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10-09 08:22:00

導語:大學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

由于今年大學生就業的特殊形勢,在社會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從300萬人增加到559萬人。全球經濟危機使得很多公司紛紛倒閉,下崗人員普遍增多,市場人才供給大于求的形勢更加嚴峻。我們特此展開此次調查,以表現當代大學生就業的主要優勢與不足,了解企業人才的所需,以期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微薄的信息。

我是通過電子郵件訪問的形式展開調查的,調查我所熟知的在校大學生,包括經濟與非經濟專業在校的??茖W生,用發送E-MAIL的形勢,發放問卷30份,收回28份,問卷有效率93.3%。調查文件采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及開放式問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據調查發現,我的那些同學對此很感興趣并積極的完成問卷,說明他們也想通過此次調查了解就業基本情況,審視自己的優勢與不足,調整心態以便順利就業。

對電子郵件反饋信息的評析

(一)就業意向:先就業后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調查顯示,在面對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自主創業”,這選項占11.8%,這表明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自己獨立創業,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可以相當的解決一部人的就業問題,如果國家在這方

面給與關注,將很大程度上解決就業難的問題,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究其原因:

1.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

2.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

3.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獨立自主的選擇創業。

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不少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里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二)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即沿海開發城市地區或省會大城市占占93%省,這說明兩個問題:1.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2.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關于畢業后的去向問題。從調查中不難看出,當前不少大學畢業生片面認為留在大城市、大

單位才能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而很少考慮到自己擇業期望值是否符合實際,所選職業是否符合社會的需要,是否適合自己所學的專業,是否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一味地追求物質待遇和地域條件,重地位、重名利,輕事業、輕奉獻,缺少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強烈的責任感。為此,相當數量的畢業生擇業集中選擇“熱門”行業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條件優厚的行業,集中選擇發達地區,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層單位或條件相對艱苦、位置相對偏遠的地方就業。這樣勢必造成大城市、大單位和條件優厚的單位人才濟濟,甚至人才浪費。而恰恰是急需人才去開發、去管理的欠發達地區和經濟狀況欠佳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