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權改革的思考
時間:2022-10-31 03:38:00
導語: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權改革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相對集中行政處罰也稱綜合行政執法,是根據1996年八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決定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權只能由公安機關行使。”為了貫徹實施依法治國方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改革現行城市管理體制中普遍存在的多頭執法、職能交叉、重復處罰、執法擾民、執法效率低、執法質量差而實行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體制。這種體制通過在我國的沿海、沿江、內陸一些大城市開展試點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其它中小型城市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提供了鮮活的例證,同時也為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范圍的逐步擴大奠定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就是指將若干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處罰權集中起來,交由一個行政機關統一行使;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后,有關行政機關不得再行使原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的實施是政府行政體制改革的需要,它對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和效率,降低行政執法成本,建立“精簡、統一、效能”的行政管理體制具有重要意義。
一、現階段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權工作存在的問題
城市管理體制不順、職責界定不清,是因為城市管理機構涉及到城管、規劃、園林、環衛、環保、公安、工商等若干個職能部門。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城市管理涉及的部門越來越多,職責交叉也越來越不清,相互扯皮則更是屢見不鮮。例如:在市容環境管理上的流動攤點的整治上,工商、公安等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都負有一定的管理責任,面對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大家都能說出不管的理由來,最終誰也不愿管,如果僅靠城管來孤軍作戰,流動攤點問題是不能得到很好地解決的。因此,在執法中一些職能部門的隊伍往往是“有利互相爭”、“無利互相推”、“大利大干、小利小干、無利不干”,城市管理的體制不改革,就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同時,城市管理領域出現的條條與塊塊不能相互協調、不利齊抓共管的局面,政府的一條政令一道措施、往往需要開幾個甚至十幾個協調會,才能得到落實和執行。可以說,管理體制的不順,直接導致了政令不通,政府的工作措施難以落實。
二、實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制度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明確職責并營造整潔的市容環境。執法權力相對集中的城管綜合執法,在實際運用中更易于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減少扯皮,有利于城市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伍擁有較全的城管執法職能,這支隊伍遇到各類城市管理相對人的違法違章行為時,均可以執法主體的名義對其進行處罰,不存在爭權奪利、互相推諉的問題,能夠使違法行為得以迅速消除。另外城市管理相對人的違法違章行為多屬綜合違法行為,即一個違法行為往往涉及多個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范,任何一個專業執法隊伍都難以徹底消除這一違章行為,各單一執法隊伍依據各自法律法規很難一下子奏效,這時集各家之能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隊伍即可快捷地處理,并能迅速消除其危害,達到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維護城市市容環境的目的。
(二)有利于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代表政府行使市容和環境衛生行政管理權力的職能部門,最主要的就是如何為群眾服務好,最大程度地發揮城市的各項功能,使城市管理落到實處,讓群眾受益。只有對城市管理實行綜合執法才能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一方面,由一支隊伍對各種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當事人也容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接受處罰,不必要再到各部門說好話、解釋,避免了重復扣押工具,重復交罰款。另一方面,實行綜合執法能保障群眾正常行使監督權力,由一支隊伍執法,就能給群眾吃個定心丸,執法隊員出現了違規違紀行為,群眾就能找到地方設訴,就能有效地行使監督權力。
(三)有利于政令暢通齊抓共管。實行綜合執法,七八桿槍合成一支隊伍,不僅指揮有力,政令暢通,而且由于一隊多能,它必然能大幅度地降低政府行政執法成本,減少因建立城市多個專業執法隊伍的政府行政開支,使政府能以較小的投入獲得最大化和最優化的社會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促進各職能部門的協調合作,行政處罰權被相對集中,促使各部門步調一致,不再推諉扯皮,從而消除因部門之間職能交叉、推諉扯皮而產生的行政負面影響,積極主動地改造各自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職責。
(四)有利于樹立政府形象。實行綜合執法首先保證了執法隊伍的相對穩定,不僅能夠統一人、財、物的管理,還能夠做到對人員整體教育培訓,從任務能力、政治素質、風紀儀表、組織紀律等方面統一培訓,提高隊伍的戰斗力,樹立城市管理監察隊伍良好的社會形象。同時,查處違規違紀強硬有力,由一個主管部門進行管理完全可以避免令行禁不止的現象,對違規違紀行為可以一查到底。有了一支文明、規范、高素質的城市管理監察隊伍,既為管好城市提供了隊伍保障,也為樹立政府形象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改革的構思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的決定》等文件的規定,一些市級編辦即對政府機構的職能界定進行了認真細致地調查研究,對“城市大執法”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并結合本地實際,擬組建市城市管理執法機構,以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其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改革的構思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解決城市管理領域長期存在的多頭執法、職權重復交叉和行政執法機構膨脹等問題,提高行政執法的水平和效率,降低行政執法成本。
(二)主要職責:
以市城市管理局為基礎,組建市城市管理執法機構,對相關部門的職責進行整合:
將市城市管理局原履行的職責劃入;將市環衛局行使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劃入;將市規劃局行使的城市規劃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在城市規劃區內,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行政處罰權劃入;將市園林綠化管理局行使的城市綠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劃入;將市工商局行使的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的對無照商販無固定場所的經營,以及有照但進行店外作業、經營的行政處罰權劃入;將市公安局行使的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侵占城市道路從事建設或者經營活動,以及在城市人行道隨意停靠車輛的行政處罰權劃入;將市環保局行使的環境保護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社會生活噪聲污染、建筑施工噪聲污染、飲食服務業油煙污染的行政處罰權;對未采取防燃、防塵措施,在城市人口集中地區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沙石、灰土等物料的行政處罰權;對在人口集中地區焚燒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物質的行政處罰權;對向城市水體傾倒工業廢渣、城市垃圾或其他廢棄物的行政處罰權劃入。
(三)其它有關事宜
1、行政處罰權相對集中后,有關部門不得再行使已經統一由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行使的行政處罰權;仍然行使的,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一律無效。對市城市管理執法局依法履行職責的活動,有關部門應予以支持配合。
2、市城市管理執法局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全額劃撥,不得以收費、罰款作為經費來源;罰款、沒收違法所得以及沒收非法財物所拍賣的款項,必須按規定全額上繳國庫。
3、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要嚴格按照行政處罰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實施行政處罰。
4、市城市管理執法局機構設置按程序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審批。
這是一個比較健全的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工作改革方案,一些市級編委因考慮到市級政府機構改革即將開始,經反復權衡考慮,決定在機構改革時一并實施。
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是對我們現行行政管理體制的重大改革,是實施城市高效能管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舉措。它有以下優點:一是精簡執法機構,減少執法人員,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多頭執法、職權交叉問題;二是改變原來由一個行政機關“自批、自管、自查、自罰”的管理模式,實現執法職能與管理職能的適當分離,強化了執法部門與管理部門間的相互監督、相互約束機制,有效地實現了政府權力的制衡和監督;三是通過建立嚴格的罰繳分離制度和實行全額撥款等,解決了原有執法體制帶來的“放水養魚”、“以罰代管”、“多罰創收”、“重復處罰”等問題;四是提高了行政執法水平和效率。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和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是堅持突出科學發展觀的現實指導地位,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勇于創新,摸索出的一條符合實際、科學有效、文明管用的新路子,它充分發揮了城管執法隊伍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環境秩序,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 上一篇: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實施方案
- 下一篇:物價黨組科學發展觀剖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