉財政所提供的各戶應補糧補資金額在存折上輸入資金,統一錄入完畢后,鄉、村干部通知農戶到信用聯社憑身份和存折支取,有效地保證了補貼資金直接發放到農民手中,杜絕了截留、克扣等違紀行為的發生。
(四)是嚴格督導檢查,促進政策落實。在直補工作開展過程中,直補小組嚴明紀律,加強監管,嚴肅查處各種違法、違規、違紀行為,保證了直補政策的落實到位。同時,建立了直補工作考評制度,對各鄉鎮的工作進行嚴格考評,實行績效評價,確保了我縣的直補工作得到落實。
三、城鄉低保工作全面落實。城鎮低保工作:我縣共有非農業人口3.5萬人,自1997年開始實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幾年來,不斷提高保障標準,擴大保障范圍。2008年,共保障城鎮低保對象982戶、1957人,占非農業人口總數5.5%,累計發放保障金236.47萬元。城鎮低保在實現應保盡保的基礎上,根據每個低保家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施保,對三無對象、重病殘疾人員、單親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以及子女上學困難家庭進行重點救助,每人每月提高15-40元的救助標準,切實提高保障水平。為緩解物價上漲對低保對象生活造成的影響,自2007年8月開始為低保對象發放物價補貼,補助標準從最初的每人每月15元提高到現在的每人每月43元,有效保障了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農村低保工作:我縣共有六個鄉鎮兩個辦事處,125個行政村,農業人口21.3萬人。
2005年12月,《石家莊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辦法》出臺后,我縣按照操作程序積極組織實施,對農村低保對象進行確定審批,2006共保障農村低保對象2347戶、4762人,累計發放保障金135.6萬元。2007年,按照上級要求,對農村低保對象重新進行核查,共保障農村低保對象2545戶、5090人,累計發放保障金204萬元。2008年,按照市政府要求,進一步擴大了保障范圍,共保障農村低保對象3007戶、6758人,占農業人口總數的3%,比2006年增加1996人,累計發放保障金300.84萬元,切實保障了農村貧困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免費義務教育及“兩免一補”政策得到全面落實。近三年來,共落實學生補助8722人次、242.57萬元。其中,從2007年起全部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雜費,繼續免除了貧困學生課本費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彩票公益金資助貧困高中生93人、9.3萬元,發放中職助學金1007人、60.42萬元,今年以來補助貧困寄宿生1550人、52.15萬元。同時,開展了愛心捐助活動,向79名孤兒、殘疾兒童贈送了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實現了不讓一名學生因貧困失學的目標。一方面,縣政府切實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了以縣為主的財政投入和保障機制,將義務教育經費全額納入了財政預算,財政撥款嚴格按照“二個比例”,切實做到了“三個增長”,制定了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保證了生均實際支出公用經費逐年增長,確保了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另一方面,加強了教育經費的監督和管理。縣政府定期向人大常委會匯報教育經費預算、決算執行情況,主動接受監督。成立了縣財政支付中心教育分中心,單列編制,由教育局全權管理,于2006年1月1日正式運行,徹底杜絕截留、挪用、平調和擠占教育經費等情況的發生,確保了專款專用。
五、認真做好低保對象的住房保障工作。按照人均不足15平方米的標準進行保障,目前,我縣共涉及2戶、8人低保對象,每年共發放低保資金540元,已全部發放保障到位。
- 上一篇:疾控中心科學發展觀活動第一階段總結
- 下一篇:醫院財務分析指標體系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