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問題分析與探討

時間:2022-11-07 11:05:00

導語: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問題分析與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問題分析與探討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部署,今年,**省委結合我省實際提出了開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的號召。這幾年來,由于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和艱苦奮斗,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廣大農村呈現新氣象、新面貌,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但我省仍處在“欠發達、欠開發”的省情,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仍存在許多亟待解決困難問題,具體體現在農村青年外出務工多,農村發展黨員難;培養后備干部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難;農民增收難;流動黨員管理難;基層組織開展活動難;村干激勵保障機制不健全等諸多問題,現就農村黨組織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分析探討如下:

一、解放思想,迎難而上,找準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在今年開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中,調查研究階段顯得十分重要,要求我們各級黨組織要深入基層,深入農村開展調查研究,通過開展黨員、干部及群眾座談會,個別訪談等方式聽取基層呼聲,聽取基層黨員、干部及群眾針對農村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需要解決的困難問題和最需要加強的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近日,筆者對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進行了調研,針對農村黨建工作狀況,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上“七難”問題上。我們要解放思想,認真分析和創新工作思路,研究應對措施,努力突破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一)農村發展黨員難的問題原因分析

貧困地區由于地理環境惡劣,經濟基礎薄弱,黨員及群眾科技文化知識缺乏,致富路徑狹窄,致富本領少,導致了貧困地區大部分農村青壯年人常年外出務工謀生計,導致了農村發展黨員比較困難的問題。

部分支部凝聚力、戰斗力不夠強。部分黨員起不到模范帶頭作用,加上村支委不專注重做群眾思想政治工作,有的農村致富能人和農村青壯年人不愿向組織靠攏。針對農村黨員發展難問題,我們要重點做好農村能人和外出務工回鄉知識青年的思想動員工作入手,以實施“百千萬示范帶動工程”為契機,籌建農村能人農業開發基金,專項用于扶持農村知識青年及農村能人和外出務工回鄉青年搞好農業開發,使他們安心留在農村,黨組織要加強對他們進行思想動員和教育,把他們培養成入黨積極分子;深入開展“一戶一技能、一戶多技能”活動,加強農業適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他們致富本領,引導和支持他們結合本地產業資源優勢,發展農特產品加工,民族工藝旅游商品加工等,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種桑養蠶、種草養牛、種草養魚、從事中藥材、烤煙等經濟作物種植。政府及涉農部門扎實搞好技術跟蹤及市場信息服務。

同時,各級基層黨組織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吸收優秀的農村知識青年和農村能人加入黨組織,切實提高黨組織及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水平,從而提高黨組織和黨員在群眾中的威信。在發展黨員工作過程中,不要因為培養對象少而隨意降低門坎,要嚴格堅持標準,嚴格發展程序,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只要他們在農村中能勤勞致富并在政治思想上表現積極,都應列為培養對象。

(二)培養后備干部難的問題

我們通過深入農村調查,發現不少的村干部已頭發花白,問其原因,主要是后備干部少,許多農村能人已外出務工,而在家的農村能人不愿擔任村干,認為村干這么累,一天才6元錢,怎么養家糊口,自己干半天或給人家打工半天都不低于50元,這主要體現貧困地區村干工資報酬太低,一個月工資才180元,對村干部的關懷激勵保障機制不健全。為此,最為關鍵的是一方面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適當提高村干報酬,幫助村干進養老保險,給村干解決后顧之憂。一方面要落實中央及省委的有關精神,把部分特別優秀的年輕村干部吸收加入鄉鎮公務員隊伍,并可選任鄉鎮領導班子。通過以上措施激發村干工作積極性,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農村工作大有可為。

同時,農村黨組織要平時注重加強做好群眾的政治思想工作,涉農技術部門要深入農村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各級黨組織共同努力,把農村群眾培養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養成共產黨員,再把能帶頭致富的年輕共產黨員選進村“兩委”班子或培養成村級后備干部。這樣,我們才能建立一支人才充足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

(三)農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難的問題

貧困地區大部分村級組織為經濟空殼村,當時土地、山林承包到戶時村委不留機動田土和山林給村委發展,由于村里無加工企業,取消農業稅后,減輕了農民負擔,由于村兩委沒有資金創辦企業,大部分農村都處于邊遠山區,加上市場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無營銷經營經驗,導致村級無經濟實體,村兩委無經濟收入來源,自然就形成了空殼村,由于村里資金不雄厚,就不能很好地為村民開展公益事業建設,只有靠國家投入修建,但廣大農村僅靠中央拿錢是解決不了的,只有靠群眾把生產搞上去,脫貧致富了才能采取集資投勞等多種方式不斷改善農村生產條件,逐步改變農村落后面貌。但作為長遠發展來看,村“兩委”一定要相方設法創辦經濟實體,克服困難,艱苦創業,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之路,可以緊緊依托本地自然資源優勢發展農特產品加工企業,可承包農戶閑置的大面積荒山荒坡進行人工造林或發展經濟林,也可承包外出務工農民留下的大片閑置耕地,根據市場需要種植早熟蔬菜或藥材等特色產業。創辦實體的方式,根據自愿原則以出資多少掌握股份,共同制定相關條款,通過艱苦創業按股分紅。鼓勵和吸引外地能人到本村投資興業,動員本村群眾以土地或山林承包經營權入股方式加入該經濟實體,也可以讓實力雄厚的外來企業家入村發展,并可把優秀的企業家選進村兩委班子來,讓他們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出貢獻,只要符合科學發展,就大膽啟用能人發展農村經濟。

(四)流動黨員管理難問題

農村基層黨組織普通反映,流動黨員管理難,主要原因是由于外出務工的黨員務工地點變動頻繁,不便即時與流出地黨組織的聯系,流出地黨組織由于活動經費困難不便于經常聯系務工黨員所在的地址,有的務工黨員由于忙于務工,不找或找不到當地黨組織聯系,造成了流動黨員疏于教育和管理。貧困地區農村外出務工黨員與黨組織半年至一年失去聯系大有人在。我們對這類黨員的表現要作綏善處理,設法找其家屬了解外出務工地點,適時進行電話聯系,當他們過春節回家時,黨組織要及時主動前往慰問并與其座談,并及時通知他們參加支部黨員大會,向他們介紹本支部近期工作情況,主動為其發放流動黨員證,認真做他們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求他們到流入地主動找當地黨組織聯系,自覺參加流入地黨組織的生活,按期交納黨費,要求他們適時打電話或寫信向家鄉黨組織匯報個人表現和思想狀況。