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農村基層腐敗案件問題的調研

時間:2022-09-04 10:35:00

導語:獨家原創:農村基層腐敗案件問題的調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農村基層腐敗案件問題的調研

為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市新發展,進一步摸清市情,拓展反腐倡廉建設工作思路,為***市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近日,市***就當前著力解決農村基層腐敗案件問題方面的突出問題這一課題進行了調研。通過近一段時間走訪調研,與***、***、***等鄉鎮和部分市級部門干部座談、進村入戶與群眾進行個別訪談,并發放征求意見表,對征集到的意見建議進行認真的梳理匯總和分析思考。在此基礎上,結合對***市情及經濟發展狀況的客觀認識,形成如下調研情況。

一、當前農村基層干部腐敗案件存在的問題

據了解,在20**年全國立案偵查的涉農職務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中,“村官”達2850人。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最新數據,在20**年全國立案偵查的涉農職務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中,農村基層組織人員4968人,占42.4%。其中,村黨支部書記1739人,村委會主任1111人。當前農村基層腐敗案件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一)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參差不齊

1、少數農村基層干部服務意識和干事創業意識差。近年來,村(居)“兩委”干部實行了選舉制度。我們***市財政對村(居)干部實行了每人每月補助300元左右工資制度;對村級集體收入較差的村委會由省撥款辦公。實行這些制度后,增強了村級集體經濟的實力,也增加了當村干部的吸引力。一些思想政治素質較差的人當選村干部之后,只為自己領取工資,沒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對于如何發展經濟、如何辦公益事業、如何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等問題考慮甚少。

2、少數村干部有“撈取一把”的意識。因為當上村(居)干部有市財政固定補助的工資,村集體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有些人在村(居)干部選舉過程中不惜用錢用物拉選票,當選后就不惜一切機會撈錢,把當村(居)干部當作是發財的好機會。有的私分公款;有的大吃大喝,鋪張浪費;有的以權謀私,損害群眾利益。如增城市荔城街道辦事處主任黃士峰在負責農村征地補償過程中受賄305萬元案。

3、少數村干部存在怕得罪人的思想。目前,有少數村委會主任民主意識差,認為自己是群眾選出來的,凡事自己說了算,經濟開支一支筆。對此,一些黨員干部不敢提意見,不敢大膽監督,有明則保身的思想,導致村(居)主要領導有恃無恐,亂花亂用,欺壓百姓,橫行鄉里。

4、思路閉塞,缺乏對黨員干部有效監督的辦法。當前,一些黨員干部對腐敗現象深惡痛絕,對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也有深刻的認識。但是如何管好集體財產、防止和遏制腐敗,想不出有效的辦法,不能從教育、制度、監督等多方面懲治和預防腐敗。

(二)對加強農村基層腐敗案件問題的認識不足

1、少數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認為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少,村(居)干部沒有多少可貪。正因為村級經濟收入少,思想上不夠重視,放松了財務收支管理,導致有些村有些臨時收入不入帳,甚至有誰收款誰開支的現象。

2、少數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認為村(居)干部上級給付的工資少,有機會就應該撈一點。當前,***市的村(居)“兩委”干部工資由市級財政補助每人每月300元左右,固定收入在2萬元左右的村,幾乎無法拿出錢來再對村干部進行補助,因此,普遍村(居)干部認為工作量大,工資待遇低。少數村(居)干部碰到上級有專項資金或建設項目資金撥付,就想方設法挪用擠占,貪污賄賂。例如:東莞市清溪鎮居民委員會連屋村村民小組副組長戴小華貪污征地補償款26萬余元案;清遠佛祖村蝦塘村民小組出納陳國英挪用征地補償款50萬元案等。

3、認為當干部的吃多點、用多點理所當然。少數村(居)干部當選后有當官做老爺的思想,把村(居)集體收入當作是私人的財產,要吃則吃,要分則分。村與村的干部互相宴請,互相攀比,招待吃喝費用沒有限額。據調查,個別經濟條件較好的村,一年的招待費用就達10萬多元,占村集體收入的五分之一。

4、認為村級政權管理普遍都還不夠規范,有等待觀望的思想。目前,村(居)一級的管理確實還有很多盲點,大部分村(居)委會都還沒有一套嚴密的管理辦法,甚至有的上級強調要做的工作也只是馬虎應付,搞形式主義。一些村(居)干部就乘機鉆空,能撈則撈。

