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公務接待工作調研報告:倡導綠色接待促進科學發展
時間:2022-07-13 09:08:00
導語:獨家原創:公務接待工作調研報告:倡導綠色接待促進科學發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有關領導的安排和要求,近期我們一行三人,深入到全市三個縣及市直五個單位,對公務接待工作以及接待工作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等相關問題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在所調研的三個縣,年平均執行費用為元,市直五個單位中,年平均接待費用為元,每個單位都成立了以行政一把手為組長的接待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立專門接待科室,接待相關制度健全。從幾個單位執行具體執行情況看,均能按照相關制度要求,嚴格按制度辦事。
但在調研中,我們也發現,在個別單位中存在著接待成本相對集市,沒有偶爾有超標接待,接待效率不明顯,接待方式不科學等現象。
二、思考和探索
(一)、正確認識新時期公務接待的重要意義
新形勢下接待工作已經成為各地區對外聯系工作的又一條重要戰線,正確理解和認識接待工作在新形勢下新的工作定位,充分把握和發揮公務接待對促進經常發展的重要作用,真正樹立”綠色接待”觀念,更好地為本地區經濟建設服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接待工作是關聯全局、牽動中心的重要環節。接待工作的對象,很大一部分是上級領導同志,以及外地有實力的商界要人、有影響的知名人士。他們的到來直接涉及到本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全局性和政策性,做好這部分為這些要客提供恰當合適和高效的接待工作,不僅是一項政治任務,也對促進領導決策和吸引投資有很大的的影響作用.
其次,接待工作是優化發展環境的必要條件。接待工作是聯系海內外、國內外的橋梁和紐帶,是層次高、影響大的外聯舞臺,也是新形勢下體現各個地方發展競爭力的重要方面和重要途徑。在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時期,應該看到接待工作是一種特殊資源,是生產力,是軟環境。做好接待工作,可以在上級的考察調研中,充分反映我們的情況和問題,爭取他們對本地區的關注、了解和支持,贏得政策。接待工作還可以積累豐富的關系資源,進而帶來旺盛的人氣和較大的吸引力,帶來強勁的資金、技術和信息的流動,推動招商引資、合作交流的順利進行
第三,接待工作是展示本地形象的重要“窗口”。接待工作是一個地方社會、經濟、人文、地理等資源優勢的綜合體現,是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整體反映,是當地“三個文明”建設的微縮景觀。接待工作作為連接內外的“第一窗口”、“第一形象”,無論是參與接待的領導同志還是各個部門以及接待戰線的同志,都代表著本地的整體形象.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公務接待工作必須著力做好服務中心和輔政兩個方面的工作。服務中心就是公務接待工作必須緊密圍繞促進生產力這個中心;輔政就是公務接待工作必須著眼于提升政府形象,輔助政府行政,有利公共事務。服務中心是輔政的關鍵,輔政是服務中心的基礎,兩者相輔相成,和諧統一于服務大局的工作。服務大局是從更高的層次上把握公務接待工作的實質和內涵,只有把公務接待工作放到全局工作的高度來看待,我們才能夠把準公務接待工作的定位。從公務接待工作本身來講,要跳出狹隘的接待觀,其突破口也正在于從服務大局中求作為。
公務接待工作是政府職能的一部分,是政府行政行為,因此,公務接待必然要產生成本,這些成本我們稱之為接待預算。按照政府經濟學的規律,政府預算都是來自于社會公共資源,所以,勤儉節約辦接待是新時期公務接待工作應當著力解決的重要問題。一個時期以來,在公務接待工作中出現了一些誤區,有的地方搞接待唯恐檔次不高,盲目攀比,造成公共資源的嚴重浪費,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強烈不滿,這也成為和諧社會建設當中的一個不和諧因素,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一方面實行定點管理,簡化公務禮儀,落實輕車簡從,堅持務實節儉,不搞層層陪同,把干部從迎來送往的繁重事務性負擔中解脫出來,以便他們集中精力議大事,管全局;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掘本地區的接待資源,突出接待當中的文化內涵,形成當地特色,充分滿足公務接待客體的主題需求,決不能舍本逐末,一味追求高標準、高消費,助長公務接待的奢侈浪費之風。
因此,必然做好公務接待工作,就必需堅定不移地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結合工作實踐,進行管理創新,倡導開展”綠色接待”
(三)、操作中需要把握的幾個關鍵
1、堅持圍繞促進生產力這個中心
“促進生產力”是對公務接待根本目標的正確認識,公務接待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圍繞促進生產力這個中心目標,判斷公務接待工作的最重要的標準就是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營造軟環境,拓展軟資源,形成軟優勢”,一在抓落實上見成效。新時期的公務接待工作是新時代對接待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沒有多少先例可循,在工作中必須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尤其是要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二要重視理論在指導接待工作當中的重要意義。要深刻認識到,接待工作不是一項簡單的事務性工作,而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接待工作也需要正確的理論指導,接待工作理論也必須與時俱進。只有成功實踐的基礎上,及時總結提煉,把握新時期公務接待工作規律,才能夠不斷提升接待工作的水平和層次。
