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調研報告
時間:2022-07-24 04:17:00
導語:縣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先后出臺多個文件,要求各地嚴格落實。省市分別在2007年、20*年下發專題文件對轄區內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問題給予政策扶持。可以說,在這方面,政府是下了很大決心的,那么最重要的落實還是在基層。要落實,不折不扣的落實,就一定會面臨一些具體的實際情況,而對于我們縣來說,由于經濟基礎條件薄弱,財政困難,地方上籌措資金十分有限,多靠中央省市轉移支付或財政補助,所以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如何應對現實困難,爭取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利益最大化,就需要基層摸清情況,掌握需求,因地制宜,提供科學準確的第一手資料,為上級決策提供依據。
根據《*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轉發〈關于開展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情況調研的通知〉的通知》文件精神,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做好我縣失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工作,努力實現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失地而降低的長遠保障目標,對我縣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細致的調研。
一、基本情況
鎮坪縣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大巴山北翼。地處東經109°11′—109°38′,北緯31°42′—32°13′,東與湖北省竹溪縣接壤,南與重慶市巫溪縣、城口縣毗鄰,西北與本省平利縣連界,南北長57公里,東西寬43公里,總面積1503平方公里。全縣轄6鄉4鎮,總人口5.8萬人,農業人口近5萬人,(近年來城鎮人口增幅較大),縣內無大工業企業,屬山區農業縣。
1、據統計,截止20*年底累計被征地農民人數628人,其中,規劃區以內116人,規劃區外被征地農民總數512人。
2、20*年新增人數:無。
3、按照當地政策規定,屬于(人均土地在0.3或0.4畝以下)保障范圍的人數(已征地)45人。
4、享受基本生活保障人數46人,享受標準為110元∕月∕∕人(主要將他們納入城市低保管理)。
5、養老保險待遇情況:我縣被征地農民目前未領取養老保險待遇。
6、培訓情況:我縣通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主導產業培訓、創業培訓等等,已參加各類就業培訓的被征地農民315人(其中城市規劃區內91人),通過培訓就業256人。
二、政策規定
止2009年我縣未出臺專門文件,嚴格按*勞社發文件和*政發文件執行。
三、當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就業方面
我縣的被征地農民在就業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重視程度不高。被征地農民由于他們的身份是農民,在失去土地后,他們往往注重的是補償費用的高低合理問題,今后的生計問題,而對如何提高就業機會,有所忽視,對自己的身份轉換角色還難以適應,雖然部分農民有就業愿望,但對培訓重視不夠。被征地農民在得到相應補償后,對相關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一時認識不夠,認為對自己就業創業幫助不大,還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干,所以創業競爭力不強。②就業項目單一。從目前的情況看,大多被征地農民選擇跑出租行業、開個體、搞養殖業,他們缺乏對市場的充分調查,加之自身就業技能缺乏,所以基本生活難以保障,致富相對困難。③就業崗位有限,培訓資金不足。對被征地農民政府應開發專門的崗位來*置這類群體,多開發公益性崗位保障他們的就業率。在培訓上開展專項培訓,政府配套專項資金扶持他們,提高他們培訓技能,提高競爭能力。
2、社會保障方面
我縣的被征地農民在社會保障方面面臨的主要問題是:①政府配套補助資金問題,參照*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市城市規劃區內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實施暫行辦法的通知》,財政配套資金占40%,我縣財政困難,保障起來有一定難度,需要省市財政支持。②相關部門應加強協作,堅決貫徹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同時,明確各自職能,確保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
3、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狀況和主要訴求
我縣被征地農民目前生活狀況總體平穩,基本實現了征地農民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的目標。但是離長遠生計有保障的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他們的主要訴求是:能夠在政府的幫助下找到一份穩定的固定工作,擁有固定收入,能夠維持家庭的必須開支,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房和子女上學有所優惠。在自主創業上能夠給予稅收優惠,信貸扶持等政策扶持。特別是在城市規劃區以內的人員,他們的生產資料失去以后,在尋求生活出路、就業門路上表現尤為突出。
四、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方面對于目前被征地農民所涉關政策有些頭重腳輕。中央、省、市都十分重視,到了基層縣上這一級就有些落實的實際困難,政策可以比照制定,這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好的政策得不到落實也如同廢紙一張,歸根結底,是目前征地這一塊由于商業利益潛力并不太大(如工業園區規劃征地、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城市規劃征地等),多數資金需要政府來籌措,而縣級財政十分困難,征地涉及的人數又較多,需要一大筆資金,政府無力籌集。另一方面,被征地農民由于生活來源單一,加之許多農民只重視眼前利益,如果要繳納一定的費用來養老,他們就要精細算賬,因為靠兒養老思想根深蒂固,如果費用過大,他們則就要放棄。據調查,20*年在開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擴面工作中,有許多被征地農民就沒有參加,原因是認為自己身體還好,子女還小,不會有很大問題,不愿意做貢獻。這是他們對社會保障的重要性不慎,認識不夠造成的,還有就是宣傳未跟上。
五、對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建議
1、細化完善政策,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負責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
2、政府加大就業和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盡可能讓被征地農民得到更大更多實惠,徹底解決后顧之憂。
3、開展好就業再就業政策宣傳工作,特別是被征地農民的相關優惠政策宣傳,適時適量給予免費職業培訓、職業介紹、小額信貸扶持。
4、大力開展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培訓工作,選擇有針對性、實用性的專業組織進行創業培訓。(從務農的手轉變為經商或者創業的好手)
5、涉關被征地農民的部門相互配合、協調合作。共同做好此項工作,需要政府統籌,如果中央提出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不落實不得批準征地“的規定徹底落實,就可以保障他們的利益。
6、加強組織領導,建立考核評價機制。
- 上一篇:中學生養成良好道德品質論文
- 下一篇:中小學品德學習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