(三)農村基層的各種機制制度不健全

1、各種管理制度不健全。最重要的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從近年查處的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案件看,最共同的原因之一就是財務管理混亂。有的財務審批手續不全,有的長期不做帳,有的有帳無物,有的白條入帳,有的設有“小金庫”。其次是沒有村民代表議事制度等,有的形成了制度也無法執行,形同虛設。

2、監督機制不完善。鎮級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制度雖然已推行多年,但公開內容不全面、程序不規范、流于形式的問題仍很突出。有些基層干部霸道作風嚴重,搞“一言堂”、“家長制”,民主觀念差,個人說了算,接受監督的意識差。此外,由于村干部不屬于國家公務員,有的還不是黨員,一些基層黨委、紀委不好監督。有的村雖然設立村民理財小組,但很難監督到位。目前全市各鎮均已實行“村帳鎮”制,但執行起來還是不夠規范,哪些費用該開支、哪些費用不該開支?中心的人也拿不出一個標準來,還是村干部說了算。

二、農村基層干部腐敗案件原因分析

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既有基層黨員干部自身的原因,也存在著環境、教育、制度、管理以及體制機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一)基層黨員干部自身素質不高,價值觀念異化,理想信念動搖

1、黨員老化現象嚴重,文化素質偏低。一方面受自身素質影響,坐不住,學不進去,對黨風廉政建設知識一知半解或是知之甚少,不能深刻領會,也就談不上自覺履行職責。另一方面,大多數農村黨員參政議政能力不強,只顧低頭刨地,思想觀念落后,不注意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研究現代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能力欠佳,帶領群眾致富能力不強,缺乏感召力。

2、理想信念淡化。有些基層干部工作出發點并不是為了帶領群眾致富、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而是把手中權力當作為個人和“小團伙”謀取私利的渠道,得意時想的是“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失意時想的是“升不了官就得撈錢”。例如東莞市樟木頭鎮計生辦職工蔡瑞容挪用農村結扎戶養老保險金68萬元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3、責任意識不強。少數領導干部言行不一,經常說空話,不做實事,給群眾留下不好的印象。有的村干部靠亂許諾贏得群眾擁護,當選后卻不能履行諾言。有的干部工作責任感退化,對村民提出的熱點問題、實際困難,缺乏認真細致的調查處置。有的村干部自身沒有太大能力,因家族勢力大而被選上,工作更是碌碌無為,得過且過。

4、廉潔意識淡薄。由于價值觀念變異,少數黨員干部缺乏嚴格自律的廉潔理念,不能把廉潔自律和勤政廉政作為一種自覺行為,工作中不能潔身自好、公私分明。在各種誘惑面前,還有少數人抱著不健康的心態,不僅缺乏必要的自律,而且千方百計為自己的不廉潔行為尋找正當理由,逃避監督。例如佛山市樂從鎮鎮長馬健康(副處級)在審批農村土地開發項目過程中受賄222萬余元案。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二)制度不夠完善,執行落實不到位

1、制度制定存在偏差。一些制度制定時間太久,完全脫離實際,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無法繼續執行;有的規定太寬泛、太籠統,缺乏操作性,執行過程中無法把握。

2、制度執行力較弱。一些工作領導督促了才辦,領導不督促不辦;撥經費就快辦,沒經費就慢辦、不辦;有利的就執行,不利的就變形。制度的執行力受制于執行者的利益和情緒。

(三)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缺乏有效管理

1、對集體資金的監管力度不夠。盡管已經實施了“村賬鎮管”等財經制度,但仍有少數管理流于記賬形式。對支出的監管也是事后監管多于事前監管、事中監管,一些村干部到鎮農經站報賬時,往往是資金已經支付,即使出了問題,已經花掉的那筆資金也很可能無法追回。

2、對集體資產的全面管理力度不夠。農村集體資產的監管制度很不健全,村組集體資產存在界限不清、處置不當等諸多問題。在調研中有群眾反映,農村土地承包到戶后,各村對原生產隊的倉庫等集體資產進行拍賣,部分拍賣收入由村委會、村農經站代管后去向不明,村兩委換屆時清產核資工作底數不清、數字不準,廣大村民心有積怨。

三、解決農村基層干部腐敗對策和建議

黨中央提出了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對策思路,制定了實施綱要,并適時成立了國家預防腐敗工作局。這一重大舉措,標志著我們黨正由運動反腐、權力反腐轉向制度反腐,由著力治標轉向標本兼治、從源頭上治腐。這一綱要對于遏制腐敗的發展蔓延,直至最后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從根本上解決腐敗問題,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為從源頭上預防腐敗的發生,特歸納以下意見和建議:

(一)強化思想教育,建立“不想腐敗”的自律機制。立足于教育,著眼于防范,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是新時期從源頭上預防治理腐敗的一條重要措施。為此,應加強黨員干部的教育,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的教育,把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作為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首要措施來抓。在教育內容上要突出重點,注重適用性,把理想信念教育、宗旨觀念教育、黨紀政紀條規、法律法規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真正做到經常抓、反復抓。要通過經常性的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全縣廣大黨員干部明確行為規范,知道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強化廉潔自律行為;以身邊的正反兩方面的案例為教材,解剖典型,深挖根源,使黨員干部切實接受教訓,得到警示。注意把握教育時機,在干部職務變動、逢年過節等特殊時期,或者群眾對某些干部在廉政方面有反映時,進行提前廉政預防談話,力求做到教育防范在前。

(二)規范權力制約,建立“不能腐敗”的約束機制。腐敗源于無章可循和有章不循,制度建設是在黨紀政紀條規的基礎上,從源頭上杜絕腐敗現象發生的最具有可操作性的關鍵環節。要重視制度建設的嚴密性、程序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并強化制度執行的剛性。健全民主決策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領導班子民主議事規則,強化對黨員干部職權行為的監督制約,確保重大決策、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使用由單位班子集體討論決定,防止由“一把手”個人或少數人說了算。在基層農村,是否可在村級試行紀檢員制度,以擴大紀檢工作的輻射范圍和紀檢監察的監督力度,同時加強民主管理,健全財務制度,規范物資采購行為和工程項目投招標管理。單位大宗物資采購必須遵循公開的原則,以防止物資采購過程中營私舞弊行為的發生。在工程項目方面要進一步規范,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對一定額度以上的工程項目必須進入縣招投標中心進行公開招標,以消除“暗箱操作”,防止權錢交易。確保工程建起來,干部“不倒下”。

(三)完善監督管理,建立“不易腐敗”的監督機制。加強對權力的監督是預防和解決腐敗的重要環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積極探索實施黨內監督的新路子。在監督方面努力做到三個結合。一是要堅持自上而下監督與自下而上監督相結合。真正體現出自上而下監督與自下而上以及同級領導班子內部監督相結合的原則,切實保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民主監督權利,真正發揮黨內相互監督的作用。二是要堅持事前監督與事后處理相結合。一方面,必須積極適應反腐敗斗爭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規定,加大對違法違紀者事后的查處力度,使腐敗分子政治上身敗名裂,經濟上傾家蕩產,心理上后悔莫及;另一方面,要把精力更多地轉向事前監督,通過建立健全用制度規范從政行為、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機制,有效防止權力失控、決策失誤和行為失范,使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不犯或少犯錯誤。三是要堅持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相結合。積極探索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努力使黨內監督與國家專門機關監督、派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多種多形式的黨外監督結合起來,形成監督的整體合力,從機制上杜絕違法違紀行為的發生。

(四)加大懲處力度,建立“不敢腐敗”的懲治機制。通過建立定期排查制度,督促黨員干部切實履行起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任務,及時掌握情況。通過推行黨員干部述職述廉、民主評議、廉政談話、個人重大事項報告、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等制度,及時掌握黨員干部廉政情況,建立廉政檔案,有針對性地督促其加強防范,糾正存在的問題。

(五)不斷提升待遇,建立“不必腐敗”的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就是通過利益分配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規范人的行為的機制。預防腐敗,必須重視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建立以物質利益激勵為核心的激勵機制,并不是要對公務人員實行高薪,以我國現在的條件,通往高薪的路還很長。而是要通過這種利益導向,用制度來解決公務員收入方面的種種問題,最終建立一種標準統一的“大工資、小獎金、高福利”的“厚薪養廉”的工資結構模式,使公務人員“不必腐敗”、“不想腐敗”。

總之,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是個系統工程,又是全黨的共同任務,各級黨委、政府要動員和組織方方面面的力量,運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教育的、法律的、紀律的、政策的、行政的、組織的、管理的等多種手段,針對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部位和環節,充分發揮教育和懲治、管理與監督的整體功能,遏制腐敗發展蔓延的勢頭,逐步消除和減少產生腐敗的土壤和條件,最終達到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