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資源及產業發展調查報告
時間:2022-10-14 08:47:00
導語:中草藥資源及產業發展調查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省科技廳×科社發〔2008〕15號文件的通知要求,××縣科技局組成兩個調查組于2008年12月29日下午至31日以走訪的形式分別對全縣四鄉四鎮的中草藥資源及發展狀況進行調查了解,現將調查了解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縣位于××省東部,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全縣國土總面積2783平方公里,轄四鄉四鎮104個村委會5個社區786個村民小組,有人口39.4萬。境內氣侯溫和,干濕分明,立體氣侯明顯,年平均溫度13.8℃。縣城東面部有海拔1100米以下的溫熱河谷區,年均氣溫13℃;海拔1100~1700米的山區,年均氣溫15℃;西部高原地帶,年均氣溫17~19℃;日溫差10℃左右,年均相對濕度在80%左右;年均降水量1235.6毫米;年均無霜期為248天;年均日照1626小時。縣內土壤為紅黃壤,ph值5.5——7.9之間,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適宜中草藥的生長繁殖。
(一)野生中草藥資源狀況
通過抽樣調查,結合有關史料資料分析,××縣境內野生中草藥蘊藏量豐富,共有1300余種,其中最常見、常用的中草藥有186種,已收錄在(××縣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組織編寫的)《××中草藥匯編》一書中。近幾年來,由于中草藥價格穩中有升,人工采挖過度,導致許多野生藥源處于枯絕邊緣。
(二)中藥材種植狀況
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全縣共有中藥材種植品種17個,種植面積達63438畝。現已建立了中藥材示范基地一個,面積200畝;建立了中藥材服務組織一個,即龍慶家園中藥材合作社。主要品種、面積及分布如下:
1、薏苡仁:20000畝。在高良鄉。
2、生姜:40500畝。其中高良鄉21000畝、五龍鄉18500畝、龍慶鄉1000畝。
3、三七:2500畝。其中龍慶鄉落紅甸、束米甸、豆溫三個村委會種植面積為2440畝,雄壁鎮雄壁村委會種植60畝。
4、板蘭根:180畝。在龍慶鄉落紅甸村委會。
5、杜仲:20畝。在高良鄉小坡村種植。
6、接骨散:100畝。在葵山鎮黎家壩村委會種植。
7、天麻:100畝。在龍慶鄉拖落村種植。
8、蟲婁:10畝。在丹鳳鎮種植。
9、當歸:8畝。在彩×鎮種植。
10、瓜婁:5畝。在彩×鎮種植。
11、黃苓、紅花、黃芪等:10畝。在彩×鎮有種植。
12、大力子、水飛薊等:5畝。在龍慶鄉有種植。
二、中藥材市場及種植與加工龍頭企業狀況
目前,由于對中藥材這種特殊商品的認識不足,市場觀念淡薄,市場服務體系還沒有建全和完善,致使中藥材進入市場的難度加大。許多種植企業和農戶沒有建立專門的營銷機構,只靠當地多環節批發銷售,造成中間費用高、成本增加,嚴重影響著種植農戶的積極性。
××縣對中草藥是商品的認識不充分,對中草藥能形成產業的認識更是較晚。因此,還沒有形成具有帶動性的加工龍頭企業。
三、中藥材保障支撐與科技創新狀況
(一)相關政策與規劃
今年,特別是“全市特色產業現場會”召開后,縣委、政府十分重視中藥產業的發展,把中藥材產業列為××優先發展的重點產業,以專項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的形式出臺。同時,成立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把辦公室設在××縣藥品監督管理局,另外,在招商引資、財政政策、土地政策和產業政策等方面都給予了傾斜。
(二)管理機構及主要管理措施
目前,總的中藥材產業發展管理機構在藥品監督管理局,種植技術由縣農業局水果站來抓。具體的措施是:
1、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在品種上重點發展有特色、市場好、產銷對接好的三七、薏苡仁、杜仲、板藍根等中藥材,并在高良、龍慶建立良種繁育基地300畝。
結合××的自然條件,把××的中藥材產業分三個價段穩步推進:一是起始階段(2008——2010年)。建立中藥材種植、加工、營銷基礎,把中藥材的種植和發展變成為各級領導干部群眾的共識。同時,積極引進中藥材加工的企業一家。二是加快發展階段(2010——2015年)。擴大中藥材的種植規模,完善產業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切實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鞏固提升階段(2015——2020年)。實現××中藥材的標準化、品牌化和產業化。各種中草藥的種植面積達10萬畝左右,產值達2億元。
