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農機抗旱減災能力建設調研報告

時間:2022-08-12 08:59:00

導語:獨家原創:農機抗旱減災能力建設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農機抗旱減災能力建設調研報告

遵照省委農工部的統一部署,為全面掌握我省現有農機抗旱能力情況,切實加強全省農機抗旱減災能力建設,改善全省糧食生產條件,促進全省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縣發展和改革委及縣農機局成立了以官春云院士、農機局局長謝國華為首的的市、縣局聯合調研組。聯合調研組調研將采取發放調查表格、實地走訪察看和召開群眾代表座談會的形式,近期對全縣農機抗旱減災能力建設情況進行聯合調查研究。調研報告如下:

一、全省現有農機抗旱能力現狀

(一)近幾年湖南氣候特征

主要調查分析湖南地區旱災的發生頻率,旱災的強度;耕地面積、其中旱土、水田各多少,常年需灌溉面積,其中自動灌溉面積,需機電灌溉面積多少,需一級提灌、二級提灌、三級提灌面積分別為多少;常年旱災受災面積、成災面積,減產和絕收面積和產量,受旱率、成災率持續的時間,涉及的人口和家屬。

近年來,**縣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春季低溫干旱,夏旱和秋旱,特別是2007年的夏旱最為嚴重,全縣受災面積192.6萬畝,其中嚴重干旱面積104.2畝,瀕臨絕產面積13.4萬畝??h委、縣政府通過采取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抗旱資金投入、組織科技人員下村指導、搶修灌溉工程、應用節水灌溉技術等措施,集中全縣力量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全省現有農機抗旱能力現狀強悍,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縣的抗旱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糧食總產達到58.4萬噸,實現了受災不減產的工作目標。

(二)現有農機抗旱能力情況

1、40千瓦以下機電提灌機埠108座,中小型流動提灌機具保有量50,小型、微型提灌機具保有量60;

2、從事抗旱服務的農機合作組織、農機服務隊有20支,其中人員情況,設備情況不夠理想;

3、從事抗旱應急的小分隊有10支,其中人員情況,設備情況不夠理想;

4、抗旱機具維修保養方面情況還可以,維修保養人員和零配件供應基本能滿足需要;

5、抗旱用柴油供應基本能滿足需要。

(三)加強抗旱減災能力建設情況

1、需維修老機埠、提灌機具40臺,需要資金投入1百萬;

2、需新建機埠、新增提灌機具50臺,需投入資金2百萬;

3、需組建應急小分隊10支,需投入購機、人員培訓資金1百萬;

4、機埠建設與農渠建設配套情況不夠理想。

二、開展農機抗旱減災存在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的存在對糧食安全生產的影響

需研究解決的有關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制約糧食生產發展

近年來,由于村集體和農民投入能力嚴重不足,搞水利工程建設籌資難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導致水利工程欠帳較多,遇有災害農民損失慘重。

(二)農機裝備落后,缺少大型農機具,耕作水平較低

目前農民使用的農用拖拉機大部分是在30馬力以下,在整地上缺少大機械,現有大機械馬力不足,達不到標準化深松整地要求,影響到整地效果。

(三)農民素質差,種田水平低,先進技術沒有實施到位

部分農民仍然沿襲陳舊的耕作方式,雖然縣、鄉多次舉辦培訓班、電視技術講座。但是有些農民就是不接受,有些應用了但是因為到位率較低,沒有發揮出先進技術增產增收的作用。在推廣水稻大棚育秧和深松整地上,有些農民就有抵觸情緒,不接受。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努力提高現代農業物質裝備水平

1、加強農機化建設。以國家實施農機補貼政策為契機,積極向上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大力發展農機作業合作社,服務公司。通過發展農機化,推進農業標準化、規?;图s化,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同時,加快現代農業作業區建設,抓好北崗現代化農業試點工作,帶動全縣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2009年農機合作社要發展到10個,農機作業率達到95%以上,完成秋耕整地90萬畝,其中深松整地60萬畝。同時,扎實推進水稻育秧大棚建設,增加育秧總量,擴大機插面積,提高耕作水平。

五、幾點建議

當前正是春播的關鍵時期,現就下一階段的重點工作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春季田間管理

要及時組織各級農技干部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查苗情、查墑性、查病蟲情的“三查”活動,區分不同地區、不同苗情、不同墑情、不同地段,有針對性地制定田間管理方案,做好肥水管理,促使苗情轉化升級,增強抗病抗災能力,為全年農業豐收打好基礎。

2、全力抓好春播生產

當前已進入春播旺期,要把落實春播面積作為搞好全年農業生產的關鍵一環,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精心組織,具體指導。在保證春播順利進行的同時,繼續抓好農資調供和市場監管,加強種子、化肥、地膜、農藥、農機具等生產資料的調劑供應;

3、抓好防災減災工作

各有關部門要吸取近年特大凍災給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的深刻教訓,加強與氣象、抗旱防汛等部門的聯系,加強業務交流和信息溝通,準確把握自然災害的發生發展趨勢,認真做好干旱、洪澇災害等自然災害的預防和減災工作,及時采取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盡力降低災害損失。

4、加大農業技術培訓力度

各級領導和各涉農部門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結構調整為中心,將春耕生產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來抓。農業部門要派出技術干部,包鄉蹲點,協同各鄉鎮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技術培訓,指導農民春耕生產。

5、加強對農業生產的資金投入

各級領導和各涉農部門要盡力想辦法,為廣大群眾提供貼息或低息貸款,加強資金投入。

6、機埠管理采取科學管理機制,運作正常

7、以農業為重點,采取農業優先機制,保證抗旱柴油供應

8、抗旱減災保障體系采取科學方式構建,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保障模式、運行機制采取嚴格的首問制度

9、農機抗旱作業應補貼,采取國家政策方式補貼

10、構建多個部門協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