2、努力完善相關機制的建設,積極拓展業務
公務接待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必須完善體制,規范公務接待工作職能和機構,統籌公務接待工作,統籌公務接待資源,協調各個方面的關系,建立一個涵蓋多行業、多領域的服務保障網絡,克服職責分散而帶來的人力、物力、財力浪費的問題。同時,還必須創新機制,著力打造科學合理的運行保障機制,以促進體制作用的發揮和保障接待工作的落實,從而在完善大接待格局中求得工作的不斷拓展。為此,
一是著力建設“大接待”的格局。具體來講,就是公務接待要實現“黨政領導掛帥,接待部門牽頭協調,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的大接待格局”。要按照有利工作的原則,統一機構名稱,統一體制機制,統一工作職能,完善公務接待部門集運轉協調與保障服務于一身的職能。在大接待的格局中,黨政領導的支持和重視是保障,各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是基礎,接待部門的具體協調是樞鈕。
二是要著力打造科學合理的運行保障機制。公務接待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必須完善體制,規范公務接待工作職能和機構,統籌公務接待工作,統籌公務接待資源,協調各個方面的關系,建立一個涵蓋多行業、多領域的服務保障網絡,解決因職責分散帶來的人力、物力、財力浪費的問題。
3、加強監督,強化管理,盡可能減少降低接待成本
新時期工作接待工作的利益相關方從兩個變成了三個,這是和諧社會發展理念在公務接待領域的重要體現。公務接待工作是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政府軟優勢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窗口。公務接待工作不僅要嚴格自我監督,而且要歡迎社會監督。“公生明,廉生威”,公開透明的公務接待體系是新時期公務接待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大力推進公務接待工作的公開化和透明化程度,從公務接待的預算控制、過程控制、決算控制、決策科學化乃至公務接待中的政府采購等各個方面引入監督機制。要大力加強公務接待干部隊伍的黨風廉政教育,加強對公務接待干部的管理和監督,樹立“陽光接待”的公務接待工作新形象,最大限度地降低接待成本.
4、協調內部接待資源和利用社會服務資源的關系,提高經濟效益
在公務接待活動中,我們可以將接待資源分為內部接待資源和社會服務資源兩個部分。內部接待資源是指由政府接待部門設立的,產權國有的接待資源;社會服務資源則泛指其他產權和所有制形式的市場化的接待資源。在接待工作中,要對這兩種資源統籌管理,合理使用,使其發揮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內部接待資源的管理上,要大力改革現有的管理模式,規范管理制度,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要充分發揮其熟悉公務接待、經驗豐富的天然優勢,實現內部接待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利用社會服務資源方面,要結合財政部門社會化服務基地公開定點的契機,整合一批管理好、服務水平高、適應公務接待需要的社會服務資源,補內部接待資源之不足。
在利用內外接待資源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績效為導向,從經濟和社會效益出發,統籌兼顧,注重實效。一方面,兩種接待資源之間要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內部接待資源要向社會服務資源學習市場化經營管理的先進經驗,尤其是在經營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先進經驗,不但要繼續完成好公務接待任務,而且要實現自身健康快速發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社會服務資源要向內部接待資源學習公務接待的規范和標準,提高接待服務的水平,創新服務接待形式,提高自身綜合實力,進一步提高服務尤其是公務接待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兩種接待資源又要保持相互競爭的態勢,在合理有序、公開公平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活力,發展壯大。接待部門要對內外接待資源統籌管理,一視同仁。內部接待資源要摒棄“等、靠、要”的傳統管理,勇敢參與市場競爭;社會服務資源也不要妄自菲薄,要著力完善機制,要敢于承擔公務接待任務。這樣,在公務接待和市場競爭兩個舞臺上,內外接待資源都可以實現良性發展,把我們的接待資源做大做強。
綜上所述,科學發展觀對當前公務接待工作創新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工作中必須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不斷探索當前公務接待工作的規律,使公務接待工作為管理局事業發展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 上一篇:全區宣傳文化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下一篇:藝術創作科學發展觀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