2、引進或培育龍頭企業,扶持中藥材產業發展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或培育一至二個中藥材產業龍頭企業,扶持發展中藥材產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延伸產業鏈。大力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走訂單生產、市場營銷為一體的路子。目前,已有××現代醫院、昆明勛海經貿有限公司計劃投資建立初加工廠。
3、完善體系,強化服務
近幾年主要是加大中藥材產業的科技服務,構建技術支撐體系。應抽調專業人員,開展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組建種質資源庫,積極做好野生中藥材的人工馴化和選育工作,培育適銷對路新品種,并開展種子的提純復壯。探索一些中藥材種植的新辦法和新技術,建立標準化示范區,推廣普及先進、適用的骨干技術。同時,要強化對種植戶的技術培訓,以提升其操作技能和種植水平。
(三)相關人才隊伍狀況
全縣從事中醫藥工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07人,占衛生技術人員總數13.6%。在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中,過去和現在從事過中藥材種植的有24人,這些人員在引種、人工馴化和種植的生產實踐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現在的龍慶鄉中藥材種植大戶鄧毛,他先后試種過10多個中藥材品種,并都獲得了成功,現在已擁有自己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又如半夏種植大戶徐顯增,在多年的半夏種植過程中,摸索出一整套成熟的半夏種植技術。這些人員的出現,為實現××中藥材的規范化、標準化種植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四)技術創新機構及其成果
目前,××中藥材在種植方面主要由縣農業局水果站來抓,他們著重抓引種和示范,對重點鄉(鎮)重點扶持搞好良種試驗、示范和繁育,并提供優質、適齡、價廉的壯苗。計劃在2009年引進中草藥種類試驗10組,建立適銷對路藥材示范基地3個。
(五)投入情況
××的中藥材種植資金主要是以財政資金為引導,以民間資本投入為主。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全縣在中藥材種植方面共投入資金4800余萬元,其中民間投入4560余萬元,占資金投入總額的95%以上。
四、存在問題
(一)政府的宏觀引導和管理力度不夠,多數種植戶都處于低水平的重復生產過程中,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較差。
(二)沒有具有較強帶動性的龍頭企業參與。
(三)對中草藥是特殊商品的認識不足,缺少中介服務組織,開拓市場不力,市場營銷嚴重滯后。
五、發展對策
(一)加強領導和宏觀調控,進一步明確中草藥開發的地位和作用
多年來,因為中草藥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顯,因此,其開發利用也未受到應有的重視。目前,縣委、政府首先應盡快確立中草藥綜合利用和開發的地位,給予應有的重視,并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加快其發展。其次應成立專門機構,制定出臺專項規劃,指導其發展。現在農業局和藥監局都在抓中藥材基地建設工作,究竟誰說了算,究竟聽誰的。因此,應盡快明確兩部門之間的職責,便于統一指揮,指導其發展。
(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
在基地建設過程中,對帶動性、示范性較強的應采取撥款、資本金注入和貼息等方式給予重點支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財政資金應給予一定的補助。這樣有助于進一步整合各種資金,降低投資風險。
(三)強化服務,完善服務體系建設
政府除建立專門的機構引導、研究、指導中藥材種植外,一是下大力氣引進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龍頭企業;二是積極鼓勵種植大戶或其他個人或者組織成立民間中藥材經濟合作組織。以便于統一指揮,開拓市場,或直接與市場對接。
(四)應加大宣傳力度,聘請高層次產業顧問
在做好資源調查的基礎上,應借鑒四川、上海等其他省市的一些做法和經驗,聘請知名專家為產業顧問,并組成專家顧問組,對產業發展的技術方向、研究開發等提供咨詢指導。同時,借助其影響,盡快把××建成××省的中草藥基地縣。
- 上一篇:中小制造企業外匯風險探析論文
- 下一篇:園林系統領導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